通天殿内,茶案上的岩茶早已凉透,沸水尚在傅凝蝶面前的铜壶里咕嘟作响,水汽已氤氲着漫过袁承志横置的金蛇剑,将剑脊上的纹路被映得忽明忽暗,倒像江闻此刻沉凝的神色。
说起武林大会,江闻在金庸江湖中参与过的不在少数,算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种。
第一种讲究大义归属,类似于天下五绝华山论剑、郭靖夫妇大胜关英雄会、嵩山五岳并派大会。
这类武林大会不管名头是“争夺九阴真经”、“抗元保境安民”还是“事关五岳存亡”,都是借某种名义将合法性抓在手里面,没来参会的自然就丢失了某种宝贵资格,以至于铁掌水上漂裘千仞武功已然不逊色五绝,却还是对此耿耿于怀,乃至成为心魔。
第二类聚焦于权斗之术,比如成昆策划的少林屠狮大会、任我行的日月神教总坛大会、黄蓉第一次参加的丐帮君山大会。
这类武林大会实则是争夺追逐主导权的各方势力,召集在某个议事场合解决内部问题的活动,大会并无某个确切的目标,因此强势者可以以势压人,善借势者也可乘风直上,大会权局常因外变而骤改。
第三类侧重于合纵连横,譬如少林方丈殒落的少室山英雄会、杏子林丐帮大会、武林各派齐至的武当张三丰百岁宴。
这类武林大会就比较诡谲了,往往是某些较为弱势的群体,需要通过仪式造境与舆论掌控来审判某个强势方。当时萧峰为救阿朱,已独闯聚贤庄,饮断义酒,与天下英雄为敌,谁都知道没办法留住他,因此只能从第二类大会转为第三类大会,让他即便武功盖世,也注定众叛亲离、退出江湖。
江闻细细思索了一番,觉得后两种这类武林大会,过度依赖阴谋诡计可能引发反噬,需在「阳谋」与「阴谋」间找到平衡,而明确的意图和广泛的人脉网络才是凝聚人心的关键。
“袁大侠所言‘紧要一步’,莫非是指‘名正言顺’的由头?”
江闻指尖摩挲着案角雕纹,目光落在殿外渐沉的暮色里,“确实,我也知这名头不足,压不住江湖人的心思——毕竟无实利、无大义,很难让豪杰甘心远道而来。”
这一点江闻自然也了解,就像广州之乱的前提,是五枚师太拿出了伪作崇祯遗诏并背书,硬生生将“反清复明”老套路变成了“造反有理”新气象。
可如果只是照搬照抄宋献策的思路,很难想象武夷山上打出一支“反清”旗号有什么用处,最大的可能是偌大江湖谁也不愿意前来会盟,毕竟就凭武夷派现在这点名声,路费车票也不给报销,暂时很难让人提起兴致。
“正是如此。若只说些不痛不痒的理由,想来会视作门派自娱,若是不留神说重了,则被疑借会盟争权,届时别说辨敌友,恐怕连闽北小派都未必肯来。”
江闻思索着,觉得这个虚头巴脑的东西确实很有必要,若是江闻想不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名头,自然不可能凭借什么交情让江湖同道赏光,这也是武夷派武林大会尚属草稿的最重要原因。
傅凝蝶这时摇摇晃晃地端着新煮的茶过来,铜壶搁在案上时溅出几滴热水,瞬间冒成白烟。袁承志微笑接过茶盏却没喝,只盯着杯中晃动的茶叶,顺理成章地问道。
“袁某还有一个疑问,不知江掌门与这江湖上的门派,多少打过交道,多少攀过好意,又有多少算是过命的情义。”
江闻听罢内心盘算着。
福威镖局有人质在自己手里必然算一个,剩下身处闽粤两地的,诸如天地会陈近南、南少林三德和尚、洪熙官、金刀骆元通……
怎么有一个算一个都在造反?武林大会邀请他们来真的合适吗?
再想想明清江湖南北东西四大门派,分别是武当、少林、太极、峨眉。
武当派掌门冯道德虽然与自己认识,但他光是崇安、福州两次见面就被江闻痛打了两次,武当弟子在广州又和自己作对,两边仇雠显然多过交情,没有一点千里赶来赴会的理由。
少林分为南北两支,北少林早在十几年前为避祸就封山闭门,南少林则遭遇焚烧后化整为零矢志抗清,两边看起来不愿意也不方便过来参与。
而另外两个门派他就更陌生了,温州太极门江闻从未打过交道,四川峨眉派与福建路途相隔何止千里。这样算来四大门派一个都来不了,武夷派的武林大会似乎一开始就濒临破产——
总不能江闻一人一剑杀上门,把各大门派的掌门都打晕绑过来吧?那他见面第一句说什么,“不错,你是这次来的人里素质最好的一个”?
袁承志见江闻眉头微蹙,指尖叩了叩案面,反而出声提醒道:“不知江掌门,可知袁某当初是如何当上的七省武林盟主?”
“自然是靠广发英雄帖,在泰山大会上折服群雄夺得盟主。”
袁承志听完有些失望地地摇了摇头。
“江掌门此言差矣。袁某能得同道推选,一靠家严督师辽东之遗泽,二靠行走江湖时广结的善缘,这第三才是武功,压服了华北武林领袖孟伯飞之徒丁游。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欲成江湖之名,家世门派、德行名望反而更为重要。”
袁承志此言,却是这些年隐居浡泥国后才慢慢醒悟到的几分道理,说得也没任何问题,毕竟名门大派出身从来都更容易成为武林魁首,话里话外隐隐有劝服江闻收手的意思。
但江闻猛地抬头,烛火映在他眼底,读出了一些不太寻常的用意。
“等一下等一下,袁大侠,当初这七省是哪七省?”
袁承志答道:“便是南北直隶、鲁、豫、浙、闽、赣七省。”
“参与盟会的有多少门派?”
“除了本门华山派,袁某组建的义军金蛇营、家父旧部孙仲寿等,还有江南龙游帮、北直隶青竹帮、南京金龙帮、南阳清凉寺、鄱阳湖水帮、山东绿林沙家帮、海外七十二岛等人。”
“诶你说这个沙家帮,工作的时候要称呼职务嘛……”
江闻咂么着滋味,猛地一排大腿,“我知道哪里不对了,参与泰山大会的怎么净是一些小帮小派,连一个武林领袖都没来!”
见袁承志略有尴尬之色,江闻连忙补充一句,“抱歉是我口误了,华山派传承千年人杰地灵,该是真正的名门大派!”
“江掌门,你实则并未说错,华山派人丁不旺,当初算上恩师再传弟子及外门弟子也不过二三十人,确实算不得大派。”
袁承志似乎也不吝于正视现实,坦诚说着华山派秘辛:“况且我也问过老恩师,我华山派虽然遥尊了开山风祖师,然恩师也只是在偶然间,得了祖师几分武功传承,并非华山一脉相通之继踵。”
江闻听到这个消息,连忙追问道:“也就是说你们华山派的先掌门里,并没有一人绰号为‘君子剑‘的了?”
袁承志斜过身子看了江闻一眼,确定对方不是在占自己便宜,才很笃定的摇了摇头。
江闻恍然大悟,这才搞清楚了内心长久的一个疑惑。
为什么穆人清绰号“神剑仙猿”,按道理是剑法独绝一方的高手,可他的弟子黄真、归辛树,却大多是以内功和拳法见长,即便像袁承志这般剑法卓伦,依靠的也多是金蛇郎君和铁剑门的传授。
要知道在《倚天屠龙记》中,华山派是六大门派之一,属于武林中仅次于少林武当的存在,威风凛凛;到了《笑傲江湖》时期,华山派则已经被排挤在六大门派之外了,成了五岳剑派之一,而且是五岳剑派里比较弱小的存在。
最后到了穆人清袁承志时期,华山派内剑法则彻底衰落,反而是门派内功十分高明——风清扬作为剑宗不世出的武学奇才,怎么可能倒反天罡地,培养出一个气宗掌门来?
“原来如华山派也难免起落沉浮,当真让人欷歔。”
江闻抚着腰间湛卢剑,还有半句话没感叹出来——如今江湖上恐怕只剩自己精通《紫霞神功》、《太岳三青峰》、《夺命连环三仙剑》等华山绝技,岂不是说华山正统在武夷?
见江闻长嘘短叹,袁承志颇为洒脱地回答道:“江掌门无需挂怀,江湖兴衰,犹草木四时,此恒常之理也,又有几家能如少林武当长盛不衰?”
说罢似乎回忆起了什么旧事。
“我遥记得十几年前,武夷山中也有一家‘武夷派’,然则风雨兴衰辗转经年,都不知散落何处了。”
江闻则闻言大惊。
怎么天道轮回如此迅速,自己刚刚才想要谋夺华山派正统,转眼间自己的武夷正统就变成别人的了?!
“竟有此事?!”
袁承志点点头。
“自来闽浙茶路多盗匪,朝廷又苛征重税,致使茶商苦不堪言,各路人马常因茶路纷争起冲突。后来茶商们凑钱招募江湖人士,这些前来茶路护茶的小门小派,久而久之就自称‘武夷派’行事了。”
“其后的衰落也不肖多说,待到兵燹所到之地寸草不生,茶农逃入荒山,商旅沦为野骨,这个武夷派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江闻这才松了口气。
这样说的话,原先倒闭的武夷派应该都是沿着官道谋生,和他所创立的大王峰上的武夷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也对,既然一个是江湖帮派,一个则是武林门派,那就不需要用到他刚刚准备的欢迎标语了——
《大王峰上没人我就上来看看怎么了》《我以为这块没门派呢》《我的降龙十八掌刹不住》《你和我的铁犀牛说去吧》《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
“邀请大派,务必’求同‘而非立异;拉拢小派,需给‘实利’而非空名。袁某言尽于此,想来江掌门已经胸有成竹了。”
铜壶里的水又开了,傅凝蝶重新斟茶,热气裹着岩茶的清香漫开来,终于压过了殿内的沉凝,两人对着茶盏碰了碰,茶声轻响,袁承志见烛火映在江闻眼底越发明亮,略显欣慰地不再说话。
“多谢袁大侠,江某这下是彻底懂了!”
“首先要搞一个「拼好盟」!”
“这些参与会盟的门派未必需要多么知名,主要起到一个烘托声势乃至于造型上的作用,关键是放出利益吸引其前来,这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我得想想办法撬动第一批人,只要有人被说动参加,三人成虎、人云亦云,武夷山上何愁没有高朋满座、宾客云集。”
“其次还要整一个「预制盟」!”
“武林大会召开的真实目的不重要,但是外人们必须都能猜到并认可这次武林大会的目的,达到一种心照不宣的境界就行了,话说太清楚反而容易被利用。”
“对于这事,我倒是有个现成的主意,不如借用靖南王府的名义来召开英雄大会,我就不相信这么些个武林门派,就没打算效仿福威镖局,为自己谋一个出身前程的!”
江闻越说越激动,原本堵塞在心中的疑难訇然洞开,这两招组合拳下来,即便武夷派籍籍无名,经过一番运作必然也能造出些像样的声势。
“多谢袁兄指点!”
江闻直呼纸上得来终觉浅,自己参与的经验终究比不过召集的经验。他此时看向袁承志,突然觉得这个两鬓有些斑驳的江湖前辈,果然颇有几分的手段,连这么洞察人性的计划都有预案——
这种肮脏的政治手段实在是太不武侠了,想必是袁崇焕旧部孙仲寿、朱安国等人筹划出来的吧?
袁承志本来将江湖上的门道说给江闻听,是为了表示自己当初南北直隶、鲁、豫、浙、闽、赣七省草莽群豪大首领,也不过是小打小闹,主要是想劝他从长计议、厚积薄发,等作足了君子恩泽之后再来行此事。
可他却没想到江闻听完,嘴里所说的事情越发妄诞离谱,讪讪然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对方,其实这一切都是他过度分析了。
然而听到最后,就连袁承志都有些被江闻的谋划所说服,连忙抛出了他最后的疑虑,试图阻挡住这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江掌门稍慢,自古江湖兴替之事以清净兴,以狂悖亡,若是行事太过失德离势,反为内耗,树敌之甚,恐怕终至崩解,此不易之理也。”
这倒不是袁承志故弄玄虚,而是江闻这个做法容易树大招风,别到时候武林大会的会盟徒具其表,仇人对手倒是招惹了一大堆。
“武夷派若是被人视作眼中钉,门下弟子岂不是要遭无妄之灾,江掌门还请三思!”
随后袁承志将金蛇剑归鞘,剑声清越,震得殿内入夜的烛火微晃,此时殿外的暮色已浓,山风卷着雨雾吹进殿门,傅凝蝶赶紧去关窗。
江闻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杯中茶叶渐渐沉底,随后站起身,对着袁承志拱手,青衫下摆扫过案角,用十分古怪的表情说道。
“无妨。袁大侠你可曾听说过一句话,叫黑粉也是粉?”
九月燃尽了,祝大家国庆节快乐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