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5章 佩刀I

手机请访问  “谢叔,冷叔,你们这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啊,让我有个准备。”

  “准备什么啊,你小子好好上班就是最大的准备!”谢虎生笑道。

  “那我可是时刻都准备好了。”苏长空笑道。

  还真让苏长空猜中了,不仅冷敬荣来了,谢虎生也来,这下部里的一二把手同时出现,一下让苏长空觉得事情有点不简单。

  “这还差不多,对了长空,最近新歼的论证已经开始了,你们厂作为部里拳头工厂,也应该站出来,新歼可是关系到第三代战斗机发展,可以说是20年后国内的主力战斗机,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可我怎么感觉1199厂不怎么积极啊!”谢虎生道。

  “我去这帽子戴得这么高,肯定没好事!”苏长空心中叫苦。

  于是他说,“谢叔,1199厂也想上,可是奈何自己没机会啊,别的厂都有一定开发战斗机的底子,我们厂去年才成立,那有这个底蕴。”

  “长空,话也不能这样说,1199厂可是全系统唯一一个从飞机到航空发动机,甚至连材料,电子产品都能自己加工的超级工厂,有个事告诉你,海军最近合并过来的研究所和工厂人数超过3万,你们1199厂已经是航空工业系统里最大的工厂了!”冷敬荣道。

  “这么多啊!”苏长空也开始叫苦了,又是这么大一摊子事,苏富民肩上的担子又重了。

  “所以啊,1199厂就更应该担负起这个负责来,这也是我们这次匆忙来找你的原因,上面很看好你们,而且罕见地是部队现在就认1199厂这个招牌,以前部队可是从来不怎么买工厂的账,对了,这是上面让我转交给你的奖章!”谢虎生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了苏长空。

  “一等功!”

  苏长空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本证书和奖章。

  “对,一等功,鉴于你在反击战的表现,上面给你特批的,不过由于你身分特殊不能公开,就只能委屈了,1199厂也是集体一等功,不过现在1199厂也跟不少对外的项目有关,这个也是私下颁发,不过2541厂他们集体一等功是公开的。”谢虎生道。

  “这多不好啊,我其实也没出什么力……”苏长空看着这样的荣誉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好了,长空,你有多功劳,大家都知道,给你一等功,都觉得不足以表彰你在反击战的贡献,不过你还年轻,以后有更大的发展。”冷敬荣道。

  “这都是谢叔和冷叔领导有方。”苏长空笑道。

  “这话虽然有点牵强,不过我跟你冷叔,也沾了你的光。”谢虎生道。

  “这是升了!”苏长空心中暗喜。

  可是嘴上依旧是,“都是上面给的条件好!”

  “好了,新歼的事,我们也明白1199厂差些底蕴,不过该站出来的时候,还是要站出来,该争的时候,就要有争的气势,即便不行,就当学习了。”

  谢虎生看重苏长空的另一方面就是会做人,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碳,从没有一点痕迹,可是你又不得不想到他的好。

  “既然谢叔这样说了,那我就挑一款战斗机参加一下了。”

  苏长空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自己对于歼7的出口都已经想了3个版本,也就从基础版到终极版,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不拿新品怎么能让让客户出钱。

  很快苏长空就送一本精美的手册,有飞机图片和数据介绍,都是用电脑做的。

  苏长空给图册后,就在那里等,可是眼前的景像有点不对劲,

  “他们怎么看了第一页就不翻了,难道设计太落后,他们没兴趣直接不用1199厂参加新歼探索了,那就太好!”

  可是很快,谢虎生和冷敬荣脸上的表情又很凝重了。

  “不至于吧,一个歼7G的版本,虽然是歼7的终极版本,可是就目前新歼的论证应该不会看上这种飞机吧?”

  苏长空越看越不对劲,“不会是自己从保险箱里拿方案时,拿着别的方案了吧?”

  “老冷,我看这方案稳妥,技术也比较成熟……”

  “什么?”苏长空明白了八成是自己把方案拿着,也顾不得什么了,赶紧跑回保险柜那里,打开一看。

  “我去,还真拿错了!”

  因为所有文件封面是代码,苏长空从资料放进去的时候就没怎么看过,于是他赶紧找出正确的方案,跑了回去。

  “谢叔,不好意思拿错了,这才是我说的那个方案!”苏长空解释的同时,又把正确方案递了上去。

  “错什么错,我看你方案就不错,虽然是两侧进气道,与主流的第三代飞机机腹进气,差了一点,可是整个效果很好嘛,我看你这方案竞争力很强,对吧,老冷!”谢虎生笑道。

  “长空,这点得听你谢叔的,我看你这方案就不错,这么好的方案居然不报上来,这以后可不允这样了!”冷敬荣仔细地看着报告,头都没抬道。

  “那行,反正两个版本你们都看看,到时候挑那个,你们得多给点意见。”苏长空笑道。

  表面此时苏长空好像没什么,可是心里在想对策,

  “这可不行,佩刀I这个版本怎么也不能去竞争国内的三代机呢!”

  这佩刀I是80年代中期国内跟巴铁合作开发的一款2代半战斗机,国内代号歼7CP,也算是歼7的另一个终极版,进气道都改成两侧,如果别人不说还真看不出来,毕竟少了歼七那标志性尖尖的激波锥。

  既然有佩刀I,自然就有佩刀II,相比巴铁与国内的搞的佩刀I有点土法上马的意思,之后巴铁由于从M国引进了F16,于是M国又插了一杠子,搞了一个佩刀II,这个洋妞立马就吃香了不少,后来更是由格曼公司亲自操刀,把三角翼改成中单翼,至此佩刀II就成了后世经典的大名鼎鼎的超7(super7)。

  不过这个项目由于多方的原因进展缓慢,一方面是巴铁的反复,另一方面就是国内此时忙于应付歼7III和歼的设计,佩刀I是1132厂在应付,而不是设计飞机的1611所,不过国内依旧在参与超7。

  加上最后的其他原因,虽然矛盾重重,不过无论是国内,还是M国都看好超7的前景,不过最后大家还是闹蹦了。

  不过项目并没有就此结束,1132厂甚至于90年代初自费搞起了超7。

  此时最苦的就是项目发起的巴铁了,项目已经进行了数年什么也没看到,最后又吃了回头草找上国内,项目在国内有新的名字枭龙,并广为大家知道。

  不得不说这次机会来的相当好,因为当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购买米格29使用的RD33涡扇发动机成为了可能,这间接让之前超7的先涡喷再涡扇的发动机之路顺畅了不少。

  不过虽然路子顺畅了,可是RD33涡扇发动机多少限制了超7的发展之路,毕竟熊国也是飞机出口大国,苏长空当然不能再让这样的事发生。

  最终原定于90年初进行试飞的超7,结果成了90年代初项目才开始启动,又过了10多年,超7才开始试飞,不过虽然叫超7,不过已经跟歼7不是亲兄弟了,而成了堂兄弟,因为在这里10年多里歼10的技术开始成熟,这些技术大量用在超7上使用,甚至一些歼10都没有使用的超前技术,也在超7上出现,像什么DSI进气道。

  不过飞机试飞的时候,仍然在飞机上印有super7的字样,或许是对这个项目的总结吧!

  从上面就能看出,苏长空偷偷地在搞佩刀I自然是想在巴铁的空军市场有所作为,不过现在拿出来还是有点早了。

  最后苏长空见谢虎生他们看得津津有味,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没有,一看手表,该吃午饭了,于是就心生一计。

手机请访问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