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24 创作会议

  时间到了六月中旬,这天晚上卢伟海收拾好书摊后,匆匆赶到师大在宿舍里叫出夏红军, 20人写的短篇小说都已经交上来,最后确定谁能入选。

  宿舍里自然没法商量这事,夏红军本来想找个没人的教室可是实在找不到,而且这件事保密,最后只好到卢伟海的出租房里商量。

  入选的标准很简单,主要看写手对情节的掌控能力以及能不能写出通俗文学的“爽”,至于文笔倒是其次。

  很快夏红军就选定了四人,决定明天晚上还是在这里召开枪手第一次写作会议。

  ……….

  ………

  张虎是个燕师大地理系二年级学生,别看他名字起得挺威猛,其实是个子矮小瘦弱的男生。

  虽然他个子瘦小但非常喜欢武术,当年上高中的时候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备受鼓舞,竟然弃学离家出走偷偷跑到河南少林寺做和尚,结果上了火车被小偷偷走了钱,身无分文的他又饿又累,最后被收容站遣返回来。

  回家又被老爸狠狠打了一顿这才断掉出家做和尚的念头老老实实学习。但张虎并没有放弃对武术的热爱,这两年武侠小说流行以后,更是如饥似渴,将梁羽生金庸古龙的小说看了个遍,幻想自己也能行走江湖,除暴安良。

  当然,他知道就凭自己这小身板连街头的混混就打不过,更不可能走什么江湖,于是经常在脑子幻想故事情节,自己就是那个一身正气,仗剑江湖的大侠。

  这次校园里公布寻找枪手的招聘,他动心了,于是报了名按照要求,写了一部武侠两千字的武侠小说。

  不过他知道自己没啥希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文笔太差。

  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到上大学,写的作文从来没被老师表扬过。他也曾经报名参加学校了文学社团,结果最后被劝退。

  用那中文系的社长话说:“张虎,你写的文章想象力到不错,但干巴巴的就好像人在便秘,没一点美感…..我建议你多买几本小学生作文或者作文通讯看看。”

  这让张虎备受打击。

  不过这次让张虎感到意外的是,自己竟然被选中了!

  张虎迈着轻快的步伐,按照地址找到了柳家胡同里的这家四合院,进了西边的厢房他发现已经来了几个人,戴着都是师大的校徽,其中有个瘦高的清秀男生让他吃了一惊。

  朝花诗社的副社长,被认为青年作家和诗人的夏红军竟然也做枪手?!

  “我是卢伟海的朋友,我听他说你们几个要合写武侠小说,我感到很新奇所以过来听听。”夏红军主动解释:“当然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

  你一个堂堂作家诗人竟然对武侠小说感兴趣?还要来学习?

  张虎感到很惊讶,不过人家来听自己也拦不住。

  被聘用的四个学生在学校里都属于籍籍无名之辈,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武侠小说!

  见人到齐,卢伟海就说出这次合写的具体情况,是给大侠沈白衣写续集!

  竟然是给这本小说写续集?

  这本小说最近很火,好多人误以为真的金庸的新作租回来细看,才发现根本不是金庸写的!但写故事情节非常精彩,所以许多人一方面大骂作者用“金庸新”这笔名太无耻,一方面又看得津津有味。

  现在竟然要这本火书写续集?众人既感到压力又感到兴奋异常。

  卢伟海紧着着公布的续集的故事提纲,仅仅五百字。

  其实,夏红军这几天写了一个将近五千字的详细大纲,但今天下午他突然临时做出决定,不打算将提纲公布,他想听听这些抢手里的意见。

  于是众人按照上本书的故事情节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夏红军突然发现,那个叫张虎的男生发言尤为积极,情节也是天马行空。

  “我建议啊,接着上本在追查过程中,沈白衣要继续有奇遇,他的脚印所至的地域范围也要包括我国各种典型地貌…..”张虎越说越兴奋:“我是学地理的,像HLBE大草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还有各种山地、溶洞、江河湖海,一个不缺。具体地名以及各个地形的特征风貌,你们找我好了。”

  这尼玛的,不就成了徐霞客游记?

  夏红军和卢伟海面面相觑。

  “还有我自创了一套剑法名称,明月剑法,招数都来自古诗,都带一个“月”字,“月涌大江流”、“明月出天山”、“月下飞天镜”、“海上生明月”、“湖月照我影”、“明月松间照”等等。说道这里,张虎又沉思了一下:“床前明月光”就算了,显得太低幼。我们毕竟已经20岁了,是大男人了不好。”

  人才啊!

  有了张虎积极发言,其余几人情绪更加热烈,一直讨论晚上十一点多,才把整个大纲线条理会出来。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夏红军觉得比自己想的好的多。

  于是每人分一段大纲,夏红军让每人回去再去写每段的分大纲,并且规定每天下午六点半准时来卢伟海的出租屋讨论一些具体细节,解决情节上前后衔接问题。

  一句话,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定要把大纲做实做细!

  如果自己想写一个情节,关系比较重大,会影响到线索主干的,就需要咨询另外几段的作者,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大家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不要发生剧情冲突。

  于是在卢伟海的出租屋里竟然发生这一幕:

  “嘿,我把青城双煞干掉怎么样?”

  “不行!我这里他还活着呢,还干了不少坏事儿。”

  “那我总得有稍微大一点的魔头杀啊。”

  “你临时编一个不就完了吗?”

  …..

  ……..

  整整用了一周时间,每天晚上五人挤在卢伟海闷热的小屋里,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讨论创作,最后一份将近一万字详细的令人发指的大纲总算搞定。

  万事俱备,就等动笔。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