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内,杨平揉了揉眉心,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门没有反锁,被慢慢推开,张林那颗脑袋探了进来。
“教授忙不有个重要情况向您汇报!”张林脸上带着兴奋和神秘,还有一点点邀功请赏意味。
杨平抬了抬手,示意他进来。
张林闪身进来,轻轻带上门,然后快步走到杨平的办公桌前,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仿佛要分享什么惊天秘闻,这是要开广播的标志性动作,杨平对他再熟悉不过了。
“教授,出大事了!今天下午,您猜怎么着”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杨平。
要出大事了!这又是标志性的张氏震惊体开头。杨平没接话,只是平静地看着他,等待下文。
张林见教授不为所动,只好继续倾情表演,他将下午发生在实验室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遭遇,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他如何敏锐地察觉到角落里的异常,如何一眼认出被“围堵”的夏院长和那位气度不凡的“神秘 领导”,如何急中生智,用“秘密观察员”的绝妙借口唬住了那个认死理的研究员小陈,成功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外交灾难”的危机,同时没有暴露领导的真实身份。
“教授!您当时是没看见,夏院长那脸红得跟煮熟了的虾子似的,那位领导一开始也有点下不来台,脸上挤满尴尬的笑容,陈博士那小子嚷嚷要叫保安,当时的形势非常危急。”张林比划着,语气夸张,唾沫星子差点飞出 来,“关键时刻,还是我临危不乱,力挽狂澜啊!”
杨平听着,脸上没什么波澜,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一丝感动,这说明领导和夏院长对他非常重视,生怕干扰到他的工作,让他有什么压力,所以才被迫采取这种所谓的秘密考察方式,只是没想到过程会如此精彩。
从这件事来看,张林这小子,别的不说,这随机应变和讲故事的能力,确实是一绝。
“然后呢”杨平淡淡地问。
“然后然后更神了!”张林挺直了腰板,脸上放光,进入了今天汇报的高潮部分,“那位领导不知怎么的就认出我来了,我也纳闷,这么大的领导怎么会认识我这个无名小卒呢。后来才知道,他们在实验室秘密考察的时候,
可能是隔着玻璃墙壁看我在演讲,也谈不上演讲,那时我在实验室那边的办公区跟大家交流学习心得,很多博士们问我有关《外科拉钩学》的事情,他可能远远看这一幕,他说我的演讲很有激情,听众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说我不 仅有科研热情,还有表达能力,硬要拉着我和夏院长一起去办公室喝茶聊天。”
杨平眉头微微一皱,很是好奇,研究所那些博士怎么会对张林的拉钩技术有兴趣呢张林仿佛看出杨平的疑惑,立即补充解释:“其实他们主要是想了解我是如何捕捉国际上的科研空白的,要我提供一下思路,没办法,大家热情这么高涨,作为一个研究所的同事,总不能藏着掖着,所以我只好抛砖引玉,谈 了一点自己算不上什么的体会。
“你继续………………”杨平不想听这解释,不用说,他当时在广播什么八卦新闻,杨平都能想象当时的热闹场景。
张林说得口沫横飞,手舞足蹈,继续,“我的天,您是不知道当时夏院长那个眼神,都快把我给凌迟了!拼命给我使眼色,想让我找借口溜号。可领导不让啊!领导那兴致高的,拉着我问东问西,我能走吧,要是就那么离开 不就显得很没礼貌,那个时候我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研究所,所以当时我就想,就算上刀山下火海,我张林也不能给研究所丢份。
“领导问我聚焦在什么专业,然后问了一些技术细节。”张林一拍胸脯,脸上写满了自信,“我对答如流啊,教授!领导问什么,我都能给他讲得明明白白,头头是道,没有半点卡壳,也没有半点废话!平时教授你讲课的知识 我都认真记在心里,所以回答这些问题很轻松,教授您放心,我没有给研究所丢脸。”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自己真的刚刚完成了一场完美的学术答辩:“领导听得是频频点头,赞不绝口,亲口夸我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基础理论扎实,对前沿进展如数家珍,还说我们三博研究所是藏龙卧虎,其实我哪里是什么人 才,我自己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要是普通场景,我肯定会说明自己算不上人才,但是那时候,我代表的是整个研究所,所以我就没有谦虚,该表现的时候表现。”
张林特意将领导夸奖他的每一个词都清晰地复述出来,尤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几个字,咬得格外重。他眼巴巴地看着杨平,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教授,快夸我,快为我骄傲”。
杨平静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张林的知识面广,信息接收和整合能力确实很强,加上口才好,在非深度专业交流的场合或者不算深入的专业场合,糊弄一下外行或者半外行,确实能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领导并非该领域的顶尖专家,被张林这套“组合 拳”打动,也不足为奇。
“教授,您说我这算不算是为所里立了一功”张林见杨平久久不语,有些按捺不住,试探性地问道,“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在领导面前大大地给我们所长脸了,领导其实不是说我是人才,说的是我们研究所所有人都是人才。”
杨平抬起眼,看着张林那副“快表扬我”的期待表情,心中有些好笑,但脸上依旧平静无波。
“嗯,情况我知道了。”杨平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临机应变,处理得还算妥当,没有暴露领导的身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一点做得不错。”
张林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如同中了头彩。
但杨平的话锋随即一转:“不过领导赏识你,你自己千万不要飘,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张林连连点头:“教授您放心!我懂!我肯定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绝不给咱们所丢人,那个......领导还说,希望下次来能看到我主导的突破性成果呢......”他后面这句话声音小了些,带着点试探和憧憬。
杨平岂能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这是想争取在以后的课题里面分点实质性的活给他做,让他也能跟着大家混点业绩。
“行了,我到时帮你留意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任务。”杨平没有直接回应他的诉求,“今天的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对外宣扬。”
“明白!明白!教授,你还知道我的为人,我保密意识最强,出了这个门,这事就算烂在肚子里了。”张林立刻拍着胸脯表态。
“还有其它什么事情,没有的话你去忙吧!”杨平摆摆手。
张林美滋滋地退出了杨平的办公室,脚步轻快,感觉自己的人生又上了一个台阶。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张林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杨平摇了摇头,张林这家伙要不是当医生,做其他的职业可能前途更大。
你说他是江湖骗子吧,他又不是,他能够说出一些真东西,还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他也潜心研究什么拉钩学这些东西。你说他是有真才实学吧,在一些真的前沿领域,他全是平时收集的听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整理,然后 当成自己的表达出来。
别说在领导面前忽悠几句,就算走向大学的教授讲台,他都能够讲的像模像样,其实这人也不简单,在某些方面是有天赋的。
反正研究所有这么个“人才”也不是坏事,有些别人不能办的事情他能办。比如今天应付领导的事情就是这样,要是换做徐志良、夏书这一类人去应付,哪有张林这样侃侃而谈,激情洋。
算了,算了不想这些事情,杨平收回思绪,开始思考课题的下一步计划。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杨平的新课题在技术上已经取得零的突破,迈出重要一步,接下来除了进行临床试验,还要扩大X2增强子与更多的疫苗的搭配研究,以找出他的适应边界。
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建立一套保护技术的专利与保密技术结合的护城河,稳固自己在知识产权上的绝对地位。
他早就料到这些跨国巨头会使用各种手段窃取技术细节,然后利用他们一百多年积累起来的玩知识产权的手段抢先注册专利。
不过杨平不会给他们这种机会,他虽然是一个只会搞研究的学者,但是他身边有着黄佳才这样的精明能干的商人,黄佳才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他通过自学,出国交流等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具备极强的国际视野。
此时的黄佳才已经聚集一批可靠的国际顶尖律师、工程师一起秘密研究国际专利注册的任务,他们已经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专利申请,按照杨平的要求,这些专利搭建的专利体系既可以制造知识产权上的防护墙,又不会泄露技 术细节。
杨平为了保密技术,对核心成员其实采用分部研究的策略,整体核心思路暂时掌握在自己手里没有公开,等国际专利申请成功后,过一段时间,他才将核心思路公布给大家学习。
这样做不是不相信团队成员,而是一种科学的保密策略,而且目前将内在的核心思路告诉他们,他们暂时也没办法完全理解,所以杨平将内在的核心思路经过整理变成一套可操作的表面流程,也就是告诉你怎么做,但是不告 诉你为什么这么做。
杨平的技术涉及到商业利益,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新技术很容易被人利用,反过来成为卡自己脖子的武器。
技术分享要有选择性,绝对不能圣母心,有时候圣母心最终会害自己。
这些表面流程即使被竞争者拿去也无所谓,他们拿去要复制出杨平的研究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复制整个实验室的条件,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需要的仪器设备甚至试剂是破壁联盟核心企业的技术,完全不在他们掌控 的体系之内,这样反过来破壁联盟可以对他们进行封锁,而且这种封锁已经在进行中。
退一步,就算能够做到复制实验条件也没有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步怎么继续改进,怎么控制风险,尤其是临床实验,所以在这一步,他们又会落后很久。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拿到整套技术之后,无法利用这些去申请国际专利,即使申请也最终被杨平的核心思路技术推翻。
杨平对自己的技术相当于加上了几道保险锁。
而在拿到技术到弄懂技术,到复制成果经历漫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杨平早就建立了专利壁垒。要在全球范围内玩,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否则就算有好技术也容易被埋没或者替他人做嫁衣。
这些国际巨头可不是慈善家,他们各种手段玩得非常顺溜,而且在舆论的保护下,每一种手段会披着正义的外衣。要对付他们,就要学习他们,超越他们。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得游戏规则或者懂得制定游戏规则的人。
这时杨平的手机震动,是夏院长的电话。
夏院长琢磨了很久,觉得还是将今天实验室发生的事情告诉杨平,张林那小子拍着胸脯说烂在肚子里,夏院长是不信的,大广播的本性难移。
杨平抓起手机,知道夏院长要说什么,他微微一笑,这些老领导对他也真是呵护得无微不至,为了不打扰他,想看看实验室都偷偷摸摸,一丝感动由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