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玄阴教

  李隐道:“还有另一种修法,就是先通开源五脉,再驻源海”

  宁芸惊诧道:“师兄这是你想出来的?”

  李隐心道,这哪里是自己能够想得出来的。

  这全部得益于自己所修练的独尊如来逆天劲中的天残逆天劲。

  逆转心法可以吸天地之间的负能量。

  与死功可以说是一内一外。

  而倒着练则可以把自身的毒血障气。

  悉数排出去。

  李隐想到这里摇了摇头道:“这是大梵禅宗中有一本秘籍上这么说的。”

  “师兄,你进了藏经阁了?你能打开那些书了?”

  李隐弹了她一个爆粟。

  “你哪来的那么多问题。你现在要不要我帮你突破,一步登天。”

  这种好事,当然要的。

  谁能抵御的了。

  “当然要!”宁芸眸光发亮,“是不是醍醐灌顶?”

  “差不多!”

  宁芸趴到床上,盘膝坐好。

  “师兄来!”

  李隐道:“师妹我这种醍醐灌顶与传统的不一样。”

  “哦,那怎么办?”

  “要躺下...”

  “哦!”宁芸应了一声直挺挺地躺了下来。

  俏脸绯红,曲线起伏。

  看得李隐心底涌起一股燥热。

  李隐定了定神,颤声地道:“还要...还要...“

  宁芸道:”还要什么?师兄,你啥这般妥妥妈妈的。“

  李隐一咬牙道:“还得全身都脱光。”

  宁芸俏脸刷得一阵潮红。

  仿佛都要滴出水来。

  眼珠子幽黑发亮,直勾勾地瞧着李隐。

  半响。

  方才小声地说。

  “师兄,必须这样的吗?”

  李隐点了点头。

  “因为五珠要直接放在身体五脏的五个源窍上。所以”

  “师兄,你会娶了我是吗?”

  “师妹我”

  宁芸看着李隐脸上一阵纠结。

  身子一颤。

  “难道是因为以前孝仁师兄?”

  宁芸说着说着泫然欲泣起来。

  “啊——啊不不不!”

  “那是为什么?”

  “我...我有了方婧。”李隐道。

  “我不在乎!”宁芸道。

  “师妹我!”

宁芸一咬牙,解开了衣襟  拿出一张玉帕盖住俏脸。

  躺在床上。

  李隐慌忙关上石门。

  来到床前,忍住眼前的一片白晳。

  心念起。

  五珠临空。

  杨杭州。

  聚英楼。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吹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

  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琴弦叮咚,几句浅吟低唱。

  小云雀已是满脸通红,满朋座客都晓这首《少年游》所指何物。

  青海大禹国寇边。

  军民死伤无数。

  国祚危若累卵。

  杨杭陪都皇太后却依旧过着颓废糜烂,歌舞升平的日子。

  张老汉来聚英楼已有一月,青州黄沙漫漫。

  残垣断壁早已深深蚀伤了老汉的心。

  为生活计老汉毅然携着孙女前来杨杭说书。

  一曲词罢,余音绕粱。

  小云雀欺霜赛雪的额头已泌出细密的汗珠。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吹笙。”

  豆蔻年华的小云雀已迷迷糊糊地懂得了男女之间的那层关系。

  “啪——”。

  堂木声响,张老爹拍打着桌上的堂木。

  原本喧闹的楼阁慢慢的熄了下去。

  唯有靠街的窗沿处传来忽高忽低的呼噜声。

  在这寂静的楼阁上显得格外别样。

  众人瞧去。

  只见一人锦衣缎袍,四五十开外。

  正趴在堆满酒坛的桌子上梦着周公!

  只听人群中有人低声地道:“此人乃是我们青溪县巨贾江勉江员外,不知为何这几日总在这里酗酒?”

  有人小声地应着:“听说最近与那织造局的刘补遗有些关联……”

  “有什么关联?这两人一个商贾一个织造局。”

  “难道是为了人刺绣?”

  “嘘——莫要说些其他话了,张老爹要开始讲了。”

  旁边一人转过头去低声地劝着二人。

  此时,堂桌旁的小云雀神情肃穆。

  纤指轻舒,细弦颤动声起。

  众人只觉得一缕细如发丝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那声音渐传渐粗,继而变得宛转圆润。

  仿佛山涧飞泉散入深潭,又似鸿鸟声鸣九霄。众人只听得如痴如醉,心神颤动。

  小弦声歇。

  张老汉低沉地唱到:“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小人刚才说到我朝皇太后迷恋于琴。

  命织造局在宣和内府设立“万琴堂”。

  广收天下唐琴。

  一时之间绿绮、焦尾、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

  各州各路掘地三尺、搜尽天下尽献唐琴。

  可不知这中间又有多少为琴而田园荒芜、妻离子散。

  唉——

  小云雀神情专注、纤指飞驰,琴声便如大珠小珠般地散落在玉盘上……

  张老汉继续唱道:

  “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

  “这唐琴之中首推春雷,自古便有古今第一琴之称——”

  张老汉说到这儿,那窗沿边原来趴着的江员外突然竖起了耳朵,迷醉的双眼倏地闪出了一缕精光。

  “这春雷古琴创于蜀中唐门、几经辗转后归落于闽中针织门黄家。

  这黄家二十年前不知何为,家道败落。

  春雷便不知所踪,皇太后便派数佰铁骑四处寻找。

  于是这天地间又是一番造孽,那些公差假公济私从此便四处烧抢掳掠无恶不作,与青海大禹强盗一般可恨。

  老汉叹了口气又道:“众位看官,常言道得好,

  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吃人。”

  这班凶徒为非作歹终于惹恼了一位江湖侠女。

  说起这位侠女,各位看官想必都甚了解。

  她就是当今玄阴教四大法王之一——芙蓉王柳飘飘。

  这柳飘飘长得那可是水灵灵,面如芙蓉、眉若柳叶。

  说她清艳脱俗,美撼凡尘那绝不为过。

  更兼她的武功如她的美貌一般惊世骇俗。

  那柳飘飘只身孤剑,仗义天涯。

  这帮凶徒从此便惶惶不可终日。

  “咚咚咚——”

  小云雀十指疾弹,大弦便如急雨般倾注而下。

  “千里追踪只为义,绝代风华飒英姿”

  张老汉高亢地唱道,爬满皱纹的老脸现出一片暗红,仿佛他便是柳飘飘一般。

  可恨的是,这帮凶徒之中倒也有能耐之人。

  说起此人在杨杭那也是家户欲晓——

  他便是杨杭织造府刘补遗。

  这刘补遗不知从哪里学得一番鬼魅功夫,以针线为兵器,伤人瞳孔防不胜防。

  俗语说得好:“武功本无善恶,端在为人。

  行善者武功愈强愈善,肆恶者愈强愈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