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妙佛会佛母

  众人看着相视而笑的曹变蛟和刘随云,脑子里都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个四个字:

  珠联璧合!

  也不约而同的都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恍惚,仿佛看到了本来风雨飘摇的大明在这两个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手中,将重新稳固下来……

  “好了,各位也不要再愣着了,随云先生已经把戏本儿写好了,咱们该好好把这出大戏唱起来了!”曹变蛟起身,大手一挥说道。

  众人纷纷回过神,各自领命而去。

  彼时彼刻,离运河约莫几里地的一处废弃村庄中,正有几个难民打扮的大汉凑在一起,或许是因为天气寒冷,都靠在一起相互取暖,忽然,趴在最前面断壁上的一个汉子低声喝道:

  “有动静!”

  剩下几个大汉纷纷睁开双眼,向运河上看去。

  “乖乖,动静这么大,李头领还真是神机妙算,要是真像那些妙佛会的人进了城就胡吃海喝,呼呼大睡,这些官军进了滁州估计咱们都不知道!”

  “啧,你还别说,妙佛会有妙佛会的好处,他们领头的都是他娘的娇滴滴的女人,那教主别看坐在法坛上,还戴着面纱看不清脸,可是那身条儿,要是能消受一日的话……吸溜~”

  “都他娘的闭嘴!没探清楚官军的动向,都他娘的脑袋搬家!”听到最前面大汉的喝声,其他几人顿时哑了火。

  却只见本来安静漂浮在运河之上的百艘大船忽然各自举火,一时间亮如白昼,其上的官军开始不停地运动起来,搭桥板的,牵马的,分派兵器的,不一而足。

  “他娘的!金子!”忽然一个大汉双眼瞪得溜圆,他分明看到有几个官军在搬运箱子时打翻在地,掉出来好几块晃人眼的金子!

  随后,他们就看到约莫三千人明火执仗,压着两辆囚车和十几辆大车上了岸,奔着东边官道而去,虽然不知道那两辆囚车里的人是谁,可是他们分明看到那些装着宝贝的大箱子就在这十几辆大车上!而且这些大车看起来异常沉重,两匹马拉着都费劲!

  紧接着,近百艘大船开始起锚,在一艘上插“东协总兵官曹”字样大旗的大船带领下,顺着河流缓缓向南而去,直到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快!回去将此事告诉李头领!”几个大汉眼看着周围彻底安静下来,便隐入了夜色中,从一旁的密林里取了几匹马,向北往滁州方向奔去……

  ————

一个时辰后,滁州城中屋舍  夜色虽已浓郁,可书案前,正有一身穿黑色劲装,容貌英挺的男子就着灯火手不释卷,此人正是李自成手下重要的谋士和将领,李信。

  此人能文能武,深有韬略,在本来的历史上颇得李自成看中,不过最终被李自成军师牛金星设计冤杀。

  此次李自成调派了整整五千精锐人马交给他,专门负责与妙道会的接洽和合作攻打明廷城池。

  “相公,夜了,歇息吧?”忽然,一道艳红身影带着娇媚的声音从李信身后传来,一双手已搭在了李信肩膀上,此女容貌艳丽无比,身材似是因为经常锻炼而火爆异常,在一身红色劲装下勾勒出了夸张无比的曲线。

  此女不是别人,却是大名鼎鼎的明末义军首领之一的“红娘子”邹玉奴!(红娘子姓名不可考,杜撰)

  “娘子若困了,自往歇息,为夫再看看书,而且派去的探马还未回报,如何睡得下?”李信头也不回的说道,一双眼只盯着手中书卷。

  “也好……”邹玉奴大觉无趣,有些哀怨的转身回了榻上,看着李信的背影撇了撇嘴。

  自从自己率义军将李信救出,并结为夫妻投奔闯王后,夫妻二人虽是形影不离,可是李信似乎一心扑在攻打明廷的大事上,对她这个千娇百媚的妻子好不怜惜,这让邹玉奴心中很是有些不满。

  忽然门外响起一个大汉的声音:“李头领,李夫人,我们回来了!”

  李信赶忙起身开门,邹玉奴也丢下了心中的思绪迎了上去,那几个大汉将自己在运河边上探听到的消息仔细陈说后,李信双眼连转,与邹玉奴联袂向滁州府衙而去。

  此时的滁州县衙已经模样大变,猛地一看倒好似是个佛寺模样,此处已经成为了妙佛会佛母的住处。

  其实说是叫妙佛会,也不过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而已,白莲教起源于南宋,古往今来哪怕到近现代依旧有这个组织的存在,只不过名字不同,可根子上还是白莲教,也是大势所趋之下,必然出现的一个结果。

  华夏从西汉初年以后,从来都没有一个****的政权出现,可是当天灾频仍,当权者盘剥百姓,致使民怨沸腾之时,“力不足者取乎神”的蒙昧未开的百姓就会成为野心分子的工具,他们假借宗教之名行事,拉拢信徒企图推翻当权者,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白莲教,就可以说是这些民间宗教相互融合的集大成者。

  李信和邹玉奴联袂而来,门口的守卫看到也不敢怠慢,领着二人向内走去,忽然一道鬼魅般的白色身影飘然出现,李信和邹玉奴吓了一跳,那白色身影脸戴面纱,不过身材婀娜窈窕,明显是个女子,开口道:

  “李头领和李夫人何故深夜到此,影响我会佛母参禅?”

  参个屁禅!

  邹玉奴对于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最瞧之不起,有这功夫多杀几个明军比什么都强!

  李信看着那女子一身白衣,赶忙拱手道:“原来是持国天王当面,深夜叨扰佛母实有大事相告,乃是关于滁州左近明军动向。”

  白衣女子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请随我来。”

  入了府衙,深处便是一个青丝幔帐,其中正有一个身穿金衣的女子打坐于其中,而幔帐外,则分别打坐着三个女子,一人着青衣,一人着红衣,一人着绿衣,若是再加上这白衣女子,则正好应上了佛门四大护持将军。

  “参见佛母。”李信和邹玉奴对着幔帐中的金衣女子拱了拱手。

  “何事打扰本座?”一道说不出是空灵还是妩媚的声音响起。

  “事关军情大事,无奈叨扰,还望佛母见谅。”李信再次一拱手后说道:“佛母想必知晓,明廷骁将曹变蛟的船队在几日前已进了南直隶,据探马观察,随船明军不下万人,不过我军士卒正午时分,于沿岸偷袭,似乎射死一名明军中的重要人物,明军船队受了惊,为此逡巡不前,直到刚才……”

  “探马回禀,明军船队已经回返,仅有三千人靠岸,身着飞鱼服,应是明廷锦衣卫,举火向东而去,应该是向宿迁而去,随军押运两部囚车,当是曹变蛟在辽东俘虏的皇太极等人,另外,还有十几辆大车,车上箱子中据探马回报,全是金银之物。”

  直到李信说到这里,幔帐内的佛母才微微一动,思忖片刻后说道:“我会发展教徒,拯救世人急需钱银,闯王殿下也是如此,既然因缘际会,何不取来?只是,那明廷骁将曹变蛟,如何应付?传闻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

  一直一言不发的邹玉奴嘴角微微一挑:“奴家听闻佛母不是身具搬山覆海之伟力?区区曹变蛟一介凡人,何足挂齿?”

  “放肆!敢对佛母不敬?!”下一瞬间,身穿四色衣裳的四个女子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冷幽幽的看着邹玉奴。

  李信忙回身狠狠地瞪了一眼邹玉奴,赶忙抱拳:“拙荆出身山野,起于草莽,不会说话,冒渎了佛母,还望恕罪。”

  邹玉奴听到自己丈夫如此说,顿时撇了撇嘴。

  “无妨,红娘子快人快语,本座也是知晓的。”佛母丝毫不生气,淡淡的说道。

  “佛母放心,探马回报,那曹变蛟的大旗还在船上一同回返,想必其人是担忧水道被阻,难以成行,回了南边州县等候明军疏通水道,而那三千锦衣卫则护送着俘虏与缴获向燕京复命,锦衣卫战力不强,如此好机会,必不能错过。”

  佛母点了点头,一双摄人心魄的眼睛看着李信道:“久闻李头领文武双全,思虑周详果然名不虚传,既如此,明日我会便近起大军,与二位麾下士卒一起,将这三千锦衣卫尽数灭杀。”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