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媒婆登门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过后,落了两场雨,秋风便一日比一日凉了。

  安生院子里的石榴已经熟透,露出玛瑙一般晶莹剔透的石榴籽,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

  安生一边剥石榴籽,一边看书,一日也不敢懈怠。

  针灸之术更是刻苦。

  冷南弦说过:“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若想达到心手合一,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自己勤学苦练。

  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说服老夫人,重新回到药庐。

  她时常以自身施针,按照书中所授,试着摒除杂念,凝神静气,提丹田之气集中于指腕,将全身意念汇集于针尖,敏锐地感受针尖处的感触,掌控双膝骨膜韧带之处提插的深浅轻重,以及指尖捻转的幅度,针尖进退的疾徐。

  院子里少有人打扰,安静得鱼缸里锦鲤吞吐水泡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静下心来的安生感觉自己愈加耳聪目明,银针也得心应手。

  夏员外最近一直都没来家书,从南面过来的客商说南方下了几场暴雨,冲断了路,大概一时半会儿还不能修好,许是行程被耽搁了。

  家里人忐忑难安的心这才落了下来,日日翘首等待。

  薛氏母女将安生恨得牙痒,憋了一肚子的坏水,见了安生还要皮笑肉不笑地夸赞两句。

  连婆子代主受过,回到府里听说被鞭笞了几下,不痛不痒的,第二日照旧脚下生风,盯着安生的背影,恨得咬牙切齿。

  安生明明知道这个连婆子留不得,就像她手腕上的珊瑚蛇那样,没准什么时候就会冷不丁地咬上自己一口。但是她是自己调查母亲死因的关键所在,也是唯一的可以突破的人证。暂时,还必须让她活着。

  安生努力地回想母亲生前的饮食习惯,对于她喜欢的那几样饮食,包括茶饮全都暗自记在心里。

  她清楚地记得前世里夏紫芜的那一句话:“你的阿娘并非是得了什么咳喘病症,而是连婆子按照我母亲给的食谱,精心调理出来的一身病症。”

  以前,连婆子只是府里的一名厨娘,任是谁也不会想到,薛氏母女竟然会买通了她,对母亲暗下毒手。

  她思前想后,连婆子应当不会这样大胆,往阿娘的饭食里直接投毒,那么,按照夏紫芜的说法,应当就是利用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

  安生从冷南弦的书房里,翻找出几本关于食物相生相克的书籍,带回府里。现在有了空闲,便经常翻阅,凡是与阿娘生前的病症对症的,就如数记录下来。

  安生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小心翼翼,都是栓了房门,担心被别人看到,传进薛氏的耳朵里,再引起她的怀疑。

  从上次发生在中秋夜的事情可以看得出来,薛氏母女几人已经对自己生了疑心,在小心提防。

  自己如今足不出户,相当于被薛氏剪断了翅膀,那么下一步,她必然就应该开始对自己宰割了。

  端午轻轻地敲门走进来,对安生道:“小姐,夫人请您到前面去。”

  安生头也不抬:“做什么?”

  端午摇摇头:“不知道呢。不过”

  “不过什么?”

  “今日府里来了几个媒婆子,正在前厅吃茶,聒噪得很。”

  安生放下手里的书:“媒婆?她们在,叫我出去抛头露面的做什么?”

  端午不说话。

  安生站起身就走。

  “小姐!”端午在身后喊:“你就这个样子出去么?”

  安生低头看看,一身烟青色软缎罗裙,软底绣鞋,舒适简单,落落大方:“这一身怎么了?”

  端午支支吾吾道:“怕是夫人有心给你说媒呢,交代说让您穿前几日新做的罗裙。”

  安生略一愣怔,摸摸自己松松垮垮的发髻:“擦脂抹粉,打扮得焕然一新了,好给她卖个好价钱么?”

  说完扭身就走。

  前厅里,一群婆子叽叽喳喳,一惊一乍,正是热闹,如簧巧舌你一言我一语,哄得薛氏眉开眼笑,合不拢嘴。

  安生隔了极远,就听到里面的哄堂笑声长了翅膀一般飞出来。

  她心底一声冷笑,迈进待客厅的门,里面笑声便戛然而止,众人扭过头来,诧异地上下打量她。

  安生只觉得一屋子花红柳绿,混合着脂粉气,就像是进了花丛里,眼花缭乱。

  薛氏正端坐在正当中主人的位子,笑出来的皱纹还没有舒展,挂在眼尾。

  安生毫不扭捏,落落大方地上前,冲着薛氏福福身子:“母亲万福。”

  薛氏冲着她招招手,外人跟前,格外亲昵:“过来过来,到母亲跟前来。”

  安生便依言走过去。

  薛氏对着满屋子穿红戴绿的媒婆子介绍道:“这是我府上二小姐,转过年就要十七了。”

  安生冲着那些人颔首作为招呼,没有一丝怯意。

  婆子们立即可着劲儿地夸奖,犀利的目光从她脸上,腰上,带着揣摩的意味滑过去,令安生觉得,自己就是那案板上待价而沽的物件。

  “二小姐出落得可是真标志,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就是呢,这气度也好,一看就是有见识的,不像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穷酸人家出来的小家子气。”

  安生只微微一笑,没有一点羞涩,好似这些人乱词堆砌夸奖的并不是她。

  婆子们夸着夸着,声音便低了下去。

  这二小姐脸皮咋这么厚呢?

  薛氏用帕子掩唇一笑:“我这个女儿是我几个闺女里最为讨喜的一个,所以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放手,将来除非是人中龙凤,否则绝对别想娶走我家闺女。”

  婆子相跟着附和:“难怪夫人这样挑剔,二小姐的确是百里挑一的好人才。”

  “这样的姑娘就是要王侯将相才能般配。”

  婆子们说着奉承的违心话,眸光闪烁,各怀鬼胎。

  安生眨眨眼睛:“母亲这是在打算给女儿说媒不成?”

  她这样直白地问出来,令几个婆子不由就是一愣。

  薛氏尴尬地笑笑:“哪里,哪里,是今日这几位夫人给你表兄说了几桩媒,我这里难以抉择。你素来是有主意的,所以叫你过来帮忙给参谋参谋。”

  薛修良的婚事?薛氏敢做却是不敢当,竟然拿着此事做幌子,当做谁人不知道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件事情安生推拒不得,若是清清白白的好人家,嫁了也就嫁了,她丝毫也不忸怩,只要能逃脱薛氏的掌心就好,到了哪里也要比这危机四伏的夏家要好。

  只是,薛氏的心不仅是歪的,还是黑的,她寻了这么多的媒人,可不是给自己扒拉着挑如意郎君,还不一定心里憋了什么坏水,在翻捡歪瓜裂枣呢。

  这些媒人也是昧了良心的,为了一点媒金,怕是要和薛氏沆瀣一气。

  不是安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薛氏这般着急忙慌,趁着父亲不在,急着要将自己的终身大事定下来,能安什么好心吗?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