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9章 特招?就跟做梦一样

  “灯塔国一研究团队将素数对间距缩小到246!”

  苏航看着董利老师发来的这条新闻,内心丝毫不为所动,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数字继续缩小是毫无意外的,几个星期前就已经缩小到了千位以内,现在才到200多,说明计算量已经越来越大了。

  不过这速度还是有些快了。

  也许是计算方法的改进,或者是用了更强大的计算工具。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董利老师应该会打电话过来问问自己的情况。

  “铃铃铃”

  苏航一看,董利老师电话。

  果然,不出所料,董利老师一定是来问这件事情怎么看的。

  “苏航,我发给你的那条新闻看了没,国外的进度比我们快多了啊。”

  “你对这个怎么看啊,之前邀请过你去参与国内的工作,结果你拒绝了,现在落后了,那群老师现在有点情绪。”

  早就料到了董利老师会询问这个事情。

  之前国内的进度领先时,自己没去,他们当然不会有什么想法,现在进度被超越了,自然会慌。

  “董老师,说来话长,我去您那吧。”

  “行,你知道我的办公室位置的,我现在就在这,刘老师也在这。”

  “好嘞,马上到。”

  苏航骑上小电动就嘟嘟一路飞驰到了办公楼。

  这个点该上课的都已经上课了,校园路上车比较少,很快,苏航就到了董利老师的办公室。

  苏航见到了董利老师和刘明教授。

  “老师们好。”

  “坐下来说话。”

  “好嘞。”

  苏航已经忘记这是第几次来董利老师办公室了。

  只记得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

  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说错话。

  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高数挂科的小弱鸡,董利老师也是一个不苟言笑、严肃可怕的老师,甚至光是气场就足以让苏航有一种如临深渊的感觉。

  不过现在,他已经没有再感受到那种压迫感了。

  也许是自身能力的提升,也许是已经熟悉和免疫了。

  这偌大的办公室,当时自己还挺羡慕来着,不过后来见到了钱有道学长的总经理办公室后,他就不再羡慕这教授办公室了。

  终归还是小了。

  也许是苏航的格局大了,不在着眼于这小小的一间办公室,而是更大格局的东西。

  比如……更大的办公室。

  “苏航啊,你最近在搞什么研究,我听赵汉英老师说,你已经不去他研究所里了。”

  刘明教授语气里有一丝丝的渴望和期待。

  苏航自然知道刘老师他想要听到什么。

  无非是希望自己可以在数论上面有更高的建树。

  不过这恐怕要让他失望了,苏航虽然一直在寻找新的路径通往孪生素数的最终证明,不过目前暂时还是没有很明显的成果。

  虽然积分拿了不少,不过都还没有此前的弱孪生素数多,这也就证明,苏航新找到的路径甚至还不能走到已经达到的那个点。

  苏航摇了摇头。

  “刘老师,让你失望了,我现在主要在做两件事,一个是学物理,另一方面,也在和一位研究生学长准备一篇新的论文。”

  “孪生素数的工作虽然目前也在进行,但是还没有一个可以拿出手的结果。”

  “我把最近一个月的手稿也带来了,刘老师可以看看。”

  说着,苏航从包里掏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他最近的研究手稿。

  苏航打草稿还是很认真的,除开那种纯粹地计算是信手涂鸦地在其他草稿纸上写,逻辑推理、归纳演绎都会写得比较整齐,所以一大沓手稿平铺开来,居然也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大概就像是天文学家在看星星的时候,所见到的那种杂乱无序而又井然有序的感觉吧。

  刘老师捧着手稿就开始浏览。

  基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

  因为苏航用积分获取量作为评价指标,所以基本上在一个方法、一个角度上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

  事不可为,那就换一条路再走。

  这就是苏航的独特研究方法。

  体现在手稿上,那就是太跳了。

  思维的跳跃性让刘老师快要跟不上苏航的思路。

  董利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在数论,更多的是在统计,不过还是可以看明白逻辑运算的。

  毕竟都是同一批基础教育出来的。

  时间悄悄过去,苏航也不急,就这样静静地等着两位老师看完。

  许久,刘老师终于大致地看完了。

  董利老师也马上抬起头,似乎也是看完了,又像只是不想落在刘明后面。

  “苏航,你这思路有点跳跃,不过为什么很多都没有完全推导完成,我看有些方法都不错,不过快到结束你又停下来了。”

  刘明老师问苏航。

  “刘老师,因为我感觉那些方法都不能证明出最后的结果,甚至还没有我第一个方法好。”

  苏航答道。

  “而且,我早就有一种感觉,就是我的那个方法要证明孪生素数是不太现实,计算量太大,而改进方法也是有限的减少计算而已。”

  哪有什么感觉,苏航就是通过积分反馈来探寻、判断正确路径的,所谓感觉、直觉,不过是给这个积分的妙用找个由头罢了。

  “所以,自那以后,我一直在寻找其它的方法,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路子,但是我对此很有信心。”

  刘明和董利对视了一眼。

  董利哈哈大笑道。

  “看吧,我就说,苏航不会让你失望的,这不是有成果了吗?”

  刘明教授哼了一声。

  “这不是还没有实质性的成果,国外都已经领先这么多了,苏航,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团队有不少一流学府的教授,做好了,你想去哪个都可以特招进去。”

  “海清啊,京师啊,随便你挑。”

  刘明老师向苏航抛橄榄枝了。

  这一次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想要进这些大学,走保研路线,每年每个学院也就那四五个名额,走考研那就更别提了。

  而特招研究生苏航还是第一次听说。

  高考有特招,苏航知道。

  不过那种特招,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改变“唯分数论”,但是后来就慢慢变了颜色。

  或者说,显露出它原本的面目。

  九品中正制的现代翻版。

  各种二代开始各显神通。

  他们不再需要挤独木桥,而是八仙过海。

  有钱的,出钱去国外留学,当然,在国内首先会用钱刷一些名头,比如世界顶尖协会创始人,国际大会报告人,看着很牛,都是唬人的。

  有学术背景的,各种大赛就变成了刷奖现场,小学生就开始搞科研,真从娃娃抓起,生物尤其是重灾区,蛋白质、、抗癌、抗衰老啥的。

  有那啥的,就不说了,懂的都懂。

  苏航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有这机会。

  就跟做梦一样。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