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八章 重入朝堂

还在修改中,晚点大家再来一起看谢谢大家的支持  过了这个新年的大楚朝堂上,可谓风云变幻。

  一家倒台,一家崛起,一代新人换旧人。

  前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已经干涸在大江两岸的泥沙中,化为飞沫。

  周家倒台,右徒退位,左徒和右徒的位置同时空了出来,然后换上了覆灭了周家的两个最关键的男人:若敖子琰和成嘉。

  随着若敖子琰的重入朝堂,成嘉的官升一级,楚国外朝的官员变动就像是走马灯一样,让人应接不暇。

  然后刑狱司司败的位置又空了出来,换回了原先的若敖子克;而庭理的位置空了出来后,紧接着又换上了陈晃,陈晃这个寿春的一介平民,凭着与成晴晴的婚姻,一跃登上了楚国的政治舞台,这可是让楚国的上层贵族眼红,嫉恨者多,但面对成氏兄弟也无人敢说什么;而司工部因为去年岁冬砍了大批的工吏的脑袋,公输年也顺理成章填补了这里面的空缺;赵明这个吊儿郎当的家伙,在若敖子琰的督促下到他下面领了一份闲差,开始了敲三天钟,休两天的入仕生涯……

  还有很多看似细小的位置,也换上了很多人,如东宫的禁军统领换上了惊风,守卫更加森严了,进出也更加不易;如渚宫的禁军统领换上了闾一,同样守卫更加森严了,一有风吹草动,监视也更加严密;而楚军中叶相如,孙叔敖,杨蔚,欧阳奈,霍刀,司剑他们也纷纷开始跟着练兵。

  得了两位能力卓越的左右徒,楚王也更加逍遥自在了,比之往日也更加解放了许多,有的时候朝堂上都看不到他的身影,而太女因为有孕,一直在东宫静心养胎,更是一月都难得见上一回。

  朝堂上的阴谋,刀剑,争峰,党派之争,似乎都随着春风拂过荆蛮大地,一度潜入大江,吹绿大江两岸的杨柳而渐渐远去。

  几乎每半个月就接到一条新政令的楚国百姓们也因为忙碌,忘记了他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周家。

  只记得新的一年终于来到,新任左徒大人开始为大王全国征兵,右徒大人为大王全国督耕,大批批的流民和轻壮被征入伍,强大着本就强盛的楚军,磨刀霍霍,而一车车的粮食种子送到各个郡县流民和百姓的手中,以期在今年收获更多。

  楚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从上至下,忙的热火朝天。

  就连令尹子般也一再地拈须夸赞二人,“很好,很好,我大楚有了你们二子,老夫这些年才真的省心多了!”

  可是一家欢喜几家愁,左徒和右徒二人,几乎见到人手就会抓,许多朝臣都适应不了这种强度的上朝,每天朝议必然要十分用心,再也无人敢像在楚王当政时那样上面打着盹,下面眯着眼,以期轻松混过一个早上。

  但是深受流民侵扰严重的除了郢都,还有一向富庶的江夏,鼎城等数城,这些城市如果引起动乱,后果堪忧。

  “令尹,微臣这几日有一想法,如今我楚国击败庸国,诸国敬服,不如趁此时机,与民休养生息,减少受灾郡县赋税,同时治理各地水患。大江淮河之洪水泛滥,犹如猛兽,年年祸害我楚国万千黎民百姓,甚至因此为我楚国引来庸国之觊觎,导致楚庸三年大战。若是大江一日不治,庸国虽灭,他日定还会为我楚国引来虎视耽耽的秦国,巴国甚至晋国等诸国的趁虚而入。”

  被任命为新司败的成嘉缓缓说道。

  “成司败所言虽然有理。”

  一起跟来的李御史闻言拈着长须却摇头叹道,“只是治理水患并非一日,而是数年乃至上十年之功。”

  “是啊,如果大江容易治理,我楚国也不会年年受其侵害。这修坝之事,本司空年年拨款,可是依然无法阻止。而楚庸大战三年期间,国库吃紧,更是无暇多顾,才导致天灾不断。”公输谨摇头说道。

  “国库空虚,如今本就因为要赈灾,而左突右支,如果再要治水,肯定拿不出来。”负责银钱拨款的左徒,周菁华的父亲,周穆一脸面色为难地说道。

  一起而来的众臣工们纷纷先是点头又是摇头,最后皆长叹一声:“修堤修坝谈何容易,劳民伤财……”

  芈凰将众臣工的表情尽收入眼中,刚才成嘉所言正是若敖子琰之意,可是显然众臣并不看好。

  老而深沉的目光在每一个臣工的面上一一滑过,令尹子般闻言一时没有决断。

  如果要治水,本就经历了楚庸大战,三年灾害,即使部分城镇丰收,可还是有一些受灾的村落城镇需要赈灾,如今楚国国库正是空虚之时,若真要治水修坝,肯定又要再度向各大世家门阀征钱,接而又要增加赋税徭役。

  而且对于治水之事没看到就连工尹也并不看好,以他如今的司败身份提出实不恰当,相当于把手从他的刑狱司伸到了司工府。

  这在朝堂上算是犯了大忌讳。

  “此事,工尹大人有何高见?”令尹子般拈着青须将问题抛给了负责此事的公输大人。

  “成司败所言甚是。“

  公输大人为人圆滑,心中想一套,面上却换作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推脱说道,“只是这修坝之事需要从长计议,勘查全国之地形,选择合适的山川泄洪……”

  公输大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成嘉所截住,“公输大人的忧虑,我等都明白,恰巧大人之子根据公输大人这些年所绘制的山川河流堪舆图,已经将我楚国年年洪水泛滥之地已经全部标出,而世孙前些年也负责这些地方的军防,对于淮河至大江一带地形极为熟悉。”

  “那公输大人回去后早日规划出详细的方案,以及所需银钱用度进行商榷,这边本令尹会一并上成大王。”令尹子般说道,“其他各地赈灾之事,还要诸位费心了。”

  “是,此等民生大计,恐怕数百万之数都不够。”一直没有说的左徒周穆不急不徐地上前说道,“否则无异于杯水车薪,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左徒大人此言差矣。”

  (梨树文学)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