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64、高中同学

  在敬爱的,叶文和局长办公室里,叶文和局长,给我父亲的,那几句,并不十分分明的,也叫我从此振醒了的“至嘱”,那个让我一躺下,就要上镜的“哈哈局长”,一下把我的人生,打进了沉默寡言;从此,我一卧倒,我的头,就下意识地压着了手指,手指再压着枕头,就那么静静地,静静地盯着头上的瓦缝;才开始,盯那缝时,常常伴着静静地流泪;再以后,泪水好像流干了……就干盯着,一直盯了两年……那二年,竟发生了许多极其奇怪的事情,最重要的,似乎是我的脑筋,什么时候,应该都是特别地明白,想什么都成条条;第二,我的成绩,竟是特别的好,主课副课,大考小考,没有少过百分。之后,我应该是十四岁了吧?!那一年,我参加中考,竟以全县最高的分数,被户方县一中录取我本可以,上更名牌的高中的,但是,一下离开我的家乡,我有一些,不舍我的母亲?我也有一些,放心不下我的父亲;而且,与人交流过后,知道那所名校,费用确实更高些……况且,我们县一中火箭班,不收我的学费,之外,还给我了8千元奖励呢……

  据说,这事在户方县一中,都是开天辟地第一……

  上高中的第一年吧!?我在学校,认识了蚊帐,(别见笑),找个借口,钻进子夜未归的同学的蚊帐里,睡了一夜,好惬意啊!于是我请母亲进城,指着那东西,希望母亲,就从我的奖学金里,用15元钱,也能给我买一床蚊帐吧;我说:学校就不要了,其实,学校里没多少蚊子,只是感觉出了,家里的蚊子太多,学校干净的环境住惯了,星期天回家带菜带粮,要睡一夜,以前也是这么睡得呀?现在,真的咬的睡不着……

  几年不见,桂花竟至出落的……天仙一般,哪里还能认出?要不是第一次班会,叶姨发言时,在那儿三番五次郑重地陈述:“我们叶局长,……”我真的不敢相信,叶桂花就是“桂花”。

  苍天啊!你为什么?竟让我和桂花,成为了同班同学?

  母亲的纯棉白色蚊帐,遮住了眼熟的瓦缝,使叶局长“给”我的动力,有点儿飘渺了!但是,与桂花的同班,钩起她老子那句羞人的补充,不禁又让人积愤:本是戏谑般的玩笑,咱们村里,要说这种事儿,那十来个上得了台盘的,同龄的姐妹,哪个没有,被戏说过?风行着呢?竟也能成为,你撵我老子的理由?看着那么美丽的桂花,小男人,无可奈何的只有倔劲啊:好好读书!说不定,将来我还真的,娶了她呢……

  怎样才能?读好书呢?

  就这么头枕着手指,手指压着枕头,想啊!想啊!突然灵机一动:“‘哈哈’局长的至嘱,把我摁倒在床,从此,好多清醒的思路,在这里诞生;使我获得了,上我们县最好高中的资本。上高中了,多少优秀的才子,成为竞争对手,他们?他们未必有躺着背书,沉思地经历?!

  于是,难背的书,难背的数理公式,化学反应式,就在我的帐顶和帐墙上……

  斗转星移,如今,我仍然习惯,用这种思考形式,来思考重大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当年三番五次苦思冥想着:怎样才能让老叶知道,我车国先没有忘记他的“至嘱”!以及他的至嘱,给车门,给车门的儿子的,被人赶出的滋味……被人羞辱的感觉……被人非礼的尴尬的报答当然,说是报复,可能才算表述的准确;而且,这个思考,应该也坚持了好多年——最激烈的的一次,设想地是:携上钎担(注释1),藏在桂花树上,待他夜出,突然冲出这个成熟的设想,应该是在我的父亲,被清退的第二年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应该可以做到的刺死他我竟没有实现!

  如今,却要用这种惯一的形式,思考着对……几乎同一的主体,却截然相反的回报方式和回报内容;物转星移,世事沧桑;但是,要商务局长车国先,改变初级中学学生国娃子的潜意识,其实,好难卷这个弯啊!

  然而,我还是得卷啊!我本能地觉得,把不属于我局职工的叶姨的丧事办好,绝不是商务局机关,本身职能弱化,而不得不为之的行为;也不是我的心血来潮,或者是对桂花的愧疚;用当前比较时髦的一句话说:它是一个旧时代交来的,必须由新世界,用民族的较高礼遇,“敛葬”的逝人总而言之,现在的车国先,确实不只是车门的大公子了!

  我想,是这个好难定位的角色,主导了我的思路:桂花还得坚持一夜她必须负责叶姨最后时刻的整容:戴正阴间礼帽,摆好入阴的脚步;还有,陪伴可能最后陪伴叶姨的至亲兄弟姐妹;阴阳先生,当然应该坚守阵地他得把叶姨口中的阳间的绝液白糖和茶叶掏出,并烧发叶姨入阴的通行证还有,他是个包头式的阴阳先生:撤祭棚,收祭桌,以及一应的丧事物什,都由他指挥操办送还呢!第三件:组织扛举花圈的队伍,也得二十多人李娜辛苦下吧;第四件,也算生存在阳间的所有的人,最自私的了:“灵柩一出,务必在第一时间,关好大门不得让这样死人的的事,再发生啊!”而相对于叶姨的丧事,我还有个顾忌,这关门时“不要碰响门;不要让桂花,产生赶她母子出门的感觉!”谁都明白,他们母子这一出商务局的大门,还有什么理由,再进来呢?

  这是本地最看重的,对灵棚所在地,最为紧要的一个细节,应该说是丧事主事者自己的事情;可是桂花,她偏偏偏偏处于主事者和主人的分离状态。

  唉!谁来关门,才是最适合的人选呢?

  注释1:钎担:山区农民砍柴担柴的工具,两头镶有带尖的铁头。

  (下集精彩提要:日夜劳作的李娜,冷眼旁观着车国先和安惠的“表演”,地域的差距,使她确信了车、安的“假象”;然而,在事关商务局命运的关头,李娜的果断和清醒,使车国先坚定了自己的抉择……)

  (主要故事作者亲历,次要情节纯属虚拟。如有雷同,恭请看官礼避)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