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125 【石头出鞘】

虽然说一桌子的火锅好菜,可也架不住剧组二三十号人的争抢,有些上岁数了要风度的人,譬如探长吕乐,收好摄像机,洗个手,顺一下头发,再来拿碗的时候,已经只剩下火锅汤了。雅文言情首发  “你们吃的也太快了?”吕乐火锅汤就干饭,无语之极。

  全智贤捂着嘴笑,她是女生,大家都让着她,牛肉属她吃得最多。万小虎吃的也不少,仗着自己是导演,筷子就没停过往锅里捞牛肉,一点自觉的意思都没有。

  好在这只是餐前开胃菜,大家起哄抢着吃,真正的饭菜还在厨房里烧着。

  等菜的过程,万小虎就问全智贤:“哎,据说你们韩国人吃不起牛肉?”

  全智贤摇头:“没有啊?”

  在中国一个多月,她已经能听懂大部分的中文了,不得不说,是一个语言天才。当然,因为韩国属于汉语文化圈的缘故,韩国人学习中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他们的父母,甚至或多或少都会一些中文。

  韩国人在古代是没有文字的,只有发音,很多上层士族都是使用汉语。为了学习中国的文化,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李裪,将汉字直接引用过来。因为汉字的发音和字体没什么联系,他们急需掌握这种发音方式,于是创作了《训民正音》,就好比是,给英语注了中文读音一般,从此,韩文出现了。

  所以,韩国人学习中文,相对来说。简单很多。

  “你们那边牛肉很便宜吗,我怎么听说。很贵啊?”万小虎好奇的说,“我发现你们的明星上节目。都说自己吃不起牛肉,还要送对方肉作为礼物。我还一直以为,韩国人过不起牛肉呢。”

  “我不知道呢,我们韩国人,也吃牛肉,不过更多的人喜欢吃猪肉。”

  “理解了。”万小虎点点头。这或许就跟台湾人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一个道理,他以前上网,经常听人说,韩国人吃不起牛肉。看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互相之间,都属于养在笼子里的海鲜——对虾(对瞎)。

  聊聊天,吃吃饭,一个中午就这么混过去了。

  下午,剧组换地方。

  坐在面包车里赶赴下一个拍摄场地,万小虎和宁皓、程耳顺便研究起了剧本。

  说着说着,就偏离了正题。

  “现在剧组拍摄已经到了尾声,再过半个月。我们又得散伙了。”程耳感慨。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分分合合这是大势。”宁皓看得很开。

  万小虎敲着剧本:“剧组散了,人不都还在,想找。一个电话的事。”

  “可就是散了之后,没什么要紧事,估计大家都不联系了。”

  “说的也是。谁都一摊子事要处理,哪那么多闲工夫。整天聚在一块吹牛打屁。”

  程耳忽然说:“哎,对了。宁皓,你不是写了一个本子吗,给老虎看看啊,让他给你修改修改。说不定,改的好了,有人投资,你也能自己当导演了。”

  “什么本子啊?”万小虎问。

  宁皓笑了笑说:“写了一个关于寺庙和尚的故事,我和我女朋友一起琢磨的。说是年关将近,一个小寺庙的佛像倒塌了,这是寺庙里的唯一一个和尚吃饭的家伙,他便找zhèngfu要钱修葺,县zhèngfu搪塞没钱,然后他去化缘,又被精察没收,说是非法所得,然后他被靠骗卖佛珠,筹到了三千块钱。等他回到庙中,才发现,墙上被写了大大的‘拆’字,原来庙挡住了致富路,县里准备拆了……”

  “剧本有名字吗?”

  “就叫《香火》。”

  万小虎沉吟一会,上一个轨迹,宁皓成名于《疯狂的石头》,而他的处女作则是《香火》,只不过《香火》完全没在内地上映过,很显然,并不是一部能赚钱的片子,更倾向于艺术片。

  “听你这么讲来,好像是要拍一部艺术片?”

  “本子很早就构思了,不过,是不是要拍艺术片,我也不知道。想过拍商业片,又怕应付不了市场,觉得拍一些深度,或许更简单一点。”

  程耳说:“宁皓,拍什么文艺片啊,现在中国拍文艺片的导演这么多,难道还缺你一个?要我说,赶紧把这个剧本收起来,不合适。要拍就拍商业片,来钱快,你看老虎现在拍的电影,走的就是典型的商业模式,有成功的典范在前,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也不能这么说,程耳,你这观点太偏激了。文艺片和商业片,究竟来说,都是拍的好故事。故事拍好了,不一定非要区分什么商业文艺。不过,宁皓,我觉着,你应该尝试走商业路线,正如程耳说的,中国现在拍文艺片的导演太多了。”

  “可是商业片不简单啊,比文艺片难拍。”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简单,你要是有兴趣,我倒是有不少剧本的创意,你跟你女朋友鼓捣一下,然后你过来蒲公英电影公司签约,我来投资你拍电影。”

  对于宁皓,万小虎用一句“垂涎yu滴”不为过,虽然他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之后,作品都并不算多么逆天,可依旧铸造了一面属于宁皓的黑色幽默品牌。这是一位值得投资的导演潜力人选。

  “你有创意?”宁皓顿时精气神全都出来了。

  对于万小虎,要说他不羡慕嫉妒恨,那是假的。二十岁的导演,宁皓有时候跟女朋友睡觉做运动,都在嫉妒,他比万小虎大三岁,却是万小虎的学弟(宁皓99届),给万小虎做副导演,总觉得矮了一个头。

  但是对于万小虎的才华,他更多的是羡慕和佩服,这年代,身为导演,有一部优秀作品就属于难得了,何况两部都这么成功。现在万小虎要投资他拍电影,怎么不令他激动。

  机遇来了,宁皓想到。

  不仅是他,程耳也嫉妒的想到,宁皓这丫走运了。剧本八字还没一撇,投资就来了,简直就是出门遇贵人啊。

  “不行,我也得好好表现,争取让老虎也投资我!”程耳默默算计,万小虎不仅仅是导演,更是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

  当下就听万小虎说:“我在看到去年英国一部电影,《两杆大烟枪》之后,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是一个更加本土化的多线途故事。我当时有动笔构思的打算,名字都起好了,叫《疯狂的石头》,不过呢,最后要忙着拍《我的野蛮女友》,就没有再深入下去。你要是有心思,等这部电影拍完了,我把它交给你来做。”

  《疯狂的石头》,绝对是中国喜剧电影不可磨灭的一笔,也是宁皓的成名作。虽然当时的票房不是很高,但是成本低,依旧赚了不少,是刘德桦投资的亚洲新兴导计划最成功的一部电影。

  万小虎不是没有想过,自己来拍这部电影。

  但是他来拍有点不合适,因为他的目标是成为国际大导演,纵横全球。而《疯狂的石头》借鉴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太多了,说...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