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72

  十件瓷器进入一座窑嬉烧制,不但少操了很多的心,也把电费的消耗降低在两万块以内,即便是这样也要让那些烧柴、烧炭的窑口鄙视了。

  一些小的窑口,一个月都用不了两万鼻的燃料钱,你一天就要烧掉这么多,就没见过这么败家的。

  不过赵才哲和褚铁眼不会在乎这些,即使有人当着他们的面说出这种话来,他们也会不以为然,甚至还会鄙视出言的人。这里边烧制的都是顶级的瓷器,当然不能等闲视之,你见过用大铁锅盹燕窝的吗?

  通过专用的无尘通道,把十件瓷器都放进窑炉内的支架上,摆好了位置就要开始加温烧制了。赵才哲每次进到窑炉内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进入科学怪人实验室的感觉,地下是厚厚的真空隔温层和耐火隔温材料,踩上去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四周全部都是盘旋着的鸦制电阻管路和红外发光管,彰显着暴力科学家的彪悍。

  待烧的瓷器摆放好之后窑炉就要关闭了,厚孕的闹门被推进去,把窑炉内隔绝成为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两边互不干扰相安无事。

  内部通电加温的时候,鸽因为被电流充斥产生物理变化,会发出巨大的热量,整体变得如同正在燃烧一样:红外发光管在加热的时候,会有强烈的光波出现,更加的刺眼。

  这两种现象都是肉眼无法直视的,否则就会出现不戴防具进行电焊作业那样的打眼,这个打眼可不是买了假货而是真正的伤到了眼睛,那种刺痛和灼热感极其难受,非哺rǔ期fù女的rǔ汁不能缓解这个东西在关键时候很难找到的。

  不进行封闭就难以保证窑内温度和湿度的恒定,而窑炉内超过一千度的高温也会对外界的大多数物体造成灼伤:如果是用柴或者炭来烧的话,就能够看到近乎白色的火苗,用电烧是看不到火焰的,反而危险更大一些。在这样的高温下,黄金都很容易被熔化,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呢,只要稍微靠近一些很可能就挂了。

  虽然是经过褚铁眼改造和全新设计的窑炉,内部加装了很厚的保温和隔温层,窑内温度刚刚到六百多度,窑炉的外壁温度就已经不低了,赵才哲站在几米以外的地方都能够感觉到一阵阵的热浪翻滚而来,如果不是他经过意念力改造后的体制,怕是早已经大汗淋漓了。

  可想而知在没有良好散热条件的古代,窑工们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给窑内添加燃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很多的窑工隔一段时间就会全身性地蜕一次皮,被灼伤或者烧伤更是家常便饭。

  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中国古代的制瓷艺术达到了世界的顶峰,烧出了举世瞩目,被全世界人民喜爱受到无数贵族追捧的精美瓷器。

  但是因为满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中国的制瓷工艺在十八世纪后期开始止步不前逐渐走向衰败,瓷器的品质越来越差,居然连弹丸之地的日本都能够超过当时的“大”清朝。

  这是一个十分惨痛,但却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中国的制瓷工艺才慢慢恢复,随着艺术品收藏的兴盛,再次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褚铁眼几十年来经常接触这种环境,倒也已经习惯了偶尔的高温,陈秋白和赵沐细皮nèn肉的哪受得了这种罪,早就躲在成品车间里去乘凉去了。

  赵才哲在窑炉附近待着,倒不是他感觉不到蒸烤的难受,更不是他喜欢这种被虐待一样的感觉,他巴不得现在能去室内凉快一会儿呢。

  可是赖在窑炉内的意念力,却是好像不受他控制一样揪着他不放,就那么站在原地难以挪动半步,任凭意念力在老君炉一般的窑内肆意欢腾着。

  褚铁眼再次设定了加温程序,炉内的温度已经开始从六百六十度再次加热,直到一千三百度才会停下来保持恒定,现在没必要在外边守着,就叫赵才哲和他一起进屋里去。

  可是赵才哲却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对褚铁眼的声音完全听而不闻,拿手在他眼前晃,也不见他有任何的反应,就那么呆呆地傻站着。

  屋里的陈秋白和赵沐看到也急忙跑出来,绕着赵才哲叫了好几声,还是没有反应,陈秋白急得都快哭了,可是又不敢去生拉硬拽,就怕有个什么闪失。

  褚铁眼毕竟是活了八十多年,经见的事物也多了,让两个丫头先冷静下来,又是把脉又是听心跳的,仔细分析了赵才哲的情况和表现,认为赵才哲不应该有任何的问题,估计是进入冥想之类的状态了。

  关于高效低耗和环保的说法:电费虽然昂贵,但是烧电的能耗却相对低很多,也更加的环保,一点二三吨标准电煤的价格(因为是相比较于烧煤,所以不包含各类其他费用)应该在一千块以内,有时候会更低一些,可以发电一万千瓦时,也可以理解为,两千块的煤炭就足够产出两万块的商业用电了,其中还包括损耗在内。!。

  从瓷器入窑的时候开始,赵才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就会用意念力对窑内的瓷器进行查看。以前他并没有这样做过,因为这次烧的是宝石轴,才特别要关注一下,看看宝石轴的成色过程有什么奇妙之处。

  刚入窑的时候,挂在瓷器表面的轴汁并没有什么变化:直至温度达到三百度以上,才开始慢慢变得浓稠,一点点地收缩并且贴附在瓷胎之上:但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光泽,只是呈现胶合状态,然后再次变得稀软如浆。

  赵才哲也一直是在成品车间内待着,把意念力释放出去,偶尔观察那么几分钟,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和大家聊天说笑。

  等到瓷器入窑两个小时之后,温度已经升到了六百度,赵才哲再用意念力去观察的时候,这才看到了柚汁在瓷器表面的具体变化。

  瓷胎的分子构成在高温状态下变得有些疏离,渐渐出现了一些极微小的缝隙和坑洼,轴汁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和瓷胎进行完全粘合的。

  轴汁中的宝石粉末在经过研磨之后仍然是相对比较大的颗粒,不可能进入瓷胎的缝隙和坑洼处,但是有了其它的成分辅助,就可以附着、

  粘合在其它的成分之中。再经过高温的熔化,和其它的轴汁成分混为一体,紧紧地贴在瓷器表面。

  而之前轴质变浓稠再变稀软,在浓稠和僵化之间不断转变,就是把宝石成分和其他的轴汁成分混合的过程,经过了这一个变化之后,就真正进入到轴面的成型阶段了。

  赵才哲的内心因为发现了这个变化的过程而变得无比欣喜“看”着瓷器表面的柚汁缓慢地变化着,一边参与聊天,一边享受着这种喜悦。

  窑内的温度会在六百六十度上持续半个多小时,这半个多小时就是宝石轴的轴面初步凝结的时间,当第一抹珠宝光泽在意海中闪现过之后,赵才哲的好奇心大盛在本能的驱使下,就想走近了去瞧一瞧。

  这有点像人们平常看到比较吸引注意力的场景,或者激动人心的画面,虽然已经看得很清楚也听得很真切了,可还是会忍不住抻着脖子尽量往前一点,甚至会信步向中心位置靠近。

  赵才哲给几个人说了一声,就到外边去“近距离”观察了,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看清楚窑内的变化一样。

  万事万物都有它美丽的一面,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赵才哲现在就是发现了轴质变化的美丽,整个人的心神都已经沉醉进去。

  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观察赵才哲索性加大了意念力的覆盖范围,将那十件瓷器全部用意念力包裹了,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地仔细欣赏着釉质变化的美妙。

  赵才哲正在欣赏一只笔洗上某一处的釉质变化突然就在那只笔洗的周围生起了一圈银白色的光芒,随着窑内的热浪轻轻舞动着。

  这并不是在古董上边出现的那种,有灵性并且自由流动的光芒,而只能随着热浪的起伏而动荡,但是却能够和意念力融合在一起。

  这种光芒是赵才哲在意念力的作用下从来没有见过的,为什么会凭空出现在窑炉内呢,为了搞清楚这一圈光芒的来由,赵才哲只好把意念力暂时从瓷器上扯下来改为分析这圈责怪的光芒。

  几分钟之后,其他的几件瓷器周围也出现了同样的光芒,渐渐地把整个窑内全都布满了,而且越来越浓密,几乎要形成实质如果不是因为在热浪的波动作用下,像微风吹拂的水面一样轻轻动荡着,就和一滩银色的死水没有任何区别。

  赵才哲把意念力撤开布满整个窑内的空间,发现用来加热的电阻和红外发光管表面也都已经是这种银白色的光芒,之前那种红彤彤快要着了火的景象也都完全不见了。

  想到火,赵才哲顿时就明白了褚氏窑没有燃料,但是内部的温度一样可以达到上千度,全力加热的时候可以达到三千度以上室内空气本来就已经因为受热而极度压缩,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形存肯定是会出现一些改变的。

  大部分的气体在超过七百度之后都会产生燃烧,窑内经过压力转变的空气这时候虽然没有形成燃烧的实质,但是在温度上已经燃烧了,如果这时候放一截树枝进去的话,相信很快就会化成灰。

  搞明白这种光芒的来源,赵才哲就准备再次去观察轴面形成过程中的变化,但是意念力却开始不听他指挥了,从他的意海中大量涌出,进入到窑炉内和那些银白色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只留下细细的一丝和他的意海相连接。

  颜色也变得无限接近于那种光芒,就像一对多年不见的兄弟一样,一见面就勾肩搭背相邀去喝酒谈天,忘记了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在等着,用恰当的一些的比喻来说,就好像水rǔ交融、mì里调油的样子。

  紧接着,赵才哲的意海之中也产生了变化,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化,赵才哲意海的空间已经这到了最初时候的两百多倍,用碧波万里来说是一点不为过的,可现在的碧波万里却变成了一片火海。而且火势越来越大,颇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趋势,很快就已经烈焰滔天了。

  说实话赵才哲真是有点懵了,完全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意念力完全不安自己的控制,甚至还有点要反噬的样子,该不会是走火入魔了吧。现在可是正在火跟前站着呢,意念力遇到火就发生了这种变化,难道这就是走火入魔的本意?

  一种不好的想法爬了上来,让赵才哲冷不防打了个寒颤,当初那位老哥可是再三,丁嘱过的,切不可用意念力去吸收活物的灵气,他在海上吸收过大量海水的灵气,难道说那时候曾经有无辜的小动物被他残害吗,如果是的话,那可就真要倒大霉了。可是那时候明明是千注意万小心的,没有伤害过小动物啊。

  意海中的火势越来越猛,赵才哲的心里也越来越紧赵,真要是因为这个而遭了天谴,那可就太不值当了,也不知道最后是个什么结局。小鱼小虾的能有多少灵气,沧海一粟都说大了,居然要遭受这样的惩罚,这意念力也不全是好处啊。

  最初的紧赵之后,赵才哲的心态也就慢慢平和下来,这时候头脑冷静了许多,也有了准确的判断能力。不管是在受惩罚还是什么,总得要受着啊,跑是肯定跑不了的,意念力现在都不受自己控制,身体也都开始无法挪动了,干脆光棍一点,爱咋咋地吧。

  静下心来,赵才哲也不再想那么多,反而继续去通过意念力观察窑炉内的银白色光芒和意海中翻滚着的火焰,虽然意念力不受控制了,但这个通道还是可以借用的。

  大火就那么烧着,没有一点要缓下来的意思,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赵才哲发现,那火虽然声势浩大无比,但是却没有对自己造成任何损伤,意海之中也没有被破坏的迹象,难道这不是惩罚吗?

  意海之中大火的趋势也不再增长了,就那么持续烧着,慢慢地和窑炉内的意念力再次融合起来,并且不断地相互转换着,进入到窑炉内的大火变成了银白色,把窑炉内的意念力替换回到意海之内。

  随着替换的进度,意海内的火势也渐渐小了下来,银白色的海水开始代替火焰的存在,赵才哲的灵台也逐渐恢复了一片清明,思绪在银白色的波浪上荡漾着,偶尔也会被荡进大火之中,但是却不会因此而变得繁复混乱,反而会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到这个时候,赵才哲也就明白了,这个并不是什么天谴,而是意念力的再次进化。以前的时候,意念力的进化只是在量的方面,而这次却是质的变化。

  意念力是可以控制世间万物的,这世间万物可不只是死物活物那么简单,水、火、风、雾这些也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当然可以被意念力控制了。以前自己只是把意念力运用在鉴定古玩、穿透物体,以及恢复和力量上面,而忽略了其他的功能。

  这次在偶然的条件下,接触到了真正可以产生火焰的高温,意念力自动进行了质的进化,通过这次的进化之后,自己应该就能够控制火焰了吧。

  赵才哲观察了一下意海之中的情况,火焰已经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数的空间都被银白色的海水填满了,只是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对意念力进行有效的控制。

  想到这里,就尝试着去驱赶那些火焰,意念力还没有转化完毕,赵才哲也不敢猛地就用力过大,进化后的意念力还没有熟悉呢。

  驱动起一丝意念力,来到大火的前面,试图把火焰推起来,但是意念力只能穿过火焰,并不会对火焰的形状造成改变,更不用说驱赶了。赵才哲也没有气馁,许是驱动的意念力不够吧,这次再加大了几倍的量,果然把一团火焰从中间分开了。

  赵才哲的意识全部都停留在窑炉里和意海之内,对于外界的一切都完全没有感觉,他正在感受着意念力进化之后的乐趣,暂时还不能从这种空明的状态中恢复,却不知道在他的身边已经围了十来个人,陈老、董老、崔正男这些练氏门下的男性传人已经都来了。

从发现他如老僧入定般开始到现在,已经快八个小时过去了,陈秋白和赵沐急得哭了好几回,董老来到之后再三安抚,才让这俩丫头稍稍定下心来,等着赵才哲从所谓的冥想状态清醒过来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