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写给Burning和DK

写给Burning和DK——我玩dota以来所记得的  (本文转自DOTA2贴吧。觉得本文写的很有感觉,转载之与诸位共享)

  没错,你没看错,这就是一篇所谓的“DK输了DK粉发的长文”。

  我是什么时候成为DK粉的呢?让我想想。

  我08年到西安上大学,0809两年一直和同学打CS,有一天他们不再在课余时间蹲在dust2的那些绿色的箱子后面装炸弹,而是用war3玩着一张地图,他们说这是独立的游戏,不是solo不是rpg,是一款5V5的游戏。

  我是个游戏手残,从dota1打到dota2从来不会玩后期和中单,谜团空大无数次,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是剧毒和抄袭,喜欢和一位经常玩白虎的朋友走下路,我只要放放技能,他接箭,杀穿下路,完事。最后我们赢下这一盘,我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感觉是单机游戏控的我以前不曾有过的。

  有一天那位朋友在优酷上看ehome征战ESWC的比赛集锦,一直在打55开局的我震惊了,那时我才开始知道电子竞技这个领域,我才知道我们玩的游戏会有这么高水平的对抗,我以前只是偶尔在游戏杂志上看见sky的名字,但万万没想到中国的战队能在dota上有如此的统治地位,如此摧枯拉朽。

  从那时起,虽然我依旧手残,dota也玩的不多,但是开始经常看比赛,记英雄技能、战术、战队、选手。我是一个还算传统的学生,玩游戏对我的吸引力很大,但没有让我忘记学业,然而我上完课,做完作业,交完报告,总是会上优酷找最近的dota比赛视频。

  我先接触的ehome,先入为主的我也不可避免的喜欢上这个队伍,但还没有到粉的地步,只是很有好感,我虽然接触dota算是一个比较晚的时期,但我亦有幸看见那些在dota届流传已久的传说,ZJ七分钟遗物的猴子、PIS世界冠名的影魔、X!!灵动无敌的修补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个时候感觉真是dota的黄金年代啊,诸神就站在高高的天空俯视着我们,他们的宫殿修建在云海里,富丽堂皇,墙壁上挂满了他们的奖杯和传说。我曾看见三圣剑美杜莎一人独守高地的孤独,也曾见熊德辉耀强袭推进的势不可挡,也曾见分身龙心幽鬼鬼影幢幢天下皆惊,也曾见水人虚灵蝴蝶秒人传走那一霎那的风情!

  然后在这些诸神里,我想我找到了自己该粉的人吧,Burning。

  他在ehome很低调,也很强,在后期至上的那个版本里,他突出一个能刷,我想我们B粉在那个版本最喜欢看见的就是当B神多少分钟掏出几个大件的时候,对手眼里的绝望,然后一锤定音。那时ehome的每一个人都很强,强的可怕,然而我独爱那羞涩不善言辞、低调不失温文的Burning,徐志雷,雷狗,大B……

  我开始看dota比赛时,正是ehome的第二个全盛时期,十冠王,他们身上的光环如此耀眼,后母、干爹和泥娃,这三个队之间恩恩怨怨,堪称宿敌,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传说。

  后来呢?

  后来Burning和KingJ转投DK,当我听到“签字费”“转会费”的时候,当我看到体育人间ehome专题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些“神”的日子过得远不如我想象般的光鲜亮丽,这是一份艰苦的工作,对于选手权益尚未得到完全保障的那个年代尤其如此。对于一个还未踏入社会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来说,我第一次发现那么多冠军的奖金其实是很少的,不够。虽然当时很多人觉得Burning和KingJ做法有点功利,但我也只能心里默默支持,希望他过得更好,让时间来检验这个决定的正确与否。

  DK初建,名头响亮,“银河战舰”啊,队里都是当年大红大紫如日中天的选手,就在我们这些粉丝乐观的觉得DK要虎,Burning将在云南登上王座的时候,化学反应这东西开始影响到队伍,始终出不了成绩,而此时Zhou在CCM啸聚山林,扛起了自己的王旗。

  Dota圈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片土地催生了无数强力队伍与传奇比赛,没有哪个队伍能在王座上面一直安坐,最多半年。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那样,绝代少年侠客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用绝世的一剑将前代武林盟主击下宝座,成就传奇,然后被更年轻的少年用更绝世的一剑打败。

  花有常开日,人无再少年。我想dota1的顶峰大概是某一年的wcg,具体哪一年我突然想不起来了,我就记得zhou的幽鬼和和hao的狼人大战60分钟,最后Tyloo所有人一起A爆了CCM的基地,hao兴奋的跳起来抱住了队友,这大概也是dota在WCG上给我们这一辈人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

  之后漫长的岁月里,故事的脉络愈发清晰。无数的人进来,无数的人离开,无数的人站起,无数的人倒下,最后我眼里能看见的背影只剩下了Burning、Zhou、Hao、Xiao8、mu、国士等等等等……

  Burning一如既往,依旧低调,起则山崩地裂,伏则潮汹浪涌。DK重新换人,也是我对DK印象最深的一个阵容:Burning、Yue乳、XBrotk、LongDD、Zippo,相信很多DK粉也对那个时期印象深刻。

  游戏界一直有个说法:一代版本一代神。那个熊德推进的版本,Burning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巅峰,一时意气风发,江山在手,美人入怀(咳咳),那是一只多么受DK粉喜爱的队伍,B神刷钱功力不长反增,防gank意识超群,二十分钟一定拿出一把辉耀来。月如当时也是状态正好,中路对线从不吃亏,XBsama更是势若疯虎,为B神拉扯空间。更有龙神宝哥两大超级酱油二人组。

  那个时候作为DK粉作为B粉是很幸福的,这只DK很稳定,内部和谐,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他们强大得将两只IG打散重组,即使重组后的一段时间,IG也依然不是DK的对手,直到一代版本一代神的魔咒再次袭来,这次“版本”已经不再是数据改变的小打小闹,而是换了一个游戏——dota2.。

  在dota2的历史上,我对DK没什么比较美好的回忆,这段时间可以说是BB的黑暗时期,也就是所谓的“两年无冠”,DK总是与冠军失之交臂,XB突然变得只会送,月如也似乎失去了他的灵气,龙神和宝哥保不住人成了ATM,就连Burning都会有没带TP飞鞋CD的污点,更别说徐涅杀徐拉达了。

  Dota2在中国普及时一开始是一个打架推进的时代(TI1我们中国队实在练得太少了),zhou笑了,他带着YYF、430、c花n和faith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座,在西雅图高举属于自己的荣耀。那一届是中国军团欺压西方诸强的时代,然而那些勇士中,Burning郁郁独行,神情落寞。

  TI2之后江湖风云再变,ehome解散,357带着改名的MMY来到了DK,龙神宝哥出走,也许他们对DK的做法多有不满,然而多年之后,他们依然念念不忘在DK叱咤风云的岁月,无数次在YY中回忆自己当年神牛和陈的绝代风华。

  然而这支队伍依然没有办法触摸到冠军的奖杯,虽然他们有时候很亮眼,但是他们常常倒在决赛的舞台前。常年的失败,让他们的打法越来越保守和不自信,于是我们常常看见DK前期被人干崩,只能四人抱团麻将B神出去刷,一旦被抓,万事皆休——然而就算没有被抓,整体落后的经济也挡不住对面的进攻,于是一次次的被对面推平高地,一次次的低头收拾起键盘和鼠标,然后转身离开。

  TI3之前,DK有一个比较小的状态回复,便是在DSL半决赛中3:1击败当时状态士气正佳的LGD,进入DSL决赛,当时XB高呼王者DK又回来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如此漫长而灰暗的岁月,即使粉丝都会觉得煎熬,更别说首当其冲的选手了。

  然而事与愿违,TF崛起,3:0将DK击败,宣告着IG之后中国新王者的诞生,hao意气风发,大有赶超三大C之势。只有Burning,背影依旧落寞,DK五个人,依旧落寞。

  TI2到TI3这一年粉丝们看到了很多,昔日王者IG的没落,不算新贵的新贵TF崛起,LGD在大风大浪中始终能保持一线的竞争力,其间RS、DT、FL之流昙花一现,唯有DK,沉沉浮浮,飘若浮萍。

  我们都期望DK改变,DK改变了,B神重掌BP,在TI3之前的几个比赛中开始力求变化、富有新意,我们这些粉丝心里面就燃起点希望来。然而我还算是个比较理性的人,我看着西方A队崛起,navi称霸,橘子在东南亚割据,液体纵横美洲,便知道今年中国军团的征程难上加难,B神要实现他的梦想实属不易。然而所谓粉丝有时候大概总是会相信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我衷心的祝愿DK能在TI3上取得好成绩。

  后来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DK前面打的相当有锐气,甚至破了A队的不败金身。可惜也许是他们老了吧,也许是累了吧,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被A队打得状态全无的DK最终倒在了mu侍带领的橘子上,Burning离开对战房时,面上满是不甘,最后甚至潸然泪下,看着此情此景,我也感觉鼻子酸酸的。

  我原来以为自己已经过了追星的年纪、为偶像而哭的年纪了。我突然发现我也老了,我已经大学毕业了,我已经工作一年了,那些和朋友在网吧里通宵开黑打dota的时光已经离我远去了,然而我还是这么热切的期望在下班后甚至在上班时偷偷的看一眼那个背影那个队伍,总觉得他们身上寄托了我们的什么东西。年少时我们都有那么多的梦想,看着他们以这样伟大的目标前进,我们也不会放弃,我们也会觉得上班心情好了点,有了点力量,大概是因为自己相信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实现吧。

  之后,XB月如357远走,牧师三冰东来,国士加盟,这是一只多么可怕的阵容,至少看起来是。我却望着那个背影,觉得他身上的压力又大了一些。

  我也是常年混迹SG的人,深知这地方对职业选手的压力之大。我上SG觉得这地方很有意思,有人黑人,有人粉人,有小道消息,有花边新闻,有各种层出不穷的段子。所以我在这里潜水了很久,偶尔因为DK不给力发帖怒喷。但我心里对每一个职业选手还是很尊敬的,我很少去黑人,因为我觉得他们都不容易,进这一行不仅仅需要体力,还需要热情,我打一晚上dota就会觉得疲惫和厌倦,更别说那些没日没夜坐在电脑前的选手们。DK粉经常将IG视为一生的夙敌,然而zhou的IG因为各种原因跌下神坛,人见人欺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唏嘘不已,仿佛看到了DK的影子。

  一开始我还很担心状态和磨合的问题,毕竟有第一代DK为前车之鉴,但不得不说,这几个人在78版本的经验积累让我们这些粉丝吃了一个月的饺子,SG上称之为十月王朝。那会儿DK真可以说是横行无忌,败VG、破IG、斩干爹,WPC一圈打下来,硬是无一合之将。

  我很振奋,那位常常和我一起玩dota的朋友去了北京,我们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却时常联系,每次看比赛能看的人总是会为另一个不能看的人做文字直播,我们都是DK粉,总是在QQ上隔空呼喊nice,为这支新DK的强大而欣喜,我们彷佛看见了这支队伍的光明的未来——它终于要走出泥潭,迎来属于他的时代。

  然后,又是版本,版本的威力在dota2依然可怕——天翻地覆,沧海桑田。

  于是我看见VG崛起,干爹回暖,TF也慢慢的步上了正规。至于DK,你说他跌落下去吧,也不至于,只是一直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行,步履瞒珊,输给过TF,输给过RS,被XBsama带领的VG按着打。

  那时心里不由得凉了半截,其实我们有时候并不怕失败,而是看到账面上这么强的人员依然无法站稳脚跟,难免会觉得这个世界太过疯狂——又那么令人沮丧!

  DK在nest上折戟,在韩国负于A队,许多人纷纷跳出来说DK不行,气数已尽,Burning变成了burden,mu侍BP毒药,三冰上头怒送,国士心态失衡,MMY混吃等死……

  这一切其实也在拷问着DK粉的内心,我也曾和DK的人员一样迷茫,甚至脑子里闪过一首诗作为B神的写照: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当真是运去英雄不自由呀……DK在MLG突然开窍一般击败A队和NAVI闯入决赛,却又被横空出世的EE-sama击败,赛后B神发了那条,我也觉得真是“时也、运也、势也”!

  然而我却突然想写点什么了,在我听说了B神对现场的粉丝说了那三个字:“对不起”之后。

  我突然明白,他还是那个徐志雷,即使他满脸胡渣,他还是那个在ehome的少年,他还是那个低调谦逊,默默的用鼠标点掉一个个小兵,默默地出神装,B过去,削蓝,一个大带走。

  他的背影依然孤独而坚毅,我想告诉他其实他并不孤单,他现在的队友也许并不完美,但是绝对是好队友,绝对是可以值得信任的人,更何况还有我们这些粉丝。

  有人说B神像科比,我觉得B神更像诺维斯基,黑八之后被人黑了好几年,挂上了软蛋无能的标签,然而最后他还是击败热火夺冠了。他们很像,低调、谦逊、孤独,又永不放弃。生活的道理朴素而精致,通往成功的路途总是布满了荆棘,承受着非凡苦痛的人才能触摸到胜利者的王冠——没有什么冠军是唾手可得的,数年积淀的navi,东征北讨的A队,TI2更别说最后一天连打N场的IG。

  我现在很担心DK的心理状态,又觉得能看着徐老师走到今天,已是不虚。我想这个背影陪着我过了这么多年,给我的意义不仅仅是他取得的成功,更在于那一种坚守,诚如他TI3之后所说,干淘宝做解说自然比打职业来的轻松,我们这些粉丝自然不会节约钱包里的银子,但他就是打,就是要赢,哪怕输赢都要被喷,他也要打下去,拉着那些心里还有一口气的小伙伴们,登上属于他们的王座。

  我不知道我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诚如我前面所说,dota是一个很奇妙的游戏,这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多少人崛起,多少人折戟。RS解散的时候,不知道罗导是否忆起了自己在we的峥嵘岁月,昔日的队友如今在何方?fnty,妖刀,你们在哪里呀。

  我只知道不管输赢,不管明年TI4之后Burning会不会退役,我都会为这只队伍加油,我心中他们没有黑锅,他们都是好样的,看了许多年比赛,我喜爱这支队伍大概已经超过胜负本身了,祝福他们,祝福DK,祝福Burning,祝福中国dota,没有你们,我的少年时光大概会少了些激昂的意气,感谢职业选手你们为我们带来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最后我想说,风传DK老板将会在Burning退役后给他一间小酒吧,我想我一定会去的,给你找一瓶好酒,附上一张纸,就写着你QQ上的那句话:

  感谢你带给我的荣耀,让我把梦做到最巅峰。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