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90章 美洲轶事(十八)

  太阳已经西沉,时间来到了黄昏时分。

  就在罗二柱开始惦念自家媳妇和闺女的这个时候,罗刘氏和罗春喜娘俩,已经坐着少女军官郑佩佩带有十八世纪风格的马车,进入了金山城的城门。

  金山城内与外面的环境不一样,从长达三十米的拱形门洞出来之后,入眼就是一派繁华无比的景象。

  水泥铺设的街道路面干净整洁,因为考虑到日后民众会增加的缘故,所以王山在规划设计建设的时候,一早就要求街道的路面要十分的宽阔。

  饶是如此,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的也多的不得了。

  多亏了王山的这个坚持,这才没有出现道路过于拥挤的情况。

  头上插着鲜艳羽毛的印第安人,肩上扛着印第安人特有的长矛。在长矛上还吊着几只野鸡,看样子这个印第安猎人今天的收获很不错。

  趴在马车的小窗户上,罗春喜小姑娘好奇的看着街上的景致,以及和大明完全不同的那些人。

  黑色的马车在街道中央驶过,对于街上行人的影响不大。

  街道两旁密密麻麻的商铺,还有绚丽夺目的招牌,可是让罗春喜目不暇接。

  和大明完全不同,这里的招牌很是花里胡哨的,使用了很多夺人眼球的色彩图案。

  在大明,顶天了也就是挂个某某铺子的招牌而已,根本就不会像是这里的店铺那样搞的这么绚丽。

  小姑娘罗春喜可能不明白,金山城这边能够开设店铺的,那都是宋帝国顶尖群体的华夏裔。

  这些华夏裔的基因人,脑子里可都是接受过现代化意识灌输洗礼的。

  因此,他们都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眼球经济。

  所以。为了吸引顾客,当然是要将招牌弄的绚丽一些了。

  这看在小姑娘罗春喜的眼中,就成为了花里胡哨。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思想上的代沟太大。罗春喜是十七世纪初期的明国小萝莉。她怎么可能懂得这些道理呢。

  值得一提的是,金山城这里的店铺虽然招牌很是花哨。不过也的的确确的吸引了大量的民众来消费也是真的。

  可见,这样的一个方法,还是很不错的呢。

  因为金山城是在美洲的西海岸,因此这座城市街头的行人。除了华夏裔之外就是印第安人最多了。

  完全不同于东海岸的曼哈顿和魁北克还有安大略城。

  在那边几个城市的街头,你可以看到众多金发碧眼的欧裔。

  可是在金山城这里,欧裔的数量就少的多的多。

  不过金山城也不是完全没有欧裔出没,只是他们的数量太少罢了。

  金山城王山麾下的军团中,就有超过了三百名欧裔士兵。

  只不过,这三百明欧裔士兵放在人口已经突破了四十万人的金山城,那就显得太少太少了。

  除此之外。王山的那位欧裔小萝莉未婚妻身边,也有几个欧裔的侍女。

  可这些侍女,不可能整天没事的出没在街头吧。

  也正是因为这样,坐在马车上四下打量的小姑娘罗春喜。也就没有看到那些金发碧眼的欧裔,入眼都是大量的印第安人。

  金山城这里的印第安人,虽说已经入了帝国籍,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多少。

  因此,他们的服饰,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顶多也就是在冬季,才会穿上宋帝国这边出售的绿色军大衣老保暖。

  当然了,保持这种习惯的,多是印第安成年人。

  像是金山城地区的印第安少年们,则对于新事物就接受的很快了。

  王山采用了在曼哈顿那边的办法,在金山城开办了新东方分校。

  将那些金山地区的印第安孩子们,都招入了学校来进行洗脑学习。

  反正想要改变那些成年人是很困难的,但改变未成年人的思想就简单了不是。

  同时,这些改变了的未成年人,他们还会通过实践慢慢的去改变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这样一来,最终的结果可是要比直接改变成年人强的多了。

  所以,罗春喜看到的印第安成年人,大多是印第安特有的装扮。

  可是,街上那些印第安族裔的少年人,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些走在街头的少年们,身穿白色的背心,外面套着一件绿色的春季外衣,下身一条军绿色的长裤,脚上甚至还穿着一双胶底的军绿色鞋子。

  这一套打扮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时空中,五六十年代的潮流服饰。

  想不到,王山居然将这种服饰,引入到了这个时代的金山城。

  不过你还真别说,这里的印第安少年人,十分的喜欢这种样式的服饰。

  说真的,比起他们从前的那身打扮来,真的要强的太多了。

  罗春喜就看到了很多成群结队穿着这种服饰,在街头玩耍的印第安孩子们。

  他们一群一群的走在街上,脸上洋溢着欢乐的情绪,...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