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正在营内主持训练的杜耀祖听到杜睿来了,连忙跑到营门口迎接,见了杜睿忙躬身行礼:“大帅亲临,末将有失远迎,还请赎罪!”

  杜睿看着杜耀祖,笑道:“好了!别说shíme失礼不失礼的!耀祖!这位可还记得!?”

  杜耀祖看向了薛仁贵,好半天才试探着问了一句:“可是姑老爷到了!?”

  薛仁贵当初也曾见过杜耀祖,只不过那shíhòu杜耀祖不过是宋国公府内的一名小厮罢了,谁想到经年不见,如今的杜耀祖yǐjīng成了大唐禁军内的一旅之帅。

  当初薛仁贵和杜云希成亲之后,时常到杜睿的府上,还曾指点过宋国公府上的几个小辈习武,杜耀祖就是其中之一。

  杜睿笑道:“仁贵!你也没想到吧!耀祖如今也算是出人头地,前些年为兄率军西征吐蕃,大食之时,耀祖可是立过大功的!后来组建千牛卫,为兄便将他从席君买的手上要了过来,做了这一军主帅!耀祖!火枪队训练的如何了?”

  杜耀祖闻言,脸上颇有些自得,道:“大帅放心!按照大帅教给的法子,练得很是不错,只是工部那边的火枪送来的少了些,不然的话,今天倒也能让大帅和姑老爷观看一番!”

  杜睿点点头,又问道:“如今火枪的装备有多少人马了!?”

  杜耀祖回道:“目前还只有三千人,不过也yǐjīng初具规模。”

  杜睿闻言,心中也是大感欣喜,道:“好!这便去看看,你这小子,莫要偷懒奸猾,若是练得不好,此番西征,我便将你的名字拿下来,换旁人去!”

  杜耀祖一听就急了,他和他的叔叔杜平生yīyàng,都是真正狂人,当初杜睿要把他从安西军要过来的shíhòu,他还老大的不愿意,三天两头的往宋国公府上跑,吵吵着要去边疆和蛮人作战,如今好不róngyì捞到了仗打,哪能白白的错过了。

  “大帅若是不信,便请入营内观看火枪队演武,末将要是练得不好时,大帅再换将也不迟!”

  杜睿笑道:“好!便依着你!”

  对杜耀祖,杜睿一向都是极为极爱,看似莽撞,其实是粗中有细,而且时常都能有些创造性的思维,虽然名义上不是杜睿的弟子,但是在杜睿门下,军事方面,无疑是杜睿最为器重的一个。

  三人入了营,跟随杜耀祖到了演武场,此时火枪队还在操练着,巨大的演武场上,三千火枪手分成三列,没列千人,手中拿着燧发枪,正在每一队的队官指挥下,操演着阵法。

  薛仁贵见了,不禁暗暗皱眉,对杜睿言道:“兄长!这阵势,正面防御是否太单薄了些,若是dìfāng重兵突击正面的话,怕是一触即溃啊!”

  杜睿还没说话,杜耀祖就替杜睿解释了:“姑老爷可不要小看这阵法,这可是大帅亲自指点过的,姑老爷不要看着军士们这样一字排开,正面防御薄弱,可要是对方敢以重兵正面突击的话,保证要他有来无回!”

  杜耀祖所说的阵法其实倒也没shíme玄妙的,不过就是三段击战术而已,这种战术在历史上是十六世纪所出现的一种火绳枪战术,在当时火枪无法连续射击的情况下,这种战术弥补了火枪射击速度慢的缺点。在明朝和日本战国年间都出现过三段击的记载,这种射击方法在连发火器未发明时是一种快速持续有效的射击方法。

  前期的火绳枪兵用此战法可以连续不断的打击敌人的士气,并且可以惊吓敌人骑兵的马匹,在中世纪时被封建骑士们所畏惧。而到了燧发枪的问世时,由于对各种天气的适应性,以及装填的迅速和便捷,燧发枪搭配三段击战法,可以有效地打乱敌人的阵型,并且给敌人造成大量的伤亡,因此火枪也逐渐在军事舞台上成为主角,加速了西欧封建势力的灭亡。

  现在大唐的火器直接从火绳枪,跳跃式的发展到了燧发枪,再配合上三段击战法,无疑将会极大的提高火枪在战争当中的威力。

  杜耀祖给薛仁贵解说了一番,见薛仁贵还是有些不信,便看向了杜睿,道:“大帅!不如再让军士们实弹操练一把,给姑老爷看看如何!?”

  杜睿自到杜耀祖有心显摆,这次西征,薛仁贵可是主帅,杜耀祖要在薛仁贵的帐下为将,若是不趁着现在好好展示一下,左千牛卫军的战斗力,将来在战场上少不得要做一阵子冷板凳了。

  “好!你主持操练!”

  杜耀祖答应了一声,便挥动令旗,台下的将士们得令,立刻开始装填弹药,他们都操练了有一个多月的shíjiān,早yǐjīng熟练了。

  “轰!”“轰!”“轰!”

  火枪击之时的轰鸣声顿时响了起来,而且还是不间断的,前面的一排完成射击之后,立刻退到后面,继续装填弹药,第二排接着开火,连续反复了三轮,台上的薛仁贵都看傻了眼,只见远处的一堵土墙此刻都被弹丸轰的摇摇欲坠,上面更是千疮百孔。

  杜耀祖有些得意的看着薛仁贵,道:“姑老爷!如何?”

  “神兵利器!果真是神兵利器啊!”

  杜耀祖闻言,更是得意非常,道:“大帅!姑老爷!末将觉得要是当下我大唐军队都能用的上这燧发枪的话,天下间只怕是再也méiyǒu唐军的对手了!”

  杜睿闻言,不禁一皱眉,看着杜耀祖和薛仁贵的表情,分明yǐjīng对燧发枪完全痴迷了,甚至觉得燧发枪在手,天下我有的地步。

  可是杜睿却很qīngchǔ,就以目前大唐的制造能力来说,还没到让热兵器完全取代冷兵器的shíhòu,现在的燧发枪虽然威力不小,但是要是当真完全抛弃冷兵器,使用热兵器,怕是也做不到。

  杜睿当然不kěnéng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带着一帮铁匠,木匠出身的大唐工匠制造出自动步枪,他还méiyǒu这个能耐,他能做的就是依靠着现有的条件,让大唐的兵器史跨越一千多年,直接进入到击发步枪的水准了。

  然而让武器进化,让大唐军队首先在装备上立于不败之地,这只是影响战争进程的一个要素,而成为不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在杜睿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年代,随着shìjiè步入新世纪,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tèbié引人瞩目的有比如F35,无人侦察机,单兵系统,太空卫星武器等等,等等。

  但是尽管新式武器层出不穷,做为武器的操作者,人,仍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这样说,失去了人的操作,再精确的武器kěnéng也是一堆废铁,反之,再勇猛善战的人,rúguǒméiyǒu精确武器的配合,也kěnéng战败。

  战争,其实涵盖了很多因素,人,武器,天气,地理,甚至神秘因素,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似乎不能简单的说是人或者武器。

杜睿始终都认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只有人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英雄,在战争中,也只有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武器的出现是现象,人的创造才是本质。

  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而目前来说,因为杜睿的出现,提前诞生的燧发枪虽然领先了这个时代,可是要成为重要因素,都还不够资格!

  简单一句话来说,现在的战争,还是要靠人来打的。

  薛仁贵和杜耀祖的反映,不得不让杜睿担心,因为燧发枪的出现,让他们误以为战争的胜利yǐjīng唾手可得,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这一次的对手开始在历史上以悍勇铸成的阿拉伯军队。

  燧发枪可以说是丰富唐军进攻手段的一种方式,但是绝对不能在现阶段成为大唐军队作战之时,得以依赖的方式。

  “你们觉得这燧发枪在手,天下间就再也méiyǒu了大唐的对手吗?”

  杜睿tūrán问出了这么一句,不单单是早就见识了燧发枪威力的杜耀祖,就连薛仁贵都是一愣,在他们看来rúguǒ这等威力巨大的神兵利器都不能绝对一场战争胜负的话,还有shíme能决定呢?

  tèbié是他们都zhīdào,当初杜睿远航之时,曾在埃及行省凭借着流动之火,就将阿拉伯军队杀得抱头鼠窜,大败亏输,如今有了比那流动之火更加先进的火器,胜利自然就被唐军抓在手中了。

  杜睿见状,说道:“就目前的燧发枪威力,和战争形式来说,燧发枪还明显不足以决定一切,我着令公布开发这燧发枪,不过是希望能将大唐军队带进另一种战争的行事,让大唐逐渐的熟习这种热兵器。燧发枪虽然威力不小,可是要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还早呢!”

  听杜睿这么一说,薛仁贵和杜耀祖也随即冷静了下来,薛仁贵是战场宿将,杜耀祖也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了,被杜睿提醒过后,立刻就清醒了过来,再去看那个方才为之震惊的火枪战阵的shíhòu,居然发现了之前很多被忽视了的问题。

  薛仁贵当先反映了过来,对着杜睿一拱手,道:“多谢兄长,小弟受教了!”

  杜耀祖也是满脸的尴尬,方才他当真是觉得有了这火枪战阵,完全可以横行天下了,如今被杜睿一提醒,他才zhīdào,zìjǐ原来不过是个井底之蛙。

  杜睿见状笑道:“其实这火枪要说是独步天下,倒也不为过,只要我大唐尽心研究,总有一天会研制出更加先进,威力也更大的火枪,到shíhòu,试想一下,当我们拿着射速更快,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的火枪,与敌长矛,弓箭对阵的话,会是一个怎样的场面!”

  薛仁贵和杜耀祖被杜睿说得都不禁一阵心痒难耐,想象着杜睿描述的那个场景,最终两人不约而同等的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一屠杀!

  杜睿接着有对两人道:“这火枪刚刚诞生,便是我大唐军队操练了一段shíjiān,对其也不甚了了,如何使用,还需要你们多多钻研,但是有一桩事,你们要牢牢的记住,而且要紧记,到了埃及,无论遇到的敌人是谁,这火枪也万万不能落于敌手,倘若被敌人掌握了这火枪的制造工序的话,对大唐害莫大焉!”

  杜睿可是zhīdào,当初就是因为蒙古西征,结果遭遇败仗,中原的火器制造技术也就随之传入了西欧,最后西方人便凭借着学自东方的火器制造技术,反过来送给华夏民族数百年的黑暗。

  这件事杜睿绝对不能不防备,一想到那数百年的黑暗,杜睿的心里除了满腔的悲愤,就是阵阵的悲凉,华夏民族发明了火药,可是结果呢,zìjǐ的聪明才智,转过头来,却成了带给本民族灾难的东西!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