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燧发枪

  送走了刘仁轨和王玄策,杜睿跟着张言硕走进了军器司,看着正在忙碌的工人,那一杆杆正在组装成型的燧发枪,心中也是不免激动。

  虽然直到工业革命前,火枪的杀伤力和射速等方面,并不比精心制作的复合弓具有多大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火器和火枪手价格便宜,训练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需要一年,而训练一个合格的火枪兵只需三四个月,这还是包括军纪,阵列,格斗等其余科目全都在内。

  在后世的欧洲战场上,工业革命之前,两军对战的shíhòu,一个火枪手只要能在战场上击中对方的一名重装骑兵,那就是赚了,剩下的也就不重要了,即便是那名火枪手转眼就死了也无所谓,反正他们的价格便宜。

  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shíjiān内,火枪手只能充当整个战场上的辅兵,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正面守御。

  杜睿zhīdào火枪在未来战争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可不想将这些宝贝当成杀伤敌人,然后就充当人肉绊马索的炮灰,因此对火枪手的训练,以及火枪的质量格外的关心。

  “这些火枪每一支造出来,都要经过十轮试射,才能交付军队,还要确保威力,但凡不合格的一律销毁重铸!”

  张言硕忙应了下来:“恩师放心,这里的每一柄火枪,弟子都会亲自监督着试射,之前也曾多次试验过了,这火枪的威力果然不同凡响,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不过这燧发枪的制造工艺复杂,对制枪工匠的手艺要求颇高,因此要找一些好的工匠来,方能打制出上好的火枪来。”

  杜睿闻言,思虑了一番道:“工匠的手艺是培养出来的,这yīdiǎn你来负责,还有,对工匠的待遇一定要好,火枪是我朝的机密武器,绝不能外泄,最好在此地开辟出一块dìfāng来,建立房舍,将工匠们的家人都接过来一同居住,也好让他们méiyǒu后顾之忧,还能便于管理,防止泄密!”

  要想马儿快点跑,就要让马儿吃跑,以后兵器的质量如何就指望这些工匠了,不如连着他们的家人一起安置了,一步到位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且燧发枪在这个年代里,绝对属于高精尖端科技了。

  长安城外整日里乒乒乓乓的乱响,肯定会有细心人发觉,tèbié是要防止被那些胡商窃取了机密,历史上就是那些西方人率先发明了火枪,要是燧发枪的秘密被他们窃取了,也研制了出来,大唐的优势可就没了。

  因此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而且容不得半点儿马虎,这里面guānxì着的bìjìng是大唐的利益。这yīdiǎn,不能不理会。

  现在杜睿到了这个年代,自然不会再让历史重演了,对待吐蕃,杜睿尚且nénggòu怀柔,但是对待华夏大地北方的游牧民族,杜睿的手段绝对称得上残忍,契丹被杜睿灭族,那些女真人的祖先,这十几年来也不断的被薛仁贵的辽东兵团进剿,几乎méiyǒu了藏身之地。

  如今大唐的热兵器可以说正在跳跃式的发展,西方人在前世曾自豪的宣称,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是白种人让火药在战争中的作用被发扬光大。

  现在轮到华夏子民取代那些白皮猪了。

  杜睿接着又问了燧发枪的造价问题。

  张言硕回道:“恩师,制造燧发枪,以六斤为妙,只是耗铁甚多,四十斤毛铁,最后只炼到七、八斤精铁,所费不小。”

  杜睿听着,心里也盘算开了,依他估算,加上铁价,炭价,工匠的工钱食粮,还有其它的耗费等,一根燧发枪的成本在三到五两,所需不是一笔小数目。

  正想着外面tūrán传来了一声巨响,紧接着人声嘈杂,期间还带着人的惨叫声,杜睿的心一沉,看向了张言硕,张言硕的面色也是一阵发白。

  不一会儿,一个面部被灼伤,一侧的耳朵血肉模糊的青年就被抬了进来。

  张言硕急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有佐官回道:“回大人的话,是牛清在外面试枪,结果燧发枪不知怎的就炸膛了,将牛清炸伤!”

  虽然此前在研制的guòchéng当中,也时有这种意外发生,受伤的,甚至丢掉性命的例子也不少,可是刚刚组装好的燧发枪,居然试射的shíhòu,就炸膛了,这样张言硕如何面对对他寄予厚望的杜睿。

  “恩师!弟子”

  杜睿也能猜得到是shíme原因,止住了张言硕的话,一针见血的指出道:“火枪之所以róngyì炸损,一是材料不足,或是工匠们在制造时取巧,粗细薄厚不均,tèbié是在铳管的焊接上,许多工匠技艺不足,造成火枪炸镗,这yīdiǎn你一定要牢记!从今以后,每一支燧发枪铸造完成,都要打上铸造shíjiān,铸造者的姓名,事后还需造册,以便随时查考。”

  张言硕连忙应下,道:“弟子mǎshàng就吩咐下去!”

  杜睿接着道:“告诉工匠们,每月食粮工钱都不会少,今后每造出一只合格鸟铳,朝廷都会给予奖励,如有不合格,便要扣去相应月粮以充材料耗损,如有造成军士损伤,还要加以处罚。”

  张言硕也zhīdào这是唯一避免工匠偷工减料,消极怠工的办法,道:“好,就依恩师所言。”

  杜睿看着众多围拢过来的工匠,道:“你们都要记住,你们手中所造的东西,是大唐将士用来捍卫国家疆土,黎民百姓的,他们要拿着你们造出来的武器,在战场上与敌人血肉相搏,试想一下,rúguǒ到shíhòu武器除了问题,他们的性命谁来保障,战场上打了败仗,大唐怎么办?本官希望你们都牢牢记住!”

  那些工匠闻言,有的人面色顿时凝重了起来,而有些人则羞愧的低下了头,毫无疑问,他们就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工匠了,其实他们倒也不是懒惰,或者偷奸耍滑,他们之所以不用心,还是因为他们还méiyǒu见识过火枪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总觉得zìjǐ手艺高超,就应该去砸到威力更大的陌刀,对火枪有些瞧不上,因此上自然也就有些消极怠工,但是听了杜睿的话,他们才发现zìjǐ错的有多厉害。

  他们可不会以为杜睿是虚张声势,对杜睿的能耐,他们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杜睿创造出来的那些奇迹,让他们简直将杜睿当成了神只yīyàng看待。

  给工匠们训过话,杜睿随即又和张言硕谈起了具体的制作流程,张言硕的回答,显然让杜睿非常不mǎnyì,因为张言硕所介绍的,一支燧发枪的制作guòchéng.真的很复杂。

  依张言硕的介绍,这燧发枪制作,首先是枪管,将做枪管的熟铁烧红后,敲击在一根钢芯上,这样卷成铁管,冷却后再裹外面的第二层,敲击细密,达到一定厚度后,抽出钢芯,一段铳管才完成。连做几段铳管后,就将它们一节节焊合起来,这里是关键,焊接不好便róngyì炸镗。初步的枪管做好后,便要用钢锥钻出铳镗,挫出准心,这里shíjiān最久,有时可长达一个月,之后是用钢条将枪管内刮光刮净,然后是各样的装配。

  杜睿拿着两支燧发枪,相互比较了一下,发现这两支燧发枪的区别真的很大:“这种枪管又细又长,射出来的铅弹威力恐怕有些不足啊!”

  张言硕闻言,连连点头道:“恩师!学生觉得这燧发枪的关键还是要射得远而精准,因此才将这枪管加长了,确实如恩师所言,威力不大,只能在三十步以内才能射杀身着铁甲的士兵。”

  杜睿对此大为摇头:“这燧发枪近距离威力不够,用于实战时méiyǒu多大的用途,尤其是在旷野平地对付快速机动的骑兵时根本用途不大,还méiyǒu射杀几个骑兵,敌人yǐjīng冲到面前了,我看还是制作那种短粗枪管的燧发枪好,威力大。”

  张言硕闻言,诧异道:“难道还想将这燧发枪用于野战不成?”

  杜睿一听,就zhīdào张言硕对燧发枪的定位完全错了,其实这倒也不怪他,之前诞生的火炮,从来都不曾用于野战之中,只是攻城和守城的shíhòu,才会被用到,张言硕也就产生了一种惯性思维,以为这燧发枪也是攻城,或者守城的shíhòu用的。

  杜睿道:“燧发枪不同于火炮,这是单兵作战武器,未来大唐军队要面对的敌人shíme情况都有,必须做成那种威力巨大的重火铳,能在七十步zuǒyòu射杀身穿铁甲重铠的骑兵。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优势,枪管变粗了,就可以在钢芯上直接将整支枪管打出来,更加节省shíjiān,工匠门也更róngyì加工。”

  张言硕一愣,他只是看到了按照杜睿的要求,制造出了燧发枪的喜悦,也见识到了燧发枪的威力,却没想到该怎么在战场上来使用这东西,军事bìjìng不是他的强项,他想不míngbái,倒也没shíme,仔细的沉思了一会儿,道:“确实如恩师所言,不需制管焊接,这样对工匠技艺要求低下,而且枪身yītǐ,是不róngyì炸膛。铳管大,装填子药多,火铳的威力也大。但是这也有个另外的问题,那就是需要将内外两层枪管紧密强制压在一起,寻常手艺的工匠极难完成,shíjiān花费多,制作费用高的出奇。”

  杜睿可是接受过数百年积累的大工业熏陶,自然有解决之道,笑道:“你所讲的是每个工匠zìjǐ完成内外两层枪管的制作,自然shíjiān很慢,为何不改成内外两层铳管分别由不同的人制作,最后再由后面的人将他们组装起来?这样一来制作枪管shíjiān就大大缩短了!”

  张言硕听了一呆,仔细捉摸了一阵才讲道:“恩师的法子是一个人专门负责制作yīyàng东西,速度自然会提高许多,可不同的人制作出来的枪管不尽相同,如何保证所有制作出来的内外铳管都能用得上,实在很难。”

  杜睿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那还不好办?只须将内外枪管的尺寸大小规定出来,只有达到要求的铳管才算合格,最后将这些合格的内外铳管组装起来不就成了?”

  张言硕听了非常为难道:“可如何规定内外枪管的尺寸大小呢?”

  杜睿闻言,他也zhīdào,这时代的手工作坊制作器物,完全méiyǒu所谓的标准化和互换性而言,于是便将后世保证互换性的尺寸公差,与配合这一套的体制简单介绍了一遍,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保证内外枪管nénggòu紧密配合,内枪管的外径必须稍大于外枪管的内径,这样装配起来后内外枪管之间的配合就是紧密的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能确保枪管结实耐用。

  接着杜睿又给张言硕详细的解说了公差的等级分类,后世的公差细分为二十级,最实用的也有九级,目前这种最简单的尺寸分级自然不需要这么细,分为三到五级酒足够用了。

  张言硕闻言也是喜不自胜,连忙命人拿出几张纸,毕恭毕敬得向杜睿请教,一边将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对于如何让保证内外枪管的尺寸公差作了很细致的探讨。

  张言硕记下了杜睿所说的话,接着又问道:“恩师,这种口径的燧发枪装药量大,铅弹很重,近距离的杀伤力自然巨大,可是射程近,准头不好,怎么nénggòu在野战是对付快速突击的骑兵呢?”

  杜睿摇了摇头道:“以目前的制造手段来说,即便是比这种燧发枪更先进的火枪就能应付骑兵突击吗?”

  张言硕被杜睿反问的哑口无言,听到杜睿这样说,他甚至都觉得zìjǐ做了无用功,既然燧发枪抵挡不了敌方的冲击,造来何用!

  杜睿接着道:“这些火枪根本不kěnéng抵挡住骑兵的冲杀,只需要一个照面就能杀入步兵方阵中近距离厮杀,火器就méiyǒu用武之地。步兵只有排列成密集的方阵才能与骑兵抗衡,火枪只是弓箭的替代品而已,能不能在野战时抵挡骑兵,还是要靠步兵的严格训练。”

训练有素的一个编队的火枪手几乎可以横行整个帝国,尤其是当一队火枪手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击溃一队骑兵的shíhòu,给人的震撼很是强烈。说到火枪手击溃骑兵,在清末的shíhòu这种情况很多见,最有代表性的是,进入热兵器时代的英法联军2000人逼近北京,僧格林伈率领背负弓箭马刀的蒙古精锐骑兵jìnháng狙击,结果全军覆没,而装备了火枪火炮的英法联军仅仅伤亡一人  举一个例子,假使骑兵大概两千多人,热兵器大概不到一百人遭遇,而且是在茂密的丛林中,热兵器视野极为不利。骑兵是呈包围之势,冲锋速度惊人,最后结果也将会是功亏一篑,几乎没讨到任何便宜就要仓皇撤退。

  杜睿难得来一次军器司,张言硕自然不能让自家老师这便走了,自然是有shíme难题都要提出来,现在制造燧发枪,最难的还是在最后的钻膛这道工序上头难度大了很多。

  火枪初制时还是粗胚,膛内粗糙不平,这样的火枪,自然不能作战,便需用钻头将枪膛钻大钻光。钻膛技艺较精,如今nénggòu掌握这项技术的人手也有限,钻头与挫刀都是采用上好的堕子钢,堕子钢己经算是当时上等的硬钢,但其实钢性与后世还是相差甚远,用堕子钢钻镝膛,还是很难钻,基本上一个月才能钻光。

  而且铳膛钻好后还需用四棱的钢条将枪内舌光刮净,又制作螺丝后门等,所以当时打制一支燧发枪通常需要很长的shíjiān,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产量还不会很高,制作火枪的大部分shíjiān便是消耗在这枪管的钻镗上。

  这自然也难不住杜睿:“咱们不用手工钻,而采用机械钻不就可以了?”

  张言硕却泼了一盆冷水道:“人工摇动的钻床由于人róngyì疲劳而经常停下来,效率比只是起纯手工加工高一些而已,可制作钻床的成本很高,不怎么划算。”

  现在军器司使用一种人力钻床,是用木料做框架。用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上皮.条后用人力拉动,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钻膛,这种钻床比光使用人力进步不少,但还是很费力。

  杜睿zhīdào那种钻床结构和后世的全金属钻床差不多,于是想到了利用现有的机械力:“要想提高钻取枪膛的进度,只有采取水力或者牲畜驱动不就成了?”

  张言硕却指出这种钻床的成本太高,还是划不来,却被杜睿一句话给呛了回去:“咱们现在做的就是要做最好的火枪,还怕初期投入太大?又要想马儿快点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nàme便宜的道理?再说了,做好一台水力钻床就可以管好几年,不需要再管饭付工钱,只要有水就能源源不断的制作火枪,只要火枪的量一大,做个成千上万只火枪,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杜睿所说的这水力钻床看上去很简单,但优点却很明显,钻磨枪管时永远不会累。而且可以保持固定的精度与质量,不象人力操作yīyàng,因体力与精力的原因出现偏差。

  依杜睿的估计,就这简单的水力钻床,比起人力,工作效率至少提高几倍,一个工匠还可以同时照看几台钻床,若以后有机会改进,或许一台水力钻床的效率更可以提高十几倍。

  当然这种水力钻床也是有缺点的,便是成本较高,操作时也经常需要更换钻头,不过这水力钻床成本与工作效率是一对一,在杜睿看来这还是值得的。

  杜睿接着又说道:“想来你也zhīdào,大唐不久之后就要西征埃及了,到shíhòu在埃及的战场上,就是检验这燧发枪威力和作用的好时机,为师的要求也不高,不管怎样,两个月之后,你必须造出一万支燧发枪出来,装备部队!”

  张言硕闻言,一张脸顿时就苦了起来,就算是有了杜睿的支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可是就凭现在军器司这些半吊子火枪工匠,要在两个月内造出一万支燧发枪,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到shíhòu能有两千支就算不错了。

  杜睿自然zhīdào张言硕的难处,便道:“从今日开始,旁的事你都交给杜承学去做,你只要操办燧发枪的事就是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这样总行了吧!”

  杜睿说完,也不等张言硕说话,转身就走了,出门上马,回返长安,只留下张言硕一脸的苦涩,开始盘算起了,要怎么操练军器司的这些工匠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