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64章 核桃夹子行动

第1164章核桃夹子举动  对于这个时代的飞行员而言,夜间飞行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受到技巧条件的限制,这个时代的夜航飞行只能依附飞行员的眼睛,即使飞机上安装了搜索雷达,也无法直接赞助飞行员安全的飞行,实际上,在夜间飞行时,飞行员的视力对于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哪怕他驾驶的确实是一架真正的夜间战斗机。(站。)

  作为一名中国空军夜间战斗机飞行员,陈惟志的视力算是部队里最好的,可是在这种连月光都看不见的夜间飞行,他的神经也是紧绷着的。

  陈惟志驾驶的是一架“猫头鹰”式夜间战斗机,这是一种重型战斗机,拥有两台动机,乘员两人,一人是后座的领航员兼雷达操作员,另一人是前座的驾驶员,而陈惟志就是驾驶员。

  “猫头鹰”安装了一部对空搜索雷达,依附这种准确度很高的毫米波雷达,飞行员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就现天空中的飞机,而通过安装在友军作战飞机上的雷达应答器的信号,“猫头鹰”的驾驶员可以区分出雷达现的飞机是否是友军飞机,但是并不是所有友军飞机都安装了雷达应答器,由于雷达应答器重量较大,轻型战斗机是不安装的,只有轰炸机才会安装雷达应答器,而且也只有在与“猫头鹰”配合进行夜间作战时,轰炸机才会安装雷达应答器,目标就是避免遭到“猫头鹰”的误击。

  这次空袭基辅,已是陈惟志第二次履行夜间护航任务,比起昼间任务,夜间护航任务更为艰险,这倒不是敌方战斗机的拦阻,而是夜间飞行时的空中安全,飞机要保持编队,还不能互相靠得太近,这对于飞行员的驾驶技巧和配合能力都是考验,漆黑中只能看到不远处夜空中闪耀的飞机夜航灯,假如精力不够集中的话,很可能会造成距离判定上的错觉,这很危险,每次履行夜航任务时,陈惟志都不敢有任何分心。

  陈惟志的“猫头鹰”中队是从南高加索基地腾飞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掩护那支从伊拉克前进基地腾飞的“暴风”式重型轰炸机机群跨越黑海,飞抵基辅上空并进行轰炸,当轰炸机投掷炸弹的时候,“猫头鹰”们就在四周空域巡逻,并击落任何在雷达显示屏上没有应答信号的不明身份飞机。

  能够为“暴风”供给这种远程护航任务的也只有“猫头鹰”这种重型战斗机,“猎鹰”的航程是难以胜任这个任务的,而且“猎鹰”也无法在夜间作战。

  与前天履行夜航任务时一样,基辅的夜空中没有任何苏联空军的飞机踪影,看起来情报是正确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苏联空军还没有专用的夜间战斗机,无法拦阻夜袭的轰炸机,现在唯一在为基辅供给防空火力掩护的只有那些地面上的高射炮和探照灯,中国空军的“暴风”机群轻松的向地面投掷着各种航空炸弹,以摧毁这座城市的工业区,削弱苏联的战斗潜力。

  “暴风”们忙活着,“猫头鹰”们多少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在夜空中转来转去,陈惟志也是一样,有些无聊的驾驶着战斗机,一边在他所负责的空域回旋,一边向地面上远望,看着那座熊熊燃烧的城市,揣摩着轰炸机的飞行员是如何在一片漆黑中找到投弹目标的,说句实话,陈惟志一直猜忌那些“暴风”是否是在向工业区投掷炸弹。

  就在陈惟志又一次向地面远望的时候,飞行帽的耳机里传来了后座领航员的呼叫。

  “重视,前方现不明身份的飞机。”

  “猫头鹰”的驾驶舱里有两部雷达显示屏,驾驶员面前一部,领航员面前一部,之所以这样安排,重要是考虑到驾驶员不能太过火心,因此搜索夜空的任务重要交给领航员,当领航员现敌机之后,才交由驾驶员处理,而驾驶员将依附雷达的领导攻击夜空中的目标。

  听到领航员的呼叫,陈惟志急忙向雷达显示屏望去,那上头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回波信号,陈惟志马上稳住机身,同时向那架不明身份的飞机进行身份辨认,但是对方没有任何答复信号,雷达应答器的吸收机没有任何动静。

  “是敌机么?”

  陈惟志多少迟疑了一下,现敌机是一回事,确认敌机身份又是另一回事,前者信任雷达就可以了,至于后者,往往需要依附飞行员的直觉和判定,光靠雷达应答器却也不太让人放心,毕竟这玩意刚刚开端投入实战,可靠性还有些问题,这要是击落了友军飞机,那可就是误击了,虽然战场之上友军误击确实不可避免,但是假如能够避免那么最好还是谨慎处理。

  “从度来看,不像是‘猫头鹰’,而反射波又比‘暴风’信号小得多。”

或许是猜出了陈惟志的迟疑,后座领航员认真的分析了一下那架夜空中不明身份的飞机的各种参数。(供给浏览  陈惟志确认了领航员的判定,确实,那架正飞行在距离“猫头鹰”五公里之外的飞机度不快,而且飞机体积也不大,初步判定,可以排除是“猫头鹰”或者“暴风”的可能性,而现在,履行空袭基辅任务的中国空军机群只有“猫头鹰”和“暴风”这两种飞机,从逻辑上来说,那架不明身份的飞机只可能是苏联飞机。

  “确认目标,准备起攻击”

  陈惟志终于下定决心,准备起攻击,但是目标太小,而且度太慢,“猫头鹰”能否击落对方,陈惟志心里没有多少底,毕竟,直到目前,他的战绩仍然是零,从空军的标准来看,他是一个真正的菜鸟。

  陈惟志加大了“猫头鹰”的飞行度,很快就追上了目标,并在雷达的领导下将座机与敌机保持在了一条直线上,由于目标不是轰炸机,那门斜装在飞机背部的机关炮派不上用处,那么就只能应用安装在机头的那四挺航空机枪了。

  “哒哒哒……哒哒哒……”

  几个长点射过去,雷达显示屏上的目标马上开端掉高度,并且很快从雷达显示屏上消散了。

  陈惟志驾驶飞机,降低了高度,与领航员睁大眼睛在地面上搜索,但是搜索了半天也没有看见任何燃烧的可疑目标,很难说是否击中了目标,或许只是击伤,那架苏联飞机很可能迫降了。

  带着一丝不甘,陈惟志驾驶飞机回到高空,准备再次搜索目标,而这时,他收到了来自指挥官的命令。

  “空袭已经结束,所有护航机返航。”

  无奈之下,陈惟志只能带着一丝遗憾踏上了归程,而回到基地之后,他才得知,他起的攻击是“猫头鹰”在空袭当晚起的唯一一次空中攻击,而陈惟志是否击落目标则成了一个永久的迷。

  “暴风”机群卷着暴风而去,“猫头鹰”也鸣叫着飞走了,基辅的夜空终于恢复了安静,但是地面上的城市已经面目全非了。

  夜航是非常危险的,列达诺夫大尉用他的遭遇证实了这一点,就在他乘坐的教练机腾飞之后不久,这架飞机就在漆黑一片的天空中遭到了一架中国空军“猫头鹰”式夜间战斗机的攻击,虽然苏联飞行员拼命驾驶飞机完成了紧急切降,保住了飞机,但是当飞行员降落之后才惊奇的现,坐在后座的那名列达诺夫同志在刚才的空中攻击中被中国战斗机的机枪子弹击中,当场殉职,万幸的是,列达诺夫用手铐连接的那只公文包完好无损。

  飞行员战战兢兢的提着列达诺夫大尉的公文包,好不轻易在一座集体农庄借到一辆拖拉机,驾驶拖拉机赶回了基辅,将这只公文包交给了上级,然后,上级再将这只上了锁的公文包交到了乌克兰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同志的手里。

  赫鲁晓夫第一时间将列达诺夫阵亡的消息报告了莫斯科方面,并积极准备再派飞机送列达诺夫的随员赶去莫斯科,但是考虑到列达诺夫的遭遇,为了保证原始文件的安全,斯大林最终转变了最初的决定,他命令赫鲁晓夫将“列达诺夫文件”成文字,通过密码电报拍到克里姆林宫,由斯大林亲自过目。

  在列达诺夫随员的监督下,赫鲁晓夫亲开了列达诺夫的那只公文包,取出一只铁皮盒子,打开盒子,却是一卷已经冲洗完毕的微缩胶卷,一共二十张照片。

  赫鲁晓夫非常惊奇,他不明确这些照片上的内容是什么,他担心这涉及莫斯科的高层奋斗,他盼望由列达诺夫的随员将这些照片上的内容成文字,但是遗憾的是,那些随员也不愿意承担负何风险,所以最后,众人还是决定共同承担风险,于是,通过一架电影放映机,这些微缩胶卷被投影到了办公室的电影幕布上,直到这时,赫鲁晓夫才明确“列达诺夫文件”到底是一份什么性质的文件。

  这是一份由苏联驻外间谍通过非凡渠道弄到的绝密文件,文件内容涉及德国、意大利、件正是由德国元、意大利领袖、中国总统三人共同起草和签订的,文件的重要内容有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非洲权势领域的划分。根据这份文件,中国将承认德国和意大利已在非洲所取得的利益,而作为交换,德国和意大利也承诺不向亚洲寻求国土扩大,同时两国也向中国做出承诺,保证南部非洲的“独立与自由”,不向非洲大陆的赤道以南地区寻求国土扩大,但是作为交换,亚洲各国必须保证对德国、意大利的战略物质的供给,而这一供给将建立在正常的国际贸易基础之上。

  第二,关于三国对苏联的联合作战问题。根据文件签字各方做出的承诺,假如“亚细亚解放阵线”与苏联的战斗持续到1941年的话,那么德国、意大利将参加对苏战斗,最迟,德国将在1941夏天之前做好对苏战斗准备,届时,德军至少将发动起两百个师,从东欧地区向苏联西部国土起进攻,同时,意大利将在海军的掩护下在黑海的克里木半岛起登陆作战,届时,意大利的登陆部队还将得到来自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声援,而中国空军和海军也将为登陆作战供给保障,这个夹击苏联的战略被称为“核桃夹子举动”,目标在于灭亡苏联,并瓜分苏联国土。

  这份文件的内容实在是太让人震动了,以致于赫鲁晓夫半天说不出话来,在场的所有人中只有一个人对此表现平静,这个人就是代号“齐齐科夫”的佐尔格,他本来是打算与列达诺夫一起去莫斯科,但是因为交通工具的问题而滞留在基辅,实际上,佐尔格早就考虑到了“列达诺夫文件”的安全问题,在与列达诺夫接头之前,他就已经复制了一份文件内容,以防止文件丧失,不过这一点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连列达诺夫也不知道佐尔格手上实际上有两份文件,而正是在复制文件的时候,佐尔格知道了文件内容。

  虽然众人都很震动,但是震动之余还是完成了工作,将这些文件通过电报拍给了莫斯科。

  尽管迟疑了很久,但是在电报的结尾处,赫鲁晓夫仍用诚恳的语气向莫斯科方面提出了他的建议:

  “斯大林同志,这份文件的内容无疑是让人震动的,有的同志建议向全世界公开这份卑鄙的国际诡计文件,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建议是犯了机会主义的毛病,苏联是孤立的,世界上没有我们的朋友,至少现在没有,在这种国际局面下,与其持续刺激中国人,不如与中国人寻求体谅。

  中国人只是想得到亚洲,他们对苏开战的借口也仅仅只是伊朗问题,假如我们满足他们的胃口,我认为,中国人不会再主动的持续这场战斗,虽然远东共和国仍然在叫嚣消灭苏联,但是只要中国人退出战斗,那么远东共和国的白俄余孽就不是要挟。

  我诚恳的建议您,在您认为合适的时候派人与‘亚细亚解放阵线’进行接触,体面的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战斗。虽然此举或许会使苏联遭遇暂时的耻辱,但是在目前的危险局面下,我始终认为,苏联最危险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内部的敌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策划着诡计,而另一个最危险的敌人就是纳粹德国,至于亚洲各国,他们并不是苏联最危险的敌人,至少当前不是,只有与亚洲团体停战,苏联能力全力以赴的搪塞来自德国的寻衅和要挟。

  我的建议就是,无论如何,苏联与中国的战斗应当在1941年之前结束,而不应当持续到德国和意大利做好对苏战斗准备,两线作战对苏联而言是危险的,我们不应当冒险。”

  转载的小说1908远东狂人只是为了宣传这部部优秀的小说,让更多的读者分享阅读的快乐,领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同时也为这部小说大作1908远东狂人做个推广。1908远东狂人的所有文字、图片、评论版权都归1908远东狂人作者所有,若您对的转载行为有任何疑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确认信息后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