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9章 静待云开月也明

  出了铺子大门,江夜琢磨了片刻,便又走向一家卖文人用品的店铺。

  这种文人用品店铺,不但售卖笔墨纸砚之类的文房四宝,也卖书箱之类的杂物。

  江夜先买了只竹编的小书箱,然后挑挑拣拣了一些笔墨纸张,装进书箱后走了出去。

  他将绿色的竹子小书箱背到身后,又来到下一家书铺。

  这家书铺门脸不大,里面的书籍大概分为三种,各有单独柜面售卖。

  三种书籍第一种是圣贤书,大抵是读书人科举都要用到的那类。

  第二种则是杂项书,这个样数就多了,除了一些民间生活生产实用的,甚至还有拳谱剑谱,也不知练完之后管不管用。

  最后一种则是小说,什么才子佳人,野史演义,狐鬼精怪,甚至剑侠修仙,种种门类,不胜枚举。

  江夜站在小说那边瞧了半天,先选了两本书名顺眼的,这才来到圣贤书籍那处。

  他其实也不知道世俗科举都要考哪些,总之,先师论语太学章句这一类是必须要买的,至于那些启蒙的书籍就不必了。

  买好书籍,江夜走出店门,却微微皱了皱眉。

  这个假扮书生,并不是说穿了一身儒家衣裳,背了几本书就算数,这样糊弄寻常百姓还好说,至于对身有道行的修士来说,很容易就被对方看穿。

  江夜总觉得自身似乎还少了点什么。

  他想了想,猛地一拍额头,自己是缺了那一股书生气。

  书生意气,年少轻狂,指点江山!

  这种书生气倒是可以伪装的,虽然江夜不像师兄陈太真一样,上山前就是世俗读书人,可他也是读过书的好吧?

  而且读的只比这方世界的读书人多,丝毫不比这方世界的读书人少。

  至于那些书呆子、奋青,或是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人,在前前世的时候,江夜见过许多,想要模仿几分也不算难事。

  回去客栈后一夜无话,第二天大半天的时间,江夜都在努力祭炼归葬寺内的绿剑。

  这绿剑倒也奇异,对江夜的祭炼没有太多激烈的反应,似乎全部精神都用在劈砍和挑衅太素之上。

  太素剑依旧懒洋洋,在没有江夜操持之下,这剑懒得简直毫无底线,最开始对绿剑的挑衅,时不时还一下手,将绿剑狗抢屎般给劈出去,后来便有些无所谓,连手也不还,只是悬空而停,任由绿剑鞭挞。

  这绿剑更是个奇葩,已经诞生灵性,但这灵性仿佛有点缺心眼,既不想着逃之夭夭,也忘了要一剑将眼前妖寺杀个通透之事。

  至于对江夜的祭炼,绿剑也有些不疼不痒,不屑应对,似乎根本就不关心这种事情。

  江夜心中渍渍称奇,但也发现,这绿剑体内的六道大禁,简直比太素体内的禁制还要难以炼化。

  这六道灭运镜所谓的阴禁,在整体数量上,和时下流行的阳禁完全不一样,六道天罡大禁,每一道只包含了六道地煞小禁,一共有三十六道小禁制。

  江夜若有所思,易经有云,六阴九阳,大抵世间阴阳之数都据此而来。

  江夜细细品这绿剑阴禁,浑然和阳禁路数迥异。

  一般来说,法器之内的禁制,都有一个固定的根脚,就如时下的梅花禁,万象禁,周天禁,需要以其中一种作为根基,然后在其上演化万千。

  举个例子,如果用梅花禁做根基,那就要先在法器内祭炼铭刻出梅花禁制来,这梅花禁就仿佛大树的树根主干,随后才能依照法器主人的心思,在这树干上炼出更多的树枝树叶,甚至花朵果实。

  一旦树根树干笃定,那么多少枝叶,多少花朵,多少果实,甚至枝往哪边出,叶往何处长,花有多少瓣,果有几颗籽,那就全部依主人定。

  这又何止演化万千,简直就是数以亿万计,且人人自不同。

  所以想要炼化一件法器不容易,法宝则更难。

  若是其内有灵,器灵主动接受他人炼化,那么这些禁制便大可忽视,片刻便可祭炼完毕。

  若是器灵反对炼化,甚至满怀敌意,那除非境界实在高得离谱,不然只能束手无策。

  若是无器灵,那就需要一点点来,根据法器的品级,可能也会很快,也可能说不得什么年月才能炼化一件东西,但前提是你得熟练这件法器的根基禁法。

  其实如今天下,虽然说只有三大禁法横行,但梅花禁,万象禁,周天禁,这三大禁法却还衍生出数个小门,碰巧是所学过的,自然会容易些,没学过便只能根据知晓的禁发一步步去推算。

  而天下就没有像小虚无剑气这种,可以炼化所有禁制的法门,也不需要具体推衍什么东西,管你法器法宝,管你梅花禁万象禁,管你其中哪个小分类,甚至管你什么阴禁阳禁,全都可以插上一脚。

  若论起炼化速度其实也是不慢的,像太素这种法宝,以江夜这种境界,居然也快炼到一重天罡禁,恐怕被人知道,要目瞪口呆了。

  但是绿剑内的阴禁依旧极难炼化,江夜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连一道小地煞禁制都没有炼完,但他心情并没有不好,反而是有些兴奋。

  这种从未听过的阴禁,或许旁人跟本就没有办法,自家能插上手,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左右也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炼化之余,他有心探查这阴禁的根脚,作为禁制的根基,这阴禁自然不是梅花,万象等禁法,而是江夜从未见过的一种禁制,其间玄妙,很难用言语表述。

  钻研一番之后,江夜看了下时间,便起身出了客栈。

  他慢悠悠地来到“和祥记”,裁衣铺的掌柜早就等待多时,儒衫已经做好,江夜比量了一下后,也并不废话,拿起东西笑着告辞离去。

  这时天色还算早,江夜又逛了不远处的一座坊市,这坊市不算热闹,实在是因为被城隍庙前的那条街给挤兑,乃至于于生意是这闽州城坊市最差的一座。

  在坊市中江夜买了两张牛肉饼,一碗酸梅汤,酸梅汤用陶罐盛放,押金二十枚大钱,喝完是可以拿回去退罐的。

  他回了客栈,吃喝完毕之后,换上新做的儒衫,戴上儒冠,又背上翠绿色的小书箱,然后直奔城隍庙而去。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