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章 另外用心

第七章另外用心  当时宋璟是这样想的,可后来王画的举动,宋璟又看不懂了。

  李显将这幅画展现出来,还有一个用意。

  自古以来,敬孝母亲的故事多了海去,比如曾参啮指痛心,仲由百里负米,闵损芦衣孝母,这都是孔夫子的弟子故事,如果不感人,那么春秋郯子鹿乳奉亲,楚国老莱子七十多岁穿彩衣手持拨浪鼓,以博父母一笑。东汉时丁兰刻木事亲,那太愚蠢了,可江革行佣供母,连强盗都不忍杀他。陆绩偷袁术桔子孝母,那还有质疑的地方,但是王裒因为母亲生前怕雷,死后每当下雨天听到雷声,王裒就跑到母亲坟前安慰说:“裒儿这里,母亲不要害怕。”这种孝道简直让人都想要哭泣了!

  可是王画却没有选择这些故事,而是选择了郑庄公,一是黄泉相见有说服力,第二也是变向地承认了李显做为帝王的身份。

  事实上李显心中有数,王画一直没有反对过他,但大臣们却不知道。

  通过这幅画,李显已经为王画将来做了一个铺路石。

  不过眼下,这个问题不是关健,既然李显痛哭流啼,于是武三思一旁劝道:“那么我们不如立即前去上阳宫,看望大圣皇帝陛下吧。”

  这也是武三思机巧的地方,同时也是王画不明白的地方。他一直弄不懂,虽然李显中庸,可他与李显也见过几次面,可也不算傻子,就弄不懂了,如果武则天对二张优待还有情可原,可是武三思只是一个男子。

  然而王画也疏忽了,唐人对贞操的漠视,再加上武三思很讨李显的欢心,后才让武三思蒙蔽眼睛的。

  满朝君臣来到上阳宫。

  虽然武则天等于软禁上阳宫,可是上阳宫面积广大,而且风景优美,里面有许多宫殿,比如观风殿、麟趾殿、仙居殿等等,还有许多亭廊水榭,假山花木,宛若仙境,不是一次上阳宫没有去过王画心中想像的那样。

  武则天就居住仙居殿里面。

  看到武则天后,李显突然跪下,抱着武则天双腿痛哭起来,弄得已经变得苍老无比的老武莫明其妙,不知道自己这个三儿子发的那门子病。

  但有一点,王画猜得完全正确,本来武则天心灰意冷,可自己再次点燃了她的希望,然而这希望就要实现时,却被江明威一刀破灭了。而且江明威还有可能是武则天亲自选择的亲信,这种打击大。武则天心加死了。

  现武则天就象中了生化病毒一样,根本不指望看到黎明的曙光,因此心死了,有些事情也看开了。看到李显抱着她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痛哭,儿臣知错。她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现也是一个皇帝,起来吧,你孝心我领了。”

  听到武则天这句话,许多人大喜,这真是一件好事!

  老武这是变向地十分肯定地承认了李显的地位与合法性,也就是说无论王画怎样努力,朝中大的危机已经化解。连张柬之等人也真心跪下来,向武则天问安。

  这场母子相会,不管怎么说,后以喜剧收尾。只有王画听到这个消息后,暗中叹惜一声,所谓大悲哀莫过于心死,恐怕说的就是老武现的心境吧。

  李显与文武百官上阳宫摆下盛宴,亲自扶着老武入席。散宴后,对武三思等人说道:“朕这数月以来,心情如同煎熬一样,到现才尝到庄公那种其乐融融的味道。”

  有的大臣心中狠狠鄙视,其乐融融恐怕不是郑庄公那种孝心,真正是武则天终于做了明确的表态罢了。

  既然王画立下这样的功劳,李显也找到封赏的理由,于是让王画担任礼部侍郎,还兼任了原来右散骑常侍的职位。虽然是礼部侍郎,可这个职位也很重要,然而是虚权,也没有大臣上面纠缠。这道任命让大家同意了。

  这都宋璟预料之中,可后来的事宋璟就想不到了。

  圣旨到了王画家中,连王画一家人也松了一口气。可是王画再次写了一封奏折,奏折上说主上贤明,以一臣子身份干预废立之事,本来就是一件大逆之举。不要说他没有真正扶正朝纲,就是起了这个作用,也因为这个悖逆之举,主动退出朝堂,以免后世之臣,开此先河。现有罪不罚,反而封赏。请问陛下,赏罚不明,你以何治理天下?

  看到这份奏折后,朝堂上大臣全都哭笑不得,还头一次遇到过这种情形。

  李显拿着这份奏折,气得一下子摔龙案上,说道:“简直不知好歹。”

  这是诸臣面前说的话,实际上回去后,立即让李裹儿到王画家中替他责问王画,当时武则天说他是魏征之材,为什么不惜生命,出生入死,辅佐武则天,可拒绝了他的圣旨,难道朕是一个昏君?

  因为这些事情有的不好公开,还有李显也觉得王画扫了他的面子,所以连传旨的人都没有交给太监去办。

  王画又当着李裹儿的面,再次写下一份奏折,又说了功必赏,罪必罚,所以公爵不能受。况且他及冠之年还没有到,又是异姓为爵,高处不胜寒,不胜惶恐,陛下这不是优待,而是捧杀。

  当时王画写这份奏折时,李裹儿正一旁观看,看到这里时,李裹儿都笑了起来。可细细回想了一下,也不是没有道理。

  王画又写道,另外一个人天赋固然一部分,然而许多东西是学来的,特别立于朝堂重臣,每一项举措事关千万百姓幸福。这份本领也有一个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就象他做武官之职,也是先从一个下府折冲都尉做起的,一步步得来的实践经验,可就是这样,还有用人不当的过失。因此,如果陛下真要宠爱于臣,要么赐臣秘书少监之职,要么赐臣进入昭文馆担任一名学士,先学习几年再说。其他职位不敢受也绝不受。

  所谓的秘书少监也就是秘书省的副长官,而秘书省职责就是掌管国家典籍图书之事,说句不好听就是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任务。虽然秘书少监也是一个从四品的官员,然而这个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但好藏书万轴,如果好学之士进去,都是如鱼得水。王画也很想去,正好喜欢看书,还有现他想低调行事。里面都是一个大隐于朝的机会。

  可这也是他想一下,李显也不会同意,如果那样做,估计都有大臣进谏了。

  还有一个职位,那就是昭文馆学士,这是一个五品上的职位。也是一个冷门的衙门。

  其实后来人们加熟悉唐朝的是翰林院学士,不过翰林学士由来还要到后面几十年,后是玄宗设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后来又因为中书事务繁多,文书壅滞,又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到开元二十六年,才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演变到后来,因为翰林学士与皇帝经常得以亲近,权利越来越重,被称为内相。

  有争议的就是李白的供奉翰林是不是翰林学士。肯定不是的,翰林供奉与供奉翰林是两回事,玄宗四年前重组后已经没有了翰林供奉之职,如果李白是提前四年做了翰林供奉,也可以大胆地说一句,等于是翰林学士。这一个颠倒,两种性质了,而这个职位没有草诏掌内命的权利,说白了就是一个玩官,陪皇帝开心的。

  翰林学士本身也没有官品,他们的官品是朝堂上另一个职位,从六部尚书到校书郎,只要有学问皆可以得选。

  除了翰林学士,还有一个集贤殿学士,这也是中书省主管的一个部门。可同样也是玄宗时设立的,现还没有出现。

  李治病重时,唐朝又设立了一个北门学士,这是因为武则天深居内宫,不能很好的驾驭国家政权的产物,这些学士等于是武则天智囊。不过随着武则天登基后,这个职位再次冷落下去。

  昭文馆就是原来的弘文馆,因为李显避太子李弘的名讳刚刚改名的。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还有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不过学生人数很少,都是皇族贵戚与超品高官弟子,还有校书郎,掌校典籍。但朝堂上有制度沿革与礼仪轻重时,昭文馆学士可以参议。

  还是一个闲职,不过比原来的秘书少监实质的权责稍微大一点。

  看到王画这份坚持后,大家再次哭笑不得。

  不过没有办法,王画总要安排下去,只有安排了王画,才能决定血营何去何从,不然血字营军队一天不撤离洛阳,也是朝廷的一大心病。

  后李显也啼笑皆非地下旨,让王画先担任昭文馆学士。

  随后又下旨让武三思再次监任营督之职,可做了一些变动,武三思与王画一样,有命令血营权利,只是手段换成遥控指挥。还有血字营还是如先前一样,开赴鄯州一带,但要随时听候朝廷指挥,拱卫的也只是从凉州到兰州、洮洲这一个小圈子安危,目标还是防止吐蕃人,可因为限制从一支特种部队与机动部队,成了一个地方驻军性质了。

  只有一点,对血字营将领没有做其他调动。

  武则天的默认,血字营退却,多部队也随着开赴原来的驻所,终于让洛阳百姓全都安下心来。

  可随着大家又发现了另一件事,按照王画的逻辑,不管出于什么目标,只要是臣子,就不应当参与废立皇帝之举。他也用实际行动做了表达,从一个三品将领,一下子掉到了一个五品冷门衙门,如果按唐朝规矩算,基本每个品级分为正从,正从又分为上下,王画等于自己降了五六级了。同时公爵不受。

  但张柬之等人还是非王即公,这就让人对他们充满了疑问了。或者果如王画所说,是挟废立之功,以图荣华富贵的?

  这也将张柬之等人逼到一个十分尴尬的地步,散了朝后,张柬之走出天津桥,咬牙切齿地对敬珲等人说道:“小子可误,竟然想拖我们一起入水,不知朝堂即将为一群小人掌控?”

  他指的是自己这君大臣让王画软拖出朝堂后,没有人对武三思节制,朝政会立即被武三思全盘掌握。

  宋璟听到这里,他忽然一阵明悟,但话到了嘴边没有说出来。

  自己劝说王画还有一点把握,可劝说张柬之,知道是徒劳。叹惜了一声。

  听到宋璟的叹息声,另一个神龙政变中的功臣杨元琰也忽然有所悟,说道:“我明天向皇帝请求出家为僧了。”

  敬珲本来苦恼当中,听到他这句话,不由笑了起来,说道:“那么我一定向皇上劝说,剃去你的胡头,看你做和尚的模样。”

  杨元琰有可能祖先有胡人血统,多须,长相很象胡人,这是敬珲以为杨元琰开玩笑,他也开起玩笑。

  然而杨元琰郑色说道:“功成名就,不退将危,这是我的真意,非是开玩笑。”

  敬珲愕然。

  宋璟走了过来,说道:“王画此举真正用意,何尝不是保全各位王公。”

  敬珲听了先是不解,然后大笑道:“宋侍郎,我知道你与王画交好,可不能这样颠倒黑白,为一个小人辨护。”

  宋璟听了勃然变色,郑色道:“平阳王,何出此言?”

  他是说好话,并且他直觉到王画隐隐含有退让一大步,有避免灾难与自保之意,同样对张柬之等人抱着敌意,可没抱着杀意。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主要现宋璟对张柬之等人也没有原来那份好感了,特别是神龙政变前一段时间,这些王公们用自己做了枪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却借机发动了政变,这一切当时王画用了隐晦的语言写了奏折上书时,他还笑王画多疑了。

  事后张柬之对姚元之的态度,还有对血字营士兵的态度,也让宋璟颇为不齿。

  宋璟说完后还感到不解恨,再次说道:“不知进退,你们还远远不如一个毛头小子!”

  看到宋璟与张柬之敬珲等人发生了争执,大臣一起停了下来,武三思兴致勃勃地走过来,这群自命为清臣的人发生了内讧,难得,要瞧瞧热闹,过来拉长声音说道:“哟,各位平日关素十分融洽,这是为何起了争执?”

更多精彩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