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忠奸难辨(下)

  纣王和费仲、尤诨,他们就没想到姬昌造反的可能性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什么稀奇,只是我们作为局外者,又只是从字面上获取信息,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不可避免地窄了那么一点。

  西伯侯姬昌多大岁数了?

  原文说得清楚,姬昌死于纣王二十年仲冬,享年九十七岁。而现在是什么时间呢?

  纣王十八年春!

  这时姬昌已经九十五岁了!他刚到羑里的时候就已经是八十八岁高龄了。

  最初因为姜皇后的死,纣王对四大诸侯动了杀心,南伯侯和东伯候因此遭灾。西伯侯姬昌因为群臣保荐得以幸免,然后就一直被囚禁在羑里整整七年!

  这七年里,西岐方向乖顺得很,纣王要杀姬昌的心早就淡了。

  可是,姬昌这人就这么一直囚禁下去吗?囚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若是再这么囚禁下去,姬昌说不准哪天就老死了!

  不用你下杀手,人家自己老死!

  若是真出现了这种情况,你说西岐会不会造反?

  朝歌城硬生生把名正言顺的西伯侯姬昌囚禁至死,他的继任者会老老实实接受这个消息?

  所以,纣王早就有了放姬昌回去的想法。也正是因为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伯邑考来朝歌城纳贡之初才会那么顺利。若不是有狐妖出手,姬昌和伯邑考还真就会顺利离开。

  可是,姬昌正在逐渐变老这一点,并没有因为伯邑考的死而发生任何改变,所以纣王还得赶在姬昌老死之前做出决断。

  他的选择有三种,一是直接杀了姬昌,二是把姬昌一直囚禁到死,三是把姬昌放回西岐。

  这三种选择里,哪一种对纣王是最优的呢?

  当然是第三种,放了姬昌!

  放姬昌回去,已经是九十五岁老人的他,起兵造反的几率并不高。

  但若是姬昌回不去西岐,西岐的继任者十有八九会造反。

  阐教想着法子逼反姬昌,是想借姬昌的名望,他们不会让姬昌死在朝歌。对他们来说,如果有必要的话,让姬昌再活个几十年也不是难事。

  可是纣王呢?他不知道阐教的存在,他是要考虑姬昌的寿命的!

  费仲和尤诨两人是佞臣、奸臣不假,可要想当好一个奸臣,最重要的是什么?

  准确揣摩帝王的心思!

  所以他们两人才敢大包大揽收下伯邑考和散宜生的礼物,因为他们知道,纣王早有放人的意思,所缺的只是一个由头。

  而他们两个人,是可以充当这个由头的!

  至于伯邑考的死?

  对于玩政治的人来说,死一个人重要吗?

  所以,姬昌不但被赦无罪,还在尤诨的谏言下得了赏赐,从伯侯之爵位连跳两级被封了王爵!

  尤诨给姬昌讨赏的理由也很合理——给其他诸侯当榜样!

  你们看,姬昌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是有好处的,朝廷是会论功行赏的!你们也别闹腾了,乖乖老实下来,你们也能加官进爵!

  当然,这只是部分原因,另外的原因就是用这赏赐收买姬昌,为他这七年的囚禁做补偿,以免他真的想不通起兵造反。

  打一棒子给一枣吃,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还有第三点,他们还想着,将来西岐可以去讨伐其他叛乱的诸侯呢!

  于是姬昌不仅被加封王爵,还获赐白旄、黄钺,得了征伐其他诸侯的权力。纣王还赐他龙德殿筵宴,要他在朝歌城内夸官三日!

  姬昌得了赏赐,表面上当然是欢喜非常,心底里却是始终忘不掉伯邑考的死和那三张肉饼。不管是在宴会上,还是在夸官游街的时候,他都是在强颜欢笑。

  却说费仲和尤诨办成了事,心里没了挂念,对姬昌真正摆上了好脸。群臣中却有那么几个人,有了些别的想法。

  谁呢?

  比干和黄飞虎!

  一个是现在朝歌城的文官之首,一个是掌管天下兵马的武成王。

  他们想的,跟纣王还真就不一样!

  伯邑考来朝歌救人时,比干一开始就是闭门不见的,武成王黄飞虎也没露面。

  他们两人,还真就不愿看到姬昌就这么离开!

  因为他们俩个看问题比纣王多了一个角度,那就是姬昌的名望和影响力!

  阐教为何非要借西岐的势力起事?

  要的就是姬昌的名望!由他造反,名正言顺!

  若真是随便一个人造反就可以,现在北边的袁福通,东边的姜文焕,南边的鄂顺都闹着呢!找他们去不就行了,还等姬昌干嘛?

  纣王是帝王,从小长在王宫里,又是皇家贵胄,哪里能知道,姬昌在民间有着远超他伯侯之位的声望?

  他想不到这一点,比干和黄飞虎却是非常清楚。所以他们两人一直在担心那个万一,万一姬昌回去就反了呢?

  若是姬昌反了,引起的天下震动,可不是姜文焕和鄂顺能比得了的,也不是什么姬发或伯邑考能比的!

  所以,虽然他们两人与姬昌的私交不错,却并不愿看到姬昌就此离开。

  两个人商量了许久,直到了姬昌夸官三日的第二天下午,才由黄飞虎最终出手,给姬昌添了一难!

  这一天姬昌正在朝歌城游街夸官,被黄飞虎出面拦下,请到了武成王王府。在王府中,两人把酒言欢,一直在酒桌上坐到了晚上!

  然后黄飞虎给出了那个,看似为姬昌着想的建议:

  “如今贤王出得囚牢,又获封王爵,本是件好事。但若是贤王就这么夸官下去,只怕好事也变坏事了!”

  “如今大王行事不讲国法天理,只凭己身一时喜怒。今日他能赦你无罪还有封赏,你怎么就忘了当初无辜遭囚的时候?”

  “如今你夸官显耀,若有人暗中嫉妒进了谗言,你怎么知道明天不会再被降罪?”

  “贤王何不趁此时机,速速离了朝歌,离了这危机四伏之地,回去西岐,去享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呢?”

  “西去之路有关隘所在,持我这面令牌,你便可一路过关,畅通无阻!”

  姬昌与黄飞虎素来交好,他来赴这宴并无防备之心。黄飞虎又是故意劝酒,此时的姬昌早已有了醉意,如何还能清醒思考?

  他接了黄飞虎给的过关令牌,换了服装,连驿馆也没回,就这么由武成王直接送出了朝歌城!

  也正是他这不告而别,引出了一路追兵!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