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末世危途 34 逆天之火

  蒙古高原,横亘在曾经丰饶的黄河平原和荒凉的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地势、气候上呈过渡地带特征。

  平均1500多米的海拔并不是很高,但是,北部高原四季风势强劲,风、雨、雪、阳天气变化剧烈,如同昔日桀骜不驯的成吉思汗帝国,出牌无序,蛮横霸道,以得天下。

  蒙古高原作为西伯利亚大陆的屏障门户,暂时阻挡着南面的蝗灾之殃。然而,保住了西伯利亚植被生态的同时,自身却也承受着更为剧烈的气候变异冲击。

  如今,由于整个亚洲中南部植被荒芜,水土流失,使得高原过渡区的气候变化更加剧烈,无常。

  作为曾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如今却是冷热不均,干湿混搭。在5月春季,连绵冻雨和飘飞大雪往往接踵而至,伴随着夜间的寒冷料峭,使得一路行进极为艰难危险。

  通向蒙古高原深处的塔木罕山道,古老蜿蜒。早些年出于战备需要,经过拓宽修葺,可勉强通行两车交汇。

  孙赫一行,有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还有仅剩的一名斯拉夫人小伊万,共剩60名男女老幼,背包推车,在雨雪交加中,艰难地行进在这条山道上。

  开始的一路上坡,加上呼啸山道的顶头大风,让人步履维艰。最糟糕的是,一路寒冷冻雨,淋湿了所有人的衣服和所有的木柴,以至于人群没法停下来取暖休息。

  一旦停下,湿冷的身躯加上不时风雪交加,极易冻毙。人们,连同幼小的孩子,只能不眠不休地走着,走着……希望及早走出这寒冷地狱。

  而这样的状态,极其危险,孙赫和姬莹都有点焦急。

  在蜿蜒曲折的山道沿线,某一未知隐匿处,曾建有前俄罗斯的秘密战略导弹发射井。

  威力巨大的“萨尔马特”核导弹,对造成这场末世危机的蝗虫大军,却无可奈何。

  敌方曾费尽心思想要摧毁的发射井,如今,已荒废不堪。

  大断电之际,为防患于未然,国防部当局下的最后一道指令是回收所有战略导弹上的核弹头,集中储存保管,防止流入乱世,增添核辐射风险。

  当回收部队来到这处塔木罕山道附近的发射井时,所储存的发电机柴油已被值守士兵倒卖大半。剩下的一点柴油发电刚够打开厚重的井盖。

  回收部队取出10枚核弹头,弹体连同弹体内储存的液体燃料就留在了竖井里。厚重井盖没有电力,也没有必要再盖上了。

  渐渐地,将近十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发射井里倒灌入大量的雨雪浑水。

  贮存着数十吨液体燃料的弹体,经不住大自然的腐朽之力,在几个月前,开始泄漏液体燃料。

  “萨尔马特”是世界仅有的液体燃料导弹。得益于俄罗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高超的提炼技术,摒弃了传统剧毒又不稳定的偏二甲肼燃料,采用了俄国人引以为傲的5号升级版高纯度航空煤油。

  这种宝贵的升级版航空煤油无毒,稳定,不易挥发,常温常压也可长期保存。

  煤油比水轻,在泄漏过程中,逐渐浮上发射井积水,到达表层。几十吨的燃料煤油,在雨水的浮举下,很快在发射井平台洼地形成一汪“油池”。在一片荒野秘境中,散发出诡异的油光之彩。

  人们沿着山道,来到附近,被一股怪异的气味吸引了注意力。很快,大家就发现了这一汪油池和上面斜立的厚重金属井盖。

  起初,大家不明就里,都很疑惑这罕见一幕。有人猜测是废弃的石油设施,和地底渗出的石油。寒冷的冻雨本能地让人联想到点火取暖。

  人们把湿柴卷上布条,蘸取“石油”,再纷纷试着用打火石,打火机,火柴等点燃,却怎么也点不着这希望之焰。

  大家疲惫而绝望,准备继续上路。只是不知道这样不眠不休地状态还能坚持多久。

  孩子们有几个已经出现了体温过低的嗜睡反应,大人们知道,一旦睡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只能狠心打掐着他们,自己内心却也在绝望哭喊。

  难道这样的“油”不是可燃之物吗?孙赫心有不甘,幂思苦想中,突然,他想起了小伊万从伊尔库斯克带出来的“玩具”喷灯。

  从斜开着的井盖,他已经猜测到这里可能是导弹发射井泄漏的液体燃料。常识告诉他,军用高能燃料的燃点必定不低,不是一般明火所能点燃的。

  他叫小伊万拿出他的“玩具”,对着一段已浸透“石油”的木柴,打开了喷灯。

  “呼——”,喷灯瞬间喷出了高达700℃的火焰,足以达到航空煤油475℃的燃点。

  很快,那段木柴上的“石油”燃烧了起来。强劲的热量不惧雨湿,直到把木柴彻底烧成灰碳。

  燃烧的火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没过多久,数堆篝火在绵绵冻雨中顽强地生起。

  即便到了夜晚,雨雪轮流降临,也再浇不灭这逆天机的人间烈焰!

  再次劫后余生的人们,在今晚,在怪味刺鼻的篝火旁,在漫山飘雪的寒冷中,在潮湿冰冷的帐篷睡袋里,顽强地挣扎存活了下来。

  这次扎营,一直持续了四天,直到雨雪短暂停歇。

  人们之前搜集了好多水壶容器,现在只留下几个装水,把其他大部分都罐入这宝贵的“石油”,留待后面的风雨旅途。

  趁着雨雪暂歇,孙赫号召众人抓紧赶路,尽早走出这段风雨交加的北部高地。待进入地势平缓的戈壁高原区,天气也会平缓一些。

  临走时,大家望着这一汪救了他们命的油池,颇感惋惜,只恨没有更多的容器把它们都装走。

  姬莹却有不同表情。她拿过小伊万的喷灯,走到池边,“呼”地火舌喷去,瞬间点燃了整座油池!

  高能燃料迸发出巨大能量,很快,油池大火越烧越旺,金属井盖也渐渐被烤成赤红。附近温度可怕上升,催促着人们不得不渐行渐远。

  “上个文明的东西,早晚都会消失。我早点让它消失,免得它再污染大地!人类跟自然,要学会重新开始相处了!”姬莹平静地说道。

  逆天大火两天后才熄,彼时,孙赫一行已经走出了雨雪交加的北部山区,来到了高原上地势平缓的戈壁旷野。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