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八章长安城

  江筝海驾驶飞舟来到长安城上空,远远望去,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傲然矗立在巨城中间,这座山峰就是琅琊峰。

  飞舟的急速下降,城池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辽阔,一眼望不到边。庭院、茶坊、酒肆、如乱石般密密麻麻,鳞次栉比,街道纵横交错。

  绿瓦红墙之间,突兀横出的飞檐,高高飘扬的商铺旗帜,粼粼而来的车马,川流不息的行人,无不发出震天的喧闹声。

  江筝海不禁吞了一口唾沫,他从没见过这么庞大的城池,可以容纳五十万人口的城池果然是不一样。林立的楼阁屋顶的琉璃瓦,连片反射着金色光芒,犹如金色的汪洋,令人惊叹不已。不过城池内还有大片的空地,代表着这处城池的人口还及达到饱和状态。

  长安城,江国都城,也是第一大城,常居人口三十万,城内繁花似锦,确实壮观。

  飞舟在长安城上空向前滑行,城下百姓不时有人仰望惊呼。

  没过多久,江筝海飞到了长安城的中央,近距离观察琅琊峰。

  琅琊峰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一块巨崖直立,另一块横断其上,直插天地山腰,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

  原先的琅琊峰没那么高,而现在高了不少,这是因为琅琊峰已经从一阶上品灵山进阶到二阶下品灵山。

  琅琊峰的东面是江国的皇宫,由十数个宫殿组成的宫殿群落。琅琊峰的南面是供奉阁,西面和北面是坊市。

  江筝海驾驶飞舟向琅琊峰南面的供奉阁飞去,停落在供奉阁的广场上。

  供奉阁是一座巨大的庭院,庭院依山而建,有两口一阶灵眼。庭院由十多个庭园组成,庭园中众多假山、怪石、水池装饰,十分的漂亮。

  江筝海跳下飞舟,伸手一招,浮在空中的二阶中品飞舟,先是化成一团蓝光,随后急速变小,回到了江筝海的手中。江筝海随即将飞舟收入储物袋。

  江筝海站在广场的青石板上,呼吸着冰冷的空气,心中有些彷徨,又有些激动,没想到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将长安城建成这等规模,一定付出不少努力和汗水吧!江筝海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十六爷,您来了。”一位身形略胖,身着黑色长袍的中年修士,带着五、六名修士前来迎接,笑眯眯地说道。

  “贵发,你不是管理着旁边的坊市吗?怎么在这里。”

  钱贵发:“二十三小姐带着大部分供奉阁的成员去清剿东宁泽的妖兽了。”

  江家占据的东部荒原并不只有三百多座灵山,地盘上还有两处险地,这两处险地加起来有八十多座灵山,所以江家在东部荒原的地盘上共有近四百座灵山。

  两处险地中最大的就是东宁泽,东宁泽位于江国的东北面,有五千里方圆,大概有六十多座低阶灵地,灵地分布的密度是非常高的,要知道东部荒原的其它地方灵地分布的密度非常低。有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只有数座灵山。

  东宁泽看似沼泽,表面拥有许多陆地浅滩,可实际上却是巨大的湖泊上有上百座小岛。

  东宁泽中妖兽众多,不过都是低阶妖兽,修为最高不过是一阶巅峰修为,没有二阶妖兽,而且大部分都是水系妖兽。

  以前东宁泽是东部荒原的散修获取修练资源的地方,是历练的好地方。

  江筝海问道:“进展到哪种程度了?”

  现在江家要想利益最大化,只有清巢东宁泽的妖兽,占据东宁泽的六十多座低阶灵地,然后将其开发出来。

  东宁泽水灵气浓厚,是水系修士的修练圣地。

  钱贵发:“二十三小姐招集了两千多位练气期修士去清剿东宁泽的妖兽,进展很顺利,现在应该接近尾声了。”

  江筝海又问道:“另一处险地也清剿了?”

  钱贵发:“早在半年前就清剿了。”

  江筝海:“在东部荒原,我江家直属的低阶灵山有多少座?”

  江筝海原先统治的三百座低价灵山并不是全都被散修和小家族占据,有一些是被妖兽占据。

  钱贵发回答道:“三十多座低阶灵山加上两处险地的八十多座低阶灵山共有一百一十多座低阶灵山。”

  江筝海:“我记得供奉月阁共设了六个分堂管理三百多座的低阶灵山,现在多了八十多座低阶灵山,是要再增设分堂?”

  钱贵发:“是的,现在有近四百座低阶灵山,小姐决定再增设两个分堂,尽量做到每个分堂管理五十座低阶灵山。”

  江筝海:“坊市和供奉阁,你都要管理,你一个人忙的过来吗?”

  钱贵发:“当然忙不过来,十六爷,您可得为我做主啊!”

  江筝海:“你想管理坊市,还是在供奉阁做事?”

  钱贵发:“当然是坊市。”

  江筝海:“我会留意的。

  你给我安排一间静室,我要休息。”

  钱贵发:“是十六爷,您跟我来。”

  一处宫殿内。

  江山穿着龙袍躺在摇椅上,悠闲的摇晃着,旁边有一位柔美婉丽的宫女正给他捏腿。

  这时,恭敬的站在边上的平安问道:“国主,您为什么要建立内阁?这不是变向的分走你的权力吗?你就不怕他们造反?”

  江山:“只要江家在,只要族长在,谁敢造反,活腻了吗?

  有了内阁,省了我好多事,不用天天上早朝了,也不用天天处理政事,多好的事啊!

  人就要及时享乐,不枉在这一世上走一回。”

  平安:“国主,这几天堆了很多奏折,您还没批阅呢?”

  江山:“你念给我听。”

  平安:“是,这三年来,东方国度不断有百姓迁徙过来,到目前为止我江国人口已经突破到三百万,六郡已经基本饱和了。

  内阁认为不能再安排百姓迁徙到六郡,觉得在再增设两郡的想法已经成熟。”

  江山:“增设在哪啊!”

  钱贵发:“在江国的东面。”

  江山懒洋洋道:“准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