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姐姐的工作

  “姐姐,这次可算愿意去了?”李佳奇嘴角带笑调侃。

  “讨打!”李佳佳作势要打弟弟。

  李鸣订婚时,自己女孩子未嫁,作为男方好友参加婚宴不合适,不过现在大事已定,作为朋友去李鸣家聚会,就没有顾虑了。

  李佳佳听出弟弟的调侃下的意思,李鸣确实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可错过就错过了,本姑娘又不是没人要。

  本姑娘可是现代女性,不打拳,但也是独立女性,自尊自爱是必须的。

  张禾回到果园,直奔餐厅,路上钱月就留言,热好菜等他回来。

  吃货的吃相自不必说,吃完饭,两人去水库边遛弯。

  “黑鱼肉真不错,可惜没亲眼见到!”

  张禾转过头,“李鸣,再搞条黑鱼给我爽爽?”

  李鸣示意他看自己嘴型,“滚”,他只好讪笑。

  那条黑鱼少说长了十年,加上有一个水库的食物给它吃,才长这么大,李鸣从哪里找第二条这么大的黑鱼?

  到水库边,遇见一群孩子在捞鱼,鱼昨天没抓完,看孩子们的欢呼,收获不少。

  放干水的塘底,没啥危险,李鸣就没制止,两人在岸上的树下看着。

  张禾不同谭成,怕脏怕累,没兴趣下去玩泥巴。

  “堤坝的挖机干啥的?”张禾叼着草问道。

  “那是挖塘泥的。”

  李鸣和李爸说了计划,今天他就请回挖机了,效率就是高。

  按计划,挖机先将水库岸边的杂树挖掉,同时挖坑放塘泥,接着平整塘底,将山谷的荒田挖平,将淤泥挖到岸上。

  可别小看塘泥,它的肥沃程度不比农家肥差,晒干就用来种桃树和柳树,最好不过。

  接着修环湖小路,用干掉的塘泥,种柳树和桃树。

  整个工程完成,水库被改造成人工小湖,丰水期水面能达到15亩。

  工程量很大,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挖土作业,种树可能得等到9月入秋。

  江城的秋天,台风季节都没过,倒不怕缺水,种树的成活率很高。

  张禾听着李鸣对果园的规划,一脸羡慕,沉默的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

  李鸣踢踢他屁股,“别装深沉了,你也可以买个果园,请爸妈过来安家。”

  张禾老家在彩南高原,地无十里平形容得很贴切,不过张爸很早就发家,搬到理都,安家理池边的别墅。

  李鸣大学时去过一次,可羡慕死了,被刺激不轻,毕业时豪言也要住上别墅。

  那地方的有钱人,都往外移民,张禾爸妈一定要张禾出去。

  阳城是一线城市,各方面条件也不必澳洲差,李鸣很是希望好友也能安家这边。

  好一会,张禾才说:“看看再说!”

  李鸣看出他动心了,换个话题,“你也该收心了,有了老婆孩子,还怕爸妈不愿意过来?”

  张禾这人吧,回到阳城,就乐不思蜀,夜夜笙歌。

  李鸣和谭成都成家了,就他在外面浪,当然得劝婚。

  看着张禾玩得嗨,真的不忍心他一直单着。

  傍晚李七一家来到果园,李鸣一家人接待。

  谭成和宋涵涵一早就回去上班,程子琦对生鲜小店很上心,也跟着回去了。

  李世达到江城后,自信心高了不少,发挥几十年教书的口才,和李七打成一片。

  干脆分两桌,聊得嗨的汉子一桌,女家属一桌,互不干涉。

  李鸣喝到一半,真干不过海边的汉子,偷溜到客厅吹空调。

  李秀一个人进来,有点严肃,李鸣连忙坐正,“姐,你想说啥?”

  姐弟两感情一向很好,李鸣高中时,周末能吃到肉,全靠李秀按月打钱。

  等李鸣上大学自己打零工,才没拿李秀给的生活费。

  弟弟上大学也长大了,李秀很自然的听弟弟的意见,有什么大事,都找李鸣商量,当年找的姐夫,李鸣就没同意。

  李秀悔不当初没听弟弟的话,还好弟弟现在出息了,才将自己带出农村。

  “阿鸣,江城这边粽子卖8块钱,甚至十块钱一个。味道还没我们家的一半好吃,我想重新卖粽子...”

  李鸣没有打断,鼓励她说下去。

  “这些天,吃了羊角粽的本地人,都说好吃,生意做起来肯定不差。”

  结婚的女人也要工作,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

  这几年李秀生孩子花男方的钱,受了不少气,在老家坐月子时,家婆都没帮过一次,却不停辱骂人。

  搞得李秀现在不自信,脾气也暴躁不少,婚前的她,可是出了名的温和性子。

  “这想法很好,不过没有材料,爸妈也老了,也包不了几个粽子。”

  羊角粽用野菠萝叶包的,叶子要巴掌大才能用,果园附近根本没有。

  老家之所以有多又好的菠萝叶,全靠村民种在坡地边做护栏的。

  野菠萝两边叶子都是刺,背脊也是一排倒刺,牛羊鸡鸭不敢碰,村里人都出去打工后,没人管理,再加上野菠萝吃到地里的养分,才长得特别大。

  江城这边都是平原,加上经济发展好,没发现幸存的野菠萝叶。

  总不能包粽子,还要跑回老家割叶子。

  爸妈也老了,包粽子也要带老花眼镜,偶尔做来吃还好,长期做不来。

  李秀心头一想,也知道不可行,自嘲道:

  “一孕傻三年,我这脑子不管用了。”

  “农家乐今年不好搞。”

  不过现在果园大改造,农家乐是搞不起来的。姐弟两一时沉默下来。

  姐姐是一定要出来工作的,李鸣想了一会,拍腿道:“有了。”

  “姐,我给你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李鸣起身到门口,叫张禾回来。

  “张禾,我姐去海鲜加工厂干活怎样?”

  中转站名头不够响亮,改成鸣禾公司江东海鲜加工厂,简称海鲜加工厂。

  张禾想了一会,“那就直接管理整个工厂,当个厂长。”

  李秀笑着推辞,“我就当个女工就好,可没能力担大任。”

  海鲜加工厂计划招聘5-10名员工,负责分拣、清洗、包装海鲜,运输由车队负责,财务由鸣禾总部统一处理。

  李秀在阳城打工时,当过制衣厂的管理,只管理加工厂不到十个员工,肯定没问题。

  “姐,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见她信心不够,耐心给她介绍加工厂业务和工作安排。

  张禾也算她弟弟,有两个老板支持,她就答应下来。

  “姐,我给报个培训,你下个月考个驾照。”

  子鸣果园到加工厂不到20公里,骑电动车也能上下班,不过还是开小车安全方便,更有利于提高她的自信心。

  通过冯昌齐的介绍,不到10分钟就定好驾校的事,李鸣也给李世达报了名。

  李爸这些天喜欢钓鱼,以后免不了开车出门钓鱼,有驾照自己开车方便。

  李秀都听他的安排,有弟弟当大树就是好,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她可没矫情拒绝。

  外面传来孙子鸣的哭声,李秀只好出门去安慰小家伙。

  孙子鸣起名时,字取自李鸣的鸣,李秀希望他也能和舅舅一样有出息。

  李鸣那会还开着奶茶店,没帮到家里多少,这名字的来头,受之有愧。

  买了果园,程子琦起名子鸣果园,也刚好和小家伙同名,一家人的缘分更深。

  现在程子琦喜欢孙子鸣不得了,之前觉得小女孩可爱,只想生个小姑娘,这两天又念叨,生个男孩也不错。

  那就儿女双全。

  作为客家人的李鸣,觉得只要养的起,经济条件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就多生几个,只要程子琦同意。

  自己又生不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