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皇子是前朝余孽

  大散关。

  梅氏的人手潜伏在这里面已经以后了大半个月,自从凉州一事被王曲搅合之后,梅氏接到京城密探传来的消息,得知高氏之子将要来到这边驻守,他们已在磨刀霍霍。

  “杨宝柱中风了?”

  从城中百姓的嘴里听说这一件事之后,梅氏之人皆有些沉默。

  “报应!”有人冷冷说道。

  “那现在该怎么做?”

  众人望向头领。

  这一次的复仇行动,是为多年前高氏打乱了梅氏一族的谋划所作出的报复。

  然而现在高氏之子杨宝柱已经中风,可以说是生不如死。

  沉吟片刻,领头的队长终于发话:“按照计划执行,打开城门,迎乌蒙铁骑入内!”

  这是他们与乌蒙先前所谋定的计划。

  “现在杨承文城破兵败,已经成了落水之犬,而杨宝柱又已中风,只剩少主驻守的潼武城无恙,大周皇帝定会将少主封为太子,这样一来……”

  “梅氏复兴指日可待!”

  梅氏之人极为兴奋的谈论道。

  “可惜少主不知道实情,竟在凉州城搅乱了自家人的计划。”

  “这不怪少主,他本身不知情,不知道自己身上流着前朝梅氏皇族的血。”

  “其实凉州之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至少少主会因为平定祸乱,而获得大周皇帝的信任。”

  聆听下来,这一群梅氏之人竟是将大皇子王曲,当成了他们梅氏的后人。

  躲在城墙旁边一处小摊下,年轻的小卒乍一听闻这个消息,心中惊骇万分的同时,也不由微微颤抖。

  “大皇子是前朝的人,那他岂不是……内奸?”

  知道自己偷听到了惊天秘密,小卒脸色惨白,越发谨慎,生怕弄出一点儿动静,会被梅氏之人发觉,将自己灭口。

  难怪只有大皇子驻守的潼武城没有受到袭击,原来是前朝余孽和乌蒙合计好的。

  “时间不多了,其他的弟兄在为我们拖延时间,趁现在赶紧开城门!”

  梅氏的人已走到城门处,搬开城门后面堆砌的沙石。

  趁着梅氏之人打开城门,小卒连忙悄悄离开。

  翌日午时,王曲正在潼武城内,思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再次发生。

  “大散也被攻陷了?”便是早有了心理准备,王曲听说整个过程,仍是有些震惊。

  乌蒙不擅攻城,楼征自攻下蒲津城以后,已经失踪数日,按理来说,大散关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可以调养生息才对。

  “大散是怎么沦陷的?”

  作为城中地位最高的人,王曲有权利知道一切。

  但从大散那边逃出来的几个守将,都以一种怀疑的态度看待王曲。

  特别是驻守大散的主将,一副看待奸细的眼神,冷冷注视着王曲,“殿下纵然身俱梅氏血脉,也应知道自身还是大周的皇子,缘何做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

  王曲楞了一下,转头望向一旁的李巡,后者不敢与他对视,想来是对于大散守将的话颇为认同。

  稍加思索,王曲失笑:“我做了什么?”

  面对来势汹汹且不怀好意的大散守将,他仿佛没有丝毫的惧意。

  这一点,令李巡若有所思。

  大散的守将却愤怒的指责:

  “你为了储君之位,不惜以江山百姓社稷为筹码,与梅氏合谋,现在三城只剩潼武,而其余两位皇子兵败,陛下定会误以为是你有能耐守下边城。”

  “可是杨承曲,你自来到边关,可曾做过什么有利于守城之事?”

  “你心知肚明!”

  他黯然道。

  王曲听下来,也算略微明白了一些。

  “既然将军言之凿凿,说我是梅氏的奸细,想必有十足的证据能够证明,请出示——”

  王曲摆了个“请”的手势。

  他也很想看看,对方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见他到了这个地步还在嘴硬,大散的守将略微一愣,心中蓦地有些荒唐的认为,兴许是自己部下听错了。

  当下,他转身望向身后的小卒。

  他这一举动,其余人也都看出,一切缘由皆来源于这个小卒。

  众多目光的注视下,小卒心中揣揣,咬咬牙便将自己偷听得的消息说出来。

  描绘得极为逼真。

  王曲一时间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摇头。

  “仅凭你偶然偷听到的一句话?”

  他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哂笑着摇头不止。

  潼武这边的守将通过这段时日的接触,对于王曲的感官不算太差,也觉得这个所谓的证据,过于浅白无力。

  原本隐隐倒戈的李巡,这会儿出来劝和:

  “殿下自来了潼武之后,未曾做过什么出格之事,廉将军或许是误会了!”

  作为仅剩的最后一城的守将,李巡自知身负重担,这时候绝对不能再有内乱。

  “殿下也请息怒,廉将军守城疲惫,又乍一听闻这个消息,情绪失控也是情理之中。”

  李巡的话,渐渐将两方安抚下来。

  王曲倒没怎么动怒,只是冷冷说道:“所谓偷听来的消息,焉知不是梅氏故意设下的陷阱,为的就是引发潼武内乱,轻易攻破三城的最后一城。”

  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廉鄱听完,陷入沉默。

  而他身后那个传递消息的小卒却是脸色惨白。

  他传来了假消息,险些酿成大祸,于军中可谓大过。

  王曲并不清楚按例该怎么处罚,这些人不是他的部下,准确来说也不应由他来惩处。

  “大散关破,你们心急之下想找借口嫁祸他人,最后连自己都信了这所谓的证据。”淡淡说着,王曲抬起头,目光扫过大散关逃出来的守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如何处罚,你们事后自行受过。”

  说到底,大散关的守将守不住城关,自知难辞其咎,就怀抱着一丝侥幸,催眠自己将猜测当成事实,过来声讨自己。

  可是一个小卒偷听来的一句话,根本不足以将他定罪。

  而函廊关这里,也没有人拥有足够的权力惩治他。

  说罢,他便没有再理会这些人,转头望向李巡,问道:

  “李将军,大散关城破之后,这次转移过来了多少兵力?”

  他原本不想过问,但显然,现在不问不行了。

  “廉将军带来了一千人数!”

  李巡笼统的说道。

  剩下的一些,要么分散出去还没回来集合,要么已经下落不明。

  事实上,乌蒙的兵力也很涣散,即便是乌蒙国主自身掌控的军队,人数也不会太多,所以每一次征伐,都需要调动其余部落的兵力,整合起来才是大军。

  按理说拥有十万兵力的大周,在城墙上面防守不擅长攻城的乌蒙军队,并不怎么吃力。

  可函廊关的防守线太过于狭长,乌蒙骑兵又十分灵活,一旦兵力分布不均衡,就会败于声东击西之计。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