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

  见武威公主一脸不忿,拓跋川心里直叹:“哎,大单于怎让我护卫武威殿下呐,让我做内行阿干,本以为喜事,却不曾想,竟成了大单于和殿下的传令人。”</p

  可叹气归叹气,拓跋川可是知道拓跋焘对武威公主的喜爱,只好对其道:“殿下,夜已深,陛下今日已早早的去椒房宫就寝了,殿下可还要前去?”</p

  拓跋清怜脸色一阵青红,被拓跋川的一番弄的是又气又羞,这椒房宫,她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吗?那是历代妃子的住所,像贵妃以下并有些地位的妃子,都会被冠称椒房x氏,可以,椒房宫,那是皇帝行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的地方,她能不羞吗?</p

  顿顿脚,拓跋清怜气呼呼的返回宁宫住所。</p

  第二日,鸡鸣时分。</p

  色微亮,文武百官就已聚在皇宫外候着,时候一到,百官入宫,但却不敢乱行,一路来至正殿外,簇无名,大魏官员皆称正殿,此时早已有十数人在慈候,这些人无论是何官职,都有一个统一的加官,为散骑常侍,或是侍中,可入禁侍奉,因垂是不用在皇宫外等候。</p

  此时,距离朝议已近,无数北魏肱骨之臣齐聚一堂。</p

  此中人可以是老少皆有,比如,有一人年约五十多岁,别看胡子邋遢,披头散发,此人可是北魏名将长孙道生。</p

  再看一年轻,才十四岁,稚嫩的脸蛋上还有些迷糊那,这人也是北魏名将,名叫贲敕文,到贲敕文知道的不多,但到封敕文就有些人知道了,此人,就是封敕文,年纪轻轻,稚嫩如此,竟能朝堂议事,不得不门荫很重要,受家族门荫,年纪,初入官场便是中散大夫,这掌论议政事的存在。</p

  像此时任尚书的安原已官升司徒的崔浩,还有因辅佐之功,升任立节将军,赐爵为灵寿侯,征讨并州反叛的胡人而升任侍症吏部尚书,掌管南部奏事的古笔,嗯,这古笔,就是素有笔头笔公之称的古弼,其人之才,不亚于曹之荀彧,后来改名古弼也正是因为他的辅佐之才,当然,并不止这些,可以,此时能参与议事的无一庸才,只是有些人比较贪罢了。</p

  文有崔浩古弼等人,武有长孙道生达奚斤助灭北凉的秃发破羌(源贺)等等,还有着被誉为第一蛮子,时常御驾亲征的拓跋焘,仅是见此一幕,便可知北魏的强大的,更何况那一群正在赶来的中郎将和散骑常侍们?</p

  乍一看,那些正在赶来护卫宫廷的人不咋地,没啥将军风度,但若知道,其中可是有着万度归以及虎贲中郎将韩茂等人,这些可是北魏即将扬名的将领。</p

  随着宿卫林立,正殿大开,永安公刘罗辰以及议事诸王这才缓缓而来,至于为何刘罗辰敢和诸王一同时间前来,因为人家是国舅姥爷啊。</p

  随着诸王到来,此时大太监宗爱还不知道在哪个疙瘩和泥巴那,一个不知名的黄门出令,浮尘啥的倒是没拿,不兴那一套,双手抱前,朝着百官吆喝一声:“子朝议,百官进殿!”</p

  这吆喝着,他也不敢走,往旁边一站,那就是他的位置了,啥时候下朝,他啥时候走,这苦逼的黄门哟。</p

  随着黄门的吆喝,分成两派的百官开始拾阶而上,一边互相吹胡子瞪眼,但吹胡子,汉人怎么也比不得胡人,因为胡饶胡子大呀,其实,要不是胡汉不合,不得,北魏都一统中原了,但也因此,给了唐朝一个机会。</p

  随着百官入殿,排排站,按官位都站好咯,从殿后先是出来八个带着兵器的侍卫,这八人不得了,是拓跋焘的八大常侍,来大千卢鲁元于洛拔达奚兜长孙兰邓权长孙石洛豆代田这八位,这八位是日夜守卫拓跋焘的,其中长孙石洛是个老头,他就是长孙突的爷爷,还兼职着羽林郎。</p

  长孙兰吧,也是个老头,他本身的官职是中散大夫还是长孙翰的弟弟,但拓跋焘就喜欢他,让长孙兰掌管他所用的兵器,嗯,掌管子武器,并赏赐十分优厚,这八大常侍长孙家就占其二,可见,长孙家,不得了,嗯,达奚家也不得了。虽然就出了个一个王,达奚斤(奚斤),但耐不住人家拓跋焘喜欢用达奚斤啊。</p

  八常侍站立在???呃......但且称为龙椅吧,虽然此时并没有龙椅一。</p

  等八常侍站好,后面出来几个太监和宫女,这是掌扇的,打着谑(穴)站在龙椅前后,拓跋焘这才一身冠冕,伴随着前后侍奉,悠哉悠哉的打着哈欠出来,见其模样,显然没少在椒房宫灭杀子孙。</p

待其坐至龙椅,下方百官参拜,这一下,又是两种不同的礼,胡人行胡  饶礼,汉人行汉饶礼,但见左边汉礼,右边胡礼,拓跋焘那,也习以为常了,待叫一声起身。</p

  只见右边的武官们从身后取出一个东西,嗯,马扎子,摊开来往地上那么一放,就坐上去了。大魏的朝堂,谁和你站着上朝啊?</p

  嗯,那边的汉人官员又开始吹胡子瞪眼了,忿忿不平的伸吧打吧地面,就地跪坐,看其膝盖,也是脑子灵活,知道垫点东西。</p

  这一下,右边坐在马扎子上的胡人比跪坐的汉人高出一头不止,汉人官员瞪他们得抬着头瞪,也是他们死脑筋,也不知道带个高点的垫子来。</p

  待百官坐好,文官手里也没什么朝笏,衣袖里取出一卷书帛,打开放置地上,嗯,朝笏也是比较容易记事,现在有了书帛,殿中也有记事的,就偷个懒吧,看看百官侧面案几那边的几个就是,等他们记下来事情,到时候会拆分职责送往各府,要是怕记事的给写错,你自己再记记吧。这殿中记事的,可以理解为秘书。</p

  但这记事的,不是殿中给事,殿中给事是参与朝议的,不是记事的,这些记事的,可以叫做朝吏,记事不议事。</p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