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2 过度卷 (二) 女人

  徐攸之消费了两千点兑换积分,将身体素质全面地提升之后,回到了现实世界。

  幻听不期而至,让徐攸之甚是心烦。

  此时的他已可抵御幻听的折磨,但是苍蝇整天在耳边嗡嗡作响,也是令人十分不爽的。

  只要进化生命层次,徐攸之就能摆脱掉幻听。

  可这个时间遥遥无期,他还是想尽早地解决这个麻烦。

  徐攸之想起了在梦境中结识的李大爷。

  二人相约在现实世界中见面,治疗徐攸之的幻听症。

  徐攸之回想了一下,他还记得李大爷告诉自己的家庭住址,当即动身前往。

  徐攸之睡了一宿火车的卧铺,又坐了两趟班车,终于到了李大爷养老的小镇。

  他敲开了一个小院子的大门。

  开门的却是一个中年妇女。

  徐攸之感到奇怪。

  李大爷在和他的聊天中,提到过自己的姑娘儿子都不在身边,而老伴去世多年,家里就自己一个人居住。

  眼下是什么个情况?

  尽管心有疑虑,徐攸之仍保持基本的礼貌,露出一副温和的笑容,“请问李大爷在家吗?”

  “在,你是?”

  “哦,我是李大爷的朋友,特地来看望他。”

  徐攸之一听真有李大爷这么个人,大喜过望,刚才的疑惑立刻抛到九霄云外。

  “朋友?”

  中年妇女本来就觉得纳闷,一个年轻的陌生人上门找自家的老爷子,现在又自称是朋友,心里面更奇怪了。

  “没错。”

  徐攸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你当然不知道了,这是我们在梦世界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请进。”

  中年妇女将信将疑地看着徐攸之,最终闪开了身子放他进来。

  在前面带路,走到屋门口的时候,对着里面大喊道:“爸,你有个朋友来了!”

  徐攸之恍然,原来这位中年妇女是李大爷的女儿。

  徐攸之兴冲冲地进了屋,却只看到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头。

  这个老头衣着有些邋遢,不是他认识的李大爷。

  徐攸之左顾右盼,恨不得长了双透视眼。

  “你找什么,人在这儿呢!”

  中年妇女怀疑徐攸之的眼神有问题。

  徐攸之挤出一丝笑容,“大姐,你家还有别的李大爷吗?”

  “你啥意思?我有两爹不成?”

  中年妇女觉得自己被人羞辱了,有点恼火。

  “我不是这意思。”

  徐攸之这个年纪女人的厉害,一旦发起飙来,自己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立马解释道:“您的父亲不是我要找的李大爷。”

  “可我家就这一个老人,街坊邻里都叫我们家老爷子李大爷。”

  中年妇女这才知道徐攸之是找错人了。自家老头腿脚不好,在这个院子里呆了十多年,哪能认识什么年轻人。

  闹了一场乌龙?

  徐攸之不甘心,便和中年妇女对了下地址,“XX市XX镇XX街道108号……”

  “是啊,这就是我家的地址。”

  “您的父亲年轻时是一名中医吗?”

  考虑到李大爷可能在梦世界中改变了容貌,徐攸之这样问道。

  “不是,就一普通的下岗工人。”中年妇女不耐烦地道。很反感徐攸之问这问那的行为。

  这个老爷子自始至终没发一言,看其呆滞的眼神,多半患上了老年疾病,意识不清醒。

  根本不会是自己认识的李大爷,何况信息不对等,这位中年妇女又没必要欺骗自己。

  刚到这儿,徐攸之双手合十,做了个请原谅的手势,“那好吧,打扰了,地址可能让我抄错了,抱歉。”

  说完,转身退出了屋子。

  中年妇女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莫名其妙地被人私闯了民宅,害的菜炒了一半都糊了。

  把徐攸之推出了大门外,‘哐当’一声划上了门。

  搞得徐攸之尴尬不已。

  徐攸之想不通为什么地址是对的,却没见到李大爷本人。

  李大爷是个严谨的人,做人秉持老一辈的原则,和自己的关系又不错,根本犯不上糊弄自己。

  至于李大爷会弄错自家的地址,这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人体那么多的穴位和经脉都记得清清楚楚,何况这点小事。

  要是自己家都忘了在哪,估计快步入老年痴呆症的晚期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徐攸之挠了挠脑袋,忽然想到李大爷给他讲的故事。

  当初樱也给李大爷留下了联系地址,但是当李大爷回到现实世界按照这个地址寻找时,却发现是一个不存在的地址。

  按理说,樱同样没有骗李大爷的道理。

  这就奇了怪了。

  徐攸之比较恼火。

  找不到李大爷,他现在也没有别的地方去,便突发奇想,打算到樱的地址去一趟,看一看这个地方是否存在。

  樱的地址也是从李大爷口中获得的。

  徐攸之算计着不多的存款,应该可以抵达目的地。

  以后的经费再想办法,大不了去打几天工,腰包就又鼓起来了。

  一天后,经过长途跋涉的颠簸,徐攸之来到了华夏中部的一座超级城市。

  游走在繁华的大都市中,徐攸之原本没报什么希望,可一番打听之下,真的找到了目标街道。

  李大爷不是说这个街道是假的吗?

  徐攸之好奇不已。

  “风月街365号……”

  徐攸之一遍看路边的门牌号,一边念叨着。

  终于,他走到了这条街的尽头,停在了363号的门前。

  由于这边一排都是单号,意味着365这个门牌号是假的。

  “为什么不再多建一栋楼房呢,这不就有365了。”

  徐攸之不免可惜,就差那么一点点。

  “你是要找风月街365号吗?”

  一个路过的女人听到了徐攸之的话,向后退了两步,站在了他的身旁。

  “额……是的。”

  徐攸之愣了一下。

  “我想我可能知道这个地方。”

  女人微微一笑,她戴着一顶镶着黑色花边的复古爵士帽,遮住了半张脸,从徐攸之这个角度,恰好能看到她的笑容,非常迷人,具有成熟女性的韵味。

  “真的假的?”

  徐攸之有点不相信,他从一号走到了363号,为了避免遗漏,连对面街道的门牌号也扫了一遍,都没找到这个365号。

  如今一个路人跑来告诉自己说她知道……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当然,没有人比我更熟悉那里。”

  女人信誓旦旦地道。

  “为什么?”

  徐攸之下意识地问。

  “因为我就住在那里。”

  女人附在徐攸之的耳边,吹了一股儿热风,骚气的样子有点像民国时期的风尘女子。

  徐攸之不在乎对方的挑逗,这对他来说没什么用。

  然而女人的话把徐攸之吓个不轻。

  “啥玩意?”

  徐攸之睁大了眼睛,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家就住在风月街365号,不信我带你去看。”

  女人拉起了徐攸之的手。

  卧槽!这也太主动了吧!

  长期缺少男人滋润的饥渴女人?

  可又有点不像,从那露出的半张脸中,能断定她是个姿色不俗的女人。

  徐攸之品会她的声音,和记忆中的完全不同。

  徐攸之挣开了她的手,膝盖一曲,矮下身子,看到了完整的容颜。

  皮肤白皙,唇色红润,目光有神,五官轮廓非常端正,是个难得一见的美女。

  然而徐攸之并不认识她,略有失望,便没了兴趣。

  “算了,我不想找那什么365号了。”

  徐攸之打算离去。

  “做人怎么可以三心二意呢。如果是我的话,不找到目的地,绝不善罢甘休。”

  女人挡在了徐攸之的面前,轻飘飘地道。

  这超乎了一个路人的应有的热心。如果再意识不到反常,徐攸之就成傻子了。

  徐攸之再次观察女人的样貌,可惜除了好看就没发现其它的东西。

  “你很缺男人吗?今天非要领家去一个不可?”

  徐攸之轻佻的说道。

  “你愿意这么理解我也不反对。”

  女人笑着说道。

  这个反应让人大跌眼镜,徐攸之本以为她会暴怒,谁成想人家根本不拿当回事。

  大城市的女人都这么开放吗?

  徐攸之嘴巴张得大大的,难以置信。

  心里大骂,简直是淫荡无耻,伤风败俗,丢尽了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

  她不要脸,索性徐攸之也豁出去了,“满足你的需求倒也可以,只是我向来没有付钱的习惯。不,你要支付给我人工费。”

  “这个没有问题。”

  当着徐攸之的面,女人竟然真的往他兜里塞了二百块钱。

  徐攸之一口老血没喷出去,他不过随口一说,对方就当真了。

  徐攸之看出了女人眼中的认真……不由得一个激灵,他可不想和哪个人扯上不必要的关系。

  便说道:“以你的条件,做这种事情是不用花钱的,你只要大街上随便一喊,大把人争相报名。或者在网上发个帖子,第二天你家的门前就会围上一个加上团。”

  “不,普通的男人太弱了,他们没这个能力。”

  徐攸之天旋地转,这是一个女人嘴里说出的话,太放肆,太有伤教化了,丫的从岛国来的吧!

  这句话细品之下包含的信息很多,起码证实了她知道徐攸之不是一个普通人。

  徐攸之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外表看上去确实比一般人强壮,但也没有那么夸张,有些健身教练的气势都比自己强大。她又没有火眼金睛,如何看出自己不一般的?

  “跟我走吧,你不会后悔的。”

  女人的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徐攸之情不自禁地跟在了她的身后。

  女人继续向前走着。

  “喂,没路了,你去哪?”

  正前方是一个绿化带,再往后是一条马路。

  “带你去我家,风月街365号。”

  女人不紧不慢地说道。

  徐攸之不屑地哼了一声,开什么玩笑,这条街已经走到尽头了,上哪找365号?

  女人突然回头说道:“我是共济会的人。”

  共济会,又称”美生会”,字面之意为“自由石匠’,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伦敦,是一种带宗教色彩的兄弟会组织。

  其起源于英国的四个分会组成一个总会。现代共济会起源于1717年6月24日(圣约翰日。)。中文“共济会”一词取其组织性质。其会员被称为“美生“(原意自由的石匠),这也是中文美生会的来源。从共济会诞生之初,阴谋质疑和反对之声便不绝于耳,最著名的便是天主教会与共济会的世纪战争,罗马教皇高举反共济会的旗帜两百多年,直到今天。最初的阴谋质疑来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共济会被怀疑支持了推翻君主制的运动。到了19世纪中期,摩根事件引发了美国的反共济会运动。

  共济会的理神论明显继承了诺斯提教派的宗教思想(基督教公开时期和基督教进行斗争的各种希腊化教派的总称,公元1世纪兴盛,4世纪因基督教压力而崩溃,剩余势力成为秘密宗教)。而除了诺斯提思想之外,共济会也包含了13世纪左右兴起的喀巴拉(犹太教隐秘哲学)、拉丁炼金术的诸多元素。

  近代共济会对于神的解释来自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对造物主的阐述,他们认为神是一位理性的工匠(理性的人格化),而宇宙是神——“宇宙的伟大建筑者”创作的手工品,宇宙的秩序(作品的外形)来自神赋予的理性,这个外在的宇宙称为大宇宙。

  而每一个人类都是宇宙的影子也就是神的复制品“小宇宙,然而由于材料的先天性的缺陷,这个复制品总是不完美的。然而如果人能够以理性为准绳,以道德为工具,不断地修正自身精神上的缺陷,那么最终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也就是完成了“内在神殿”的建造,成为完美的“石工导师”并且进入神的领域。

  共济会会员(“石工”)建设“所罗门神殿”的过程,象征着人追求理性和自身完善的过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奉行理神论的理想,共济会发起了启蒙运动并且在不到50年时间里迅速扩散到西欧、中欧和北美,建立起可以和天主教会匹敌的巨大体系。

  在隐蔽了将近1300年之后,天主教会再次面临强大的挑战,这令教廷十分恐惧。1738年,教皇克莱门斯12世命令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济会,违反者将被教会开除(共济会允许天主教徒入会,但并不积极鼓励),在18世纪后半叶教廷一直致力于打压共济会,至今双方的关系仍不怎么样。[1]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