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四二章 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之一)

  一场没有征兆、突如其来的大会在秦西的召开了。

  秦州城内,有一片荒废之地在两个月前被清理了出来,用煮熟的土夯出一个半人高的半圆土台,圆台周围是八堵回音壁,在安静的情况下,可以让一个稍微高昂地声音到达场内所有人的耳中,这里就是一个简易的纠评台,是一州议政之地。设计是巧妙的,筑造却颇为简陋,因为天策政权如今的经济条件还并不宽裕。

  国民议政会议之首杨国老,秦州附近都尉以上没有军务在身的诸将,县令以上文官,秦州的纠评御史与国民代表,本州的士绅,眼下聚集在秦州的有影响力的商家,还有辽晋两国的使者,一百多人聚集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显得有些拥挤,人人口耳低语,不知道张元帅为什么忽然要召开这样一个会议。

  想来应该是有大事吧!自天策唐军进入秦西,可从来就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召集这么多人,而且还是元帅亲自主持,这得多大的事情啊!

  石晋派驻天策的使者王溥,对这种场景尤其感到别扭,甚至有些茫然。

  虚岁才二十岁的王溥,在去年石敬瑭特开的恩科中,中了进士,正自意气风发之际,被派来了秦西,作为石晋派驻天策的使节——双方互派常驻使节,这是张迈创制的制度,并得到了石晋方面的回应。

  但王溥从来没这种经历,他翻遍史书也不见前例,以前历朝历代的使者,都是事务型的,有事派遣。无事返回,哪有无事而常驻的?王溥知道自己的任务属于草创,将来的前途也不知道会是如何,来到秦西,所见所闻都和自己以前书中读到的、洛阳城里见到的完全不同,仿佛这里是另外一个国家。

  可是这里几个月前,不仍然属于大晋么?

  而现在,天策的一国之主。竟忽然要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会议,还将外国使者叫来,这是要做什么?

  作为中原读书人的代表,作为石晋皇朝的代表,他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警惕。

  郑济和奈布这样大商人,在人群之中也低着头,显得无比低调。

  他们归附天策政权的时间不但比杨光远、安审琦这样的秦西降将早,甚至还远在沙州故旧之前。

  但是,他们在天策政权之下,没有任何足以依赖的政治权力。哪怕奈布从岭西就已经开始资助安西唐军,哪怕郑济有个兄弟跻身天策高层,但这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安全感。

  伴随着天策政权的扩张,他们的钱也赚得越来越多,甚至他们的商号,已经大到了自己会扩张的地步,郑家与奈家随便走出去的一个掌柜,到了成都辽东洛阳,也会受到礼遇。

  可钱赚的越多,他们心里就越害怕!

  不知道什么时候,当权者一个不乐意了,或者觉得他们的家族太大太肥了,决定要开宰了,那时候随便一点小事,兴许就能引发一场大祸临门!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中,一身戎装的张迈出场了,这段时间张迈经常出巡秦西各地,几乎所有纠评御史以及秦州父老都认得他,军中校尉以上将校。更是人人都曾和张迈或长或短地谈过话!但大伙儿从来没见他穿着得如此正式,头上没有冠帽,腰间却配着横刀。紧身的军服,贴腿的长裤、高高的牛皮靴子,大步流星地跨了进来。

  这一亮相,场中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场内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更有父老在张迈走过自己身边的时候,猛地匍匐在地,磕起头来。几个文人也想作揖、跪拜,张迈却已经如风一般走了过去,只有大唐的军人们腰杆挺得笔直。目视张迈,身躯却没有丝毫移动。

  这些都是天策唐军在秦西的中层将校。只看到他们的气势与体魄,耶律屋质就心中凛然,暗道:“天策果是劲敌!韩藏明的决断没有错!去年关中一战,就算没有漠北的消息传来,我们能否赢到最后也是难说!”

  他的思维只是一闪,就见张迈已经在纠评台居中的椅子中坐了下来。在他的左手边。是杨定国,在他的右手边,是郑渭。他坐下来后,两边的文武大臣才陆续就坐,将校们也倏地坐下,动作统一,好像练习过一般,反而是那些匍匐跪拜的人,赶紧爬了起来,神情略显尴尬。

  所有人坐定之后,整个会场忽然静了下来,许多人甚至连呼吸都在控制,唯恐发出一点声音,张迈的话声,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清清楚楚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头:

  “今天把大家都请来,是要跟大家参详一件事情。这里虽然不是凉州,国人议政大会、中央纠评御史多不在这里,我唐军精锐也大多外出,不在漠北,就在敕勒川,或在西域,或在关中前线,但这里有众多的父老,众多的商家,众多的老少军人,我想也足以代表军心与民意,并帮助我作出决断了。”

  范质和郑渭对望了一眼,他们是唯二有些知道张迈要说什么的,虽然也还不是很清楚张迈的真正意图,但至少知道是什么事情促使张迈召开这样一次大会。

  杨定国站起来,道:“不知元帅要和大伙儿商量什么事情,请元帅示下。”

  就听张迈用不高的声音,说出了那件爆炸式的事情:“最近,有人告诉我说,我大唐精锐,尽在漠北,漠北大权,尽在杨易将军手中。他们告诉我说,杨易将军如今功高盖主,又是大权在握,若不加以制约,恐怕会对国家不利,说白了,他们担心杨易将军会造反。”

  一种连感叹号都没有的语气,却犹如在整个会场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哇——”的一声,尽管所有人都很自觉地在克制,却还是被这几句话挑动所有人的神经。不知多少人几乎是条件发射地叫了出来,然后是惊恐地看着旁边的同伴,场中窃窃私语起来,然后发现不远的地方就有陌生人在听着自己说什么,然后又很害怕地闭上了嘴巴!

  又是很忽然的,整个会场静了下来,这种诡异的安静来得太快太猛烈,以至于变成一种比吵闹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氛围!

  “他竟然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此事!”

  耶律屋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次他出使天策。又遣韩德枢出使洛阳,将燕云一地分赠两国,乃是阳谋。

  而韩延徽别出蹊径,诱使桑维翰在天策境内散布谣言,用以离间张迈与杨易,加剧天策前线与后方的矛盾。这是阴谋。

  这阴谋虽然不是由耶律屋质来主抓,但他也从韩延徽处得知其一二,而在与曹元忠的交流之中也暗加推动。在离开秦州之前,他已经看到一股潜流正在天策境内涌动,在佩服韩延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计外,也很想看看张迈会怎么应对这个难以明说又难以处理的大难题。

  耶律屋质心想,或许张迈会视而不见,或许张迈会笼络杨易,或许张迈会故作信任,但总之关于对杨易的疑忌肯定要避而不谈——甚至连史官都要为尊者讳!

  但耶律屋质再怎么设想,也万万不会料到张迈会在这种情形之下、这种场合之中,将事情揭破!

  这种事情不说破。各方还有回旋的余地,一揭破。那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形势,随时会变得难以收拾了!

  难道张迈不知道这一点?

  还是说,天策内部发生了什么大变故,竟然逼得张迈不行此下策?

  受到最大冲击的,则是在场的将校!

  那是在整个关陇地区,唯一没有听到这个流言的群体!

  有人在怀疑杨易?

  有人在怀疑杨易!

  这怎么可以!

  谁都可以怀疑,但鹰扬旗怎么可以怀疑!

  那是忠诚不亚于奚胜、而功业犹在卫霍之上的杨易啊!

  那是刚刚征服了漠北、而现在还在前线奋勇厮杀的杨易啊!

  那是唐军的一面旗帜,是大唐军魂中不容玷污的存在!

  如果说,张迈既可以代表整个国家,也可以代表整个军方,那么至少在军队之内,鹰扬旗是可以放在赤缎血矛旁边的啊!将来有一天肯定要成为大唐军事传说中的神话!

  但是现在,却有人在怀疑他!而且还是从张迈口中说出——尽管元帅还没有为事情定性,但这种话只要传到元帅耳朵中,就已经是莫大的亵渎了!

  如果不是在这样的会场上,如果不是元帅还坐在那里,放到别的场合,只怕在场将校一听到这话,马上就要拔刀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