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不可小觑的赵贼

  距离多铎带领的清军战败的时间才过去了一天,消息还没传播出去,赵毅最好的战机其实是直接带兵追击的,但赵毅一来不确定祖大寿会不会收到消息驰援沁源,另一方面由于为了消化平阳府的战果,各部人马的造册、整编和磨合都需要时间,没有几天的功夫根本无法适应这一套相同的指挥体系,到时候变成朱常淓的笑话就不好了,几万精锐在有利地形竟然能被两万清军击溃。

  赵毅和众多将领和教委推演了好几天怎么也不敢相信,因为从他们兵推的结果来看,野战的话三万精锐步兵真的不一定能打得过两万清军骑兵,但若是有地形优势的前提下,坚守几天也不算难,如果有五万精锐步兵,那就是骑兵该跑路了,他深刻的吸取了朱常淓的教训,那就是步伐整齐的一万人,在指挥有效的情况下,要比拼凑出来、各自为战的三万精锐要强大的。

  沁源。

  狂奔了一天的多铎终于带着败军赶到了这座被屠戮一空的小城,见清军们士气低迷,多铎脸色阴沉,但他很好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虽然吃了败仗,免不了责罚,但那是建立在刘芳亮反水的情况下,这是清军入关以来就没有出现过的,多铎不慎中招,也情有可原,不过这剩下的部队,要是再丢了,削爵都是轻的,即使多尔衮要保他,恐怕在北京的八旗勋贵都饶不过多铎。

  “豫王爷,喝口水吧。”额尔吉拿着个水葫芦给多铎,嘴唇干裂的多铎接过水抿了一口,看着众多唉声叹气的清军,心中对刘芳亮的背叛更恨了。

  “祖大寿那边怎么说?”

  “祖将军派斥候来传递消息,他已经亲自带两万人赶来支援了。”

  多铎点了点头,将拳头握得紧紧的,作为满清诸王中,战功最为卓著的王爷,在两番西征竟然都吃了瘪,这让心高气傲的他极为难受,尤其是多尔衮顶着满清贵族和豪格的压力,再度启用他,更是辜负了同母兄弟的信任,这番败兵,虽然两兄弟的正白旗主力没有受损,但代善的正红旗和两名儿子折在了这里,多尔衮即将面临更大了压力了,一个弄不好,代善的立场很可能倒向豪格。

  想到这里,多铎面露狰狞之色。

  “去查,我要知道平阳城到底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后面那股陌生的敌军,究竟是什么人。”

  “喳。”一名白甲心腹应声退下。

  大军刚刚回到辽州的祖大寿,很快就收到了多铎兵败的消息了,不过经验丰富的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并立刻封锁了这个消息,以免辽州这群墙头草似的士绅再度反复,同时写了两分折子命人火速送往京城和多铎。

  “事情不好办了。”

  祖大寿忧心忡忡的看着地图,他也发现了沁源尴尬的战略位置,自己如果抽调山西境内的全部兵力过去的话,防御平阳府方面的敌人是没什么问题,但这样一来,刚刚打下的地方就不稳了,尤其是沁州州城和辽州这边的地方,人心本就不稳,如果自己的兵马抽调一空,难免出什么更大的乱子。

  他又是汉人将领出身,战略思维和清军不同,打一处守一处是本能,而且士卒们几乎全是步卒,也没办法和清军的骑兵一样,可以四处纵横机动,多铎一败,情况变得非常被动,整个战略大局都要调整。

  抽调兵力是行不通的,清军野战厉害,但守城不行,而且金贵的满人也死不起,自己做奴才的本分就是得替主子分忧。

  祖大寿不断盘算着,越想越觉得不容乐观。

  沁源是一座孤城,但眼下平阳府那边的情况又不明朗,但也能猜得出,能打败多铎的敌人绝不是什么易于之辈,这么一座插向自己腹地的城,再不想守,也绝对不能丢。

  所以,一番思虑后,祖大寿决定换防,让多铎先退回来,自己则带着精锐去守沁源,看看平阳府那边是什么人,有什么目的,只有这样才最保守,最稳妥。

  当夜,祖大寿留下一部分人手和心腹固守辽州,自己则带着两万精锐星夜掉头奔赴沁源。

  辽州赶往沁州,有百五十里的路途,沁州赶往沁源,又要百里远。

  这个时代的大军行军能做到日行超过三十里的就算强军,祖大寿的兵马可还没有绑腿的习惯,但强行军的话,一天五十里也勉强能做到。

  “奴才见过王爷。”星夜兼程数日的祖大寿整个人极为憔悴,但见到出城迎接自己的多铎,还是第一时间跪安道。

  “祖将军辛苦了。”多铎不敢托大,知道祖大寿的分量,连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

  “此番本王着了刘芳亮的道,痛失我大清的勇士,实在是无脸见皇兄了,还要连累祖将军替本王收拾残局。”

  “为主子分忧,本来就是奴才的本分,王爷何必客气。”祖大寿连连摇头,摸着剃去半边头发的脑勺又询问道:“非是奴才不晓事,不过不知那平阳府城到底是出了什么变故?”

  “说来可恨!”多铎一想到平阳府的事情就面露狰狞,“刘芳亮反复之辈,他早就联合了太原府附近的一伙流寇,献城是假,谋算本王是真,可恨本王大意,竟然没有看破他的毒计!刘芳亮在城中谋逆,太原府的那伙贼人趁机而入,数万贼军有心算无心,本王若不是反应得快,恐怕就留在那边了。”

  吃了这么大的败仗,多铎不可能在奴才面前把过失往自己身上揽,只能说是刘芳亮和赵毅太狡猾,处心积虑的暗算自己,否则不是显得自己很无能吗,这以后还怎么当主子。

  “王爷吉人自有天相,又有大清的列祖列宗保佑,那些贼人再是狡诈歹毒,也伤不了王爷分毫的,倒是王爷神勇,竟然能在那种险地之下,带着勇士们突围出来了。”

  祖大寿在辽州就练就了一手补牛皮糊窗裱的本事,找了个舒舒服服的台阶给多铎下,多铎乐得顺坡下驴,互相恭维,大抵说了些祖将军真乃我大清忠勇之类的话,而祖大寿还是面露犹豫之色,欲言又止地询问道:“不过如此说来,那群太原府附近的流寇是有些本事的,不知贼首是何人,其部有什么本事?”

  多铎闻言收敛起笑容,语气萧瑟道:“我已经命人打听过了,那贼的首领叫赵毅,据传是真定府人,今年三月本王败了闯贼后,倒是让他捡了个便宜,收编了不少残兵后趁势而起,不仅和刘芳亮勾染,还投靠了明廷,端的是蛇鼠两端之辈,不过凭此无耻的手段左右逢源,如今山西之地,算上潞安府的明廷势力,七分有三竟连成一片了。”

  “如此这赵贼看来是不可小觑了。”祖大寿摸着自己瓦亮的半边脑袋,眯着眼,“那依王爷想法,下一步有何打算?”

  “此番折损了这么多的勇士,本王只能回京城和皇兄请罪了,你倒有什么想法,可以说一说。”

  “奴才愚见,沁源不能丢,奴才带着两万精锐过来,就是为了准备守好沁源,以免赵贼趁机来攻,把刚打下来的沁州和辽州都丢了。”

  多铎也知道赵毅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不来打沁源,但也不想满人再在这种消耗极大的攻城战中死去了,这些残部急需修养,重新整整锐气,见祖大寿识相,也愿意顺水推舟,称赞道:

  “祖将军老成谋国,山西之事,还是要倚重你了。”

  “王爷客气了。”

  二人简单的谈妥后,多铎领着不足万的败兵顺着来时的路退回去,而祖大寿则带着手下重新巩固城防。

  看着前不久刚被自己屠戮一空的沁源,祖大寿有点后悔了:若是不杀那么干净,重新布防的话也能省点力气。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