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高歌猛进

  赵毅带着部队行进两日,抵达石楼。

  石楼是平阳府的最北端,堪称平阳府的门户,赵毅诧异的发现,这么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座城池,竟然没有什么兵力把守。

  城中的青壮被抽调一空,辎重被焚烧,粮食颗粒不剩,只有大量老弱的百姓守着一座空城嗷嗷待哺。

  “这刘芳亮打的是什么鬼主意?”赵毅骑在马上发出疑问。

  他已经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了,没想到竟然捡了个便宜,凭心而论,如果他站在敌方主帅的位置来看的话,这座城池不可能轻易的放弃的,正常的话,应该囤积重兵在石楼和隰州两地互为犄角,这样即使大军坚守不出,也可以如利刃一般威胁自己,让自己不敢轻易绕过去,如果打硬仗,隰州更是可以随时支援,如果连石楼都不防守,那说明隰州肯定也没人,那这打的又是什么仗,为的是什么目的,赵毅看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身边左右的几个核心谋士,李庭浩在永宁州看守大本营、董政忙着生产燧发枪、曹丰跟着陈卓在宁乡休整,同时处理汾州的人事调动,可以参考的智囊只剩下张贺一人了。

  张贺为人谨小慎微,虽然足智多谋,但对于没把握的事情,很少发出自己的见解,看了看左右都是大将,除了自己只剩下出身吴城余氏的一个叫余仲晚的读书人,余仲晚在赵毅的身边一般就是负责起草文书之类的东西,存在感比自己还低,既然赵毅摸不准刘芳亮的战略意图,那只能自己说些什么了,他低着头微微酝酿了一会儿,开口道:

  “大帅,刘芳亮施行的是坚壁清野的法子,想必战略目的应该是集中兵力寻求决战,或者意图固守某处,而且军中谭延、许威两位团长应该对刘芳亮为人多有了解,大帅何不询问两位团长一番,以察其作战风格。”

  “也是。”赵毅转过身去,对着诸将问道:

  “大家伙都有什么看法,可以说说。”

  谭延和许威二人作为降将,在此时有点尴尬,赵毅的问话,也是给他们表达一个政治立场的机会,两人对视了一眼,由谭延开口道:“刘芳亮久经沙场且作战勇敢,看样子不像是会畏战不出的人,大帅还需谨慎些。”

  许威也补充道:“刘芳亮的兵力应该还有五万余人,他打仗时一贯喜欢抽丁编入军中,末将在他手下效命时,曾缴获过在平阳府的鱼鳞册,按照上面的记载数字,如果都似石楼这般抽调青壮,应该能裹挟不下十五万众,且入驻平阳府后他四处搜刮了不少粮草,应该暂无粮草不足的问题。”

  两人的话中吐出了不少信息,看样子这刘芳亮还是有其它的战略意图的,赵毅拿过地图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将目光集中在平阳府的周围。

  这里地势平缓开阔,不仅适合大兵团决战,还适合骑兵群纵横......

  骑兵群?

  赵毅双眼一亮,追问道:“刘芳亮部可有骑兵?”

  谭延和许威二人具是摇头:“原本有一部两千人的轻骑兵,也已经被大帅收编了,剩下些许斥候,应不足五百人。”

  这个回答倒是在赵毅的意料之中,要知道李自成巅峰时期的军力达到了百万之巨,可是当家的骑兵还不过万,可想而知骑兵多么难得和金贵,刘芳亮区区几万人,而且还被刘骄送了一波人头,估计也没几个了,想到这里心下送了一口气,不过依旧未掉以轻心,自己的兵虽然精锐,但是很少,败不起。

  “张计,你安排一个营的骑兵出来做斥候,我要确保方圆三十里内有任何威胁我部的力量时能第一时间得知,再派人去探一下隰州,看看是不是空城。”

  “诺。”

  “其余各部就地休整,匀出三日粮食接济百姓,让愿意离乡的百姓可以前去宁乡。”

  “晚仲,你写一封信给曹丰,等百姓到了之后可以安排他们去汾州和孝义开垦田地。”

  “诺。”

  潞王的三路大军齐头迸进,上路军和下路军都非常的顺利,张世杰的上路军没遇到多大的抵抗就占领了灵石和霍县,周明硕则是自翼城开始扫荡,潞王也是带着五万大军来到了岳阳县外的赤壁水河边。

  这个岳阳县和湖南的岳阳不一样,它只是临汾下属的一个县城,类似吴城县于永宁州。

  岳阳县附近同样有个叫赤壁水的河流,上下皆是一个小山脉,将岳阳县兜在其中,形成了一个倒三角的豁口,越往前越窄,所以这条不宽阔的河流成了经过岳阳县的必经之路,也是天然的设伏阵地。

  朱常淓不算草包,他带着大军进行到此,一眼就看出了这里地形的不一般,恐怕遇到刘芳亮的埋伏,就让在赤壁水附近稍作休息,前方则命令斥候前去山脉两侧打探军情,很快,斥候就带回来了消息:

  “报王爷,山脉两侧道路通畅,并无危险,大军可以行进。”

  朱常淓闻言点了点头,下令道:“三军饱食后渡河。”

  随军的谋士黄道宗则劝谏道:“王爷,不如大军先行过河再造饭,以防军情生变。”

  朱常淓闻言哈哈一笑:“黄长吏太谨慎了,孤王自幼虽不学无术,但却最喜研读兵法,这打仗的本事还是有的,若我是刘贼,看本王五万精锐来攻,定然不敢出城浪战,而且大军已经赶了两天的路了,稍显疲惫,孤王刚刚下令休整,不少士卒已经生火了,若是骤然改令,恐将士们心生怨愤,何况刚刚探查过敌情,不耽误这一顿饭的时间的。”

  潞王的自信让黄道宗心下稍安,想一想也没错,告了声罪,跟着吃饭去了。

  他们没有发现,河对岸的岳阳县里,刘芳亮领着一万精锐正严阵以待的等候朱常淓大军过来。

  听到属下的回报,刘芳亮眼中闪过寒芒。

  这潞王胆子着实不小,看来上次攻打潞安府时还没有被自己吓破胆,竟然敢在我刘某人眼皮子底下休整。

  “刘恩。”他喊了一声站在自己身边的侄子,儿子被俘投降后,刘芳亮提拔了自己的亲侄子顶替刘骄的位置。

  “大帅。”

  “你现在速领三千精锐弓手渡河后绕到赤壁水的后面,等朱常淓大军过河后,把赤壁水的豁口堵了,断了他们的后路。”

  “得令!”刘恩抱拳,分了三千精锐弓箭手从岳阳县上方出城。

  不久后,剩下七千名精兵则有条不紊的依照刘芳亮的命令,在岳阳县城内的许多房中和瓦上添加柴火、硫磺、粪便和大量的猛火油,随后这一支精兵则大摇大摆的站在城外等候朱常淓部。

  赤壁水边,吃过饱饭的潞王大军用一字长龙的行军法依次通过豁口,他们都是衣甲精良的精兵,坚固的铠甲,崭新的武器,因为经常操练而晒成的古铜色皮肤,无一不显示出这支军队的水平,他们是潞王在潞安府勒紧裤腰带攒出来的家底,也是潞王最雄厚的本钱。

  士卒们士气高昂的通过长桥,便列好队列,等待后面的同伴们通过。

  和潞王预想的一样,面对自己这样的一支精锐,刘芳亮是没有与之浪战的勇气的,只能等待自己的攻打,到时候几路大军汇合,刘芳亮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得匍匐在自己身前了。

  等待所有的士卒都通过后,朱常淓心中大定,马鞭挥指着几里外几乎可以看见城廓的岳阳县城,意气风发道:

  “大军进城。”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