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洪都的奇迹(5)

  一个月?到时朱文正的骨头可能已经拿去敲鼓了!

张子明的勇气  话虽如此,张子明还是上路了,这次为了赶时间,他日夜兼程,谁知到达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士兵擒获,陈友谅亲自接见了张子明。

张子明给陈友谅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呆字,站在那里,手都不知往哪里放  这个人容易对付。

陈友谅开始给张子明做思想工作,从拉家常开始,到天下一统、民族大义等等等等,张子明只是不断的点头,到最后他也说烦了,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和我合作,诱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张子明连忙说,我合作,我合作。

于是,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让他对城内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张子明连声答应,走到城下,大声喊道:

  “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

  陈友谅傻眼了,他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胆量,气急败坏,拿刀杀了张子明。

他这才明白,这个书生并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没有完成,他还不能死他还一直记得张子明临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更让他不安的是,从他的将领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对这个读书人的敬佩。

  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居然会佩服这个人?

  不对,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拥有最强力量的人就可以决定一切,不是吗?

  当我弱小的时候,那些比我强大的人肆无忌惮的欺辱我,现在我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和力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怕我,畏惧我,尊敬我!

  那么为什么这个微不足道的读书人不怕死,不怕我呢?

  陈友谅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怀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用暴力和权威解决不了的,陈友谅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如同徐寿辉不懂得陈友谅的生存方式一样。

赌局的开始  至元二十三年六月,在确定了与陈友谅决战的方针后,朱元璋从庐州调回了徐达的部队,并召集了他所有的精锐力量,包括二十万士兵,和他手下的优秀将领徐达、常遇春、冯胜、郭兴等人,连刘基这样的文人谋士也随军出征,与陈友谅一样,朱元璋这次也算是空国而来。

  迟早有这一仗,躲也躲不过,那就打吧。

  陈友谅和朱元璋就像两个赌徒,一个带了六十万,一个带了二十万,去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局。他们使用的筹码是无数人的生命,赌注是自己的生命,财富和所有的一切。

  但这个赌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赢的人将获得这片大地的统治权。这个奖励太让人动心了,没有人能够拒绝。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六日,朱元璋带着他的全部赌注从应天出发,去参加这场赌局。

朱元璋不会真的让朱文正守一个月,他的军队以急行军向洪都前进,不分昼夜,不停的走,向着他们的宿命中的战场前进  朱元璋在行军的路上,这是一个晴朗的白天,江上不时刮起阵风,却让人感觉相当温和舒爽。

  朱元璋却没有欣赏景色的心情,他的旗舰正向洪都前进,当他回头时,看到的是他的众多战船,以及统帅战船的文臣武将,这是二十万的大军。朱元璋每当想到这里,心里就止不住的激动。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放牛娃,到今天千军万马的统帅者,我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啊,那么多的艰难与困苦,悲凉与绝望,我都挺过来了,现在我要去争夺天下!

陈友谅是如此的强大,无敌的战船,勇猛的士兵,他一直都比我强,一直都是  已经不是三年前了,已经没有伏击这样的便宜可捡了。这一次我要面对的是他真正的力量,只能硬碰硬!

  朱元璋的手不禁的颤抖起来,这种颤抖是畏惧,也是期望。

  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先上去拼一拼,不行再说。这个行为的错误之处在于,牛犊并非不怕虎,而是因为它不知道虎的可怕。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