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26 今年端午雨兼风(二)

  端午一节,除了拜天之祭以外,其他两项重要活动就是射柳和马球。

  拜天还好,各族皆有。

  而射柳和马球,则是有着强烈特征的金人活动。

  射柳这一活动,就是字面意思,柳树枝干截出一段,头端削白,作为一个简单的标靶。

  骑士在奔马上开始射箭,将手中的长箭射在削白的柳枝之上,柳枝断裂的同时,骑士要纵马而至,用手将断裂的柳枝凭空接住。

  这是全面考验骑兵的骑射与马术功底,稍有失误就有可能会失败,只有真正的精英才有资格参与。

  不过那都是以前的日子了。

  这个时候,金人贵族中还在练武的就没有几个,一个个的大腹便便,没有仆人的帮助,连马可能都爬不上去。

  所以现在参与的反而多是些汉人,还有一些当做玩趣的贵族王爷。

  皇帝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这个,虽然如今参与不了了,但丝毫不影响他来观看的兴趣。

  还是上次的那个球场——这就是为此建立的,祭祀反倒是其次的。

  最上面的祭坛已经撤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一座遮风避雨的看台。

  下面的场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皇帝躺在椅子上,一边看射柳的同时,一边享受着李师儿递来的瓜果,那是格外的舒适。

  不过射柳虽好,但终究没有马球来的畅快。

  皇帝年轻时就喜欢跟他那叔父一起打球,肉体与肉体之间的冲撞,汗水和血液的交融,那才是男人的游戏。

  想到这里,皇帝眼中就流露出了伤感的目光,叔父还在,自己却已经不行了。

  这时旁边的李师儿却是微微一笑,直接猜出了皇帝的心思。

  “陛下放心,潞王殿下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想必这几日就能抵达中都城。”

  “嗯,可惜不能与叔父携手征战了啊。”

  “一定可以的等过段时间,陛下身体好起来后,这样的机会多得是。”

  李师儿轻轻的说道,言语中透露着温柔。她样貌不再,可十几年来却从未失宠,而这秘诀便是她的心思。

  她总是能在皇帝烦闷的时候猜到对方的心思,然后做出开解,所以这种轻松感是独有的。

  下方。

  完颜恪骑在马上,已经准备就绪了,微瞪的眼睑,在这一瞬间变得锐利无比,眼神中透露着寒光。

  他长着一双丹凤眼,身宽体壮,脸上长着美髯,光看这样貌就比之前的人好过太多,一眼就将人的目光给吸引了过去。

  “那就是我那堂弟吗?”

  皇帝点点头,向身旁的内侍询问着,上一次接见潞王一家,还是十几年之前。

  白驹过隙,没想到当年的小年轻也长得如此不凡了,跟叔父真的很像啊。

  在皇帝感慨的同时。

  完颜恪振臂一拉,一石多的硬弓被拉的浑圆。

  “嗡——”

  随着声响,弓弦动了,弓弦不停的颤动都有了虚影,跃动之声不绝于耳。

  长箭飞出,直直的朝着那柳枝飞去。

  完颜恪低伏着身子,双腿用力一夹,脚下奔马飞驰而去。

  “呲啦——”

  柳枝应声断裂,半截柳枝被余力击飞,在空中不停的旋转,向着地面飞去。

  “啊!”

  完颜恪一声大喝,握着缰绳的左手松口,直直的朝着柳枝抓去。可这时,脚下的奔马却微微一颤,方向顿时有了些偏转。

  “不好!”

  完颜恪微微一愣,却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那柳枝在距离几寸的地方滑落而过,飘乎乎的飞落在地,俨然没有被他抓住。

  “可惜,差了一点。”

  皇帝看得出神,这时候见完颜恪错过了,也是微微一叹。

  射柳的规则很简单,射断柳枝并接住的判上等,没接住的中等,没射断的判下等。

  完颜恪虽然没有接住,但一箭就射断柳枝,在今天看来一箭算是不错的了,因此给皇帝的印象还算不错。

  一旁的看台上,李全眼神微动,深邃的目光向场内扫去。

  这完颜恪还是有几分能耐的嘛,看来他父亲的教育还是不错。

  “呵呵,这位潞王殿下真是越来越期待了啊。”

  不过这一比赛并没有持续多久,天上便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冷风呼啸。

  皇帝身体不行,李师儿兄妹两劝诫几句后,便也重新回到了宫城。

  主角走了,球场上的人们自然也没有在表演的必要,加上小雨影响射箭的准度,比赛也被停止了下来。

  帘外雨声潺潺,时间渐近傍晚,李全回到客栈,门口的小二说是有人找他,问了样貌才知道是元好问。

  不巧的是李全不在,留下张纸条就走了。

  李全点头接过纸条,扫了一眼后,便向着楼梯的方向走去,准备回到自己的房间。

  元好问此次过来倒也没什么大事,只是过来说一声,他要找的造船的工匠已经找到了。

  雨还在下,天色也愈发昏暗起来。

  直沽寨外,一艘灰色的大船开始起航,船头船尾上斑斑点点的灯火亮起来,幽幽的灯光在水面上映起一片。

  由于天色已黑,位于船舱中央的一处房间内也燃着灯火,房门大开,不时有人进进出出的。

  只在一旁的墙上隐隐能看到一个“潞”字。

  “此次的计划十分成功,将证据引到了越王府身上,那事一出,皇帝就只能将咋们给召进京城了。”

  “那边的密报怎么说的?那完颜顺还未招认?”

  “的确如此,没想到是个嘴硬之人,不过也没什么用,陛下催的很紧,殿前司那边知道该怎么办的。”

  “那就好。”

  说话之人五十多岁,一身衣服被洗的发白,脸上梳着美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丝毫看不出老相。

  这位就是潞王完颜永济,这卖相可比他儿子好的多了。

  完颜永济顿了顿之后,又向另一人问道。

  “对了,恪儿那边怎么样了?”

  “小王爷做得不错,没有露出任何破绽,一不结交朝臣,二不贪念权势,这点上与王爷您年轻时很像啊。”

  “哼,像个屁啊,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还不清楚吗?要不然我怎么可能派他去中都呢?”

  完颜永济虽然皱着眉头骂着,心里也难免犯嘀咕:“难道这小子开了窍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