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全球最负盛名的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自1932年创立以来便成为无数电影人梦寐以求的艺术圣殿。这座水城堪称世界电影的风向标,金狮奖的荣耀足以让任何导演的职业生涯镀上不朽光芒。
自90年代初开始,每年八月,丽都岛的红毯都吸引着全球电影人的目光。对华夏电影人而言,入围名单上哪怕只是简单的一个片名,也足以让创作者们热泪盈眶。
华夏电影界对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追捧近乎疯狂,只要能沾上红毯的边,便会趋之若鹜、激动不已。
所有电影人都觉得这不仅是因为电影节代表着艺术的最高试金石,象征着创作者毕生追求的终极认可,更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国际影坛权威的肯定,在世界电影舞台上赢得了重要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导演,一下子整个人都变得高贵了……
而对于周阳而言……
屁都不是……
他又不是搞艺术的。
而且……
他更看重电影的市场价值和商业回报,对所谓的艺术光环和国际奖项兴趣寥寥。
在他看来,电影的本质是娱乐大众、创造收益,而非追求虚无缥缈的艺术认可。
与其奔波于电影节的红毯与评审之间,跪舔那些洋大人,他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能直接带来票房和影响力的项目中。
当然,他对这些电影节没啥兴趣,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干涉旗下员工代表公司过去。
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于9月3日在水城威尼斯开幕,水城的运河两岸挂满华语电影巨幅海报,主会场电影宫前铺设的百米红毯上,华意两国国旗交相辉映。
这一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对华夏电影似乎颇为重视。
本届电影节开幕、闭幕片分别是华语片梁小刚的《王之盛宴》和李正涛的《黄金甲》,在20部入围竞赛单元的影片中,华语电影独占三席,创造了威尼斯电影节华语片的历史纪录……
电影节主席马尔科·穆勒甚至亲自接见《菊花台》主创团队,并破例用中文致辞:“华语电影正成为世界影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预兆着,今年华语电影奖的不平凡之年……
梁小刚站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红毯上,西装笔挺,嘴角挂着掩饰不住的得意笑容。
闪光灯如暴雨般倾泻而下,他微微昂头,享受着各国媒体聚焦的荣耀时刻。当电影节主席用中文盛赞华语电影时,他更是挺直腰板,仿佛自己已是国际影坛的领军人物。
这一刻,他感觉多年憋屈一扫而空,连《王之盛宴》的票房惨败都成了“艺术牺牲”……
能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会场被选为开幕片,这面子够他吹嘘半辈子了!
然而,这份荣耀背后,他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跨过了无数门槛,耗费了巨额资金,送了不知道多少礼……
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现在,他就是华夏唯二的代表导演之一……
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办公室 “什么?这个东方导演,本人不会过来参奖?“评委会主席马尔科·穆勒猛地摘下眼镜,意大利语夹杂着英语的惊呼在办公室里炸开。
窗外运河的波光映在他有些皱眉的脸上:“他知不知道《月球大战2》是最佳剧本奖的热门?”
电话很快转到了评委会资深评委安娜·卡娜手中。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国际长途:“周先生,我是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安娜。我必须告诉您,《月球大战2》在评审团内部评价极高,尤其是剧本结构和哲学深度……您极有可能获得最佳剧本奖,甚至马斯楚安尼奖也有竞争力!这是你们华夏电影,继2000年以后,唯一一次获奖的电影……”
电话那头,周阳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明天的天气:“感谢厚爱,但《恶魔骑士》的特效会议实在抽不开身。坦白而言,《月球大战2》这部电影我参与极少,只是提供剧本创意,真正的剧本润色都来自沈龙和陈剑锋两位电影人.他们是很厉害的电影人,代表着我们华夏电影新生代的势力……”
安娜急了,母语意大利语都蹦了出来:“Mammamia!您若缺席,评委会很难把奖颁给空椅子!这是规则潜台词——您明白吗?”
短暂的沉默后,周阳轻笑了一声,背景音里传来特效团队争论引擎参数的嘈杂声:“卡列尼娜女士,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电影节,我相信评委会推崇的是电影艺术本身的价值。至于领奖者是否出席,我相信真正忠于电影艺术的评审们,应该不会拘泥于这些形式上的细节……”
他顿了顿:“抱歉,我得忙了。”
电话挂断的忙音中,安娜举着听筒的手,略微僵硬了下来。
“见鬼!“首席评委安娜·卡娜脸色有些难看,默默地盯着《月球大战2》的片名:“去年柏林电影节他就玩这出!现在连马斯楚安尼奖都打动不了这个东方人?”
评委会成员们面面相觑。往届导演为蹭红毯能跪着求入围,这位倒好,连金狮奖的邀约函都当废纸。
艺术总监突然抢过电话,拨通国际长途时手指都在发抖:“周先生!我是威尼斯电影节艺术总监卢卡!您必须明白,《月球大战2》的叙事革新让全体评委震惊.“
电话那头,周阳的声音依旧平静:“感谢厚爱,但我确实抽不开身。”
“可这关乎个人奖项!”卢卡急得母语都蹦出来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
随后,很认真地问了一句。
“我可以确定自己能获奖吗?还是说,我需要像其他导演一样,对评委们殷勤讨好,最终却空手而归?”
“可是……”
“我们对这个电影节非常重视,除了我本人外,我们公司的核心创作团队都已到场,他们完全可以代表我们公司的一切……除此以外,我的每一部电影,他们都是大功臣,而我,仅仅是提一些创意,帮忙在他们追逐梦想的路上,拉他们一把而已,我的存在,微不足道……”
卢卡还想再说什么,电话那头已经传来特效团队激烈的讨论声。
周阳最后补充道:“艺术的价值不应该被这些形式束缚,我相信评委会的专业判断。如果《月球大战2》确实配得上奖项,那么谁去领奖并不重要。”
电话再次又被挂掉了。
这一刻,评委们面面相觑。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间的竞争向来激烈。他们对华语电影的态度颇为矛盾:一方面渴望吸引更多华语电影人参展,以确立在华语市场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部分评委又对过度迎合的电影人抱持轻视态度,既享受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却又不给他们颁奖,他们清楚,就算不给奖,这帮人也只会靠得更热情……
周阳此前拒绝柏林电影节邀约的行为虽引发国际争议,却意外成为业界焦点。
过去两年间,他在华夏电影市场完成了从院线布局、发行渠道到资本运作的全产业链掌控,所有人都清楚他已然重塑了行业话语权体系。
若能成功邀请这位“票房神话“出席威尼斯电影节,不仅能显著提升电影节在华夏市场的影响力,更能借助其商业成功的光环强化自身的权威性,毕竟,能让这位特立独行的商业电影人推崇和向往,本身就是对电影节地位的绝佳背书。
虽然周阳在艺术电影领域并非顶尖导演,但三大电影节的核心竞争恰恰在于对稀缺性人才的争夺。
这种对稀缺资源的角逐,正是三大电影节暗中较量的关键所在。
如果周阳愿意出席电影节,并按照他们的预期说几句场面话,甚至表现出对电影节的推崇和狂热,给足他们面子……
那么,最佳编剧奖大概率就是为他预留的!
但偏偏……
这位特立独行的家伙!
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会议室内,评委们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他以为他是谁?伯格曼吗?连威尼斯的面子都不给!”一位意大利评委拍桌怒斥。
“但《月球大战2》的剧本结构确实惊艳,完全符合最佳编剧奖的标准……”法国评委翻着评审笔记,眉头紧锁。
“既然他不在乎,我们就给真正需要的人!”有人愤怒地拍起了桌子。
就在足以激烈的时候,争论声戛然而止——主席马尔科·穆勒突然抬手示意安静。
他盯着窗外的运河沉默许久,凝视着运河的波光,最终敲了敲桌面:“艺术不应因傲慢而蒙尘。《月球大战2》的剧本革新值得嘉奖——我们颁奖给作品,而非谄媚。”他扫视众人,语气坚决:“若因缺席就否定才华,威尼斯与商业奖项何异?但,我们电影节需要一个态度,艺术需要被尊重,奖项也需要被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