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志思绪纷飞,想立即回办公室给夏有车打电话。
不过克制住了,等巡完田后,才回去联系上了夏有车。
“夏总,香江夏季的生菜主要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是宝岛和美国,大陆夏天哪种的出品质好的生菜,全都是歪瓜裂枣,送给我我都不要。”
“价格呢?”
“宝岛的生菜长期进货价在2港币/斤以上,美国还要更贵一点……”
夏有车越说越感觉到不对劲,连续两个问题都提到生菜,江心菜场想扩大生菜种植规模?
他最近从江心菜场拿的菜一直在减少,唯独生菜一直没有动。
除了量少,也因其生菜品质优秀,价格也相对便宜。
想到这,夏有车跟着问道:“陈总是想再扩大生菜种植规模?”
陈家志察觉到了电话对面变得有些警惕的语气,故作愁肠的叹了叹气。
“是啊,夏总最近要的货越来越少,小白菜、油麦菜都没怎么要,菜心一次也只发三五吨货,菜场的销售压力大唷!
想着夏总喜欢生菜,这不就想多种点嘛。”
果然如此!
猜对了,夏有车心里却是微微一叹气,两败俱伤啊。
同兴泰这些天压力很大,用其它货源替代后,客户挑刺越来越多。
几乎是一换货,买家就察觉到了,跟着就打电话嚷嚷。
现在看来,江心菜场也不好受,销售受到了影响,这么说来,双方的交锋还是五五开。
夏有车想了片刻,找了个理由:“我也没办法啦,其他菜栏不是自有菜场,就是价格更便宜,陈总坚持要卖高价,我又不可能不赚钱,长期下来,自然就走不动货咯”
陈家志心里呵呵直笑,如果是二十多天前,行情不好时,这话他还可能信。
而现在这波行情很持久,价格高,代表市场缺菜。
且江心菜场很注重手工、品质和包装,即使价格略高,也完全不至于陡然大幅滞销。
不过他还是试探道:“如果夏总能把拿货量恢复到一周前,价钱其实也不是不能谈。”
“再说吧,陈总。”夏有车怕自己忍不住诱惑,赶紧说道:“我还有事,先挂了。
对了,广东夏天种出的生菜品质太差了,我可不会要的。”
说完。
夏有车就啪的一声狠心挂断了。
他刚才真的心动了。
江心菜场肯在价钱上给出让步,对他的诱惑太大了。
其供货的菜一向让人放心,从头到尾挑不出任何毛病,近来有些拿替代货源的客户还嚷嚷着加价也要拿江心菜场的货。
叮铃铃 此时不到早上九点,听到电话铃声夏有车就有不妙的感觉。
“喂,哪位?”
“老夏,你怎么拿垃圾货糊弄我,这菜心割得又老,还有黄叶子,原来泡沫箱装的那种货呢?”
“哎哟,老朱,现在行情俏,那个菜场没菜心了,只有这种……”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客户打发掉,夏有车抹了把汗,还没歇够呢,电话又来了。
“夏有车!是我出不起价吗?又给我拿垃圾菜心……”
几个电话后,夏有车得空立马把电话拨给了拿替代货的菜场。
客户挑他毛病,他也要挑上游供货商毛病。
然而,他本想开口强势点,直接开骂,但一想到现在的行情 “丁总,给你们菜场的菜工打招呼啦,割菜的时候整漂亮点,黄叶子都弄干净点啦”
被称为丁总的人说:“老夏,我今天就在现场看着割的,已经弄得很整齐很漂亮了,你要还嫌差,就只能去找其他人买啦。”
哎,就是这个味。
现在行情好,有菜的就是大爷,所以他找了替代货源,客户也只能骂他几句,该拿菜还得拿菜。
而他面对上游也同理,菜场不愁卖,有恃无恐。
别说把菜心黄叶子收拾干净,有的还故意留着黄叶子,割菜时也紧贴着菜根割,就为了增加点产量多赚钱。
除了香江大菜栏自行投资的菜场外,像江心菜场那样品质始终如一的简直凤毛麟角。
如果江心菜场不是被他突然摆了一道,本可以过得很滋润。
想到这儿,夏有车除了难受,还有点愧疚,毕竟江心菜场也让他赚了很多钱。
这事他做得不地道。
兴许江心菜场就没有想过争夺定价权呢?
一时他竟有点想放弃去江心菜场化的计划。
他赶紧摇了摇头,劝自己放弃这个想法,一个合格的蔬菜批发商,蔬菜来源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而他查了过去的数据,巅峰时,同兴泰一天要从江心菜场拿四五十吨货。
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持续每天拿十几二十吨。
占比长期达六七成!
太单一了!
不知道还以为江心菜场是同兴泰投资的呢。
试想,如果哪一天江心菜场为了涨价,或者受了灾,断了货源,形成依赖性的同兴泰要如何应对风险呢?
届时受损恐怕比现在还难受。
所以货源结构不得不调整了。
他也曾反思为何会发展到如今这地步,原因很简单,江心菜场总是能踩在市场最缺菜、行情最好时上市。
菜心、荷兰豆菜心、青椒、芥兰等断断续续来了好多次。
没有几个批发商能拒绝得了赚钱的诱惑,只是同兴泰有点贪吃了。
现在减少对江心菜场的货源依赖虽说很难受,但也只能刮骨疗伤。
叮铃铃 电话再次响起,夏有车戴上了痛苦面具。
要是所有菜农都有陈老板的自觉就好了。
另一边,陈家志对夏有车的痛苦并不能感同身受。
只是有点奇怪,为何他提出可以谈价时,夏有车反而着急挂电话?
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反正现在档口很给力,菜场的菜完全不愁销,配送业务的增长也弥补了与供港价差上的亏损。
再说还发展出了薛成林和俞红两位东南亚的客户。
同兴泰如今也只是他渠道建设的一个环节,有之,锦上添花,失之,吊大点事。
反而,他更关注大利生菜。
根据夏有车提供的信息,夏季时,宝岛的生菜卖到香江,价格长期在2港元以上。
另外还有来自美国的生菜,美国的距离要远得多,价格应该更贵。
如果在云南发展种大利生菜,能实现供港,即使采用空运也完全有利可图。
而且公路运输也有机会试试。
分析到这,大利生菜已经被陈家志列为近两年的发展选项了。
刚好,还有几天又要去云南。
玛德,干死美国佬!
彭村基地,割菜仍在继续。
不过原本一片翠绿的基地也露出了红黄色的土壤。
工人里也分出了二三十个人在撒肥,有机土杂肥,在茂名这样的冬种菜大市很容易就能买到。
不过也引起了众多干活工人的吐槽。
什么一亩就要施一吨,费时费力,效果远不如化肥来得快。
敖德良听不懂农民的吐槽,但外聘的技术员尤飞听得懂。
“别嫌撒有机肥麻烦,有机肥施足了,种出的菜才好吃。”
“等旋耕机深翻了,也别忘了撒复合肥,每亩30斤,一点也不能少。”
另一边旋耕机已在轰鸣,种了一茬菜的土壤再次被打散,颜色也变得更加特别。
敖德良看着这样的土壤,心里又有了新的体会。
只有对脚下的土地足够好,才能种出好菜。
想要高产优质,基肥得施足喽。
巡视了整地进度,敖德良又往育苗场走去,马上得同步开始新的移栽。
路过正在割菜的地块时,有工人搭话道:“敖场长,今天又要多割点菜哇?”
“一天割的比一天多,这才几天时间,就割了六七十亩地,这菜真好卖!”
“价钱还高,赵老二那一亩多地,就卖了四千块钱,恐怕晚上睡着了都要笑醒。”
“你看他这几天笑得多瘆人嘛”
同样的话题每天都能听到,敖德良见怪不怪,随口说道:“今天不多收了,还和昨天一样,割3.3万斤,不要割多了。”
村民都还挺诧异。
敖德良有心想高调一下,但嘴唇动了动后,还是稳住了。
没必要。
其实市场那批牲口想要他多割点,让他凑够3.5万斤芥菜发过去。
如果愿意下狠手也能割出来。
但一来植株个头还偏小,
二是如果一天割3.5万斤芥菜,即使以如今的气候,移栽后只需不到30天便能收割,他下一茬菜也完全续不上。
从一天割2.3万斤,六七天时间就干到了3.3万斤!
涨了一万斤!
只能说太牲口了。
这时,办公室有人在喊,“敖场长,李才又给你打电话了。”
敖德良想装没听见,结果村民纷纷传话。
他只得回去,二话不说把电话挂了。
“档口没人权呐!”李才仰天悲斥,“他甚至连电话都不愿接我的。”
文员温蓉抿嘴笑了笑,“谁让你一上午给敖场长打了四五个电话,话费不要钱呀!”
李才叹道:“假如你听我的,说是旭总找他,他肯定会接电话。”
“咋能骗人呢。”
温蓉闻到了浓浓的醋意,甜甜一笑,“这两天菜就那么好卖吗?”
“不好卖我现在能坐在这和你聊天么?”李才摊了摊手,洒脱道:“天还没亮,档口就没菜卖了,刚才你不也看到了,客户都来堵我了。
反正档口优先级低,原来只有配送压我一头,现在深城、中山的批发商也能踩我头上了。”
温蓉轻笑道:“那你也很厉害呀,一天几十吨菜都卖完了!”
咋回事,我这心啊,你咋还跳了跳,不对劲,不能这样,李才定了定神,拍了下桌子。
“不行,我得再给老板打电话!”
请: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