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26章 多多益善、诺兰的评价

菜地、基地在又一次的黑风暴中破损火箭升空解体观众们经历了绝望、放松、紧张、放松、又绝望  最后终于脱离险境,心情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一波三折,起起伏伏。

  影片结束。

  后排的观众率先疯狂鼓掌。

  “吴导,好看!”

  紧接着前方也有人拍着大腿喊:“舒服了,真是把心揪了又松、松了又紧!”

  掌声越发热烈,不少人已站起身来鼓掌叫好。

  灯光未亮,银幕前的吴宸轻轻回头,和刘伊菲、姜闻、巩俐等人对视了一眼,几人会意地站起,回身微笑鞠躬。

  “姜,我真的很妒忌你。”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姜闻握拳对碰,“这真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是吧,我也觉得。”姜闻是丝毫不谦虚,“刚才我站在火星山丘上的那个画面,是不是帅爆了.”

  你这德行,二十年没改。”巩俐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这个好的习惯,变他做什么,是不是吴导.”

  姜闻嘿嘿笑着,跟走在前面的吴宸喊道。

  台下,交流声不断。

  “童局、张局,韩董、任董.这电影拍的好啊,还有没有类似的项目,”

  航天局的人感觉不太过瘾,一部也不够啊,这电影多多来也不怕啊。

  这一问倒是让童钢、张洪森、韩三评几人泛起了苦笑。

  “这项目还是吴导精心准备了许久的,业内.”童钢扫了一眼后排的人,摇了摇头,“可能暂时除了吴导,没合适的人拍啊。”

  “那太可惜了啊,国内就是缺这种敢大胆地想,大胆地去尝试的影片。”

  韩三评闻言心情舒坦。

  这影片成本就花了八千万美元,这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倒不是八千万美元没有,而是砸下去,不知道交给谁能砸出个科幻片的花浪。

  好在吴宸算是成功打了个样。

  冯小钢表现的颇为沉默,王中雷连问了两次对于影片的票房看法。

  李彬彬和黄小明也看了过来。

  “没什么好评价的,估计首日就要爆,至于能爆多少,就不好说了”

  冯小钢叹了一口气,心里羡慕的不行。

  “四亿?”

  王中雷想了一个比较高的票房,听的李彬彬和黄小明暗暗咋舌,又深感可惜.

  冯小钢没给出答案。

  台上已经摆好了椅子。

  众人接过话筒坐了下来。

  吴宸扫视全场,笑着开口:“看起来我们没让大家失望。”

  “没有!”

  “拍的真好,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台下回应热烈。

  吴宸点了点头:“那就好,松了一口气,当然环球影业的戴维先生、中影集团韩董、布伦屋影业的杰森先生和上影集团任董应该也都松了一口气,这制作成本不低”

  “哈哈哈”

  一片笑声中,四位制片方代表纷纷起身致意,向观众席挥手致谢。

  媒体们早已按捺不住。

  “吴导,你对电影的票房期待是多少?”

  这个问题是媒体首映礼后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也是观众以及制片商、院线方最想听到回复的问题。

  就连姜闻、巩利几人都看向吴宸。

  “全球票房不好评估,国内会先上映了,我觉得那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吧.”

  吴宸笑笑,没有给出具体回复,但是观众们则是一片欢呼声,连带下前排的嘉宾们纷纷鼓掌。

  韩三评此刻都忍不住期待起来,究竟票房能去到哪。

  这可是内地导演第一部拍摄的国际科幻大片,而且还是硬科幻,观众看上去还十分买账的样子。

  轮到了姜闻回应了,看到吴宸自信的神色,姜闻也不虚:

  “吴导说想要多多益善,那意味着没有上限,作为主演,我自然是不能拖后腿了,那就把国内票房记录一个个破了得了”

  “哈哈哈。”

  这回复就让全场轰然一笑。

  “伊菲那你怎么看?”

  “我当然支持他们俩.”

  “巩利姐呢?”

  “我也一样!”

  众人笑的欢乐,但此时影评人则是有些无语,这些媒体来来去去问的都那么浅显。

  终于提问的机会给到了周黎明等影评人。

  “吴导,对于这么一部硬科幻电影而言,我们从中看到了人文精神,那么你觉得《火星救援》里的科学精神底色是什么呢?”

  吴宸略微沉吟,才缓缓说道:

  “我觉得吧,《火星救援》表面是个‘人被困火星’的故事,内核其实是‘人如何独自面对无边的宇宙荒凉’,以及在那样的孤独、冷寂与绝望下,仍然愿意‘尝试去活’。

  所以电影里科学精神的底色,从来不是万无一失的操作系统,也不是万能的科技设备,而是一种不甘被放弃的态度。

  一个人,被宇宙遗弃了,但他没有先遗弃自己,希望这份不屈的精神也能送达给大家。”

  话音落下,全场静了两秒,随即爆发出热烈掌声。

  主创采访互动环节在众人的应答声接近尾声,而媒体们已经投向了嘉宾席,这也是老传统了。

  媒体们自然是锁定了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导演,请问你对这部电影有什么评价?”

  全场一静。

  一时间,全部观众和嘉宾们纷纷将目光锁定在了诺兰的位置上,都期待着诺兰会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就连张艺某、陈凯哥、冯小钢等人也颇为好奇。

  因为大家文化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起身,微笑着接过话筒,声音低沉平稳,语调里带着标志性的英伦声:

  “首先,我得承认,吴宸导演今天带来的这部电影给了我一次非常特别的观影体验。”

  礼堂内很安静。

  “我们都知道,科幻电影并不是简单地展示一场视觉的盛宴,也不仅仅只是表现尖端的技术。真正的科幻电影,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要回到‘人’的身上去。”

  诺兰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全场,随后继续说道:

  “我看过很多出色的科幻片,有些影片能让你震撼,有些影片能让你思考,而还有些影片,能同时做到两点。

  毫无疑问,《火星救援》属于第三种。”

  听到这句话,媒体区的记者们纷纷低头飞速记录着,这可是报道中的重点。

  诺兰继续说道:

  “说实话,我看电影的时候,有几个瞬间让我彻底忘记了自己是作为导演来看的,而完全变成了一名普通观众.尤其是姜站在那座火星小山丘上的画面,那是一种非常孤独又异常坚定的美。

  《雾海上的旅人》,那么美妙的世界名画,意境也体现在了电影上,非常棒。”

  此时,观众们忍不住嘀咕了。

  “原来刚才那个是世界名画的画面,我就感觉刚才电影的那个镜头,就很特别,有种特别的美感,但是又说不出来。”

  “菜鸡,其实那种就是一个向独孤应战的感觉。”

  “对对对,你牛逼!”

  诺兰轻轻一笑,看向吴宸:

  “这是一部真正的硬科幻佳作,也是一次非常勇敢的尝试。我相信,无论在技术、表演、剧本还是思想层面,它都毫无疑问是世界最一流水准的作品。”

  话音刚落,现场先是一阵短暂的安静,随即彻底炸开——

  掌声、喝彩声和惊叹声在瞬间交织在了一起,整个政协礼堂像是要被掀翻了一般!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