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调查土地,王公色变

  “起吧。”

  弘历笑着抬了抬手,随后就抬脚进了旗籍司,在查看了一番后,他又去了其他司房。

  而其他司房的官员也都纷纷向他见礼,但基本上都只能是郎中向他报名,得以有机会被他认识。

  最后,弘历把自己的值房选在了旗籍司的东院,因为这里离允礼值房不远。

  弘历选择东院后,就先在正堂坐了下来,而让哈哈珠子双顶去把纳延泰传了来。

  “不知四爷有何吩咐?”

  纳延泰很快就来了弘历这里,谄笑着问了一句。

  按理,旗籍司应该有三位郎中,满郎中一名,蒙郎中两名。

  但因为,原满郎中苏勤刚升为副都统,另外一位蒙古郎中布里勒已回家丁忧,而吏部还没补这俩缺额,所以,现在旗籍司也就纳延泰这一位郎中。

  “蒙古各旗土地划分明细,你去拿来给我,满汉档房的都要。”

  弘历吩咐道。

  纳延泰立即扎千应承了下来。

  理藩院衙门有满档房和汉档房,负责存放相应文书资料。

  而清朝衙门的文书资料都会分满汉两种,如同诏旨很多都会分满汉两种一样。

  负责管理满汉档房的官员名称叫管理档房事务官,一般由郎中或员外郎担任。

  “四爷勤勉,刚来就要看蒙古各旗土地划分的情况。”

  纳延泰先来了满档房,向郎中硕尔珠说明来意后,硕尔珠就让底下人去找来给他,且也让人给纳延泰奉上茶来,而纳延泰,则在硕尔珠的值房内,一边喝着茶,一边提起弘历来。

  硕尔珠为此小心地问道:“那四爷能看出什么来吗?”

  纳延泰笑道:“应当看不出来,蒙古各旗那么广,左右不过离真实的土地划分,有个二三十里的差别,四爷又哪里清楚得了。”

  “别小看这十里二十里的差别!某旗蒙人要是少个十里二十里的放牧地,就得少养活好些人,就会有更多蒙人为了生存叛逃到罗刹国去,进而助长该国气焰。”

  弘历在拿到关于蒙古各旗土地最新划分情况的满汉档案后,就把这些档案带回了王府,且在平安居认真看了起来,还对李玉说起话来。

  因为,李玉刚刚对他说,他安插在理藩院满档房任笔帖式的细作带回了纳延泰和硕尔珠的谈话内容。

  李玉笑着附和道:“四爷说的是,这两个郎官小瞧了主子!”

  弘历也微微一笑,而起身根据档案所记的各旗地理界线,在自己让人测绘的等比例地图上比对起来。

  为了在与罗刹国的谈判中,不吃地理信息上的亏,以及将来能够更好的进行军事征讨,弘历一直有花重金从自己旗分佐领和包衣佐领下的奴才中选出数理人才来,让他们学习测绘,且以行商为名,去关外边地测绘。

  而弘历组织的测绘活动,首次考虑了地球曲率,还考虑了山川的高度,引入了等高线,自然比大清传统的计里划方地图更准确。

  这样测绘了几年后,弘历可以说已是大清拥有最准确测绘地图的人。

  所以,尽管关外蒙古各旗的游牧区域很广,但他还是能够通过自己的等比例地图,找出土地划分档案里的漏洞来,而一一标记下来。

  在弘历调查蒙古各旗土地划分情况的时候,理藩院不换隆科多且弹劾隆科多让地太多的观点,也传到了谈判前线——布尔河畔。

  “理藩院的意思,为了谈判大局,尽快奠定两国和平基础,他们主张不换人;但是,他们也明确表示,隆科多的确过于忍让,把按照历史与人文背景,有很大理由属于中国自有领地的土地让了出去!”

  “所以,理藩院希望隆科多能够最大努力地争取权益,不要做历史的罪人,让两万万国民唾弃他!”

  蒙古王公延布楚布多尔济就在多罗郡王策凌面前,提到了理藩院被批红的议覆本。

  策凌听后非常惊愕地看向了他:“博格达汗怎么会同意这样的部议?”

  清朝蒙古王公对清朝皇帝基本上是以博格达汗相称,这是蒙古话的音译,意思是神圣的君主,与突厥人会以“天可汗”特指李世民一样。

  越是愿意臣服清朝的,也越是愿意如此称呼。

  策凌对大清还是忠诚的,因为他是康熙的女婿,而且非常钟爱康熙的女儿,历史上临终时强烈要求与公主葬在一起。

  策凌这么问后,延布楚布多尔济只笑着回道:“可能与现在有《京师新报》后,知道议定边界细节与两国实际情况的人太多有关,博格达汗和理藩院都不好表现得过于忍让。”

  “可罗刹国已调了兵在边境,还广建要塞,这样做,很容易让谈判进行不下去。”

  “没错,罗刹国是无力大规模派兵来这里,但他们却可以蚕食与掠夺我们喀尔喀蒙古,他们也会肆无忌惮地招揽我们喀尔喀蒙古的逃民!”

  “准噶尔也会继续有恃无恐地在我们的西边作乱!”

  策凌说到这里就叉起腰来,道:“我也劝不住所有漠北蒙古王公在将来不会直接倒向罗刹国。”

  “我得上本劝博格达汗换了隆科多,且请求进京面圣。”

  策凌为此说道。

  罗刹国使臣郎克在知道雍正没有决定换隆科多,还怪隆科多让地太多后,则感到非常头疼:

  “难道,我们真得要与这位跋扈的中国大臣继续磨下去,真的继续劝陛下退让?”

  郎克的副手侍臣科雷切夫则说道:“我想我们现在,一是应该摸清楚中国的底线,二是应该再次见见蒙古诸汗!尤其是他们博格达汗的女婿郡王,最好能与他私底下达成一些协议。”

  郎克点头:“这倒是,我们不能白白遣派托博尔斯克的边防兵来!当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与我们达成协议,我们将会持续向南增加哨所。”

  于是。

  在接下来,郎克等罗刹国使臣停止了谈判,而选择了在私底下与漠北蒙古王公们接触。

  弘历在调查蒙古各旗土地划分情况期间,也知道了郎克停止谈判的事。

  弘历对此没有感到意外。

  他知道,罗刹人对土地很贪婪,不会轻易让步。

  他更知道,罗刹人爱在谈判上拖延,然后在背地里搞事情,诸如在更远的地方增加一些没多少人的哨所,而以此达到说明这些土地已是他领地的事实,还会挑唆和收买利益相关方。

  “四爷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平安居待得很晚吗?”

  宝亲王府。

  小太监王春找到一个接近在平安居做事的小太监孙聪的机会后,就问起他来。

  孙聪回道:“还不是因为四爷现在帮管理藩院,表现得让万岁爷不满意,听说被训了一顿,说四爷办事不协,所以四爷现在不得不认真些!”

  王春听后也就把这个消息传给了弘皙知道。

  弘皙知道后,非常重视这个消息,而因此认真思索起来,且对自己亲信王廷成说:“弘历在理藩院的表现让皇父不满意,八成是跟与罗刹国议定边界有关,这弘历力保隆科多,拖延了谈判进程,让皇父不高兴!”

  “王爷说的是,四阿哥偏袒隆科多,可实际上,没谁容得下谈判表现过于强硬隆科多,隆科多的家仆牛伦已因索贿被逮捕,在被审时供出了他私藏玉牒,这会让皇上对他隆科多更加不满。”

  王廷成也附和起来,提起了隆科多私藏玉牒的事。

  弘皙笑道:“还有漠北蒙古的诸王公,也对隆科多不满。”

  说到这里。

  弘皙就站起身来:“你替我写封信给姑父,告诉他,皇父对理藩院的态度并不满意,更有希望天下尽快安宁的朝臣已发现隆科多私藏玉牒的罪责,让他尽快请旨来京游说,如此,谈判的事或许还有转机。”

  “嗻!”

  弘历这里也听闻到了隆科多私藏玉牒的事。

  这让他不禁皱眉,而问起玉柱来:“令尊私藏了谁的玉牒?”

  “塞思黑的。”

  玉柱回道。

  弘历听后问道:“为什么私藏?”

  玉柱道:“怕将来要改回来,所以留了个底。”

  “糊涂!”

  弘历厉声喝了一句。

  玉柱垂下了头。

  而在弘历这么说后,李玉来了:“四爷,奴才刚刚知道,额驸(策凌)上本请求进京,且执意要求换掉隆科多,言因隆科多傲慢,使罗刹国在色愣格河一带增建大量哨所,还派兵深入到库伦一带,蒙古诸王公越发不安!”

  “漠北地图!”

  弘历唤了一声。

  李枕霞立即把漠北地图拿了过来。

  弘历一边看着一边问道:“汗阿玛是什么态度。”

  “汗阿玛下旨让议政王大臣议覆额驸的提议,没再让理藩院继续议此事。”

  玉柱回道。

  弘历听后心里一紧,腹诽道:“雍正不会真还是要为了一时安宁,要让地求和吧?”

  玉柱也颇为不安,只觉得雍正这是要治隆科多的罪,也就立即跪了下来:“四爷,请救救奴才阿玛!”

  李玉这时又奏道:“四爷,奴才还知道一个消息,隆大公子也上本弹劾其父贪赃枉法!”

  弘历听后拧起了眉头。

  玉柱也在这时张大了嘴。

  “备马,我要进宫!”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