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有些无语,你们老朱家就这么爱出宫浪吗?
请皇帝的出皇宫检阅武监,群臣没有理由反对。
但如果皇帝和太子一同出席,那恐怕群臣就要有意见了。
果然小胖钧说道:
“母妃说,孤不能随父皇一起去,孤就说让孤代父皇去,就被母妃罚跪了。”
苏泽无语的看向小胖钧,哄堂大孝了,你爹还没死呢,你就想检阅武监了?
而且请皇帝驾临武监,是苏泽计划来讨预算,你太子去了武监有什么用?你这点私房钱还能补贴给武监?
太子出钱拉拢武监,太孝了。
但是看着小胖钧委屈的样子,估计这次又被李贵妃骂的不轻。
李贵妃是这样的,明明是小孩子好玩好动,童言无忌,谨小慎微的李贵妃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搞得大家都下不来台。
但是苏泽也劝说道:
“殿下,武监演武乃是军国大事,陛下亲临方能说明朝廷对武监的重视。”
小胖钧也是很容易哄的,听到苏泽也说不行,他立刻泄气的说道:
“苏师傅也这么说,那孤就不去了。”
看到小胖钧垂头丧气的样子,苏泽又有些不忍。
他想了想说道:
“殿下要给陛下分忧的想法,臣已经知晓,臣会想想办法让殿下出东宫的。”
这下子小胖钧眉开眼笑。
他也不是非要去看武监演武,只不过这些日子在东宫待得烦闷了,想要出宫找点乐子。
既然苏泽答应自己,那小胖钧也不再为演武的事情闹了,而是充满期待的看向苏泽。
在东宫又接了个任务,苏泽正式起草奏疏。
《请圣驾检阅武监演武疏》
这份奏疏内容很简单,就是请皇帝驾临武监,检阅武监这一年来的操练成果,鼓励武监生再接再厉,精忠报国。
皇帝本身就兼任武监监正的职位,请他出席年末的演武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苏泽写完奏疏,随手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本以为能直接通过的奏疏,却出了幺蛾子。
——模拟开始——
《请圣驾检阅武监演武疏》送到内阁,阁臣对你这封奏疏意见不一。
司礼监将你的奏疏送到皇帝御案前,隆庆皇帝非常想去阅兵,却怕在年前引起朝廷争议。
兵部担心武监代表的新军事力量崛起,反对皇帝莅临武监。
隆庆皇帝还是推迟了检阅。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42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5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500点?系统当自己冤大头?
苏泽果断选择了“否”,他决定修改奏疏。
兵部这么反对武监的事情,大概是对皇帝抛下兵部系统,重视武监而不满。
想想也是,武选本来是兵部的重要权力,却被自己用武监偷偷撬走了一部分。
兵部作为一个文官部门,能控制大明的军事力量,主要靠的就是人事权。
现在兵部的人也慢慢反应过来,知道武监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说白了,还是兵部觉得武监夺了他们的权力,所以处处和武监作对。
苏泽将奏疏修改了一下。
说白了,兵部的担忧,在于武监的“不受控”,他们对于武监没有掌控力,觉得被排斥在外。
而实际上,武监也不可能单独跳出大明一百多年建立的兵部体系单独存在。
别的不说,兵部掌握了大明的后勤和军工,光靠武监这点人,也无法完成苏泽想要的军事制度改革。
苏泽也并非要和兵部为敌。
戚继光在山西的胜利,兵部配合得很好,新武器的生产运送,棱堡建设,兵部都出了大力。
既然如此,将兵部拉入进来就是了。
苏泽写道:
“臣伏奏,为彰陛下振武之德,解兵部疑虑之衷,臣请奏:”
“命兵部同核武监课业,专掌演武考绩。”
“敕兵部遴官监临演武,凡骑兵、步兵、炮兵诸科,皆由兵部据《操典》勘验,列册定次。其优劣者,由兵部奏题嘉惩;凡授职武监生,须经兵部覆核文书,方得铨选。”
苏泽这算是重申了兵部对武监生的考核权。
让兵部参与对武监生的嘉奖考核,又能让他们看到武监操练的成果,也能让他们能对武监有参与感。
紧接着苏泽又写道:
“为将者,最忌纸上谈兵。臣请奏,年后由兵部遴选武监优异者,在京营见习实训。”
这就是苏泽提出的第二招了。
京营冗员问题,都是兵部被群臣攻击的焦点问题。
大明通过漕运送到京师的粮食,每年消耗这么多在京营身上,却养出了一支根本没有存在感的部队。
其实从《隆庆会计录》编纂完毕后,兵部也一直想对京营动手。
但兵部至今也没有下手的机会。
京营都是由世袭卫所构成的,这些卫所早已经铁板一块,兵部知道这些卫所的积弊,但是想要动手也苦于没有人手。
就靠着兵部的这些文官,到了军营连基本情况都弄不清楚,如何能和京营这帮基层的兵痞斗。
苏泽也知道兵部在京营这件事上受到的压力,他提出等到年后,由兵部统一分配,将武监生分到京营“见习实训”。
以“见习实训”的名义,让这些武监生深入到京营内部,着手解决京营的问题。
双管齐下,苏泽就不相信兵部不上钩。
另外就是自家染坊的推销问题了。
苏泽看着由自家染坊出品,申家的成衣店制作的新式军装。
这是一套骑兵的军服。
为了方便骑马,这套军服采用是上半身对襟系扣,下半身裤装的设计,再搭配一套皮制的马靴。
苏泽还专门设计了盖沿军帽,加上一整套华丽的勋绶装饰。
这套是专门用来受阅的军礼服,苏泽是按照自己目测的皇帝身材,让裁缝量体裁衣的。
苏泽将奏疏和新式军装一起送到了通政司,本月的模拟次数已经用完,但是苏泽相信这次不会再遇到什么阻力了。
皇宫。
果不其然,这苏泽的奏疏算是畅通无阻,司礼监三巨头联袂来到御书房,向隆庆皇帝献上奏疏。
看完奏疏的隆庆皇帝自然是龙颜大悦道:
“还是苏爱卿知朕!”
整个隆庆四年,皇帝经历了水晶宫博览会等事件,也逐渐不满足于待在后宫中。
后宫虽好,但是去武监阅兵更有意思啊!
这样的庆典,自己父皇在位的时候可都没体验过!
隆庆皇帝又赞道:
“苏爱卿越来越周全了,这样兵部就不会反对了吧?”
司礼监三位大太监连忙赔笑,李芳凑趣说道:
“武监乃是陛下为了重振我明武功所设,由此一来,兵部也能体会到陛下的良苦用心,见到武监练兵的成效,自然不会反对。”
紧接着隆庆皇帝又看到了冯保手上捧着的包袱,疑惑的问道:
“这是什么?”
陈洪解开包袱,和冯保一起进献到皇帝面前道:
“陛下,这是苏翰林随奏疏一同送来的骑兵军礼服。”
“骑兵军礼服?给朕好好看看!”
冯保和陈洪虽然日常在司礼监明争暗斗,但是在皇帝面前还是十分默契的。
冯保拿起上衣和军帽,陈洪拿起裤子和军靴,将新式军服展示给皇帝。
隆庆皇帝站起来,看着普鲁士蓝染出来的军服,又细细品了几遍问道:
“竟然是棉布的?棉布也能有如此色彩?”
李芳连忙解释道:
“据说这是使用的苏翰林发明新染料,不仅色泽明亮,还能久洗不褪色。”
“这件是冬礼服,在棉布之间填充棉花,可以御寒保暖。”
隆庆皇帝越看越喜欢,紧接着问道:
“这军服是不是太华丽了?战场上也能这么穿?”
李芳立刻说道:
“陛下,寻常军礼服也没这么华丽,这件衣服是为了您特制的。”
隆庆皇帝立刻明白了李芳的意思,急切说道:
“替朕更衣!”
冯保和陈洪早就做好了准备,帮着隆庆皇帝换上了这套专门为他定制的军礼服。
紧接着两个小黄门又抬着一面全身镜进入御书房。
站在镜子前,隆庆皇帝越看越是喜欢。
苏泽这套军礼服,一股脑儿塞进了很多原时空的礼服装饰。
棉质军服配上马靴,就连身材肥胖的隆庆皇帝也有了英武之气。
皇帝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越看越是满意。
再想到武监阅兵的时候,自己在台上穿着这套军礼服检阅武监生的样子,皇帝的呼吸都急促起来。
“准奏!让苏爱卿再送一套军服去兵部,朕要在武监演武的时候看到武监生都穿着这套军服。”
可能又怕兵部不肯出钱,隆庆皇帝大手一挥说道:
“军服的钱朕出了!”
“遵旨!”
果不其然,兵部尚书曹邦辅,看完六科廊送来的苏泽奏疏,长长叹息了一声。
曹邦辅又让身边的职方司主事戴旭誊抄苏泽的奏疏,发给部内公议,果然在苏泽的意料中,这份奏疏上的内容“收买”了兵部。
但是看到曹邦辅一脸闷闷的样子,职方司主事戴旭问道:
“大司马,这次苏翰林主动让步,让兵部介入武监事务,您为何面露忧色?”
在兵部看来,苏泽这次主动带上兵部,是兵部的一次胜利。
既然让兵部伸手了,那兵部上下也有信心,将武监拉入到兵部的体系中来。
但是曹邦辅是知道苏泽的手段的,他可没有手下官员那么乐观。
武监的钱是陛下从内帑出的,人是从勋贵和世兵中选的,苏泽不过是给了兵部一个年终考核嘉奖的权力,就把兵部上下乐开花。
还有明年利用武监生清查京师卫所的事情,这件事到底是兵部利用了武监,还是苏泽利用了兵部都不好说。
京师卫所冗员的问题,虽然苏泽没有提过,但是《隆庆会计录》是他提议编纂的,京师卫所的问题他能不知道?
曹邦辅觉得兵部大概是被苏泽虐惨了,只是捎带上兵部,就让他们满足了。
只能说兵部之前被苏泽搞的太惨了。
曹邦辅比一般兵部官员看得更远。
武监体系不仅仅是学校这么简单,而是一整套武官晋升的新途径。
正如同国初的国子监一样,武人通过武监也能脱颖而出,走入皇帝的视野中。
日后高级军官的任免,必然逐步归于武监。
这样的武监,还能只是一个学校吗?
曹邦辅摇摇头,就算是他看到这样的趋势,也不可能阻止武监了。
只能说苏泽当年的谋划确实厉害,皇帝亲自担任监正,兵部还怎么打压?
这时候戴旭又提醒道:
“大司马,传旨的李公公特别说了新式军服的事情,说是陛下从内帑拨款,要求兵部一定要在武监演武之前,将军服发放到位。”
曹邦辅揉着太阳穴说道:
“这事情就交给职方司来办吧,让武选司从今天开始进驻武监,对武监生进行年底考核。”
“下官遵命。”
李如松将马粪铲进了推车,又给马厩里铺上牧草,这才离开马厩。
马教官对于他们偷练马术的事情睁一只闭一只眼,还专门给马厩拨了更多的牧草豆粉。
李如松不仅仅要帮着那些落后的同学打扫马厩,还要帮助他们训练马术,这几天也累的够呛。
但是成效也是显著的。
这些日子下来,骑兵二班的马术提升很大,不少同学都能完成切换马步行军了。
“班正!定下来了!”
夏忠孝是蓟辽军镇一名世袭百户,轮到他承袭的时候刚好赶上武监成立,于是就被塞进了武监之中。
夏忠孝和李如松同为辽东人,他父亲也曾经在李成梁麾下作战过,入学后两人的关系自然非常亲密。
“陛下和兵部尚书都要出席演武!陛下还从内帑出钱,给我们配发新的军装,说是要在演武的时候穿!”
李如松眼睛一亮,连忙说道:
“陛下隆恩!”
夏忠孝也说道:
“陛下隆恩浩荡!”
夏忠孝又说道:
“果然苏教务长没骗我们!”
“去去去,教务长何等人,怎么会诓骗我们?快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一定要好好操练,可不能在陛下面前丢人!”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