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庆之失,罪责在我。”
于元军拼死护卫下,逃回府中的拜不哈,拒绝出逃,选择了写奏疏。
他简略介绍了此战的过程,以及自己试图设伏阴人反被草的经过。
最后总结的时候,则是郑重向元帝进言。
无论如何,一定要调动最大的力量来消灭攻占集庆的红巾军。
否则,大元必灭亡于这支红巾军之手。
这算是他的遗折了。
奏疏交给了自己的亲信。
他们要趁着别处城门还未被攻陷之前,逃出城去,将奏疏送去大都。
望着亲信们策马远去的身影,拜不哈收回了目光转身去自己的屋子。
走到半路,他又顿住了脚步,询问道“那些叛徒,可都处置了?”
“丞相,城内叛徒各家各户,男丁无分老幼皆以处置。”
“女眷都送去了技营,现在恐怕难以传令”
“无妨。”拜不哈摆摆手,迈步走向了自己的屋子“女人们不用管。”
“草原上的部落被灭部的时候,也不会杀女人的。”
“你们,各自逃命去吧”
红巾军大举入城,元军精锐损失殆尽,城内一片混乱。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脱脱丞相复生,也是无力回天。
这次破城,源于拜不哈的错误决断。
他是个有担当的人,自是会为自己的决断负责。
回到屋中,将自己的书信印章等物,点燃了扔进火盆里烧掉。
尤其是那些,在江南各地收集的书画孤本,都是他的心爱之物。
蒙兀人入主中原不过数十年,却是已经有许多人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拜不哈虽还未那么严重,可也是有了趋势。
只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待到窗外隐约传来喊杀声响,拜不哈加快了动作。
他取下家传的宝弓,奋力将弓折断。
举起了家传的宝刀,横在了脖子上。
“长生天包邮别让这些汉家军队,去到草原上!”
亲身经历了红巾军的强大战斗力,让拜不哈心中满是绝望。
这些汉军太强大了,正面交战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他已经预见到了,大元撑不了几年就会被赶回草原上去。
现如今,唯一期盼的,就是这些强横的汉军别追去草原,将他们斩尽杀绝!
天光逐渐放亮,大批红巾军自各处城门涌入城中。
军中文书们张贴安民告示,大嗓门的军士们,沿街叫喊军规。
“趁乱劫掠者杀!”
“私藏溃兵者杀!”
“行凶为恶者杀!”
大军入城一片混乱,正是罪恶的高发期。
趁着混乱为恶者不计其数。
林道对此很有经验。
他首先是应允大规模的军功赏赐,稳定住破坏力最强的军心。
毕竟古代攻城战之后,通常都会伴随着规模不一的屠城。
让人卖命,好处得给足了。
若是不然,轻则以后不卖力,重则干脆反了。
林道是依靠高福利与高待遇来稳住军心,否则的话,红巾军哪里来的那么强的战斗力与凝聚力。
稳住了军心,跟着就是控制城池。
满配的甲士巡街,遇到趁机犯事的,直接军法处置。
废除了肉刑之后,军法说到底,其实只有两种。
一个就是军棍,真能打死人的那种军棍。
再有就是,砍头。
林道入城的时候,见着街边挂着不少的首级。
一个个呲牙咧嘴,容貌狰狞。
元军的首级不会挂在这里,那可是能换取赏赐军功的好东西。
挂在这里,都是城内作恶被砍的。
林道对此,只是看了一眼就没再关注。
这样的人他见过太多,也处置过太多,早已经是习以为常。
一路来到了府衙,林道将自己的行营设置于此。
“明王。”
之前被吓到的李善长,喜极而泣的跑过来禀报。
“城里的内应不是叛变了,他们是行事不密泄露了,被元狗抓获。”
他之前是真的被吓到了。
甚至以为,明王要干掉自己。
一入城,就疯了似的寻找那些说话不算数的魂淡们报仇。
这才得知,并非是这些家伙坑自己,而是他们行事不密。
自己完蛋了不说,还被元军利用,险些坑了红巾军。
“是吗?”
林道有些不信“叫他们过来。”
“明王。”李善长急忙解释“来不了,都被元狗屠了,就连耄耋之年的老人,乃至于襁褓中的孩童都没放过。”
听闻此言,林道顿时蹙眉。
蒙兀人之残暴,比起鞑子来说,也是不遑多让。
每次胡虏们入中土,都是伴随着无穷无尽的屠杀。
胡虏们的征服,伴随的皆是血泪!
“既如此。”
林道扬首示意“你当为你的朋友们报仇才是。”
身为聪明人的李善长,瞬间就明白了林道的意思。
他当即行礼,转身去为惨死的朋友们报仇。
这个时候,什么以德报怨都是扯淡,唯有以直报直!
你做初一,我必做十五!
还得超级加倍!
待到李善长离去,林道嘱咐冯国用“给徐达发报,询问他那边怎么样了。”
指挥军队,最重要的就是指挥距离。
冷兵器时代里,指挥军队主要依靠亲卫们骑马送信。
可林道这里不一样,他有高科技 距离近了用对讲机,距离远了用电台。
物资不是问题,问题是合格的电报员培养困难。
一直到现在,方才培养出来几个,跟着徐达南下去夺取洪都(南昌)。
夺取洪都,是为了断绝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东进之路。
同时也是打开南下的通道,为以后的南下两广等地做准备。
扩军之前,林道是依靠对讲机指挥两三万的红巾军。
他已经有过许多相关的经验,通过扁平化的管理,指挥这种规模的军队问题不大。
后来扩军之后,逐渐就指挥不过来了。
这就有了徐达与常遇春的提升,分别领军。
不过军队规模依旧过大,造成指挥方面的不便。
这次林道打算继续提拔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安定城池的政务,自有李善长胡惟庸施耐庵罗贯中等人去做。
他们各自都有招揽人手,同乡同窗同年等等。
林道给他们划出的红线,是投效过蒙兀人的不要,地主大户出身的也不要。
当然了,这都是权宜之计,急需使用暂时用着。
等到军中夜宵培养出来的人才逐渐成熟,自会逐渐替代。
林道的态度很简单。
宁愿打平全世界之后,各地都是军头,也不愿给代表地主豪强势力的读书人出头的机会。
最起码军头们能打平胡虏,而不像是读书人那般,把将士们抛洒鲜血打下来的土地,给生生的送回去!
林道对于所谓的读书人,早已经失去了信任。
随着城内的动荡逐渐稳定下来,军功赏赐大会,也是随之而来。
至于地点,设置在了钟山脚下,玄武湖畔。
首先是立下了功勋的军士们,一队一队的上前领取赏赐。
除了斩获首级的赏赐之外,还获得了参战纪念勋章。
这些勋章除了荣誉之外,还有相应的权利。
退役之后佩戴勋章,见官平礼。
戴着勋章,可以直入衙门。
拥有勋章,可以免除一部分的税赋,勋章越多免除的越多。
而且不同的勋章,每年还能领取一笔粮饷。
虽然数量不多,可有总比没有要强。
有了这些好处,哪怕是年老了,子女们也会尽心照料。
毕竟活着就能领取钱粮免除税赋,子女们当然是希望能活的越久越好。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处,军士们方才对勋章很是热诚。
若是只有纪念意义,说不得早就被军士们发卖给随军集市里的商贾了。
还是那句话,古代少谈什么理想奉献,古人们真心不讲究这个。
只要好处给足了,给到位了。
有的是人愿意给你卖命。
林道发赏赐,主要以铜钱,银子与军票为主。
减少了实物支出,主要供应货币,用以完善货币体系。
军票都是在南非找印刷厂制作。
做工精美,带有防伪线等不说,还贴了塑料薄膜。
以古代的技术水平来说,是绝对没办法仿制。
而且林道可不傻,自然不可能搞超发滥发的事情。
元廷跟老朱这么干,直接导致货币系统崩溃,好好的纸币成为了废纸的教训,他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军士们领取之后,就轮到军官们了。
中级军官们,像是把总等,得到的都是银质勋章。
赏赐方面,也是丰厚许多。
其中战功卓著,表现出色的,得到了提升成为千总。
他们都是林道亲自发放勋章与赏赐,以示重视。
再之后上台的,就是千总等中高级军官。
众人领取赏赐的时候,都是笑容满面,唯独汤和面色不豫。
林道好奇问他“大好日子,为何这等表情?”
满脸难过之色的汤和,负气指责“傅友德,他抢了我的油锯!”
听完详细过程,林道大笑“那就让他多赔你几瓶好酒!”
“他此战立下的功勋,不是靠的油锯,而是靠他的武勇与血性!”
“若是中土儿女人人皆是如此血性,哪里还有蒙兀人什么事儿。”
“我意组建侍卫亲军第五营,任命你为游击将军领此营。”
傅友德是排在常遇春之前,倒数第二个上台的。
林道给他别上了金质勋章“打的好,伤势如何了?”
吊着手臂的傅友德,急忙应声“不碍事,修养一番就好了。”
“我意组建侍卫亲军第四营,任命你为参将领此营。”
傅友德大喜,当即行礼。
“愿为明王效死!”
当常遇春走上木台,来到林道面前的时候。
他见着了林道手中的金质勋章,上面镶着双剑!
“金质双剑荣誉勋章。”
“我终于有了!”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