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73章 “万亿营收,看好”

  尉来的预披财报,在新年来临之前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预披财报不是正式的财报,但是口碑好的公司或者大型公司,都不会在预披财报上做手脚,往往里面的数据与通过审计的财报数据差别不大。

  无论是上限还是下限,尉来已经确定为今年第一家营收破万亿的民营企业了,唯一的悬念就是与京冬相比,谁是第一民企。

  “对于国产汽车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由于大部分公司还没有披露2023年度的财报,以2022年年报为参考,全国共有12家企业营收超过万亿,这12家企业当中,只有一家民营企业,那就是京冬了。

  1.04万亿元的营收,让京冬超越阿狸,菊花等企业,成为民营经济第一。

  当年那个因为自营物流,重资产的互联网模式而饱受质疑的非典型互联网企业,如今已经到了他开花结果的时候了,几十万的员工,万亿的营收,让京冬成为互联网企业当中超然的存在。

  当互联网企业人人喊打之际,京冬虽跟其他互联网企业同样拥有一样的网贷业务,但大强子以及他的企业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

  这就是服务于实体,万亿营收带来的好处。

  或许在AI时代,京冬的运营模式并不能给它带来多少估值上的提升,也或许京冬的市场份额会在阿狸,字节,拼夕夕等企业的冲击之下越来越小,但只要有自营物流体系在,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相较于京冬,尉来的万亿营收更加的难能可贵,因为尉来是真真正正的实体,是真真正正的智能制造企业,相比起京冬的含金量要高出很多。

  并且,尉来同样是一家高科技企业。

  小米发布会之后,汽车圈子里的生态互联概念,被雷布斯的讲解带到一个人尽皆知的地步,人车家全生态,成了新的焦点。

  手机,平板,智能家居和手机互通,平板可以成为的汽车的配件,支持多项控车功能,行业竞争从单一车辆性能转向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跨场景智能体验。

  新的竞争模式,被公示于众,尉来很早之前就有相关方面的布局,檀锦程收购的魅族,在做了多年的“小透明”之后,也再次被拉到台前。

  尉来多款车型可以连通包括魅族,苹果,菊花,小米等多款品牌机型;在车机互联上,尉来真正做到了多系统共容,在其他品牌上,尉来都是抱着开放合作的态度。

  而在智能家居方面,当年与美的集团的战略合作,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小米的生态链闭环相比,尉来在生态链上或许要薄弱一些。

  小米就像是一个家居超市,任何生活场景里的大大小小家电产品,他们都有,尉来没有这些,做不到生态上的互融,可能在体验上要差一些。

  但因为尉来车子卖得好,又是开放式的互联,能够给其他企业带来利益,因此其他的企业也乐意合作,与小米的生态相比,各有各的优劣,倒也算不上完全的弱势。

  也就是在尉来公布财报之后的几天里,尉来的生态朋友圈又扩大了,尉来与零跑汽车达成生态合作协议,零跑汽车的车型将基于尉来OS启动生应用开发,与零跑汽车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

  “今后的跨界合作会越来越多,与零跑汽车的合作并不会让零跑汽车失去灵魂,也不会让尉来更具侵略性,我们只是在生态应用上达成更多的合作。”

  尉来将在2024款车型上搭载中央计算平台,计划于一季度结束让AI大模型落地,实现多模态感知和更自然的人机交互,另外还与橙子云建立起智算中心,以提升研发效能。

  与零跑汽车的合作只是智能生态当中的一环,企业之前的竞争与合作已经不能单纯的认为是“入侵”与合作,大家在C端市场上的竞争,体现在B端方面更多的是合作。

  零跑的增程式上市之后,卖得很好,一定程度上抢了尉来以及其他车企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零跑卖得好,对于尉来与檀锦程自身都是有好处的。

  抢占尉来一定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能够丰富增程式市场的市占率,让更多的用户接受这一市场,把市场盘活,这就是竞争当中的协作。

  “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态体系已经形成了,单独的汽车整车生态在竞争当中已经很难再保持优势了。”

  2024年的春节,尉来依旧给予员工不错的福利,净利润方面尉来2023年度超800亿元,如此高的利润无论是对用户,员工还股东,尉来都需要给一个交待。

  15亿元的用户回馈计划,过年对员工的高额奖金以及即将到来的二级市场分红,按照尉来以净利润为分红的基准,在已经提升至15比例的基础上,年报基的分红至少是在120亿元。

  “每股的分红至少会达到2.72元了。”

  过年期间,根据尉来的财报,深圳老张侃侃而谈,他在尉来2023年度股东大会,转增分红之后,已经把自己的持仓加至10万股。

  回头看看,彼时的股价就是2023年度最低了,如今尉来的市值已经来到了1.7万亿以上,距离机构给出的两万亿第一目标已经只有不到18个点的差距了。

  按照创业板的规则,这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做到的。

  而长期研究尉来股份的老张,自然更加的了解,按照他现在的持股数量,即使是按2022年报时的分红比例,都可以拿到至少27万的分红。

  以3800多万的市值,拿到27万元的分红,属实是算不上多,但是这几千万的身家,原本就是他从尉来股份以及旁系股票身上得来的。

  27万元的分红,对于一名身家已经过5000万元的超级散户来说,能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但是获得的成就感是不一样的,尉来股份是整车企业,但同时也是高科技企业。

  能够在高科技企业,以一介散户的身份每年拿到数十万元的分红,这成就感不输于机构持有者了,话说回来以尉来如今的市值,手里能够拿10万股,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市值这么高了,你不卖么,卖掉一部分带出来做短线,刺激刺激也舒服啊。”

  老张参加的是一场散户的年终聚会,大家都是多年的老友了,虽资金量各有不同,但相处的比较和谐,韭菜之间或许会的相互扎心,但歧视还是比较少的。

  有的爱做长线,有的喜欢做短线,操盘方式各有不同。

  “不了,没什么意思,长线做久了就对短线失去兴趣了。”

  老张摇了摇头,他的资金肯定不可能全部放在尉来股份身上,除了日常的家用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流动资金放在证券账户里,实际上他也做“短线”,但他的短线与散户口中的短线不同。

  如拿出部分资金来抄底某支股票,根据收益的预期安排卖出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以是一个月,甚至是半年都可以。

  多年下来,他的自选股票基本都没变过,就是在那么几支自己看得上的股票里来来回回,收益倒也不错,至少他们家里的日常开销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此这般的操作,对于自己看好的股票,日常根本没有操作的必要。

  10万股对于他来说很多,但是对于尉来的总股本来说,其实并不多,目前尉来股份总股本当中,有超过88是无限制流通的,除去尉来高管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份,至少有18亿股是全流通的。

  也就是近7000亿的全流通,他这个几千万的市值如果经常参与日常操作,指不定哪天就被洗出去了,还是稳妥一些的好。

  “还是你这老小子舒服啊,早知道当初就跟你一样死盯着檀老板的上市公司了。”

  聚会当中很多人与老张都是多年相识了,身家各不相同,能够在股市里混迹十数年的,还能够参加这种聚会的,身家多少不说,但至少都是不差钱的主儿。

  老张每每聚会,总会推荐尉来股份,但是每次总是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而越是到后面,他们也就越是不敢买了。

  这就是老股民的心态,若是换了新股民,可能就是直接冲了。

  “尉来在技术储备上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其实你们真的可以看看,看看他们那些不怎么宣传的东西。”

  按理说炒股的人是不会劝别人买哪支股票的,也不会做推荐,不过大家都是多年的老友,也就不在意这些,老张始终认为尉来不止现在这个估值。

  他太了解尉来或者檀锦程了,在没有实力之时的尉来会的虚张声势,也会吹吹牛,但是当技术储备达到一定程度之时,反而是不怎么宣传了。

  只能从一些其他途径或者是车主那里得知,如尉来已经在燃油车身上开通了领航辅助功能,这可是把燃油车都赋予了一定的智能汽车功能,竞争力上可是完全不一样,然而尉来却没怎么宣传过。

  还有坦克系列已经全面拥抱混合动力了,月底坦克700的混合动力就将上市,这些尉来都没有大规模宣传,只能从尉来APP,门店以及经销商那里得知。

  互联网上也有宣传,但是尉来并没有大规模的宣传,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论是檀锦程还是李响,都只能主推战略级的产品,而其他的产品就只能靠其他的高管去推广了。

  悦驰汽车那边的资源,在L系列,星途成长起来之后,已经变得极其有限了,母公司这边已经很少会主动去推广了,一切只能靠悦驰汽车自身来推广。

  悦驰汽车自身的资源肯定是不如尉来的,但是无论是悦驰还是坦克以及新推的星河P1,都是有着极高的用户基础的,在燃油车体系里加入领航辅助功能之后的燃油车,其驾驶体验感肯定要高上很多。

  在尉来全面出口计划当中,悦驰的燃油车也是其中一环,这些都是老张通过十数年时间获得的信息,也总结出尉来在产品营销上的大致规律。

  有技术,有渠道,有品牌,有销量,又有前瞻性,总销量当中的海外销量份额已经越来越高,如果某一天当经济环境变好,尉来的产品可以销往北美地区,亦或是毛熊地区,那尉来的成就就更大了,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止步于此。

  “北美地区的话其实也能销,只不过关税太高了。”

  事实上北美地区确实从来没有公开说过禁止整车出口至他们地区,但考虑到综合税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税率,在商业上基本是不可行的,直接出品的利润空间极小,甚至无法覆盖关税成本。

  不仅仅只是尉来,其他国内企业也几乎没有出口北美地区的计划,如果真要开辟北美市场,那就只能在那边开厂了,而这又不是国内大多数企业所愿的。

  春节之后,汽车圈子里动作不断,其中以跨界合作最多,已经分拆出去的菊花汽车业务,频频与各大车企传出合作关系,扩张速度明显。

  由此可见,先前担忧菊花对于车企灵魂的侵蚀,让车企失去灵魂的论调确实是菊花汽车业务扩张的最大阻碍,当分拆业务,允许其他车企入股之后,也就建立了合作基础。

  除了菊花之外,其他车企同样也是动作不断,很明显的是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竞争的白热化,不过要说二月份最风光的企业就当属零跑汽车了。

  零跑汽车的新品C10,订单超过4.5万辆,按照这个成绩,这是一款10万辆以上级别的车型,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零跑的C系列已经迅速替代此前的T系列,成为主销车型。

  技术积累带来的厚积薄发,让这家去年与哪吒汽车一样在大型价格战当中被冲击得最惨的二线新势力品牌,在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快速扭转了局面。

  零跑汽车的股价,在整个二月份涨了30,其表现明显优于同期其他的新势力品牌,这就是技术积累转型成功带来的好处。

  反观没技术的哪吒,已经是麻烦缠身了。

  除了这类独立的车企之外,“车二代”是二月份市场表现最为亮眼的,所谓的车二代,就是如极克,银河,岚图,深蓝等等这种背靠传统车企的新执势力品牌。

  不过吉利的骚操作是真不少,那就是他们的车型换代实在是太快了,在车型命名上也多次调整,新车到手不到几个月就成老款了,着实把老用户得罪得不轻。

  不过吉利这么干也是无奈之举,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于市场反应的不足,以Z10为例,上市初期大部分车型都是400V平台,而同期竞品已经普及800V架构了,在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上,性价比也不足。

  这就很尴尬了,消费者并不是都懂车,你用400V,同价位的用800V,那他们自然而然的认为800V比较好,而800V平台成熟与不成熟他们根本不管。

  实际上所谓的800V优于400V,也只是一个理解状态,技术不成熟的800V平台甚至不如400V平台,这里主要还是看车企的技术储备能力。

  吉利倒也不是全然没考虑到市场换代的速度,主要还是出于传统车企生来的谨慎态度,只可惜当前的竞争环境已经不允许企业再“慢”下去了。

  “这车怎么说呢。”

  在尉来这边,檀锦程倒是显得兴趣很好,如今的尉来已经走上正轨了,星途的两款车型也已经步入正轨,以目前的价位以及参数配置,这两款车型虽然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但在同价位上还是具有领先优势的。

  主要还是尉来在纯电领域的优势明显。

  没太大的压力的檀老板,通过小米搞了辆还没有正式交付的量产款小米SU7,自己在尉来的测试场地试驾起来了,作为小米的股东,还是名誉董事,檀锦程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只要不对外透露,或者公开传播就行了,实际上新车上市在交付之前,肯定是有一批车子会流出去的,不然媒体车从哪里来的。

  “优点和缺点非常的明显。”

  李响也一起来体验了一把,檀老板这次搞过来的是SU7的MAX版本,也就是最高配版,搭载的是双电机四驱以及101度的锦新时代三元锂电池,续航能力达到了800公里。

  “确实,性能和操控性没得说,但是其他方面的缺点也很明显。”

  檀锦程也是点了点头,这些年他试驾的车型很多,有时间的时候也会参与尉来新车型的测试,对汽车的了解程度已经不再停留在普通用户层面了。

  他拿到的是高配版本,抛开外观争议不提,这款车优秀的不像是第一次造车能拿出来的产品,要知道就算是尉来与菊花这样的企业,第一款车型也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性能与操控没得说,后排空间有点压抑,但也能接受,毕竟是轿跑嘛,车机互联做得也很不错,在驾驶乐趣方面还是非常优秀的。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就是智驾方面,在发布会上檀锦程就认为雷布斯是吹牛逼的,上车之外的体验是果然如此,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细节方面的缺点也很明显。

  “实用性略显不足,但整体来说是一款可玩性很高的车型,针对于他们的用户群体来说,其实已经算是非常完美了。”

  “唯一要担忧的就是售后服务能不能跟进。”

  第一次造车,其实车子有没有毛病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售后,消费者或者说粉丝其实是允许企业第一款产品不完美的,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小米没有造车经验,在售后服务上能不能跟上,能不能把这种不完美转通过服务转换成用户忠诚度,是他接下来第二款以及后续款式车型的重点。

  “是啊,其实现在服务要比完美更重要。”

  “应该能卖得很好,ET5的速度要加快一些了,我去找找老张,让他们在产能方面调配一下,过几天我要去帝都就没时间管这些了。”

  通过试驾,檀锦程已经感受到了这款车型的魅力,以小米的营销能力,雷布斯亲自上阵一定可以把这款车型的卖点尽最大可能展现出来。

  三月份通常是车企密集发布新车的时间段,ET5以及Et5的旅行款也将在三月份正式开启预热,以应对小米SU7接下来可能带来的竞争。

  由于SU7的定价还没出来,这一段时间市面上围绕着雷布斯“有点贵”的言论,各式各样的争论层出不穷,其中以看衰的言论居多。

  但是以檀锦程对雷布斯的了解,他哪怕是想做高端,价格真的定得有些贵,也一定会用一种反转的方式让用户接受他的定价,雷布斯有这种能力。

  3月1日,尉来又一次出人意料地在盘后公布了正式财报,成为A股市场新能源以及整车第一家公布正式财报的上市公司,也是整个A股的第三家。

  有两家着急的上市公司,早在一月末就公布正式财报了。

  总营收10697.63亿元,净利润819.3亿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高达6688.46亿元,按照尉来的总销量,这个营收让尉来每辆车的平均售价达到了18.18万元。

  下降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尉来最赚钱的L系列变化不大,单单L系列就创造了超过1200亿元的营收,平均售价32万元,而L系列的净利润比例达到了9.53,远高于整车5.65的净利润。

  “这财报没得说,电池净利率稳定,汽车营收大增,关键是分红,真特么的大方啊。”

  尉来的财报一出,又是机构以及如老张这样的大户们狂欢之日,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增长不提,关系到他们最为核心利益的分红方案,也在年报当中提及。

  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46.57元,分红总金额204.83亿元,占据着2023年度净利润的25!

  “嘿嘿,我一次能拿46.57万元,还不用交税,这钱拿着是真的爽。”

  老张嘿嘿直笑,虽然只是一个预案,还要拿到股东大会上去批准,但傻子才不通过呢。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