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81章 蓄势待发

  在古代,历法节气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上到天子,下到佃农,都不能忽视这件事的影响。

  到了什么节气就要干什么农活,这是保证土地收成的头等大事。

  待方重勇领着汴州军退到兰州金城时,初春乍暖,几乎是在某一天突然“宣布”春天的到来。

  城外的荒地上,有不少正在开垦的农夫。去年的“熟田”肥力已经耗尽,今年必须要开荒,还要从黄河岸边捞起一些淤泥来“补土”。

  站在金城的城墙上,方重勇看着城外有人在修凿水渠,有人的修补城墙,感觉兰州好像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从睡梦中苏醒了过来,正在活动筋骨。

  只可惜,兰州多山,可以屯田的地方并不多。

  根据前世的数据,方重勇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论:兰州本地的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三而已!

  其他的耕地,都是在山上开发的梯田。想在唐代的边疆,劈山为田,那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光一个灌溉问题就没法解决。

  因此,以兰州为根基来建设边防,显然是不太现实的,驻军的屯粮都需要外部供给,很容易被人断了生路。宋代与西夏之间的争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打通河西走廊,至少是夺取凉州,乃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大军退到兰州金城之后,方重勇就宣布任命韩滉为行军长史,负责传达军令。军中诸将,都想到了什么,于是纷纷对韩滉不假辞色,让这位骤然获得提拔的前任宰相之子有些难堪。

  “本官听了你的建议,带兵返回了兰州修整。

  如今军中对退兵颇有怨言,你怎么说?”

  方重勇转过身,询问一旁的韩滉道。

  这话可不好接,方重勇虽然从来不会斩杀献策的幕僚,但是将其投闲置散,还是挺平常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韩滉面不改色对他叉手行了一礼,随即答道:“官家,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现在众将都聚在一块,上阵之时,冲在前面也是立功,冲在后面也是立功。即便无功而返,将来也不失封侯,光耀门楣。自然是没什么干劲。”

  “你说得不错。”

  方重勇点点头,他刚刚不过是诈唬一下韩滉而已,其实对于军中诸人的想法是很清楚的。

  “那依你之见,本官应该如何处置呢?”

  方重勇微笑问道,很有些考校的意思。

  “回官家,依下官所见,大功要重赏,非猛士不可。

  官家在军中可以悬赏精锐骨干以突袭瓜州,不成功便成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余者颁布严苛军规,让他们人人签字画押,犯军法者立斩不饶。战后各有封赏不在话下。

  对于担忧军法严苛者,可返回汴州屯扎,战后,自然是无赏也不罚。”

  韩滉一针见血指出方重勇现在带兵的困境:军中将士,普遍惜身,舍不得过往功劳苦劳,并且对于未来的预期极高!

  换言之,大家现在心里想的都是改朝换代,没有人真的认为这一战不立功,方官家就会亏待自己。

  当然了,这正好说明方重勇在军中威信极高。很多事情,就是有利有弊的,一个巴掌有正反两面。

  “嗯,这里没有外人,有话你不妨直说。”

  方重勇意有所指的暗示道。

  大领导面前,装糊涂是没用的,不敢担责任更是不行。

  韩滉当然知道很多话是瞒不住的,传出去也是要得罪人的,可是为了进步,他不说不行。

  毕竟,他不当罪人,方官家就要当罪人了!

  “官家,下官是这么想的。

  奇袭瓜州的部曲,处境最为险恶,搞不好就会肉包打狗有去无回。所以这部分敢死之士,要厚赏,要在大军开拔前,就把财帛给足,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而中军依旧要进攻凉州,拖住吐蕃人,这部分风险相对较小,官家只要承诺战后有赏赐即可。颁布严苛军法,则是给他们提个醒,说明官家遇到战况不利的时候,一定会杀人祭旗。

  最后就是军中只想保住过往功劳的那部分人,他们上阵只会成为累赘,又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思。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说明白,无功即不赏。

  官家虽然没有明说将来如何,但这些人应该会懂的。”

  韩滉不动声色建议道。

  喜欢冒险的拿大功,不喜欢冒险但是听话的就老老实实听军令,只想混军功从龙的,那就回汴州去稳固基本盘。

  当然了,最后面那一种,以后改朝换代,也只能跟着喝点汤。所谓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官家想让谁拼命的时候,这个人不敢冲,那么将来圈子里面还有没有他的位置,也就显而易见了。

  不得不说,韩滉很懂人性。

  “依你之见,本官这次要坐镇兰州,调兵遣将咯?”

  方重勇总算是琢磨出了韩滉的“言外之意”。

  如果还是他带兵,那么和现在的情况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

  官家不好意思杀自己的老部下,但官家麾下那些大将们,为了自己在改朝换代后封侯拜相,可不会忌惮杀人!既然要杀,官家又何必要亲自动手呢?

  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二鸟。

  “回官家,下官正是这个意思。

  诸将分兵在前,官家坐镇于后,正好可以看看谁在混日子,谁在拼命打仗。

  那些南郭先生们,知道藏不住了,定然会回汴州以免自取其辱。”

  韩滉慢悠悠的说道,低着头插着手,一脸恭敬模样,不敢造次,更不敢露出得意的笑容。

  “去传令吧,通知诸将来帅帐开会!”

  方重勇大手一挥,转身便走。

  哪怕是大军来到了金城,他也没有住在城内安逸的大宅院里,更是拒绝了本地大户,将家中貌美女子送来暖床的建议。

  依旧是住在军帐内,日夜盘算着如何能打败吐蕃人!

  他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军中自上而下,都是军纪严明大气都不敢出。没有人敢私自进入金城,更别提接触本地大户了。

  不一会,众将就齐刷刷来到金城郊外的汴州军大营内,每个人脸上都是表情凝重。

  而韩滉就像是个透明人一般,站在军帐的角落处,毫不起眼,也没人正眼看他。

  “诸位,春耕已经开始了,我们是应该在兰州屯垦,还是应该趁热打铁出兵凉州呢?”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这个问题很关键,而且没有标准答案。在战争的结果没有出来以前,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意见就是对的。

  “官家,末将以为,还是秋收后再出兵为好。”

  何昌期站出来抱拳行礼道。

  这次与吐蕃重步兵交手,他双手虎口都受了伤,狼牙棒都砸断了十几根,硬是没把松昌城啃下来。每次刚刚杀上城墙,吐蕃的援军就来了,不得不退到城下列阵。

  打得很是憋屈。

  如果短时间内再去打凉州,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

  “官家,末将以为,正是因为吐蕃人不会料到我们这么快就去而复返,所以反而是容易找到战机。”

  段秀实上前一步建议道,明摆着不同意何昌期的说法。

  谁更有道理一些呢?方重勇也不知道,至少光看这三言两语是看不出来。

  “李枢密以为如何?”

  方重勇看向李筌询问道。

  这次收兵回兰州的事情,方重勇并未仅仅听韩滉的一面之词,事后他也跟李筌商议了一番。其实李筌本来也想建议退兵,只是很多事情他作为副枢密使,不方便开口。

  万一方重勇认为李筌提出退兵,是不想自己登基称帝,到时候免不了一阵猜忌。

  这就是身为高官的尴尬立场,一举一动,都不是单纯的事务,背后也难免被人过度解读。

  当方重勇提出想退兵到兰州的时候,李筌这才松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韩滉的话大同小异。

  “下官以为,还是到秋收后再动手不迟。

  这大半年时间,吐蕃很难从国内获得粮秣,只能在河西本地大户那边就食。

  越是拖下去,本地大户对他们的怨气就越大。

  而我们这次出兵准备充分,粮秣是不缺的。等到秋天收割的时候,吐蕃人自然会着急的。

  这一着急,说不定机会就来了。”

  李筌侃侃而谈道。

  “嗯,不错。”

  方重勇点点头,不置可否。

  现在不能说段秀实的话没道理,有句话叫夜长梦多,谁知道大半年后会遭遇什么事情呢?

  “官家,末将还是以为,要尽早出兵为好。”

  车光倩站出来说道,没想到他居然跟段秀实是一个想法。

  “那你说说,为什么要尽早出兵呢?”

  方重勇坐在帅帐内主座上,抱起双臂询问道。

  “官家,吐蕃人拖不起,我们实际上也拖不起啊。这天下的局面还不安稳,我们不能获胜,难保不会有些胆大妄为之人,认为我们不过如此。

  这人心一乱,再收拾就难了。”

  车光倩沉声说道。

  这话也有道理,汴州朝廷几年前还是个区域性政权,很多地方都是新地盘,统治还未稳固。再加上河北三年免税,目前虽然形势一片大好。

  可等三年之期一过,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你们看看,这个说该速速进军,那个说该缓缓到秋后再说,本官要如何处置才好呢?”

  方重勇长叹一声,故作为难询问道。

  “请官家定夺,末将一定全力以赴!”

  众将立刻都抱拳请战,不敢再开口叽叽歪歪。

  “这样吧。”

  方重勇站起身,看看了军帐内众人的表情,这才继续说道:

  “也不着急这两天,前些时日,你们风餐露宿也辛苦了,就先在兰州城内好吃好喝,休息三日。三日之后,来帅帐点卯,本帅会宣布军令。

  你们若是有什么想法的,可以私下里来找本帅谈谈。”

  听到这话,韩滉难以置信的抬起头,他万万没想到方重勇是这么处置的。

  难道,不该现在当众悬赏吗?甚至可以用一下激将法呀!

  “领命!”

  众将应了一声之后,各自散去,只留下韩滉一人还在这里,作为行军长史,他也确实应该时刻跟主将在一起,以便传达军令。

  这个职务,不是固定职务,而是只有带兵出征的时候,才会临时任命。

  换句话说,韩滉如果表现不出过人的才干,那么此战结束后,他依旧是干书吏的活计。现在可不比开元时代了,也没人在乎他是什么前任宰相的儿子。

  “官家,如今诸将刚刚抵达兰州,正是心热的时候,刚刚何不宣布悬赏呢?”

  韩滉开口疑惑问道。

  他没有说到秋天再动手什么的,因为方重勇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如果真要延后出兵的时间,那么现在把事情定下来,早点宣布以免夜长梦多,才是最该考虑的问题。

  方重勇既然没有说,那么显然是近期就准备出兵。

  “你不懂,军中诸将,都好脸面,谁也不想被人叫鼠辈。

  若是本帅今日悬赏,希望参与的人自不必提,即便是不想参与的人,碍于颜面,也不得不踊跃参与。

  要不然,事后被其他人嘲笑,那是必然的。

  人活一张脸,本帅这么做了,让他们将来怎么做人?”

  方重勇轻轻摆手笑道,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

  韩滉这才恍然大悟,他父亲当年是宰相,自家也是名门之后,眼高于顶,心中自然是把那些丘八当做棋子和可以摆弄的对象。

  如果以智力的碾压程度来说,这些五大三粗的丘八,在他看来不会比家中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眷强多少。

  韩滉心中是不太看得起他们的,只有用人的时候,才想起这些人的才干以及脾气。

  但方重勇带兵多年,自然是知道一些不能公开说出来的规矩。

  他拍了拍韩滉的肩膀说道:“想出人头地的人,自然会踊跃献策。而那些害怕折腾的,也会私底下来找本帅说明情况。这些事情,本帅心里明白就行了,要替他们保留颜面。他们就算一时间无法理解,将来回过神来,肯定会明白本帅的苦心。”

  原来是这样!

  韩滉顿时感觉自愧不如。

  他终于明白方清为什么可以如此得军中将士爱戴。

  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把丘八们当工具人,那么这些人就真的成工具了。

  你可以用,换了个人,也同样可以用。

  如此,上位之人哪里睡得安稳?

  “受教了,官家教训得是。”

  韩滉一脸羞愧说道。

  “去吧,你近期多巡视一下军营。

  记得,要时不时透露一下小道消息,就说本帅很想有人出死力气打吐蕃,有厚赏。

  而且,还要以军法威胁那些人,不得外传,知道了吗?”

  方重勇吩咐道。

  请:m.badaoge.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