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希望能吧

  原野不管北昌家怎么想,就一步一步继续向前推进。

  在清剿了浓津城到安浓城之间残存的豪族武士后,终于抵达安浓城一带,也就是浓川河曲一带。

  浓川是伊势国最大的一条河流。其发源于伊势山脉中,河流很短,水量却不小,水速十分湍急,自西微微偏北注入伊势湾。

  简单来说,浓川有点奇葩,在地图上近乎是横着的一条直线,属于半岛地形特有的一种山源河流。

  而到了伊势国下曲郡,浓川受到山势阻挡,绕了个小弯,形成了一小片河曲平原,安浓城就处在河曲之中的山上,两面临水,易守难攻。

  这里也是下曲郡的精华所在,取水便利,土地肥沃,田地众多,自平安时代起,这里就建有大量庄园。

  原野带人爬上了一座小山包,远远眺望安浓城,看了几眼便忍不住小声感叹道:“难怪曰本自古以来自治风行,动不动就地方割据,不听朝廷指挥……”

  曰本做为一个列岛之国,地形实在太奇葩了,超过总面积80的山地,形成了各种如同安浓城一样的地方,真的是三步一个坑,五步一条河,到处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只要朝廷略为衰弱,当地代官立马就会转变成土皇帝,让人拿他没多少办法。

  大概也就是因为这种地形,才形成了曰本后世崇尚地方自治的风气,不过这对原野倒不是坏事,打的时候会多花不少人命,但打下来防守也能少花不少钱。

  “你说什么?”阿满跟在他后面,没听清他的话。

  她受命去找烟草种子,在把那个倒霉的流浪武士加急运回弯津“严刑拷打”后,已经搞清烟草是怎么传入关西的了———一个跟随九州当地商船乱逛的南蛮传教士带来的。

  那个傻鸟竟然在净土真宗的大本营、石山本愿寺一带传教,差点被和尚们活活打死,还是九州商人花了钱才保住他的小命,现在已经又被赶回九州了。

  不过,他带来的一些好东西倒是在当地小规模流传开来,其中就有烟草,成为当地一种“药材”,据说可以除湿祛病。

  阿满已经派人去关西取了,买不到就偷,估计年底就能拿回来,自己无事可干,就又跑过来找原野和阿清,刚跟着原野爬上山包就听他在那里自言自语。

  “没说什么,只是看这座城不错。”原野随口敷衍了一句。

  “确实是座好城啊!”

  阿满踮起脚也瞧了瞧安浓城,再瞧瞧河曲内平坦肥沃的土地,有点喜欢之余也有点遗憾——原野不肯让手下当武士,更不肯分封土地,不然以她救过原野狗命的交情,想当个安浓城城主轻而易举。

  那样,她就可以姓“安浓”了,以后就叫安浓满。

  嗯,她到现在还没想到自己该姓什么,目前登记户口用的是原野起的姓氏,叫野原满。

  她感觉安浓满比野原满好听,在那里盘算了一会儿能不能把安浓城从原野手里骗过来,但很快记起城还没打下来呢,赶紧问道:“这里看起来不好搞啊,北富家好像也不想再后退了,你有把握吗?”

  “不用担心,这里不是问题。”原野图谋伊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深知大河内城、安浓城都是北昌家的统治核心,从头到尾就没想硬打——硬打肯定能打过,但伊势半岛上形势错综复杂,打垮北皛家又不能一劳永逸,为稳妥计,他要尽可能节约力量,以应对不测。

  比如和北自家打得难分难解之时,或刚刚把北皛家干翻之后,三好家却突然一个偷袭,搞不好就给别人作了嫁衣,十分不妥。

弯津军是支强军不假,但并不能对曰本中古世代的军队形成降维打击,野战还好说,巷战仍然免不了伤  亡,他也没本事把看到的每一幢房子、每一处岩砦都炸塌了———这在二十一世纪都办不到,巷战还是要拿人命填,更别提他的生产力连二十一世纪的零头也比不过。

  所以,能省还是要省的,攒点本钱不容易,不能挥霍,之前是北皇家不想拿头去磕他的防御工事,那现在他也不太想拿头去硬磕安浓城。

  所谓战略嘛,就是不要去做敌人想让你做的事,要让敌人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要充分调动敌人。

  大概是这样吧,原野也不是名将胚子,反正就是边打边学。

  阿满这段时间没在弯津军内,具体战略战术她不清楚,日常也在这方面喜欢乱放屁瞎指挥,原野也懒得和她细说,应付了一句就仔细观察这一带的地形,考虑把“指挥部”放在这里好不好,而阿满注意力也转移到了浓川南岸一带升起的数股浓烟上。

  这是弯津军在攻击那些不肯离开家宅、非要“一所悬命”的伊势在地武士,她忍不住又开始对着这些烟柱指指点点,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非要说自己带人去能干得更好。

  这时一名弯津内卫爬上了山包,向阿清低声说了几句。

  阿清很快过来转述:“殿下,又有使者过来了,是龟山城、千种城的使者。还有,北自家的使者又过来了。”

  阿满转过头来,冲原野乐道:“北皇家又派人来了吗?这次会开什么条件?上次是想送个公主过来,这次搞不好肯给两个。

  要不然你见一见吧,公主可以先收下,我看犬公主屁股不大,估计生不了儿子,拿北皛家的公主先生两个儿子也可以,北皛家的家格还是可以的,也算名门之后,辱没不了咱们家。”

  她在那里大放狗屁,原野瞥了她一眼没理会,转头对阿清道:“北皇家的人就不见了,其他的人……随便找个人应付一下吧!”

  他现在是在打仗不假,但这段时间人际交往还真没断过,不管是伊势豪族还是远处的大名、小大名,是人不是人的,都要派个人过来找他聊聊,甚至有伊势小豪族已经开始向他投诚了,想改换门庭,成为弯津的寄子豪族,只要原野肯答应,他们愿意来助战,一起围攻北畠家。

  大多都是些野心之辈,遇到了危险却看成了机遇,连弯津是什么情况都没弄清,就想上弯津这艘快船。

  北昌家则是来讲和的,哪怕北昌具教不肯后退了,看起来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安浓城一带和弯津打一仗,但每天都要偷偷派使者过来,表示愿意和弯津结为姻亲盟友,反复说明双方没必要拼个你死我活,那只会便宜别人。

  反正可以先谈谈,没必要急着打,弯津实在想要些好处,也是可以商量商量的。

  对这些人原野是一概不理会的,伊势国以后会成弯津的一部分,乃至伊势半岛将来也会成为弯津的一部分——控制了伊势半岛,他就能伸手进濑户内海了,那里可是曰本的精华之地。

  嗯,后世是东京湾,但放在这时代,东京湾还是水贼窝呢,濑户内海才是真正的聚宝盆,每天都流淌着金银。

  所以,伊势半岛上的武士全都要滚蛋,原本的统治阶层全是他的敌人,就算能敷衍一时终究还是要起冲突,虚以委蛇用处不大。

  涉及到根本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外交的作用几乎为零。

  争夺最根本的生产资料,不可能靠言语获胜。

  原野直接让阿清去打发那些使者,远处的先敷衍一下,近处的直接赶走,然后就询问部队就位了没有,确认后就下令道:“都动起来吧,给北皛家上上压力!”

现在弯津军前线已经膨胀到七千多人了,野战部队三千余人,弯津后勤人员一千多人,从伊势雇佣的劳工  近三千人————没算在鹿津港一带充当劳力的以及路上的运输队伍,算上那些人数已经近万,反而对北富家有了人数优势。

  当然,只是人数优势,那些人上不了战场,原野也没打算让他们去白白送命,不过壮壮气势还是可以的。

  随着他一声令下,弯津军分成三股开始往河曲推进,开始争夺浓川上的渡口,开始找地方乘皮筏强行渡河,甚至开始尝试在河上架桥。

  北自家自然不可能干看着,也开始依托浓川反击。

  等到了第二天,安浓城一带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小规模交战不断,弯津军甚至有小股部队已经越过了河,开始尝试拔除北畠家沿河的据点。

  “推进速度不快啊,前边的人是在偷懒耍滑吗?”

  阿满看了一天多的时间,感觉弯津军这次有点怪,好像没出全力,好像太过于顾忌伤亡了,甚至有些劳工在修防御工事,忍不住有点跃跃欲试,想去前线督战了————让她带头冲锋她是不太敢的,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了,好不容易当上人上人了,她已经不是烂命一条的“活命众”,现在不太想死,但让她踢着别人的屁股让别人冲锋,她依旧没问题。

  原野更不可能带头冲锋了,身先士卒也没那个“先”法,就坐镇土包上统揽全局,闻言道:“你不懂别瞎BB,只要给上压力就行了,进度不重要,这都是事先规划好的!”

  “什么意思?”阿满莫名其妙,都打起来了,当然速战速决才好。

  “你没发现前线作战人员有点少吗?”

  “是有一个联队不在,他们不是回鹿津港修整了吗?”阿满之前过来时,还在鹿津港看到过他们,当时问了一嘴,据说是清剿任务结束后,暂时修整恢复一下,顺便保证后路稳定,充当一下预备队。

  不过她本能说完后,瞬间就反应过来,惊讶道,“他们去大河内城了?是坐船去偷袭大河内城了吧?”

  原野轻轻点头:“北富家想让我们在安浓城碰个头破血流,他们不好过也不想让我们好过,我们肯定不能让他们如愿,哪怕攻城战我们已经演习过十一次了,但没必要强攻,还是该发挥我们的优势。

  我们有大规模水军,北晶家只有几条破关船,根本不能阻击我们通过海路投放兵力,那当然不能让我们的水军在海上漂着干瞪眼,肯定要做点什么的,正好拿来去踢他们的屁股。

  这会儿,第一联队修整完毕的八百人,以及船队里的武装水手六百人,一共一千四百人,应该已经在鹿铃郡登陆了。

  能拿下大河内城当然很好,拿不下也无所谓,只要在那里闹起来,让大河内城告急就可以了。

  到时北皇家就不可能缩在安浓城里不出来,必须回援。

  河曲地形嘛,我们是不好打进去,但他们想出来,想轻轻松松就回鹿铃郡,就要问问我们同不同意了,到时他们可以试试我们的野战防御工事效果如何。”

  打仗嘛,当然要以我为主,他还是想让北自家过来磕他,还是舍不得死太多人去打巷战,现在只看偏师能不能建功了。

  希望能吧!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