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75章 首日14.6万单,成交额570万马立云我是正经人

  “兄弟,你们筷跑什么时候放假?”

  江皓刚想闪人,便被千度外卖的骑手拉了下来,对方满脸堆笑,递上了一根红双喜。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江皓虽嫌弃红双喜不上档次,容易卡嗓子,但他也没明着拒绝,顺手接过来,别在耳后,然后回答道:“干咱们这一行,哪来的假期可言?”

  “陈延森也和李彦洪一样畜生啊?不给你们放假?”这名千度外卖员一脸诧异地反问道。

  “操!你骂谁呢?我们老板也是你能骂的?”江皓瞬间冷脸,操起车锁,大声质问道。

  千度外卖员懵逼,心想:你特么有病吧?老子帮你说话,你还骂我?

  “哥们,有话好好说。”旁边几名千度外卖员,连忙上前劝阻。

  “我们过年有三倍工资、额外补贴和冲单奖励,狗日的才想着放假。”

  江皓见状,没好气地骂道。

  手里的车锁又扔回了箱子里,发出咣当一声。

  闻言,几名千度外卖员面面相觑,本想找点安慰,没想到依旧是迎头暴击。

  他们打听过,美团也有相应的‘优选骑手’福利,只有千度外卖员最惨,连根毛都捞不动,听站长说,明天会发100块路费。

  100块?

  路费?

  这点钱打发叫花子呢!

  可谁让他们和美团骑手一样,都是兼职呢?

  连劳动合同都没有,自然也不算千度的人。

  “兄弟,你们站点还招人吗?”挨了一顿骂的千度外卖员,倒也没生气,反而舔着笑脸,一副讨好的样子。

  江皓语气一顿,到嘴的脏话又咽了下去,他这人吃软不吃硬。

  三个月前,他还在美团当骑手时,同样也曾对着筷跑骑手点头哈腰地询问招聘信息。

  见此情形,江皓的态度温和了不少,他点点头回道:“年底缺人,但每个站点只招两三个人,难度很高的。其实你们可以去南方啊,那边刚开城没几个月,大量缺人,干三个月还有期权奖励。”

  很难想象,连高中毕业生都没拿到的江皓,张口闭口就是期权。

  筷跑在全国各地的骑手,与CEO裴毅一样,同属一家公司,甚至可以说,大家是同事关系。

  其中60的外卖员手里都攥着公司期权,乍一听有人敢骂自家老板,当然火大。

  “南方?太远了!我是北河人。”千度外卖员摇了摇头道。

  “底薪一千八,每天上线八小时,一个月保底八千收入,还远吗?”江皓撇撇嘴说道。

  一年前,他在羊城打螺丝,亲眼目睹工友的手指头被机床碾断了三根,那鲜血直流的画面,吓得他连夜提桶跑路。

  他才十八岁,可不想断手断脚地过完下辈子。

  来到燕京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就进了美团当骑手,后来听说筷跑的待遇更好,交社保、有底薪,意外险、医疗险和第三方责任险统统配齐。

  因此,当他一摸熟朝阳区的商业中心、大街胡同和小区布局后,头也不回地加入了筷跑配送部。

  “南方的底薪这么高?”千度外卖员暗自咋舌,眼中满是羡慕。

  别小看这一千八,他们都知道,筷跑每个季度都有一笔绩效奖金,金额是底薪的一到三倍,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一万块,谁能不眼馋?

  “兄弟,你不看新闻吗?咱们集团涨薪了!”

  江皓嘴角上扬,得意洋洋地说。

  不仅橙子手机工厂涨了时薪,云速快递和筷跑外卖也涨了。

  “你们筷跑什么都好,但招工数量太少了。”千度外卖员愤愤不平道。

  “要是放开了招,公司也养不起啊!再说了,就咱们这片商业区,一天也就跑六七十单,人多了不够分啊。”江皓笑着解释道。

  说完,他摆了摆手道:“不说了,站点煮了红豆粥,回去喝一碗暖暖身子。别给自己设限,想赚钱,别怕离家远。”

  江皓麻溜地启动电瓶车,美滋滋地离开了。

  “涛哥,要不咱们去筷跑的站点问问?万一有岗位呢?”一名千度外卖员试探着问道。

  今天是2月6号,大年二十六,他们能在燕京熬到现在,肯定是想赚钱的,但千度网不给机会,美团又看人下菜。

  他们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筷跑身上!

  “走!”涛哥骑上电瓶车,急冲冲地赶向筷跑休息站。

  与此同时。

  沪城,龙漕路200弄,易园写字楼。

  筷跑买菜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终于赶在年前完成了功能测试并顺利上线。

  “老梁,多少单了?”

  裴毅走出办公室,冲着梁昌林喊道。

  “首小时5.1万单!”梁昌林抬头应道,两眼放光。

  他这才体验到,有老板力挺,不缺资金和流量的感觉。

  产品上线仅六十分钟,每分钟高达850单,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叮咚社区在他手里做了大半年,巅峰时设立了47个站点,每日订单量却始终没能突破两万单。

  放在筷跑,两万单轻轻松松。

  “不错,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开辟买菜业务。”裴毅眉头微蹙道。

  “要是被裴总想到,我哪有机会跟您一块共事?”梁昌林开着玩笑道。

  筷跑买菜在沪城的供应商有光明、永丰蔬果、庞士水产等两百多家食品公司,并与青浦、浦东和奉贤等区的农业合作社建立了采销关系。

  拥有六座占地超一万平米的中心仓,可与前置仓形成供货网络,将一千多款商品,以29分钟的配送时效,为买家送货上门。

  买菜业务的复购频率与外卖业务不相上下。

  一旦在一二线城市形成规模,以高频带低频,筷跑的团购业务也能跟着水涨船高,实现断层式的领先优势。

  裴毅笑了笑没说话,梁昌林的能力他看在眼里,或许线上运营不如年轻人,但供应商管理很有一套。

  包括光明、永丰、庞士在内的两百多家供应商,大多是他带人一家家谈下来的。

  “等业务规模上去,买菜频道未尝不能成为独立的事业部,加油。”

  裴毅拍了拍梁昌林的肩膀鼓励道。

  作为筷跑CEO,给下属画饼也成了裴总的日常。

  “谢谢裴总,我会努力的。”梁昌林点头应道。

  尽管裴毅才二十八岁,属于标准的八五后,梁昌林却不敢小觑他。

  在外卖行业,裴毅带领团队,正面击败了饿了么。

  在团购行业,裴毅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从第五名跃居行业第一,运营策略和竞争手段,丝毫不输于张涛、王鑫这样的商界成名人物。

  如今,饿了么创始人章旭豪、前拉手网CEO单嘉伟等人,均在裴毅手下做事,梁昌林并没有觉得不自在。

  毕竟论名气和行业地位,单嘉伟比他强得多,人家都对裴毅马首是瞻,他哪有资格挑剔?

  另一边。

  许汇区,华泾镇的一间出租房内。

  张朋抱着自己的顶头上司,猛地嗅了一口道:“玲姐,你真香。”

  陈凤玲嘻嘻一笑,转身抱着眼前的小奶狗,心想:刚毕业的大学生确实能干,这才半个小时,又黏了过来。

  “我怕你身体扛不住。”陈凤玲拍开他的手,嗔怪道。

  “你说我不行?”张朋怒了,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可听不了这种话。

  不等陈凤玲作出反应,他便轻车熟路地直奔要害。

  五分钟后,张朋气喘吁吁地躺在一旁,满脸羞愧地说:“玲姐……”

  “没事,可能是你最近太累了,我买只老母鸡给你炖汤补补。”陈凤玲轻声安慰道。

  “玲姐,我一定会报答你的。”张朋感动地说道。

  “下次可不允许用五分钟报答我哦。”陈凤玲妩媚一笑,戏谑地打趣道。

  她拿起床头的手机,打开筷跑APP,昨天下班时,她在公司楼下接过了一张筷跑买菜的宣传海报,这才知道,筷跑继外卖、团购业务后,又进入了买菜领域。

  这在2013年可是新鲜事!

  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各种食材,很对打工族的胃口。

  因为平日下班就七八点了,菜市场和超市要么关门了,要么只剩爷叔阿姨挑剩的残次菜。

  谁愿意买?

  “崇明土鸡,枸杞,人参,香菇……”

  陈凤玲将需要的菜品逐一加入购物车,接着进入订单页面,系统默认调取了她的外卖收货地址。

  她确认无误后,便提交了订单,新人首单优惠还减了10元。

  “玲姐,我休息好了,陪你出门买菜吧。”

  张朋翻身下床,一边穿衣服一边说道。

  “我在网上买好了,给你看。”陈凤玲把手机递了过去。

  “筷跑买菜?他们把菜市场搬到线上来了?”张朋在看清界面信息后,不禁愣了一下。

  “所以呢,赶紧把简历改好,我会帮你再修改一版,如果你能面上橙子支付的研发岗位,我们就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陈凤玲满是期待地说道。

  苹安不允许办公室恋情,只要被发现,她和张朋必须走一个。

  她在苹安打拼近十年,职位收入都不低,让张朋换工作是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加上橙子支付的分公司即将来沪,两人便下定决心,争取面试成功,加入橙子支付。

  “好的,我明白。”张朋爽快答应道。

  在他看来,陈凤玲虽然比自己大了几岁,但身材好、保养得好,又舍得给他花钱。

  生活里像姐姐,工作上像老师,既能给他规划职业方向,又能指挥他的力度、深度和角度,让他极为迷恋。

  他可不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而是打算跟对方走下去。

  至于十岁的年龄差,很大吗?

  除了父母那边不好交代,其他都不是问题。

  同一时间。

  筷跑买菜在沪城火了起来。

  “筷跑买菜今日上线!生鲜到家新模式!”

  “便宜好菜,29分钟送货上门!”

  新沪报、财经网、今日头条、番茄台等媒体网站,均进行了报道。

  蔬菜水果、肉禽蛋、米面粮油和水产海鲜等,只需在APP下单,半个小时内送到家。

  对筷跑的老用户来说,吃腻了外卖,偶尔自己做做饭也不错。

  上线首日,累计14.6万单,成交额多达570万,试水效果很成功。

  对筷跑骑手而言,又多了一份额外的收入。

  原先准备回老家的一批人,见到筷跑买菜爆单了,主动留在了沪城过年,想要给孩子多赚一笔学费和生活费。

  “筷跑买菜?”王鑫刚想下班,汪慧文便赶到他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筷跑进军生鲜品类的消息。

  “泛大西洋资本给的一亿美币,只够守住团购赛道的市场份额,生鲜品类的损耗大,还得花重金建造大量前置仓,我们的资金可不充裕。”

  王鑫不以为意道。

  实际上,他也知道卖菜是一门好生意,消费频次高、市场规模大。

  可他心里同样清楚,摊子越大,资金消耗越快。

  “陈延森这人很奇怪,森联资本旗下半数子公司都在赚最脏最累的钱,真不知道他图什么。”汪慧文纳闷道。

  “老汪,你好好琢磨下,哪个行业赚钱最轻松,咱们好跟陈延森那王八蛋避开才行。”王鑫笑着调侃道。

  汪慧文咧嘴一笑,泛大西洋资本的一亿美币,又让两人重拾信心,脸上的阴云也已消失不见。

  筷跑买菜的上线,很快在圈子里传遍了,马立云得知后,嗤笑一声道:“恐怕陈延森这次要栽跟头!”

  生鲜蔬菜行业套路极深,连老炮都容易踩坑,他不信陈延森能在这行一帆风顺。

  去年聚划算搞生鲜团购,状况频发。

  “马总,那筷跑的B轮融资,我们还要参与吗?”陆兆曦问道。

  “Ofcourse,赚钱的事可不能错过。”马立云耸了耸肩,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阿狸巴巴投资筷跑是集团核心战略,从外卖业务向外扩张边界也是集团重要举措,两者并不冲突。

  这就像企鹅明明有了QQ团购,依然还和Groupon联合投资高朋网一样,但凡是正经人,就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马立云认为自己是正经人,更是一个聪明人!

  若桃宝外卖跟四年前的口碑一样,无法承载阿狸的本地生活使命,筷跑便是他的备选项。

  更何况,投资筷跑能为集团带来巨额回报。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