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855章 凶案疑云

  有时候,坚持并不一定能带来的成功,还有可能带来灾难。

  如果说,对于人生有什么感悟的话。

  这恐怕就是赵平原最大的感悟了,就像二十多年前,他选择离开豫省老家,先到港岛,又从港岛来到长安一样。

  虽然这一路并不轻松,可他却让家人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从当年的小公司一步步的做到现在,在长安的中心区大厦中有一层写字楼。

  这样的成功,足以让赵平原骄傲了,可是他的眉头依然紧锁着,脸色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

  赵平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真皮座椅随着他转身发出轻微的声响。落地窗外,太平湾的宛如明珠一般,每到夜晚的时候,海湾被大厦的灯光倒映璀璨如星河一般。

  白天的太平湾也是极美的,湾里停泊的游艇在波光中轻轻摇曳,白帆如翼,仿佛随时要乘风而去,现在太平湾里已经看不到商船了,大吨位的商船都是在外港的集装箱码头停靠,太平湾变成了的游艇的天下。

  “现在的年轻人……”

  赵平原轻哼一声,目光扫过那些昂贵的玩具。游艇会、高尔夫、赛车俱乐部——这些浮华的玩意儿在他眼里不过是纨绔子弟的标签。大女儿嫁给了投行精英,二女儿联姻了商业世家,可偏偏到了老三这里……

  桌上的相框里,五个女儿笑靥如花。老三赵明慧穿着警服的照片格外扎眼,那丫头明明继承了母亲最标致的眉眼,女子文理大学的毕业证书却换成了警员证。想到上周饭局上老陈有意无意提起他的儿子,又提到明慧才貌双全,赵平原胸口又是一阵发闷。

  他倒是想让两个人见个面,可明慧压根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咚咚“——秘书轻叩门扉。

  “赵总,这是今天的文件,还有几封信。”

  他随手翻了翻报表,目光落在一封白色的哑光的信封上——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的logo静静地印在角落。

  这应该是公司给股东寄来的信,赵平原是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的股东,其实,也就是小股民而已,当年在第一次坐过C717客机,下飞机后,他就让经纪人给他购买了5000股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的股票,这些年仅仅只是分红也是非常可观,况且股价也涨了十几倍。

  拆开封口,一张支票滑落出来。三千七百二十八元六角三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这是?分红?没到日期啊!安慰金?”

  安慰什么?

  疑惑中,赵平原展开信纸,信上是打印的措辞诚恳得近乎卑微的语句:

  赵平原突然笑出了声。

  八年了,这笔钱可真不多。

  可此刻捏着这张轻飘飘的支票,他的心里更多的感慨,八年前,一架C707客机在南美的失事,随后南洋航空工业公司被起诉,这场官司一打就是八年,股价自然受到了影响。

  现在公司赢了官司,确定不是飞机的质量问题,公司感觉股东受到了“委屈”,于是就给他寄来了安慰金。

  这一套,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啊。

  其实,赵平原已经“委屈”好几次了,也收到了金额不等的“安慰金”,这样的“委屈”真的很安慰啊。

  窗外,一艘帆船正驶出海湾,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哥在那里的享受人生,船上没准还有一些模特或者小明星。

  想到这他下意识摸向抽屉里的名册——那上面还有三个备选女婿的资料。但不知怎么,今天那些精心筛选的青年才俊,忽然让他都没有了兴趣。

  他的目光再一次投向办公桌上的照片,落在女儿的身上,穿着警服的赵明慧,看起来,笑容非常灿烂。

  看着女儿的笑容,赵平原嘀咕道:

  “好吧,随便你吧……”

  说话时,支票被随手放在一旁,这点钱,也就是吃上几顿饭而已。

  这一天,因受“委屈”而得到安慰的人不少,朱敏行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的“委屈”只有23块钱,但是在收到信和支票的时候,他仍然吹起了口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20多元,也是一笔意外之财啊。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晚上带着妻子和孩子们一起外出用餐,把这笔意外之财花掉。

  但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意外,很快,电话铃声就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

  挂上电话后,朱敏行扫视了一眼小小的办公室,掏出手机打电话的同时,指着赵明慧,说道:

  “那谁,你先跟我来,有尸体!”

  赵明慧惊喜又惊悚的站了起来。

  开始了,她期待已久的职业生涯开启了,在出动时,她特意检查了一下腰间的快拔枪套,库斯基65手枪、两个备用弹匣,手铐都在。

  故作淡定,赵明慧跟着队长一同出门了。

  很快,他们就驱车抵达了现场,现场是在一个公园,

  先来的巡警已经拉好了警戒带,几名宪兵警察在外围负责警戒。

  “赵探员,你先过去查看一下尸体,然后再说说你的看法。”

  像是太放心赵明慧,朱敏行先是叮嘱了一声。

  赵明慧应了,轻轻的喘了两口气。她先观察了一下现场,这里距离露天舞台大概只有50多米。

  虽然树丛可以提供一定的遮挡,但是仍然暴露在外,这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作案现场。

  再看朝着草地上的尸体的。

  地上躺着的,是一名中等身形的中年男子,脚上穿着一双软底皮鞋,格子衬衫的扣子完整,胸口处一团血污,在血污中可以看到一个类似枪伤的创口。

  浑身上下吸有胸一个伤口,而且还是枪伤,果然是神秘大案。

  赵明慧再往前走了一步,这才注意到死者脖子歪着,戴上手套的她,观察着那个血肉模糊的枪口。

  在她观察时,朱敏行也在观察着她,这个女孩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被尸体吓到,反而很认真的观察着尸体,她身上甚至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嗯,好像头一样,有一种兴奋的感觉!

  对,她是因为案件而兴奋!

  观察了一会尸体,赵明慧又在周围打量着什么样,然后,像是有什么发现似的,朝着树丛处走了过去,仔细查找了一会,用铅笔挑起了个黄澄澄的金属弹壳。

  一旁边的警员不由惊讶的喊出了声:

  “发现弹壳了!”

  “探长,您看……”

  挑着弹壳的赵明慧,说道:

  “这个弹壳和现场的血迹来看,这里应该就是第一案发现场,但问题是……”

  她指着另一边的舞台,说道。

  “这里距离露天舞台只有不到50米,从尸斑上来看,他的死亡时间应该在昨天晚上10点,那个时候,这里肯定有人正在跳舞,他们肯定能够听到枪声,可为什么没有听到枪声呢?”

  听着赵明慧的分析,朱敏行想了一下,说道:

  “也就是说,在他开枪时,要么很吵,要么就是……”

  看着那个9毫米弹壳,朱敏行说道:

  “对方用了消声器。”

  消声器,几乎下意识的朱敏行就意识到,如果真的用了消声器,那么这件案子肯定就不是普通的案件了。

  并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枪击案,更重要的是——消声器!

  一般的凶手是不可能得到这种东西的。

  一上来就碰到这种神秘案件的赵明慧是兴奋,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就有些乏味了。

  “探长,这是人口失踪报告。”

  打开从三楼拿来的卷宗。上面是一串人名,出生日期,失踪时间,联系地址。朱敏行叼着一支香烟,手指飞快地翻看着报告。

  “法医报告出来了,咱们这位先生大概是昨天晚上10点钟死的,所以他的家人到七八点钟才会发现人不见了。也许再等上一晚上,有可能到今天早上还没有报告。”

  “是的,但也有可能在这里。”

  赵明慧赞同道。

  朱敏行飞快地数着人名。

  “一百二十个人。我们这位先生大概在50岁左右。”

  “对。所以应该把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都排除在外。这样还剩下一打左右的名字。而且没有比这再省事的调查了”

  朱敏行把名单一撕两半,把一半递给赵明慧。

  “附近有哪些警察局?”

  “17、23、24、27分局。不过最后这个可能太靠北了。”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按照朱敏行的要求,赵明慧给所有的分局都打了电话,询问有没有人报告失踪人口。没有任何新线索。失踪名单上并没有增加。到了晚七点半,朱敏行站了起来。

  “好吧,无名氏先生,明天继续吧。”

  站起身,看着正在工作着的赵明慧,朱敏行啐掉舌头上的散落烟叶。

  “我一会儿去值班室看看有没有新的报告。你该下班了,也许,明天早上就有新的报告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