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856章 太空捕手

  第1855章太空捕手(第三更,求订阅)

  有时候,线索会自己冒出来。

  正像朱敏行说的那样,第二天上午,27分局转来一份失踪人口报告。一看到报告上的照片,赵明慧他们就认出了无名氏。

  「东海钢铁公司冶金实验室助理工程师许星文……」

  看着无名氏的资料,朱敏行的下意识的说道:

  「也就是一个钢铁公司的助理工程师而已,他是怎麽惹上这种枪杀凶手的。」

  圈子和圈子之间是存在着天然的隔离的,作为警察他非常清楚这一点,工程师会生活在他们的圈子和范围之中,他们一辈子都有可能接触不到那些犯罪分子。

  「而且还用了消声器,探长,我觉得这个案子可能和他的工作有关。」

  赵明慧下意识的分析道:

  「一般情况下,像他这样的工程师。生活是非常优越的,他们几乎不可能会和那些犯罪分子有接触或者发生联系,毕竟,他们生活圈子不会有任何重迭。

  如果他们被犯罪分子枪杀,那麽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碰到了抢劫,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首先不说长安的整体治安环境,就是从犯罪现场来看,不符合常理,而且没有劫匪用消音器,并且一枪毙命。」

  分析着案情的赵明慧,已经整理好了思绪,说道: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很有可能和他的工作有关,可能是工作给他带来了麻烦。」

  「嗯……」

  朱敏行沉默了一会会,然后,他拿起了衣服,对赵明慧,说道:

  「走,我们一起去一趟东海钢铁公司。」

  东海钢铁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也是技术最先进的,他并不仅仅只在东海有实验室,在长安等地也有实验室。在朱敏行和赵明慧两人来到实验室的时候,表明他的来意之后,对方显然是极其惊讶的,接待他们的人,立即拿起了电话,把事情报告给了安全主管。很快就有一名安全主管走进了会客室。

  「你好,我是实验室安全主管王云雷。」

  王云雷一边介绍自己的身份,一边说道:

  「许星文,虽然是公司的助理工程师,但是他参与了一些保密项目,所以我们只能向你们提供一些有限的资料。」

  之所以只能提供有限的情报,是因为他参加的一些项目是保密项目,这也决定了他不能够告诉对方详细的情况,至少在获得批准之前。

  「保密项目?」

  朱敏行敏感的问道:

  「可以知道这些项目涉及到什麽领域吗?」

  问出这句话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一句废话,既然是保密的那肯定都保密了。

  「这个……」

  王云雷看着面前这两位来自国家警察总局的探员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并不能够告诉你们太多,但是他的研究和航空航天领域有一些关系。」

  王云雷的回答让朱敏行和赵明慧的心中立即找到了答案,他们似乎找到了死者的死因。

  随后他们又向公司了解了一些关于许星文的情况,尽管心里并没有答案,但是基本上却已经可以判定——他的事和他所从事的工作有着直接关系。

  在离开实验室的时候,朱敏行想了一下问道:

  「王先生,请问实验室有保安局的派出人员吗?」

  面对他的询问,王云雷说道:

  「我们这里只是民间公司而已,实验室的安全事务是由我负责的。」

  离开实验室之后,赵明辉看着开着车一言不发的探长,想了一会儿才说道:

  「探长,您觉得这件事儿有必要通知保安局吗?」

  从结案上来说只需要通知一下保安局,保安局就会插手这个案件,到时候直接会从普通的刑事案件变成安全案件。

  对于负责案件的警察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处理方式——他们不需要为这一案件的侦破而烦恼。

  可是在另一方面来说,朱敏行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想把自己手里的案子就这麽移交给别人。

  可是他也非常清楚,如果案件不移交给保安局的话,那麽以他们的保密级别显然无法了解他生前所负责的研究项目到底涉及到什麽。

  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到底是什麽导致了他的死亡?

  「这个案子……有一些复杂。」

  朱敏行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我们先追上两天,再到他家里去看一看,再收集一些证据,然后再交给保安局吧。」

  对于探长的决定证明会自然没有反对,就这样他们有驾驶的汽车朝着死者家的方向驶入,在抵达死者家之后,向死者妻子表明身份后,他们就进入到了其家中,重点就是他的书房。

  死者的书房和很多工程师的书法一样,放置着很多书本,还有一些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大都是公开的,并没有什麽保密的事情。

  翻看着这些自由的时候,朱敏行的眉头皱成了一团,他自言自语道:

  「如果涉及到安全问题的话,那麽对方到底是如何和他接触的,并且找到了他呢?」

  就在他已活着的时候,另一边赵明慧却发现了一些东西:

  「探长,你看这几本书。」

  不是书,而是杂志,所有的杂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航空类杂志。

  「你有什麽想法?」

  朱敏行看着赵明慧问道:

  「团长这些杂志并不是一期的,而且也只有这几本杂志,你看他们所有的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

  赵明辉的时候指着杂志封面上的太空梭照片说道:

  「你看就是它——太空梭!」

  就在赵明慧进行探案的时候,在太空梭项目中心的会议室内,一名军官正在听取着工程师的介绍。

  「与普通的货运飞船不同的是,太空梭携带有机械臂,可以捕获卫星,可以对卫星进行在轨维修。

  当然,最重要还是为侦察卫星补充燃料,目前军方的「鹰眼5」型侦察卫星使用寿命是400天,通过补充燃料,不仅可以增加其机动变轨的强度,而且使用寿命也可以延长1000天以上。

  而且,除了在轨维修卫星之外,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卫星寿命到期后,将其带回地球,对其进行维修,从而达到延寿的目的,再次发射作为补充卫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鹰眼5型侦察卫星,是SEA的第一代实时数字传输卫星,靠着直径三米的镜片,它的解析度达到到前所未有0.1米级,去年发射成功后,也让SEA真正意义上拥有实时的太空之眼,而此时,美国还在使用混合型侦察卫星KH9,其采用的胶片电子传输技术,大抵上与鹰眼2相似,至于苏联,还在那里用着胶片,解析度也很低。

  先进并不是没有代价的,鹰眼2的造价高达7000万元,到了鹰眼5造价直接飙升到了3亿元——甚至可以造半艘航空母舰。

  如此昂贵的造价,哪怕就是财大气粗的军方也受不了,截止到现在也就发射了两枚鹰眼5侦察卫星。

  现在一听说可以把侦察卫星带回到地球,进行维修,军官的眉头轻扬,有些急切的问道:

  「确定可以把侦察卫星带回来吗?」

  把卫星从太空中带回来,不用算都知道,这将会节省多少资金,「鹰眼5」侦察卫星,最昂贵的并不仅仅只是它的电子设备,而是那个堪称奇迹的3米直径的光学镜片。

  从鹰眼2侦察卫星的1.8米光学镜片到「鹰眼5」侦察卫星的3米光学镜片,别看只提升了1.2米,可其中的技术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也正因如此,它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

  能把它带回地球,进行简单维修的话,它的价格就不会再几亿元,而会降低到千万级,到那时……军方就可以发射更多的侦察卫星!

  更多的侦察卫星,意味着对全世界范围的侦察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监控。

  「当然,我们在设计它时,就是以此为目标的,这也是军方资助这一项目的原因。」

  太空事业往往离不开军方的支持,一些技术看似是民用的,可实际上也是为了服务于军事。

  军官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麽太空梭的发射成本呢?」

  无论是任何事业都必须考虑成本!

  甚至可以说,是成本决定了所有的一切。

  鹰眼5型侦察卫星虽然很好,但是3亿元的造价,仍然让军方为之咋舌。

  好东西往往都是如此——东西好,但不便宜。

  这当然也是他们支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究太空梭的原因,但他们同样也关心太空梭的发射成本。

  「它的发射成本,基本上与发射普通火箭相同,它是采用普罗米修斯1型火箭,只是将第三级改为太空梭。」

  提到这个设计时,工程师的神情中充满了得意,因为美国和苏联在研制太空梭时,都专门研制了新的火箭,这不仅导致研制成本激增,而且还拖累了整体进度,相比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另一种搭载方式——直接利用现有火箭,通过增大推力,把太空梭作为火箭的第三级发射到太空。

  这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加快了研制进度。

  随后他们又讨论太空梭发射事宜,在得知可以在明年发射航空飞机时,军方代表完全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样,毕竟,对于军方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维修自己的卫星,他们甚至想到了捕获其它国家的卫星。

  毕竟,太空嘛……本身就是新边疆,是一个战场。

  他们必须要考虑到种种其它的可能。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