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82章 我赌他治不好你们都太装逼了

  韦国豪杵在诊室角落,手里还攥着刚才没喝完的半杯茶水,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桌上摊开的图纸,耳朵里满是什么……“棘轮装置”“防尘密封圈”“魔术贴固定”这些陌生又专业的词,脑子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他在越南行医多年,见惯了中医望闻问切、抓药熬汤的场景,就算涉及急救,也无非是针灸止血、草药外敷,可眼前这阵仗,中医大夫和军人围着图纸讨论机械结构,还聊得头头是道,简直颠覆了他对“中医”的所有认知。

  指定方言是有点其他东西在里头的!

  尤其是听到方言说“帆布破了,战士在前线找块结实布料就能缝个布套换”时,韦国豪忍不住凑近了两步。

  他探头看向图纸上折迭担架的细节,手指无意识地摸了摸桌子,心里嘀咕:这设计看着简单,可处处都透着考量在里面了,好多细节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简直就像是方言专门去战场上摸爬滚打,救了好多人才总结出来的。

  感觉事情就有些离谱,方言这么年轻能考虑到这么多?

  他二十多岁也不可能去战场摸爬滚打好多年啊?

  关键是就算是担架的每一个零件,也都掐着前线的需求来的。

  正愣神间,方言抬头看了眼正在当吃瓜群众的韦国豪。

  这家伙看了这么久,以后他可是要去香江的,方言倒不怕他把这些东西泄露出去,方言的设计稿分成好多张,里面的细节很多,讨论的只是一部分,韦国豪就算是过目不忘,也看不全,但主要还是今天他在一旁旁观,到时候部队这边不让他走,那乐子就大了。

  方言对着韦国豪说道:

  “韦大夫,要不您去那边呆着?”

  说着方言指了指不远处的座位。

  韦国豪顺着方言指的方向看了眼,瞬间反应过来自己杵在图纸旁太久,怕是碍着人家谈正事了,毕竟这些设计要给部队用,保不齐有保密的讲究。

  他连忙收回目光,攥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哎,好,我这就挪开,你们聊,你们聊。”

  说着便快步走到角落的座位坐下,还特意把椅子往墙边挪了挪,尽量离图纸远些。

  方言他们又继续聊了起来。

  终于在中午十二点十几分出头的样子,把所有该聊的都聊明白了。

  “那我们现在就走了,这几天我们会尽快的做出样品,到时候会再来找您,到时候还请方主任帮忙修正。”赵哲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笑了笑说:

  “行!不过已经中午了,留下来吃个午饭吧?”

  赵哲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不了方主任,我们得赶回去把细节同步给工厂,争取今天就能调整好生产方案,早一天出样品,前线就多一分保障。吃饭的事不着急,等后续样品出来,咱们再找机会聚。”

  说着,他和吴书浪、肖龙一起收拾好图纸和笔记本,又对着方言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肖龙临走前还特意叮嘱:“方主任,要是您突然想起什么补充的细节,随时给我们打电话,24小时都有人接。”

  方言点头应下,送三人到诊室门口。看着他们快步离开的背影,才转身回到屋里。

  刚坐下,就见韦国豪端着两杯重新泡好的热茶走过来,递了一杯给他:“方主任,这几位同志倒是真急,连口饭都不肯吃。”

  “部队的事,耽误不起。”方言接过茶杯:

  “他们多赶半天,说不定就能多赶制出几套急救设备,真到用的时候,这些东西就能多救几个人。”

  韦国豪问道:

  “要打仗了?”

  方言说道:

  “没说要打仗,但是有备无患嘛,你也知道咱们周围不安生。”

  韦国豪点了点头。

  接着方言也不和他聊这个了,直接招呼他还有安东正义去吃饭。

  今天就不回家里了,直接在食堂吃。

  出了诊室,隔壁李正吉和萧承志也看完了。

  方言招呼他们一块儿。

  两人锁好门,就跟着方言一起朝着食堂走去。

  “你们医院还有食堂呐?”韦国豪有些惊讶的问道。

  周围众人一时间有些莫名其妙,国内什么单位没食堂啊?

  这人像是没话找话似的。

  “你那个医院没食堂吗?”萧承志问道。

  “没有……我们那边吃饭都是自己带。”韦国豪说道。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饮食习惯不一样。”

  韦国豪是私人医院,哪可能搞什么食堂,有那个闲钱还不如搞点其他东西,要是他修了食堂,还真可能就没钱在香江另起炉灶了。

  萧承志哦了一声,没再多问,可眼神里还是藏着点好奇,在国内,不管是工厂、学校还是医院,食堂都是标配,哪怕条件差点,至少能让大家吃上热乎饭,自己带饭倒像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

  几人顺着走廊往食堂走,韦国豪落在后面半步,眼神忍不住往两侧扫。

  走廊墙壁刷得干干净净,每隔几步就挂着一块宣传栏,上面贴着医护人员的值班表和健康常识;地面铺着浅色瓷砖,连缝隙里都看不到灰尘,偶尔有护士推着治疗车走过,车轮子滑过地面没半点噪音。

  这场景让他想起越南那间医院,竹篱笆围的院子,下雨天漏雨的屋顶,走廊里坑坑洼洼的泥地,一到雨季就满是积水,连下脚的地方都难找。

  那时候别说宣传栏,连块像样的门牌都是用木板手写的,风一吹就晃悠悠的。

  不过他很庆幸,自己还好没往里面投太多的钱,要不然全被那边的人白捡了。

  以前投资的越是少,现在越是庆幸。

  不过看到协和这地方的条件,他就越是感觉到差距,他也不是没去过越南好医院看过,那边的条件也比不上这边的。

  走到食堂门口,一股混合着米饭香、肉香和蔬菜香的热气扑面而来。

  食堂相当大,比他那家私人医院都大。

  这里面开大会都行了。

  一排排蓝色的餐桌椅摆得笔直,窗口前已经排起了不长的队伍,打饭的师傅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手里的勺子敲得饭盆叮当响。

  很多人看到方言都和他打招呼。

  “方主任,今天不回家吃饭啊?”

  方言点头:

  “嗯,听说今天食堂吃好的,我专门过来的……”

  “哈哈……”周围人哄笑。

  他们排队的时候,还有人和方言说最近西医期刊的上的事儿。

  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期刊里,治疗方案优化剖析的。

  聊最新《妇产科》期刊,针对宫颈鳞状细胞异常的核DNA研究,通过对DES暴露后代的分析,试图揭示相关疾病的潜在机制的。

  还有聊《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涉及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细化,像对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诊断的重新评估,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以往所谓“精神分裂症特异性症状”的准确性,以提升精神疾病诊断的科学性的。

  方言都能给他们聊的有来有回的。

  里面涉及到的西医顶尖问题的探讨,方言完全可以说的明明白白,给韦国豪听的一愣一愣的。

  甚至最后还有个医生聊《新泽西月刊》发表了一篇关于爱因斯坦大脑的重磅报道。

  当时,编辑Aron经Levy的努力,成功说服保管爱因斯坦大脑的哈维医生接受采访。

  这篇报道说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解剖学家玛丽安戴蒙德获得到4块方糖大小的爱因斯坦大脑样品用于研究。

  方言居然也知道这事。

  听到方言和众人侃侃而谈,韦国豪一时间不知道方言到底是西医还是中医了。

  这些协和的西医好像还都挺喜欢和方言聊天的,甚至方言说的话,他们还会认真得记下来,搞的像是学生在请教老师似的。

  一直都聊到打饭窗口边,还有人在和方言说。

  方言打好饭过后,众人这才分开。

  看样子好些人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等到方言他们找到位置坐好后,韦国豪这会儿终于是找到机会对方言提问了。

  “方主任,你到还懂西医呐?”

  “这就是你们说的中西医结合?”

  方言摆摆手说道:

  “首先不支持所谓的中西医结合,这个是我的态度,这两样体系都不一样,最多就是能辅助治疗,结合是没办法结合的。”

  “然后,这些西医的知识都是在最新的医学期刊里面有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还没落地,还在理论中的东西,我和他们聊这些,主要是我也在了解西医这块的动向。”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学习和看书,所以也就可以和他们聊上几句。”

  一旁的萧承志说道:

  “其实他就是脑子比较好用,学什么都快……所以才能和这些西医聊起来。”

  “我就不行了,就算是了解过西医,也就是皮毛……”

  李正吉淡淡的说道:

  “现在我就想着能把中医学好就行了,西医我是没精力去学。”

  韦国豪听到这两人的发言,感觉像是看怪物似的,这两人比方言也没差多少吧?

  这就谦虚起来了?

  这时候方言岔开话题,对着韦国豪问道:

  “韦大夫,你在越南那边行医多年,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就是那种非常难非常少见的病?”

  “怎么没有?可多了!”韦国豪说道。

  “那您说说!”方言笑着对他讲道。

  这话一开头,韦国豪发现李正吉,萧承志甚至是方言的两个徒弟都朝着他看了过来,这感觉好像刚才方言和西医讲话时候的感觉。

  韦国豪顿时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他吃了一口馒头,然后说道:

  “那是四年前年吧……”

  “那会儿越南刚过雨季,天潮得能拧出水来。有个华侨,大概五十来岁,被家里人带着来找我,说自己得了个‘怪病’,每天早上醒来,浑身的皮肤都发紧,像被什么东西裹着似的,手指头弯都弯不了,得用热水泡半个钟头才能慢慢舒展开。”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

  “我一开始以为是风湿,给他把了脉,脉象沉迟,舌苔白腻,看着像是寒湿痹症,就开了独活寄生汤,让他熬着喝。结果喝了半个月,半点用没有,反而更严重了,后来他不光早上发紧,中午要是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皮肤就会发红,一按一个坑,像肿了似的,可过俩小时又自己消了。”

  李正吉皱起眉头:“又发紧又红肿,还能自己消?这倒不像普通的风湿,会不会是皮痹?”

  “我也怀疑过皮痹!”韦国豪点头,语气里带着点懊恼,“皮痹是‘气血痹阻,肌肤失养’,我给加了当归、川芎,想通气血,结果还是没用。那老乡后来不敢晒太阳,也不敢碰凉水,一碰凉水,皮肤就会起一层小疹子,痒得钻心,抓破了还会流黄水,可奇怪的是,流出来的黄水干了之后,皮肤又会恢复正常,一点疤痕都没有。”

  萧承志听得惊讶:

  “又怕热又怕冷,还起疹子流黄水?这症状也太杂了?”

  韦国豪叹了口气:

  “可不是嘛!我后来又给他换了好几个方子,从桂枝汤到麻黄附子细辛汤,都试过,半点效果没有。那老乡最后没办法,说要回国内治病,他走了之后就没了消息,不知道最后怎么样了。”

  “所以,最后还是没治好?”李正吉问道。

  韦国豪点头:

  “那肯定嘛,这些乱七八糟的病遇到了,治不好也正常……”

  他说完,其余几个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方言。

  这位可是百分百治愈率的,换做他肯定不一样了。

  方言两口吃完馒头,然后说道:

  “都看我干啥?”

  “人家韦大夫在分享自己的医案……”

  韦国豪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个没治好,不算是什么经验。”

  “今天说出来,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其他看法没?”

  萧承志第一个对着方言问道:

  “方哥,您有什么想法不?”

  方言咂咂嘴,说道:

  “刚才我听韦大夫说的这个情况,还有他治疗后的表现,根据我的判断感觉不像是普通的寒湿……”

  “当然了,现在患者也不在,我们也就只是做个推断,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那也没办法知道了……我认为这个应该是虫邪!”

  听到方言的话,韦国豪愣了一下。

  然后摇摇头:

  “可他没说被虫子咬过啊?而且流出来的黄水里,也没看到虫子。”

  李正吉说道:

  “不一定是咬过,也可能是虫毒渗入肌肤。”

  萧承志这会儿也像是开窍了,他眼神一变,摸着下巴点头说道:

  “对啊,越南雨季潮湿,竹林里多的是隐翅虫、恙螨这类小虫子,它们的毒液要是粘在皮肤上,不一定会立刻起反应,可能会潜伏在肌肤纹理里,遇到热、冷、水这些刺激,才会发作。”

  他接着分析:

  “早上皮肤发紧,是因为夜间阴气重,虫毒遇阴则凝,把肌肤纹理堵住了,所以手指弯不了;中午晒太阳发红肿胀,是因为虫毒遇热则散,扩散到肌肤表层,引发了炎症;碰凉水起疹子,是因为虫毒遇寒则缩,刺激肌肤生湿,所以流黄水,而黄水干了之后皮肤恢复正常,是因为虫毒又缩回了肌肤深层,表面症状就消失了。”

  方言打了响指说道:

  “聪明!不愧是邓老高徒!我也就是想说这个。”

  韦国豪听的一愣一愣的,张着嘴有些后知后觉的回忆起那些细节,发现好像还真的能对上了。

  他一拍脑门儿:

  “嘶……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是虫邪呢?”

  坏了,自己还自诩在越南待的久了,结果又陷入先入为主的怪圈了。

  方言摇摇头说道:

  “也不怪你,这虫邪太‘隐’了,症状又杂,容易和风湿、皮痹混在一起。”

  韦国豪听到方言这么说,反倒是更加恼火了。

  这会儿李正吉在一旁说道:

  “要是当时能给他用‘驱虫解毒、透邪外出’的方子,比如加苦参、百部、蛇床子这些能杀虫的草药,再用蝉蜕、浮萍透邪,说不定能有用。而且不能只内服,还得用草药煮水外洗,把表层的虫毒先清掉,内服外洗一起上,才有可能见效。”

  韦国豪用力拍了下大腿:“对啊!我当时只想着内服,没想着外洗!要是早想到这一层,说不定就能治好他了。”

  这会儿他已经相信肯定是方言说的虫邪问题了。

  这会儿越是想,越是后悔,自己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方言是怎么就判断这么准的?

  看着韦国豪一脸蛋疼的模样,方言也是哭笑不得,对着他安慰到:

  “没事没事,至少咱们现在弄明白了可能的病因,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病例,就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了。你在越南见多了南方的虫邪病症,以后要是再遇到这类患者,不妨往‘虫邪侵袭’上想想,说不定能有新的思路。”

  韦国豪有些难受的点了点头。

  接着他也没心思聊自己呢,反倒是对着方言问了起来。

  “那方大夫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就是那种治不好,患者转院的那种?”

  他决定自己要扳回一城!

  等着方言说出来,他一定要判断回来,让方言也连拍大腿!

  方言一怔,他指了指自己:

  “我?”

  “对啊!”韦国豪眼睛都亮了几分,跃跃欲试。

  结果看到方言摇头:

  “那没有!”

  韦国豪:“……”

  不是……没有?

  怎么可能!

  你踏马的可真会吹牛逼!合着就我套路我是吧?

  韦国豪一脸蛋疼的表情,对着方言说到:

  “方主任,你别不好意思说啊,没准我也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意见呢!”

  方言笑着说道:

  “我年轻看的病人少!真没碰到。”

  韦国豪无语了,好吧,他说的好有道理,自己居然找不到反驳的点。

  周围的李正吉和萧承志嘴角都快压不住了,这人也真是有意思,他居然不知道方言的情况。

  “我再去添个饭,今天这馒头不错,韦大夫平时吃大米,吃馒头吃的习惯吧?”方言站起要去拿馒头。

  韦国豪只当是方言转移话题,他只好说道:

  “吃得惯,吃得惯,你们这里的伙食真是挺好的……”

  虽然被方言气了一下,但是该说不说这午饭确实挺好。

  等到方言走了后,他才对着其他两个人问道:

  “那你们有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吗?”

  “有!”李正吉和萧承志都点了点头。

  韦国豪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说道:

  “那都说出来听听,没准我能找到办法呢!”

  两人对视一样,然后指了指远处的方言:

  “都被他帮忙解决了。”

  “嗯,就是……方主任这方面有点天赋,当时找他当时就解决问题了。”

  韦国豪;“……”

  “那你们说点不是没解决的问题?”韦国豪仍旧不死心。

  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我们就算是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还可以找师兄或者师父帮忙,目前确实没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两人的师父一个是岭南中医魁首,一个是中央保健组的好几位大佬,他们遇到的问题就算是再难,也有人帮忙兜底解决。

  之前没遇到方言,他们一直就是这么解决问题的。

  韦国豪看着李正吉和萧承志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手里的筷子差点没捏稳——合着就自己是“医学界的边角料”是吧?

  在越南跟疑难杂症死磕的时候,人家这边连个“没解决的病例”都找不出来,这打击来得也太猝不及防了。

  他咽了口馒头,试图挽回点面子:“那……那总有你们师父也拿不准的吧?比如那种古籍上都没记载的怪病?”

  萧承志想了想,突然笑了:“还真有一次!去年我遇到个患者,吃啥都吐,连喝口水都吐,中医说是‘反胃’,西医查了胃镜也没看出问题,我师父用了丁香柿蒂散、旋覆代赭汤,都不管用。后来找了方主任,你猜他怎么着?”

  韦国豪眼睛一亮:“怎么着?是不是也没辙?”

  “没辙?”萧承志差点笑出声,“方主任让患者张开嘴,看了看舌苔,又摸了摸肚子,然后让护士拿了根棉签,往患者喉咙里捅了捅——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韦国豪问道。

  萧承志说道:

  “患者咳出了半根鱼刺!”

  “原来那鱼刺卡得深,没扎在喉咙里,扎在了食道入口的黏膜上,刺激得一直反胃,之前谁都没往这方面想!”

  韦国豪:“……”

  玩我呢!

  他原本还等着听个“世纪难题”,结果是根鱼刺?

  这跟自己那“虫邪怪病”比起来,简直像过家家。

  晚点还有加更。

  请:m.minguoqiren.la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