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68章 越南侨商要来了,义诊开始

  回到家里,这会儿大家已经吃完了晚饭正在正厅里面看电视聊天。

  这会儿电视里面放映的是国外的电影《佐罗》,这个是法国和意大利联合制作的冒险电影,非常经典的片子。

  上海电影译制厂做的配音,主角佐罗的配音方言一下就听出来了是童自荣,原来历史上小李《少林寺》的配音工作也是他做的。

  让方言记得很清楚的,是童自荣在四十年后采访里吐槽小李不给他面子的事儿。

  他声线相当的有特色,一下就能让人记住。

  方言和老胡没有看电影,两人到了隔壁,开始研究起关于和柳玉合作的细节的事儿了。

  老胡和方言讨论到了晚上十一点,把一条条的捋清楚了,接下来就把这信息要送到香江去,然后让那边的职业经理人褚斌去执行。

  时间很快的到了第二天。

  今天周末,做的是义诊的事儿。

  一大早,老范就把海灯大师药酒的方子带给了方言。

  这玩意儿最好是医院里拿药,然后让患者自己用酒去泡。

  不过方言打算好事儿做到底。

  拿到方子后,他就让老胡去搞一些散酒和瓶子,直接泡好了,送给这些看病的人。

  老胡是有酒厂的联系方式的,一个电话就能让人把酒拉过来。

  现场泡,现场送。

  准备好了这一切,方言又去查房去了。

  今天又办理了两个侨商的出院手续,现在就只剩下症状比较严重的侨商还没出院了。

  看着这里的人少了起来,大家都还有点不习惯了,早上方言查房的时间都减少了。

  没一会儿就完事儿了。

  廖主任那边还没通知有新的一批人回来,方言他们也只好等着了。

  吃完饭过后,方言就给今天最后一天过来的梁同志做针刺治疗,他这个斗鸡眼基本上好了,接下来只要他不使劲折腾就没事儿。

  梁同志今天除了治疗,他也要参加主持现场的秩序。

  针刺完毕,处于留针状态的时候,一旁护士站台子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护士接通后,发现是院长兼书记的崔静怡打过来的,那边直接就是要找方言。

  方言起身接过电话,崔静怡在电话里就对着他说道:

  “过两天有一大批从越南回来的侨民商会要抵京治病,是卫生部的消息,我们这边要组织接待,到时候中侨办的廖主任也会到场,这次和以往不一样,我们是先治病,然后再谈别的事儿,工作强度有点大,你要有个准备。”

  “另外最好安排一下人员,中医科室这边最好是多安排一些人。”

  崔静怡没有用指挥的口气,而是一副和方言商量的口吻,这都是老院长当时的习惯,现在崔静怡也没改变这个规矩,对方言也是有话好好说。

  方言前段期间就听到很多越南的侨民被赶回到这边友谊关,现在侨民商会的人也要回来看病了,这局势是越来越严峻了。

  这历史并没有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蝴蝶效应在这里没起作用。

  “那这些人安排住院吗?”方言对着崔静怡问道。

  崔静怡说道:

  “领导已经给他们安排了落脚的地方,到时候看完病,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吧,这些人可能不太会在医院这边呆着,有专门的疗养院给他们提供康养和恢复。”

  “明白!”方言答应一声。

  根据他的记忆,原来历史上,应该是强迫这些人离开,还有些是直接没收所有财产,然后驱逐出境。

  就在今年3月,当地推行货币大变动,把以前的钱全部作废,导致侨商手里的旧钱不仅没有得到一分补偿,存在银行的钱也成为了赤字。

  从7月开始,每天有接近5000名侨民被驱离开。

  这些侨商在离开的途中也是一点都不好受,完全就是遭罪。

  总之就是很惨就对了。

  现在这边接手当然也不能把他们当做之前那些侨商一样对待,现在应该展现的是温情的一面。

  挂了电话后,方言看了下时间,梁同志的留针时间也到了。

  这边的事儿商量完毕,方言就立马和梁同志一起来到了门诊大楼。

  方言他们班上的人这会儿已经在这里等着方言了。

  楚乔南带着的十二个人,这会儿也同样已经全部到位。

  医院里安排的引导员,这会儿已经把横幅还有指引上楼的引导牌画好了,但是考虑到一些家属很可能不认识字,所以这边还准备了人员专门做引导的工作。

  所以待会儿人来了,就直接往上面领就行了。

  同时梁同志也要在这里等着人来。

  方言和梁同志交流了两句,就对着众人招呼道:

  “大家跟我上楼。”

  众人听到方言话,浩浩荡荡的跟着方言往楼上走去。

  等到中医门诊的楼层,方言说道:

  “原来有自己诊室的同学,直接按照原定位置展开看诊工作,新加入没有看诊位置的跟着我来,已经腾空了新的诊室给你们用。”

  方言原班级的人纷纷轻车熟路的进入了他们之前看诊的地方,方言则是带着楚乔南他们班的同学来到新诊室门口,让他们进去看诊。

  每个诊室里面原来是两个人,但是因为现在安排的不太够,所以新到的只能三个人共用一间诊室。

  就连方言的诊室,都需要和楚乔南共用才够。

  这下,协和的中医科所有诊室算是全部开启了。

  达到了历史最大的规模。

  而今天要迎接的公安系统数百人义诊。

  方言还对着他们说道:

  “如果有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就立马告诉帮忙的护士,让她们来找方言,争取今天把所有的病症都解决好。”

  其他人欣然应下。

  没过多久,楼下就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夹杂着偶尔的咳嗽和低语。负责引导的护士快步跑上楼,对着方言扬声喊道:“方主任!公安系统的同志们到了!”

  方言刚和楚乔南整理好诊桌上的脉枕和处方笺,闻言立刻起身:“知道了!让大家按顺序上楼,分批次进诊室,别挤着!”

  话音刚落,楼道里就响起了引导员的声音:“请大家排好队,按编号依次上楼,每个诊室门口都有指示牌,不要着急!”

  很快,第一批身着制服的干警就出现在了楼梯口。

  有的人肩膀上还别着执勤的红袖章,他们也在现场指引秩序。

  方言看到这个场景就知道自己之前是想多了,人家公安同志这方面肯定比一般人讲规矩。

  方言注意到有的人走路微微跛着脚,显然是训练时受了伤;还有几个年轻干警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公安,老人时不时捂着腰,一看就是常年积劳成疾的老毛病。

  人群缓缓流动起来,各个诊室门口很快排起了不长不短的队伍。

  方言看到现场秩序井然,完全没有乱糟糟的模样,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会儿他也赶忙回到自己的诊室。

  这会儿已经有公安同志在这里等着他了,排队的都是一些看起来比较严重的,很显然他这里是受到特殊照顾了……

  方言也不虚,对着第一个公安同志问道:

  “来吧,说说看,您是什么地方不舒服?”

  那个戴眼镜的公安同志说道:

  “我是尾椎骨右边疼,屁股和腰过度的两个地方也酸胀。”

  方言说道:

  “舌头伸出来看看,左手给我把脉!”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