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23章 著书过半婚礼将近,大舅哥回家负荆请罪

  “明珠,电视里面没有人,那个是信号。”赵正义小朋友,对着自己妹妹用一副小大人的口吻提醒道。

  赵明珠回过头来,对哥哥问道:

  “什么是信号?”

  赵正义也是从方言嘴里听来的说法,具体是什么样的他也说不清楚,只能用方言之前的口吻说道:

  “现在我说了你也不明白原理,等你上学后就知道了。”

  两个小家伙的对话,让众人觉得很有意思。

  看着赵明珠这个小丫头,想知道她会怎么回答。

  只见赵明珠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哥哥认真的说道:

  “那我要上学!”

  说完又看向自己老娘方洁,对着她问道:

  “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去上学?”

  方洁回应道:

  “快了,等你三舅和三舅妈婚礼过后,你们就可以去上学了。”

  赵明珠又一脸好奇的对着方言和朱霖问道:

  “那三舅,三舅妈,你们什么时候婚礼?”

  方言指了指日历,说道:

  “就几天后的国庆节。”

  小丫头的理解能力还行,知道方言指着的日历一个数字就代表一天。

  她掰着手指数了数,然后数到三就不知到后面是多少了。

  可爱的模样逗得大家直乐。

  方言这时候想起来,大姐他们今天说要找幼儿园呢,之前在纠结到底是去北理的附属幼儿园,还是去协和的家属幼儿园。

  方言对着他们问道:

  “对了,大姐,你们想好让正义明珠去上哪所幼儿园了没?”

  大姐和大姐夫对视一眼,然后说道:

  “我们考虑了下,觉得还是你说的有道理。”

  “孩子最好还是选条件好的学校,这边还有咱妈照顾。”

  “所以打算让咱妈联系下协和的家属幼儿园,看看能不能加他们俩进去。”

  这时候老娘何慧茹说道:

  “下午我就去问问领导,应该是没问题的。”

  方言听到后,点点头:

  “嗯,那就好。”

  这两小家伙天天在这里上学,到时候每天还可以和外婆一起坐车回去,中午还可以在这边免费吃一顿,北理可就没免费的伙食了,想要吃还得自己回家去,或者去学校的食堂和家长一起吃。

  所以总体算来还是协和这边要好得多。

  至少今年条件对比起来,是这样的。

  “行了,人都到齐了,就吃饭吧,下午还要上班呢。”丈母娘这时候招呼一声,对着大家提醒道。

  接着众人就落座,然后拿上碗筷开始吃了起来,协和中午食堂的饭菜质量还不错的,加上最近还是科学大会期间,伙食油水都格外的足了一些,一副又拿到一笔经费的模样。

  等到吃过午饭后,方言突然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

  仔细思索了一下后,方言才反应过来,对着家里人问道:

  “猫呢?”

  这时候女王也反应过来,她说道:

  “回来的时候,好像就没看到。”

  老娘说道:

  “估计是跑了吧?”

  方言无语了,早上打开门让它跑,它不跑,这会儿居然跑了。

  “喵!”突然一声猫叫屋外的侧柏上传了过来。

  然后一个灵巧的身影一下就落在了门口。

  摇晃着优雅的步伐,跃过门槛一溜烟的跑到了方言脚边,开始用头亲热的蹭了起来。

  蹭了几下后,还在地上伸了个懒腰。

  看起来好像刚睡醒似的。

  众人见状才明白过来,原来这货是在树上睡觉去了。

  它倒是通人性,知道下面的人在议论它,立马就从树上跑了下来。

  方言摸了摸它肚子,发现这家伙居然肚子还有货。

  当即就断定,它应该是吃过什么。

  要么是去其他地方找的食物,要么就是在院子里抓了老鼠。

  既然是饱的,方言也就没不喂吃的了,只给它倒了点水,小狸花猫过去舔了两口,然后就跑到一旁去了。

  看样子它也不怎么渴。

  看着它不愁吃喝的模样,方言也就懒得管他了。

  去卧室把今天给同事的请柬都拿到手。

  然后又带上喜糖喜烟,方言出门骑车就出发了。

  这次方言不止准备了同事们的请柬,甚至连给隔壁《华夏药典》编辑组的大佬们都一样准备了,然后就是研究院副院长赵锡武,后面这段时间程老没什么空,就是他罩着自己了。

  事实证明方言确实这么准备是对的,知道方言在自己小组里发请柬,果然隔壁《华夏药典》编辑组的人就凑过来询问准备他们的了没。

  还好方言带着,要不然今天还就真尴尬了。

  然后他又抽时间去给赵锡武送了请柬,顺便还汇报了一下现在著书的进度。

  目前已经写了一半多了,方言的自己的总纲部分更是已经接近尾声了。

  目前正在写最后一章:中药饮片生产管理。

  里面有四节,介绍目前的饮片生产工艺程序,饮片厂的设计,饮片工业的管理,以及未来饮片工业的改革方向。

  写完这些过后,方言就会投入各论的队伍中,分担目前其他同事的一些工作任务,主要接手他们还没开始写的制霜法。

  包括了去油制霜法,渗析制霜法,升华制霜法。

  里面涉及到的药材并不多,方言预计半天时间就可以给里面的内容搞定。

  汇报完成后,赵锡武表示让方言放心做,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他。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又过了三天时间,距离国庆节也就只剩下最后两天了。

  这期间方言已经完成了《中医炮制学.总论》部分。

  他直接提交给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审核,然后他就开始加入各论的写作。

  因为知道他要办婚礼,所以赵锡武副院长,直接给方言放了两天假,让他好好的准备一下。

  同时在这几天,方言家里也来了几个朱家的亲戚。

  他们都是老丈人的堂兄弟,方言见到他们都得叫一声叔。

  其中就包括了上次,帮助老四调黄玉琼档案的人。

  他们这次来就是专门参加国庆婚礼的,可见老朱家的亲属凝聚力。

  人家这千里迢迢的过来,还给准备礼物,堂兄弟比一些家里的亲兄弟都亲。

  朱熹公的后代果然是不一样。

  另外,昨天晚上的时候,朱良春朱老从沪上坐飞机到京城。

  本来说是先到方言家里,结果卫生部那边知道他要来京城,立马就组织了接待,方言也只好让他们接待了。

  根据东直门医院的孟济民透露,这次卫生部主要接待的目的,就是上次朱老提交的那些经验方。

  其中也包括朱老加了方言名字的那个血风劳的方子。

  医案就是朱建业老婆的那个医案。

  现在人就在东直门医院里。

  这个医案如果证实真是有效,那么西医很难治疗的“席汉氏综合症”中医就已经成功找到治疗方案。

  发到国际上去也是一个相当轰动的事儿。

  当然了,目前还在积极验证研究,至少需要多个医案才能对外验证实用性。

  另外大姐家里两孩子的幼儿园已经落实了下来,等到国庆节过后,他们就可以入学了。

  老娘就去找了下胡主任,然后胡主任老婆吴芳带着大姐就去把事儿办了。

  大姐回来告诉方言后,方言赶忙在家里做了一些菜,端到了对面去串门。

  胡主任家里孙子胡一鸣这次没犯病,在场时候还说方言做的好吃。

  让方言教他两手,他要做给爷爷奶奶吃。

  可给胡主任和他老婆吴芳感动到不行不行的。

  这几天时间大姐和大姐夫,都在忙着帮方言准备家里的婚礼的事儿。

  其他人上班没有时间,他们反而成了最好的人选。

  其实也就是采购一些东西,然后再布置一下家里。

  最后还买了一些活的鸡鸭鱼回来,养在院子的一角。

  事实证明这个想法他有个小瑕疵。

  虽然能够保证食材新鲜,但是这会儿是夏天,这些鸡鸭一多,就臭烘烘的。

  不过还好铺的是青石板,什么脏东西用水一冲就没了,要不然这院子味道肯定能熏死人。

  还有那个鱼,夏天也容易缺氧,方言只好用出了“弓鱼不死”的手法来保证鱼的存活。

  接着就是小老弟那边。

  加印的《人民文学》依旧销量火爆,在今天的时候已经也出现了报刊亭售罄的情况。

  现在稍微年轻一点的回城知青就没有不知道《白桦林》和作家海潮的。

  等到下周国庆时候的《人民文学》出《白桦林》第二个故事和作家海潮专访的时候,小老弟就成名人了。

  除了方言家里的事儿,老丈人家也有一件大事儿发生。

  昨天朱霖家大哥一家人回来了。

  朱霖大哥叫朱琅,大嫂叫叶云。

  他们插队的地方是在广东那边,当时是1969年的时候,和方言大姐他们是同一年出去的,目前也是八年时间了。

  和他结婚的是一个同去的京城女知青。

  两个人育有两个女儿,目前还在准备生第三个。

  回来过后,大舅哥和一家和方言他们吃了一顿饭,算作见过面。

  然后一家四口人就急匆匆的去叶云家。

  据朱霖说是,叶云是部队家庭。

  两人在广东结婚的事儿,到现在都还没有得到家里的同意。

  现在大舅哥朱琅,是上门去负荆请罪的。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