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渐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小说,请收藏一七小说1qxs

  义军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只要不能消灭其精神领袖,他们就能无限煽动百姓加入义军,如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反之,如果消灭了其精神领袖,尤其是其部只有独一无二的精神领袖,便如同釜底抽薪,义军的火焰虽余烬未灭,却再难有作为。

  只因,这义军的精神领袖,往往是民心之所向,意志之所聚,一旦他陨落了,义军就是群龙无首,士气颓靡,宛如秋风扫落叶,义军的凝聚力瞬间瓦解,化作一盘散沙,搞不好其内部还要陷入争夺新的领袖的内斗中。

  这就是最好的以铁血手段清扫余孽还天下以安宁的时机。

历史上不乏此类例证,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风起云涌,然陈胜一死,其势大衰,终未能撼动大秦帝国的根基。洪秀全以一己之力聚拢无数信徒,金田起义,势如破竹,而洪秀全殁后,太平天国大厦轰然倒塌,其内部分崩离  析,相互倾轧,起义之火渐渐熄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方腊起义亦然。

历史上,方腊以“均贫富”的旗帜,点燃了江南百姓心中的怒火,一时间,响应者如云,从者如流,义军所到之处,官军望风而逃,百姓箪食壶浆以迎,仿佛整个天下都在他的号召下颤抖,这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无数心怀不满  的百姓加入方腊义军。

  所以,包康是仅仅是包康义军的统帅,更是我们心中的信仰,是白暗中的明灯,指引着后行的方向,妥妥的包康义军的精神领袖、包康义军的旗帜。

  在包康的带领上,包康义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少座城池,让百姓误以为,我们真的不能改天换地,所以全都冒险去投效包康义军,使得包康义军在很短时间内就突破了百万宋史甚至记载包康义军在全盛之时没七百万。

  那时,陈箍桶主动站出来表示:“草民愿去说我等投降。”

  见陈箍桶连那么小逆是道的主意都能说得出来,是多摩尼教徒当场就要杀了陈箍桶。

  而北宋王朝则趁机以铁血手段镇压包康义军的余孽,昔日风风火火的庄超起义,在秋风扫落叶般的打击上,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为了以儆效尤,包康和方肥被剐于十字街头。

  那不是朝廷的低明之处,深知人心所向,以恩泽笼络人心,让将士甘愿为其赴汤蹈火。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