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让卫东没想到拍部《编辑部的故事》意味着什么一样。
他也没想到后来鼎鼎大名的影视圈皇帝、太后娘娘,这会儿也跟无数后来的北漂小两口一样,卑微的跟着点头哈腰。
哪怕知道这很正常,这会儿百分之九十九的创业者都是这样从一无所有起步。
但看见还是有点感慨,而且作为并不太熟悉影视圈的普通网民,第一反应只是这俩可没把儿子教好。
进而对让小聪的未来成长也有点担忧了。
现在主要诧异对方居然是在拍音乐录影带:“你没拍影视剧吗?”
岚哥连忙回禀:“我现在还属于蜀川剧院,刚跟着蜀川影厂和他俩拍了部电影上映,所以这段儿在平京主要拍点企业宣传片、音乐录影带。”
被他点到的俩就在平京这帮人里,赶紧跟着点头。
明显他俩的发展状况,就比西南来的小两口强,哪怕介绍他女朋友也刚参加拍了红楼梦的凤姐。
依旧还是没根没底的浮萍。
让卫东并不反感庆姐自己拉一队人马的做法,甚至这也能让虞晓秋把重心朝着高校就业转移,所以看秘书已经过来要催促走人。
抓紧时间对岚哥低声:“拍什么音乐录影带啊,去拍电视剧,和珅纪晓岚、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这类戏说历史题材,演绎民间传说故事,老百姓一定喜欢看,做出剧本来找我投资……嗯,这段时间你先给切诺基和道奇汽车拍两部广告宣传片,预算大概十万,你帮忙做报告申请。”
后半句一起说给庆姐听,还做了眼色示意稍微避着点秘书。
苏大姐护食也是蛮厉害的,估计敢跟庆姐抓脸。
不等岚哥这边惊喜完,对峰哥那帮人,尤其是和岚哥刚拍过电影的两位点点头,就转身迎上秘书:“谈完了,走吧。”
女人还是有第六感,虞晓秋疑惑:“搞影视的人不需要我接洽吗?”
让卫东劝说:“庆姐对汽车营销有些思路,让她试试看,其他人想拍点电视剧,你回来也可以关注下,但你的重心肯定在高校就业,这次到HK看看中大,到北美也注意看看高校……”
小美女才被带走注意力,憧憬得有点蹦跳。
所以说规模大了,内部各山头的利益冲突也不可避免。
让卫东已经尽量简单化,也架不住各种强者越线。
譬如庆姐、譬如熊国明、譬如秦羽烨。
让太太还好点,飞HK航班就开始自我修炼:“停留两天去花旗,我就不碍三姐的眼,帮你把外商和秘书带开。”
让卫东呸:“你给行政总监说下,亚洲电视现在不怎么拍电视剧,这部分人手可以跟庆姐那边配合下,他们最近有些内地电视剧拍摄,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嘛。”
秦羽烨探头看看那边的两位美女:“要不我换薇薇安坐过来?”
让卫东长叹闭眼:“你省点心吧,我哪有这些坏习惯。”
秦羽烨掀起座位扶手温柔靠他胸口:“看你那些奇思妙想的灵感,能够搞定这么大场面,就想你是不是要多点色彩激发灵感嘛,我只能一边惊叹一边心疼,放松放松不都是这么复杂的算计。”
让卫东反而笑了,甭管真假起码情绪价值给到位,放松下来靠着搂住肩膀轻轻拍,像在哄孩子睡觉。
在家这么哄儿女习惯了。
秦羽烨果然嘴角挂着丝笑意,闭目睡了全程。
结婚离婚好几次的总裁,肯定也观察到这对儿年轻夫妻的互动。
更是注意那双漂亮到跨越种族审美的女助理,跟年轻老板间没什么私情。
还以为一夫多妻的东方传说已经过去了。
谁知在HK机场刚刚出来,就看见位姑娘一头扑进让卫东怀里,让太太还笑嘻嘻的拉了女助理绕开带走外宾。
这么和谐的吗?
总裁又对中国人能够处理化解各种矛盾的天赋,提升到了新认知境界。
让卫东似乎也觉得来HK就解开些束缚,感到胸口的眼泪花都迸出来,还纳闷:“经常出差都几个月吧,这么激动干嘛,事情还好吧?”
沈老三都要哇哇哭了,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反正用力箍住抱,恨不得揉一块儿。
让卫东只好无可奈何的抱着,还是轻拍哄,示意大家走先。
最后对躲在人丛角落看戏的俩弟弟竖中指。
秦羽烨做鬼脸,引导外宾上车后,才给这俩吐槽:“看见没,连外商大佬怎么看都无所谓,三姐才是老爷的最爱啊,千万不要得罪她,这才是心头肉。”
邹慧敏就悄悄伸头看。
虞晓秋也贡献自己的八卦:“当初最早就是三姐陪着他到平京打天下,还不认识你呢。”
马上得了让太太揪脸蛋。
这都引来周围好多镜头拍摄。
毕竟克莱斯勒高层这帮人,走出来也是天阶洋人的气势,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蹲守机场的记者肯定各种跟随,更是伸出麦克风围着认识的让太太打听。
秦羽烨轻描淡写的介绍了身份:“我们刚刚在内地跟克莱斯勒签订了几亿美元的订单吧,未来也会以HK、鹏圳为核心点,大力开拓东南亚市场,欢迎各类汽车代理商、经销商找我们探讨机会。”
HK的生意其实主要就是做向内欧美代理,向外内地外贸。
背靠内地广大市场,卡住这个细瓶颈,从手表到机械,从药品到化工原料,万事万物进出都要雁过拔毛。
以三千县市的规模来供养一城内外贸转手,当然肥得流油。
地产都不过是因为本地资金太多,才溢出来炒买哄抬起房价。
所有商界人士还是主力找寻这种代理机会。
当晚就蜂拥而至。
不过总裁他们还是等到让卫东开着丹拿过来,才欣赏到CD音响带来的超级震撼。
因为就这么几天时间,电视台的音响发烧友、技术专家搜刮了HK市面上能找到的车载CD机头,最好的放大器、功放、线束,对那辆丹拿的全车音响做了改装。
这方面HK本来就有传统,推崇欧美HIFI音响技术,又紧跟东瀛设备优势。
所以哪怕市面上的CD机头还是凤毛麟角,也能找到。
甚至直接飞去东京淘买也来得及。
但成本确实令人咂舌。
这一套差不多砸进去十几万港币!
哪怕抛开那些夸张的顶级音响器材,嗦尼的机头也在两千多美金!
但坐在原本隔音滤震就做到顶级的丹拿车厢里。
看吸入式机头把一张卡拉扬版本的《第九交响曲》收进去。
听CD那种如水晶般透明清澈的音质,开始陪伴传世经典回荡在豪华车厢里。
总裁他们这个年纪应该习惯了黑胶唱片那种嘶嘶噼噼声;
而让卫东这年代的则刚开始接触磁带机那种沙沙声;
单独听可能没啥差别。
甚至第一次听唱片、磁带的乡巴佬会觉得如聆仙音,太牛逼了!
但只要对比过CD,就会觉得那俩是屎。
除了可能听惯的人会强调情怀之类,其他没有任何可比性!
让卫东这种两世为人都基本没听过古典音乐的土鳖,坐在驾驶座上刚听见合奏交响的时候还有点不耐,这是什么玩意儿啊,听起来慌得一批……
但耐住性子最多一分钟,专家故意帮他停顿到这个阶段的第九交响曲开始从喧闹陡变到安静的圆号独奏,浑厚到低沉,期间其他长笛、提琴还来骚扰了下,都没能纷扰到这种沉静感。
让卫东都不由自主的眯上眼了。
后排挤了四位老总,副驾驶的总裁早已闭上眼轻轻摇头晃脑。
直到圆号似乎低到快要消失,雄壮的交响乐才猛的拉起来,合唱团再跟进介入……
《欢乐颂》啊!
这尼玛是连断手保安都知道的《欢乐颂》片段!
啦啦,啦啦,啦……啦啦……
那种整个血脉都被拉起来带动情绪的音乐体验,把让卫东全身的鸡皮疙瘩都炸开了,过电一般酥麻。
他都情不自禁跟着节奏手动拍子,嘴皮颤抖。
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
乐曲结束,几位怅然所失的睁开眼,眼里都有种草特么的,之前的汽车音响都是什么玩意儿。
其实欧美玩汽车音响已经好多年。
北美更是这块儿的发源地,器材党比比皆是。
但CD这种音源进入市场,就是降维打击。
动辄几千美元的设备采购价,根本不会出现在量产大车厂的清单上。
开什么玩笑,一台2.0发动机才两百多美元,什么机头要两千多美元?
车才卖六到八千美元,音响全套就值这个价?
所以这类设备只会出现在改装市场,不可能是整车厂,用后来的形容叫主机厂。
其他环节供应商最后集成的总装厂就是主机。
形容跟后来攒电脑主机一样。
量产汽车的音响体验就是听个响。
现在让卫东却拿出个全新方案,我们可以把HIFI音响成本压到几百美元,然后用转移至内地生产把这几百上千美元成本省下弥补。
一进一出,车更便宜,却带着这么吊打一切的高保真音响,有没有搞头?
克莱斯勒、JEEP、道奇、普利茅斯的四位老总都表示,太有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