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99章 总是绕不开的另一片天地

  到内地开银行啊。

  港商疯了一样的想抢!

  银行家肯定都想在一片空白的内地疯狂攻城略地。

  是内地本就羸弱的金融银行体系,不允许外资拥有银行牌照之类。

  老方其实是利用现在什么都可以尝试的特殊阶段。

  既然港资不可能控股内地银行,甚至还根本不允许外资银行进入内地的红线分界。

  那就搞一家国企下属、资金都来自港资,但控制权在让卫东手里的特殊银行。

  壳是国企的,钱是港商的,但使用控制是让卫东这个双方都信任的中间人。

  哪怕这一年不停有人说让卫东是不是赚得太多了,但也没人怀疑过对他的信任。

  迄今为止,让卫东在内地就是太值得信赖了,才让斗争经验丰富的高手担心,担心他膨胀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怎么能让私营规模发展到比国营还大呢。

  难道资本家又要重新出现在神州大地,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

  担心的是以他为标杆,跟着带出来更多资本家,彻底搞坏了局面。

  对让卫东本身做的事其实没什么可诟病。

  而从让卫东的角度,他不愿意参与经委提出的民营银行,是因为那位的思路是用民营银行来解决目前几大国有银行和地方财政的问题。

  这是去当金融体制改革的撞门锤,充当磨盘心,稍不注意就死无葬身之地!

  随时被碾磨得粉碎。

  这边不同,招商投资银行就是纯粹的商业银行,为大项目筹措资金来投资,基本不建门店,不对普通人营业的专业投资银行。

  譬如粤鹏高速公路,在里面投二十多亿,跟港商们自己众筹的几十亿一起推动项目展开。

  控股权还在国资,但具体操作执行就是港商。

  敲定这个还在纸面上的银行架构,港商们立刻组团去粤州跟省里面正式谈。

  省里紧锣密鼓的递交方案,和老方的银行申请一起递交上去。

  让卫东当然也是港商团一员,本来想着临近三月顺便回江州看看。

  让太太全程挽着,回沪海!

  终于可以单独相处了,难得。

  港妹感觉被偷家,连家乡都呆不住,真的只能试着调整到沪海去建立自己的大本营:“她就是故意的!”

  让卫东尽量不琢磨老婆、孩子妈还有江湖妹这些破事儿:“她非要跟江湖上捣鼓,那就在HK,总比在沪海捣鼓江湖好,那是要砍头的。”

  秦羽烨马上啧啧啧:“你看你都惯着她到什么地步了!”

  让卫东不承认:“我管得住她吗,她非要去拜堂口烧柱香,搞那些切口……而且我是真没想到HK真的还在到处收保护费,我以为是港片里面吹牛。”

  这点让他意外得不行。

  码头仓库是老亨他们上市公司的,那一片空旷着啥都没有。

  让卫东督促已经有二十多人的篮球公司,去申报注册各种正常流程办手续,已经有二三十年后内地国人习惯的那种态度。

  没想到还在焊装铁架期间,就已经有古惑仔上门要求交保护费了!

  还不止一拨儿,跟保险推销员似的,接二连三打着这个帮派,那个街道,某位大哥的名号要求提供安保服务!

  不给就泼油漆丢大粪,干扰工作搞得极为娴熟。

  让卫东选择报警,警察也到场。

  但资本主义警察可不会像江州市里面帮他在经开区成立新的“警务室”。

  油麻地警署说这片区域是新开还没建立巡逻路线,要一步步按照流程来。

  态度很正规,但也隐隐有点无可奈何的意思。

  让卫东本来也熟悉这种模式,嗯嗯的说那我搞个监控摄像探头,先记录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结果沈翠月就自己跑去合胜堂口拜码头。

  江湖上的效率比警署高得多,立刻来了帮人插旗,表示这块地方是我们罩着的。

  各种咸鱼烂虾的小痞子就潮水般消退!

  让卫东惊奇极了!

  他经历过整整六十年的内地街头变迁。

  起码在商州,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一幕。

  似乎在港片最流行的时代,商州的确有些街头小流氓想仿效港片这套收保护费的把戏。

  在游戏厅、小商贩、歌厅录像厅啥的想这么干。

  肯定都被雷霆万钧的铁拳收拾掉。

  现在HK是明明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已经到了这么高的水平,还能有保护费的生存空间?

  让卫东记得二三十年后网上说HK根本不是港片演的那么黒社会当道。

  现在这场面让他很是意外。

  秦羽烨都表现出来是那种习以为常,你怎么有点古板的感觉:“油麻地还好吧,缤纷牛仔开卖场的九龙那边才常见,至于西贡这些偏远地方就更随处都是了,花钱消灾嘛,做生意这类隐形支出都是正常的。”

  让卫东摇头:“随处可见就是对的吗,我们带动年轻人打篮球就是要改变社会风气。”

  让太太啼笑皆非:“你怎么跟个老头子一样,好了,都不关我们事,我们做大生意赚钱就好了。”

  让卫东不屑的嫌弃她:“你这三观都跟我不同,就别谈什么共同语言了。”

  秦羽烨马上反击:“哎哟,沈老三跟你有共同语言,你们这就是黑白两道势不两立的感觉,哈哈哈,我看你俩以后在HK能捣鼓出什么来。”

  让卫东语塞,只能盯着舷窗外的白云发呆。

  他们从HK坐火车到粤州,路上投资商们还在车窗边开会,看看这到处都荒凉的粤东建高速路是不是稍微超前了点。

  但都相信高速路收费绝对能赚钱。

  结果省里面的支持力度超出他们想象,很诚挚的我们能做什么支持都坚决送上。

  征地、拆迁都能迅速配合搞定。

  而且路线选择大概完成后,针对大量穿越珠三角地区软土地基,很多高速公路都要经过冲积平原的实际情况,省里面调用部队现在都很金贵的直升机来协助勘察线路!

  修路嘛,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可以到,直升机确实是个很方便的利器。

  本来是港商提出能不能我们飞直升机进来勘察。

  这边肯定考虑到空域管理是红线,与其说各种麻烦的入境申报审批,还要防备港方直升机有什么情况,不如直接调部队的直升机来协助。

  这就是有中间人的好处。

  让卫东充当这个担保,担保钱一定到位一定准时开工,保质保量,让省里面放心。

  又保证花了几十上百亿的港商一定能得到这条路的收费权,一定不会被没收。

  大家都放心投入,那就把精力全放到做事上,尽快把事情搞定。

  所以最后商量的还是把施工主导权交给佛关那家公司,毕竟他们为了粤东修高速路已经跑了两三年,地质条件、施工承包都已经积累起经验,由其他几家也有房地产建设的港商提供各种支持。

  让卫东还怂恿他们把施工、监理、验收的全套模式都搬进来,自己提供一个基建营作为土建施工的基础单位,绝对作为嫡系主力跟着港方公司认真施工。

  这又获得了省里面和港商的共同认可,本来担心港商能不能指挥好内地施工单位,担心双方磨合有问题,现在都烟消云散。

  能身为“港商”,又提供内地基建队伍的自己人,太罕见了。

  所以在粤州只呆了两三天,建设申请往上送了,这边也带着人去做直升机探测线路,让卫东就跟老亨、德叔他们顺便去沪海看看。

  在粤州都是白天跟着港商、省里面忙碌,晚上去分公司和大学生们厮混,傍晚连省里面的接待晚宴都挡不住让卫东去高校打篮球的劲头。

  这也成了港商和省里面聊天的话题,约定等这边HK篮球队伍理顺之后,就跟粤东省的各级单位打友谊赛。

  所以让太太也没找到机会要先生交作业。

  飞沪海的航班上都是挽住哼哼哼,等回了家……

  可回了家有池世明、吴少云、老章,甚至震华机械的一长串都等着呢。

  两台岸机设备已经装船运往鹏圳,等让卫东从江州折返南方,估计就能看到安装矗立的岸机。

  如果真有五十多台岸机的订单,震华机械恨不得把股份都分些给让卫东!

  让卫东哪里敢承接这种国之重器的股份,拉着吴生云叫震华机械帮忙联络沪海造船厂。

  造港机算什么,这两大码头在鹏圳左右建立起来之后,肯定意味着全新的集装箱船建造订单。

  沪海造船厂,粤州造船厂不应该想方设法的从港商那把这订单拿下来么,起码是部分订单。

  这是他还没给李半城,以及要预定岸机的港商们揭示方向的核心环节。

  作为老网民,让卫东是隐约记得沪海船厂是后来军舰下饺子的主力单位吧,粤州船厂好像都差点,北面还有家船厂才是跟沪海齐名的。

  所以能否抓住这个超巴拿马级货轮的革新换代,帮沪海船厂获得订单,在这个青黄不接的阶段搞到先进货轮的技术,才是让卫东来沪海的主要目的。

  怎么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和太太圆房这事情上呢。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