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89章 年轻人还是要多闯荡

  让卫东最多走出去的时候,回看了眼。

  根本就不在意对方怎么处理回应,扣住宝马只是起码的别一哄而散。

  至于后续有什么资产划分方案,他都不在意。

  孤儿寡母养了就是。

  重新开车和老方聊的都是:“这楼还不错,要是给我就改成酒店,搞什么外贸进出口啊,国家严控进口外汇,不事生产的倒爷们又没生产出口外贸的能力,在这哄傻子呢。”

  老方也随便瞅眼那楼:“你自己修呗,抓紧时间搞,眼见为实摆在那的东西才最有说服力!”

  两人直到驱车回西区那边,都懒得再提这一片投机的城里局面。

  集团公司本就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法律上没这玩意儿。

  纯属某家公司做大做强了,下属关联投资一堆公司,就叫做集团。

  实际上东升贸易早就是集团公司的架构。

  下属各省分公司二三十家,那些自己投资搞的销售公司都没算在其中。

  加上各种工厂制造公司,妥妥的超级集团雏形,放到二三十年后都是巨无霸的规模。

  但还不能跟老方比。

  这边下属一家国集就什么规模档次了。

  也就集装箱产业才起步。

  所以听让卫东解释了晶圆厂、封装厂、声卡厂、音箱厂之间的关系。

  前两家是花旗合资厂,实际上是真正的让卫东持股当控股股东,后两家是新坡加华裔投资,也是让卫东控股,但海外公司是林望复多点。

  只要开始量产,芯片爆产能后就是动辄多少亿美元的出口,芯片这玩意儿说到底就是硅材料精加工,

  除了设备和制作过程的光刻胶之类卡脖子,主要就是原料也卡。

  目前都是花旗运高精度硅砂过来,国内就两家厂产硅砂,精度不够,江浙这家只能用于玻璃,另一家好点也只能用于太阳能硅晶板。

  硅砂提炼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国内就把这家厂放在水电丰沛的蜀都成为三线厂,顺理成章的也就被吸纳进西山厂产业群。

  让卫东都是搞到了晶圆厂,才知道自己都有硅砂厂,所以不声不响的挑了好些人进厂打工。

  现在就是想方设法要勾搭外资来建高品质的硅砂厂,还美其名曰为米帝服务。

  要是搞定了,就基本一条龙自给自足,就算被封杀也能保证十年内芯片供应生产,也就光刻胶之类辅料还不得不进口。

  而搞定这个一条龙,也就意味着是纯出口创汇。

  硅砂就是沙石土里面提炼,最后卖成高科技价格,纯赚。

  西区码头工业区的出口产值可不就上去了。

  而帮助苹果电脑把高性能电脑卖好了,就绝对会带动声卡厂,音箱厂一起大卖。

  这就是几倍的创汇,而且是把主要生产利润都留在国内的知识产权销售,不是仅仅赚点微薄加工费。

  让卫东对坡仔也有算计:“都是华裔,尽量把利润留在国内,帮助他投资建设更多东西,何必肥了坡县呢。”

  老方听得津津有味:“你对国际形势认知很清楚嘛,有些人就动不动以为华裔怎么怎么,或者坡县又怎么怎么,人家是独立主权国家,优先考虑他们的利益,争斗起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所以在岔路口都没忙着回厂区,先去另一边的集装箱厂看。

  几天下来卫生巾厂的两条准自动化流水线已经开工,几十名员工已经可以达成日产二三十万包的效率,比之前的半自动包装线快了很多很多,资本家当然赚得也多。

  只是原材料还要从江州运,好在这会儿从沿海朝内地可以运的东西很多,尽是空车出来,现在全力运卫生巾原材料。

  两条化妆品线和洗发水线就更彰显出沿海优势,抢了集装箱厂的厂房后源源不断出品。

  粤东分公司已经派人过来衔接销售工作。

  但这边大部分是准备出口的,尤其是防晒霜。

  明摆着就是要挣外汇。

  所以老方对自己前两年搭建的集装箱厂被鸠占鹊巢也有点无可奈何:“你还是合适点,给我留点,他们好像接了些活儿要干。”

  春节期间让卫东认真翻看了所有集装箱公司的文件资料,本质上国集就是家专门生产集装箱的金属加工厂。

  然后是大型租箱公司买了去租给各家用,或者各大航运公司、码头自己买了给自己的船队用。

  现在连全国出口航运都没多少,自然也没多少买卖可做。

  所以去年差点破产的国集,到处揽活儿,不是集装箱的活儿也做。

  春节前最大的一笔活儿居然是给HK机场做登机桥。

  没错,就是那个从候机厅走上飞机,走过的那个金属廊桥。

  国内目前只有平京机场在用,还是进口的。

  其他都用登机梯车。

  据说是觉得看起来跟集装箱差不多就厚着脸皮找上门去谈业务,更有趁机学会人家先进技术的目的。

  让卫东有点哭笑不得。

  不是说这些位业务经理不努力不用心,而是集装箱的活儿就意味着是个量大管饱的特点,必须量大才是特点。

  HK机场定做一两个登机桥算什么业务。

  就算学会了,全球有多少登机桥要做?

  外国登机桥还不一定愿意拿给内地厂家做。

  国内现在还远未到基建狂魔到处修机场的阶段,这玩意儿就是个用不上的鸡肋。

  所以让卫东才毫不犹豫的占了集装箱厂房,先生产别的。

  那边建好厂房再还,现在按照厂房租赁价格结算。

  老方笑骂的忍了:“你不把集装箱业务拉起来,我就找你高价收厂房租金!”

  让卫东欣然接受:“对了,您这态度就对了,商业我们就按照商业规则来说事儿,就算觉得不爽,那就提高租金,而不是找理由关停甚至关押。”

  老方拍拍他肩膀:“你要理解不是所有人都能转过思想上的弯,所以我们才要尽力建设好特区,打造一个有说服力的特区给所有人看。”

  让卫东其实很理解:“所以现在鹏圳市里的乱象,对改革形势是有伤害的。”

  老方无奈:“我们管不了全国各地的疯狂投机者,所以只能尽量做好我们自己,凸显出方向正确性。”

  说到这里还点头:“你说得没错,坚定的相信那颗北斗星指出方向,但披荆斩棘的路上就要靠自己去避免不要掉坑里溺水了。”

  让卫东也帮集装箱厂考虑了:“我这边有个坡仔还是有好处,他春节不是回去跟家人团聚么,我也把这个集装箱的事情给他分析了希望从专业角度去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开春之后集装箱厂就先开始做电脑机箱,这活儿量大管饱也基本属于不跨行的浪费生产力,起码在这个集装箱业务不多的阶段,先活下来。”

  老方欣慰,但又刁难:“没学到国际先进技术吧,不能光为了赚钱,要尽量学东西。”

  结果让卫东真有招:“林望复回来给我提到个可能性,目前新坡加中转港码头每年上千万个柜,七成是普通干货箱,那三成是冷藏箱,这个价格利润都极高,我们应该攻这个点,据说另外还有特种箱,什么易燃易爆箱、罐体箱、航空箱这些都是毛毛雨,先放到一边,专攻冷藏箱,您记得吧,我们从高原真空封装牦牛肉送到东瀛,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技术,如果解决之后,连带我们跟高原往返运输都受益。”

  老方喜得鼓掌:“对!对对对,这个思路就是对的,你有技术没,有人手没,我去HK给你找技术信息,找几个冷藏柜过来拆!”

  让卫东说好,他从商州机械厂调人过来。

  就是从当年的食品厂冷库开始,商州机械厂后来又跟着研发厂房中央制冷,这方面还是积累了点技术,又可以学习参考更多国际先进技术。

  于是就再开车回市区,准备把老方送过关,这边的关口这会儿能进不能出,出关去HK必须到市区。

  但看看那宝马车还跟在后面,不得不先安顿下,顺便也给老方看看厂区进展。

  回来却看见董雪晴已经打包好行李:“就等着你把虫虫带回来,小蝶也跟我回去上学。”

  让卫东意外:“怎么回事?”

  凤雏去HK呆了一周多,就靠在车窗边:“等着你过去拜访各家港商,整个春节期间我测试过财务中心还是不能完全离手,我们一家不可能都不在江州,我回去,起码稳定军心也需要我回去。”

  老方不声不响的坐在副驾看戏。

  让卫东全家离开江州,其实跟当初卫生巾厂搬离江州的做法有点类似。

  不支持投资建设吗,那我就撂挑子走人。

  只是这次不同,一万多人的厂区规模,固定资产都上亿。

  还有那么多项目在建运转。

  所以主要是摆个姿态,让卫东自己时不时回去就是了。

  可现在摆姿态才一个春节,自家就先扛不住回去?

  让卫东还是有点权衡。

  老方先无奈:“回吧回吧,虽然我也坐了牢,给你安排个集团办事处到江州,有什么事情起码先经过我,你去HK,我一把老骨头还去卖什么老脸,我来守厂区……”

  骂骂咧咧的留下来。

  当然也就顺手把那孤儿寡母的事务也处理了。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